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第二部 论牧灵的生活

第五章 论同情及对越


灵牧应由于同情而接近每一个人,由于对越天主而超出所有人。这样他应仁慈为怀,担待起别人的软弱,并应对越天主,因向往天上不可见的事物,而远离尘世。因为祭司的通病是:向往天上时,就瞧不起别人的软弱,辅助别人的软弱时,则放弃向往天上。
圣保禄宗徒自述被提升到天堂里去,得见第三层天的奥秘。(格后十二)当然,他因得以对越不可见的事物,而远远的超出众人。可是他并未因此得意妄形。相反的,他马上想起自己的软弱,自己从肉体方面所来的麻烦,故提示我们应如何自处说:“为躲避邪淫,每个男人要有自己的妻子,每个女人要有自己的丈夫。丈夫还债于妻子,妻子之于丈夫也是一样。”(格前七2)稍后他又说:“你们不可彼此欺骗,除非共同商定,暂行分居,为专务祈祷,以后要照旧同居,免得撒旦因你们节制不住而诱惑你们。”(同上5)
请看,他虽已尝到了天上奥秘的滋味,但他仍本着我降地狱的菩萨心肠,指点我们如何战胜肉欲的迷津。他虽被提升到第三层天上,得享人们未曾见过的事物,但他们悲天悯人的同情那些软弱的人。他虽然借着对越升上天堂,却未能因此抛掉肉欲芒刺的包装。因为爱德使他将天上地下的事物都融汇在一起,在他自身内,因向往天上而强力的被提升上天堂。但又因恻隐之心回返人间,在别人身上一齐变做软弱的人。所以他说:“谁软弱,我不同他一齐软弱?谁跌到,我不为他忧心如焚呢?”(格后十一19)他又说:“我同犹太人,我就做犹太人。”(格前九10)
所以他虽表现的,并非抛弃信仰,乃是扩大慈善的精神。假设自己是一个不信者,因而从本身学得应怎样同情他们。他设身处地的想,如果自己真的不幸像他们一样时,便以同样的心情去怜悯他们。故此他又说:“如果说我们是发狂,那是为了天主,如果说我们是清醒,那是为了你们。”(格后五13)因为讲这话的他,就是因着对越天主晓得了使自己超凡入圣,又因着同情心,使同一的他去随和听众。
古圣祖雅各伯在梦中见到天主的使者,在梯子上下来上去,而上主则立在梯子的上端俯视下方。他醒来后,便把所枕的石头立起来,倒上油作为纪念。(创卅八12)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宣道人要和圣祖雅各伯一样,在对越天主时向往天上,独乐于教会的元首——吾主耶稣,在工作时用心于尘世,以怜悯的心肠,顾念教会的每个肢体。
梅瑟时常进出至圣所,在里边时是为了对越天主;在外边时是为了献身于软弱的人的俗务。在里边,他注意上主的奥秘,在外边,他负起肉身的软弱。几时他有疑问,常跪在至圣所里,在约柜前向天主讨主意。这无疑给灵魂的牧人立了个好表样,在他们犹疑不决,不知所措时,常应诉诸理智,就如诉诸至圣所一样;甚而他们如能再进一步,去参考及求教于神学,那可就像梅瑟一样在约柜前向天主讨主意了。
在真理天主降生成人,居我人间时,到山上是为了专务祈祷,到城市乡镇是为了讲道及显灵迹。(路六12)这又是给好的牧人指明了一个应走的路线,教训他们,虽登上圣山,因对越天主而渴望天上的至善,但仍然要返回人间,本着同情心来救助一般凡夫俗子的需要,因为爱无界限,也无天上地下之别,在他注意别人的物质需要时,心灵反而奇妙的升到天上。因此,凡是慈祥和蔼的去救助别人需要的人,都要很快的止于至善。
所有为人上的人,都应表现自己是这样的人,就是对属下的隐私同对自己的一样,既不害羞暴露,一步讳疾忌医,好使幼稚的儿童一旦在受到诱惑的洪水猛兽袭击时,满怀信心的躲到灵牧那里,好像躲到母亲的怀抱一样。并使那些预见自己要受罪过的污秽弄脏的人,来依靠他告诫的慰问和祈祷的血泪,以洗净自己。
因之,为了洗涤进圣殿人的手足,梅瑟下令铸造了一座铜海,放在圣殿门前,由十二头牛驮着,牛面朝外,牛背朝里(列上七23)十二头牛表征的是什么呢?还不是所有的神职界吗?论此圣保禄曾定了一条规律说:“牛在打场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格前九9;申廿五4)嗐!讨论这些人的外面行事,我们业已阐述了好多,可是,他们暗地里不见人的行事,在严厉的审判之前,究竟要得什么赏报和惩罚,我们可就一无所知了。当他们为了洗涤人们忏悔的罪过,而抱着万分同情人的心坐在那里听人的告罪时,就好似圣殿门前的牛,在它们的背上驮着一个铜海,至于那些愿进入永生门槛的人,把自己所受的诱惑向灵牧剖白,并请教益,不也就是在十二只牛驮着的铜海里,洗濯自己思言行为的手足吗?
梗概来说,灵牧为了同情人的缘故,打开自己的心窗,容许别人的诱惑进入里边。在他们的双耳听到人们陈述所受的诱惑时,当然连自己也要被卷入诱惑的漩涡里。请想,人山人海的教徒,都到铜海里洗濯,铜海里的水无疑地也就肮脏了。铜海因为接受了人们洗濯下来的秽物,故此丧失了自身的清洁。
不过关于这点,所有的牧人都无需担心害怕,因为在亭毒万物的全能之深奥莫测的计划下,凡越是舍己为人,大慈大悲的为了别人的诱惑曾疲于奔命时,则越是容易驱逐出自己心内所受的诱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