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每日礼仪 > 每日弥撒 > 常年期

2011年10月4日 圣方济.亚西西(纪念)

时间:2011-10-01  来源:  作者: 点击:

圣人于一一八二年在意大利亚西西出生。他家境富裕,少年时期生活轻浮。从军受伤后,回头改过,热心赒济穷人;终与父亲立下笔据,舍弃遗产,遂全心献身于天主,实践福音圣训,度贫穷的生活,向民众宣讲天主的仁爱。他召集同志,创立了小兄弟会(今称方济会),又协助圣嘉勒成立了修女会。他立下的会规,使度福音劝谕生活的人,受益良多,并使在俗的跟随者获益。他以彻底神贫和谦逊的精神,革新了教会生活。他酷爱和平及歌颂大自然的榜样,使人更能以纯朴的心亲近天主,并以和平的精神待人。他以简朴的生活和热烈的爱火,振兴福传工作。圣人于一二二六年安逝。

 

进堂咏

天主的人、方济,舍弃产业,成了两袖清风的穷人,天主却接待了他。

 

集祷经

天主,你曾恩赐圣方济以贫穷的生活和谦逊的精神,维肖维妙地师法了基督;求你赏赐我们也能步武圣人的芳踪,以喜乐和纯朴的爱德生活,忠诚地跟随你的圣子,引导众人认识你的仁爱。因你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和你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亚孟。

 

读经一(尼尼微人离开了自己的邪路,天主就怜悯了他们。)

恭读约纳先知书 3:1-10

上主的话再次传给约纳说:“你起身往尼尼微大城去,向他们宣告我晓谕你的事。”约纳便依从上主的话,起身去了尼尼微。尼尼微在天主前是一座大城,需要三天的行程。约纳开始进城,行了一天的路程,宣布说:“还有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毁灭了。”

尼尼微人便信仰了天主,立即宣布禁食,从大到小,都身披苦衣。当这消息传到尼尼微王那里,他便起来,离开自己的宝座,脱去长服,披上苦衣,坐在灰土中;然后命人以君王的谕令和其大臣的名义,在尼尼微宣布说:“人、牲畜、牛羊,都不可吃什么;不可牧放,也不可喝水。人和牲畜,都应身披苦衣,人要恳切呼求天主,更要离开自己的邪路,放弃手中的暴行。谁知道天主也许会转意怜悯,收回自己的盛怒,使我们不致灭亡。”天主看到他们所行的事,看到他们离开了自己的邪路,遂怜悯他们,不将已宣布的灾祸,降在他们身上。

--上主的话。

 

答唱咏 130:1-2,3-4,7-8

【答】:上主,你若细察我的罪愆,我主,有谁还能站立得住?

领:上主,我由深渊向你呼号;我主,求你俯听我的呼号,求你侧耳俯听我的哀祷!【答】

领:上主,你若细察我的罪愆,我主,有谁还能站立得住?可是,你宽恕为怀,令人对你起敬起爱。【答】

领:请以色列仰赖上主,因为上主富于仁慈,他必定慷慨救援。他必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一切罪恶。【答】

 

福音前欢呼

领:亚肋路亚。

众:亚肋路亚。

领:那听天主的话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

众:亚肋路亚。

 

福音(玛尔大把耶稣接到家中,玛利亚却选择了更好的一份。)

恭读圣路加福音 10:38-42

那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名叫玛尔大的女人,把耶稣接到家中。她有一个妹妹,名叫玛利亚,坐在主的脚前听他讲话。玛尔大为伺候耶稣,忙碌不已,便上前来说:“主!我的妹妹丢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介意吗?请叫她来帮助我吧!”主回答她说:“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惟有一件。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

--上主的话。

 

献礼经

上主,求你悦纳我们的献礼,并赏赐我们如同圣方济一样热爱十字圣架上的基督,好使我们能相称地举行这十字架的奥迹。因主耶稣基督之名,求你俯听我们的祈祷。亚孟。

 

领主咏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

 

领圣体后经

上主,愿我们所领的圣事,使我们充满你的爱火,并帮助我们效法圣方济仁爱的精神和使徒榜样,努力传扬福音,使万民获得救恩。因主耶稣基督之名,求你俯听我们的祈祷。亚孟。

 


 

 

约纳的宣讲唤醒尼尼微城的君王及全体民众,使他们因悔改和皈依,而得以避过天主准备要加诸他们的惩罚。约纳先知的事迹叫人联想起圣方济。圣方济抛弃家族世袭的荣华富贵,走向贫穷的生活,并推动教会重拾关顾贫病者的使命。在迈向腐败、道德沦亡的世代,圣方济就好像天主派遣给尼尼微城的约纳先知,提醒他们悔改、皈依,以免受天主的惩罚。教会走进贫穷人的世界,并非只为叫贫穷人安于本分,接受现实,或光是怎样脱贫,只求物质生活的富足;而是希望帮助他们可以过着有真正人性尊严的生活,并使他们保持对人生、世界的希望。由此可见,走向贫穷的关键在于对人的肯定和尊重,这是人类受造以分享天主美善的基础: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耶稣在伯达尼提醒玛尔大,不要只顾工作,只着眼于解决人间生活的需要;真正的目标应该是以天主为中心的祈祷生活,这才是最好的一分。



主耶稣基督,祢提醒玛尔大,要以天主为中心,求祢也派遣更多先知、圣人,指导我们过完全交托的祈祷生活。

 

 

The Gospel passage today tells us a story we know only too well. It is the encounter between Jesus and the sisters, Martha and Mary. Upon reading this passage, it is common for us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ctions of Martha and Mary. In saying Mary has chosen the better part, Jesus, we say, prefers us 'to be' with him in prayer than 'to work' for him through service.

The context of the passage is that Jesus was passing Bethany on his way to Jerusalem. He had made his decision to go there although he knew that this time around, he would not leave the city alive. Mary must have sensed Jesus' anxiety, and realised what he needed most then was not a hearty meal but rather, the companionship of a friend. Perhaps, on other visits of Jesus, she would have had no hesitation in assisting her sister. This time, however, she discerned it was important for her 'to be' with Jesus.

In actuality, Christian life requires that we are both contemplatives and activists for the sake of Lord and the Kingdom. This means prayer and action are intimately linked. While we pray for the coming of the Kingdom, we also have to work towards making the Kingdom present in the world. We cannot have one without the other.



Lord, help me to be with You and work for You.

上一篇:2011年10月3日 常年期第二十七周 星期一下一篇:2011年10月5日 常年期第二十七周 星期三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