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分类 > 文章小品 > 其它文章

“长大”是孩子不容忽视的权利

时间:2019-03-12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徐海娜 点击:

 徐海娜: 有些父母将孩子不愿意接受照顾等同于“不珍惜付出”,他们和孩子争夺“控制权”,却很少意识到“长大”也是一种权利。

当孩子一天一天长大的时候,父母的心情总是有点儿矛盾的,一方面,欣喜于自己孩子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而有所失落。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绪反应,毕竟我们养育他们就是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己生活。但是也有一些父母面对孩子长大的事实,总是难以释怀,认为孩子不愿意接受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就等同于“不珍惜自己的付出”,他们漠视孩子成长的需要,无意中豢养了内心“专制的暴君”,为了和成长中的孩子争夺“控制权”,他们不惜用各种手段,包括用情感要挟来破环亲子关系,却很少意识到“长大”也是孩子的一种权利。

从餐桌开始的战争

我想大多数父母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形。有一天,孩子对你精心准备的、营养丰富,甚至摆盘上做到了赏心悦目的早餐开始“不珍惜”——他们或者公然拒吃,或者小皱眉头表示不满,或者拖拖拉拉慢吞吞,表现出一副没有任何胃口的样子。这时候,在早上赶着出门的有限时间里,父母特别容易焦躁,各种亲子间的“热战”、“冷战”因此爆发的,并不少见。有的父母说,“既然你都不珍惜我的劳动成果,也不珍惜我为你付出的一切,以后你就自己做早餐吃吧!”还有朋友因为早餐的问题而惩罚孩子。面对还没有能力自己做早餐的孩子,父母的愤怒可以理解。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把我喂给他的鸡蛋含了十分钟之后,吐了出来,一口也没咽下去,我内心也蓄了一团火。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逐步掌握自己的生活,最终达到自立的过程。“吃”或者“不吃”,以及“吃什么”就是他们自主选择,表达成长意愿的开始。

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书,名为《巧当父母:简单方法培养优秀孩子》(Artful Parenting: Simple Tips for Raising Awesome Kids)。作者是生育了4个孩子的Judi Holderman,然而直到她生第四个孩子之前,才参加了做父母的相关培训,通过学习和反思,她坚持要把自己在教养方面的领悟写书分享出来。她在书中“给孩子提供选择(Giving Kids Choices)”一章中就是用早餐的事例开头,让父母知道,孩子们在餐桌上的“起义”其实是一件好事,父母可以从中发现孩子成长的线索。解决之道,就是提供选择。她说,孩子们对着早餐嘟囔的时候,就说明他们已经准备好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了。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意味着非常健康的成长,因为“做选择”就是一个人开始掌控自己生活的方法。一个孩子如果总是不被允许做自己的选择,对自己失去控制感,那么长大后很有可能会通过控制别人的生活来弥补。

 重新认识“叛逆期”

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进入“叛逆期”,问一下这些孩子的年龄,竟然从2岁到18岁都有。再问如何判断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大多原因是“不听话”。曾经也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孩子的叛逆程度和父母的专制程度相关。

其实教育领域的一些学者已经甚少使用“叛逆期”这个词,前段时间,和一位教师培训领域的长辈闲聊时,我就被纠正为要使用“新的成长期”代替“叛逆期”去描述有关现象。其实,成长是一种权利,是一种学会为自己做选择和做决定的权利。当我们习惯了为孩子们做决定,突然孩子对我们说No的时候,我们难免感到不适。但是如果不放手,孩子们就永远没有机会学习怎么样为自己做决定、做选择,以及承担相应的自然后果。如果我们不放手,孩子就很难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自立自主的人。

我有一位台湾朋友经常在Facebook晒出亲子之间的日常。她的孩子是个“神奇宝贝”迷,超级喜欢这款手机游戏,她也经常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有一天,她答应孩子出门打“团体战”却因为下大雨而食言。第二天要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在家附近发现游戏中的“时间操控之神”帝亚卢卡就要“孵”出来了。妈妈很纠结,“打,会迟到;走,会失望。怎么办?”于是她问孩子:“昨天答应你的团体战,帝亚卢卡刚好这里有,但迟到要处罚擦地板,你下课就不能出去玩了。你自己决定吧!”孩子豪迈地说,“那就擦地板”。很多人认为妈妈太潇洒了,她却很有自信,每天都送孩子按时上学的日常,孩子长大可能不会记得,但孩子也许就会记得这个特殊的早晨。她还说,孩子自己做选择,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上责任,这也算是游戏中的“时间操控之神”教给孩子的一课。

很多人认为我们不应该放纵孩子迟到,但是假如一年365天都上学,偶尔为了自己的“心头所好”迟到一次,我个人认为并不过分。何况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原则上守纪律,偶尔犯规并承担后果,日子有些波澜,也会构成成年后的珍贵记忆。

