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家庭 民主信仰

第一章 教学法与效果


第一章 教学法与效果

价值观念主要不是靠用口去教导得来的,它要靠表样、见证、示范、感染和鼓励。 换句话说,父母必须自己有某些理想,然后才能把它们传递给子女。

这是最重要的大前提:要有信念,才可传信念;没有的,便不能给人。

在这大前提下,我们再探讨一些传递价值观念的方法。

父母教导子女的方法,一般来说有四类,即帮助孩子:

一、边听边学──从教导/聆听中学习。
二、边看边学──从观察/注视中学习。
三、边试边学──从模拟/预演中学习。
四、边做边学──从实践/行动中学习。

若以教学效果而言,则边试、边做的效果,大于边听、边看的效果。

附图的三角形亦显示纯理论的教导,效果远不如生活体验和具体实践的效果大。

但这并不是说不要讲理论。相反地,我们必须从小教导孩子理论,让他们不但明白,而且能掌握他们所明白的东西,并将明白的东西转变为概念(例如在下面所提到的“边缘人”的概念),使客观听到和看到的、经验到的资料成为系统的知识。



这个三角形的意思,也是告诉我们必须用多元化的方法去教导孩子,由纯理论到具体实践都要。但要常醒觉到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效果,越接近三角形底部,效果越大。

柏拉图认为孩子只能由“Sight & Sound ”,即藉视觉和听觉去学习,很难明白抽象的语言。所以在教导时,必须由形象的、具体的东西开始,不过却要应用三角形中所有方法,或将大部分方法同时应用。例如:先讲少许理论,再看一些图片或录影带,有机会则上街找一些实物或实例看一看,再有机会还要作亲身的体验和接触。

范例一:从生活实况作起点的家庭教育

日记四则:四驱车风波

星期一

儿子今天缠着我,要我给他买一部四驱车,要和表哥仔新买的一模一样。我已经拒绝了他的要求。幸好,他也接受我的解释。

我不买的原因多着呢!

一、别人有的物件,我们怎可能一一拥有?况且,他日孩子长大,将会面对更多的物质引诱,我不愿意他成为物质的奴隶!

二、儿子“名下”的玩具车,大大小小计来不下一百辆,还有什么理由要多添一辆?

三、我们要知足,世界上有很多孩子连一件玩具也没有呢!我们却因为得不到第一百零一件而伤心起来!

四、金钱是上主的赐与,我们要好好利用它,为己为人,都不要浪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对他的玩具车,毫无认识,多一部或少一部,于我,是没有分别的。其实,这大大小小的玩具车,就是他和父亲俩的“珍藏”。

我们夫妇二人,等孩子睡着了,再继续讨论此事时,我才知道四驱车是一种新产品,更是新兴的玩意。虽然丈夫同情儿子“人有我无”的痛苦,但我仍坚持我的做法。最后,他还是同意依我的意思决定了!

星期四

儿子再也没有提及四驱车的事。但这几天,他的表现却不大对劲。特别颇皮,爱哭闹,又故意作些令我不高兴的行为。

我想,一定有原因。

星期五

今天晚祷时,我问儿子:“这几天,你不乖呢!心情不好?很不高兴?生妈妈的气?是不是因为妈妈不肯买四驱车?”他点着头,没有作声。

我又再费一番唇舌,叫他明白我如何如何爱他!虽然没有答允他的请求,但我仍然是爱他的!又再一次解释我为何作此决定。

最后,我们母子俩作出协议,把购买四驱车的费用储起来,然后找一个机会,捐给有需要的人。

星期日

今天,儿子把储起来的钱(购买四驱车的费用),捐了给库尔德族的难民。

晚上的祈祷,他这样说:“天主,我希望世界和平,求你叫人不要打仗,因为战争令很多人痛苦,我在电视看见一些很细的BB(婴儿)在医院里。有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战争中死了!很惨呢!求天主教我们不要打架,要世界和平。多谢天主!”

一个五岁的男孩子,也有这份悲天悯人的情怀,作出如斯真挚的祷告,这更教我相信:“在孩子长大摸索人生的意义和神的同时,能帮助老头子老妈子不断更新他们的信仰,帮助他们了解生命的奥秘”。

(本日记转载自公教教研中心“启”第38期,作者为杨淑娴)

范例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家庭教育 ──教导孩子有关“边缘人”的概念

教育方法包括下面由一至五各项及第二章全章。

一、纯理论

讲理论前,适宜先利用“活动教学”的方法,让孩子明白什么叫“边缘”。例如:父母手牵手围成一个小圈,请孩子突围而入;父母则设法不让孩子进入,让孩子经验一下“被排斥在外”的滋味。边缘人就是这样地被人排斥、被推到边缘的人。

活动是为了带出理论;理论就是我们做一件事的“理由”,也是我们怎样看东西的 “角度”。所以活动后就要解释这活动,即讲理论。

不要害怕给孩子讲纯理论的东西。要及早告诉他一些正确的概念(即使他不能完全明白),这些概念会成为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信念的一部分。