我还记得大约两三年前,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印度电影。剧中的孩子因患有读写障碍不为人知,学业和社交各方面的表现都无法讨人喜欢。父母、老师只会用自以为是的方法规训他。他打架、逃学,最终被送入一所寄宿学校,代表父母也对他失望。他的生活,他如何被对待,完全没有选择。很长一段时间,沉默成了他对抗打击的唯一方式。当然结局是给人希望的,他最终遇到一位懂他的老师。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和孩子讨论了彼此的感受。我问孩子,“剧中的小朋友最令你欣赏的地方是什么?”孩子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说,“他一直被粗暴对待,但情绪控制的能力很强,我要向他学习。”这个答案令我警醒,我们成人或许是真的不知道,他们已经忍了我们很久了。而成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想要控制孩子。

孩子越成长,越会反抗父母的意志。于是我们就生气,明明还没有独立生活的各种能力,明明还是要依靠父母养活,为什么这么不听话。然而忽略的是,只有“不听话”,才能长成一个独立的人。很多人同意“青春期”就是“叛逆期”,但是假如说,孩子想要为自己的生活做主的想法和实践可以被称为“叛逆”的话,那么这种“叛逆”便是从婴儿期就开始的,只是青春期看起来更有能力反抗而已。因此,真的只有我们重新认识所谓“叛逆期”,才能适时调整好我们在亲子关系中的位置。只有我们自己先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我的一位朋友,是初中语文教师,她的一位学生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在这样不能依靠自己生活、又没有什么优点、又没有什么成就的年龄,我们自己难道就没有烦恼、没有忧虑了吗?我们难道就不会难过了吗?在这样的困境之中,还要接受父母、老师的冷嘲热讽与批判,还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还要学会扛住身心的压力,读书又何谈容易?”可见我的朋友与她的学生关系不错,学生才敢直抒胸臆。既然孩子们已经表达了出来,我们成人就应当重视他们所处的“困境”,少一点控制,多给他们一点自由,多给他们一点成长的空间。成长,获得自主权,也是孩子的一种权利。

孩子拥有“长大的权利”不等于“失控”

有的父母担心在给孩子自由和选择权的时候,会出现自己无法控制的结果。谁愿意拿自己的孩子冒险呢?万一学坏了呢?万一做了什么重大的无可挽回的错误决定了呢?

我在香港生活的时候,我先生有一位朋友,家中有多个子女,最大的正值“青春期”,常常在假日呼朋唤友,要到一河之隔的深圳去玩耍,有时甚至彻夜不归。于是有人问他,“不怕孩子学坏了吗?”这位爸爸很有自信,因为他和孩子们有一些相同的价值观,也会为孩子的行为设立边界,孩子也十分清楚父母的期望是什么。在这个大前提下,孩子每次出门,他只需要叮嘱一句就够了,那就是“No drugs, safe sex.(远离毒品,安全性行为)”,代表了他和孩子们已经取得共识的原则和底线。外人只看一件事的表面,我想只有这对父母才知道,他们和子女是怎样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给孩子成长的权利,让他们做决定并承担后果,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动物园里圈养的动物,如果放生野外,也要先经过生存训练。所以,我们让孩子拥有成长的权利,也不是说直接放纵不管。有的父母觉得,反正你要自己选择,那就自己承受苦果,单纯这么想,便是放弃了教育的责任,忽略了一切选择都与价值观有关,与我们的人生哲学和教育理念有关,也与法律和规则有关。成人应该为孩子的行为建立清楚的边界,同时让孩子知道成人的期望在哪里,并且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丰富的选择。对于孩子的决定,无论结果好坏,我们要给予他们支持和辅导。当然这一切不可能用说教和粗暴的方式让孩子接受,只有你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真心觉得是为自己好,能够认同成人的理念才行。

我曾经有一个内地的朋友,带着孩子到香港去上中学,报名了好几所私立学校都被录取了,当面对该去哪一所学校上学的时候,她选择给孩子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孩子深入讨论,然后让孩子最终自己做决定。虽然孩子最终选择的不是父母心中最好的学校,但是孩子在选择的过程中十分清楚地感受到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这种对自己的掌控感,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会在将来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不容易产生无力感,会努力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其实父母已经选定了范围,这个范围内的学校也都是父母喜欢,经父母筛选一轮之后,再让孩子在限定范围内按照他的喜好选一所,又有何不可?很多家长习惯性地漠视孩子的感受,却不知道只有孩子真心认同,真心喜欢,才会全力以赴。

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重视孩子“成长的权利”,放弃成人事无巨细的控制权,转而在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以及规则和法律意识方面帮助孩子多理解“成长”的意义,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行为的边界。父母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期望,并与孩子充分沟通。同时,也要让孩子在思想上感受到自由,让他们无惧表达,无惧权威,帮助他们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

最后,我想用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写的诗《一个人走》来结束这篇文章,这位小诗人笔名“铁头”, 13岁,初中开始住校。他用这首小诗表达了对成长的热望。

《一个人走》

铁头

周日下午一个人去学校

不用爸爸开车

也不用妈妈送

一个人走向孤独的地铁

拖着我的行李箱背着书包

迎着十二月的冷风

爸爸妈妈望着我的背影很伤心

以为我也很伤心

其实我很开心

就像一只狗

终于回到原野那样

上一篇:教宗方济各2019年推文下一篇:现代教育起源: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学校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