1. 给他讲解什么叫“边缘”;先给他看一个图:


“边缘人”就是处在“边缘”的人;有“中央”,就有“边缘”。
边缘人英文叫 marginalised people。
教他写边缘、边缘人、中央、marginalised people 这四个名词。

2. 边缘人=被忽略、被轻视、被推到边缘的人;没有人听他们讲话,没有人重视他们的意见,没有人理会他们;许多时别人甚至不知道,或想不起有边缘人存
在。

3. 想不起有边缘人,因为我们太注意自己,太自我中心,太为自己打算;或者是我们以前没有受过这方面的培育,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没有人告诉过我们有这回事。

4. 中央与边缘比较

中央 有钱 有权 有势力 有知识 生活环境好 住的地区“高尚”(高尚住宅区)……
边缘 贫穷 无权 无势力 文盲 生活环境差 住在贫民区、徙置区、临屋区……

5. 我们的社会,许多时会有中央/边缘对立的现象(虽然并不一定要对立),例如:

中央
边缘
中央
边缘
父母
老师
男人
老板
上司
干事
子女
学生
女人
工人
属下
会员
大财团
政府官员
知识分子
健康的人
本地居民
正派人士
小市民
老百姓
文盲
老、弱、伤残人士
非法移民、新移民、难民
妓女、犯人、吸毒者、乞丐、 流浪汉、露宿者……

6. 在世界的层面上,也会有中央─> 边缘的对立,例如有钱的国家(美国,西欧国家、日本、澳洲等),相对于贫穷的国家(非洲各国、印度等)。
这里可给孩子看世界地图。

7. 有时,一个宗教的人会把其他宗教人士当边缘人,信神的人会把无神主义者当边缘
人(无神主义国家的人也会把宗教人士当边缘人),高文化(或自以为高文化)的民族或国家会把低文化的民族或国家当边缘人。有些白人会把有色人种当边缘人,有些基督徒(包括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会把回教徒当边缘人。许多大民族都会把少数民族当边缘人。中国人以前叫黑人做“黑鬼”,叫印度人做“阿差”,以及世界各国的“种族歧视”现象,其实都是把异族人当边缘人。

这是社会的纠纷和国际间战争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8. 以上的理论,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导孩子呢?越早越好!只要他开始跟你谈话、问 你问题,你便可以这样回答他,可以告诉他这些理论。他不会完全明白你所说的, 但他会有兴趣聆听你讲的话,而且他会记住你讲的东西,并看你怎样做!当然,你并非一次过和他谈这些理论,而是由三岁到十三岁,或到更大的年纪。他会逐渐明白你所说的,并用这些观念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待到他真的明白以后,这理论不单已深印在他心中,而且还会成为他的信念。他还会以为这信念是属于他自己的,是他与生俱来的东西呢!

二、讲故事

许多故事都是有关边缘人如何被歧视的故事。例如:

1. 圣经故事:

淫妇(若8:1-10);胎生瞎子(若9:1-8);
慈善撒玛黎雅人故事中的伤者(路10:30-32);无牧之羊(谷6:34);
荡子(路15:11-32,尤其要指出,故事中的哥哥很不喜欢这个荡子弟弟);
法利塞人和税吏的祈祷(路18:9-13,尤其指出这税吏如何被轻视);
被门徒轻视的儿童(玛19:13-15);麻疯病人(路17:11-19);

甚至耶稣自己也被视作边缘人:他因为是木匠的儿子和属于工人阶级而不受重视(玛13:54-58),他因为自己的出生地而不受重视:“纳匝肋能出什么好事?”(若1:46),他被当作罪犯(谷15:26),他被钉在十字架上(谷15:24)。

2. 中国故事:

“嗟来食”故事中的那个挨饥抵饿的人;“苛政猛于虎”故事中的那家人(注)。此外,在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中,也有许多边缘人被欺压的故事。

父母在讲这些故事时,要询问孩子:你喜欢那个人?不喜欢那个?为什么?谁是压迫者?谁人受压迫?为什么他受压迫?能否不用压迫的方法解决问题?什么方法?



(注):见徐锦尧着“新民”P.93;P.38

三、看图片

图片可以帮助孩子较易于具体地看到和捕捉到真实的情况。

例如一些有关穷人、饥饿的非洲人的图片,或一些风灾、水灾、地震后的灾民或毁坏的房屋,或难民、露宿者、吸毒者、战争中的受害者……等等的照片。和孩子一起讨论(切记不要太快告诉他们)这些人所以贫穷的原因,有时是因为他们本身有问题(例如懒惰……),有时却是因为被环境所迫(例如剥削……)。但更大的问题是社会有时没有给他们翻身的机会。他们一旦成为边缘人,就会停留为边缘人,难得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虽然中国人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含有人人可以翻身的鼓励性意义,但毕竟我们的社会必须给边缘人制造多一些机会,他们才会较易于翻身。

四、录影带、电影、电视

尤其有关上述问题的纪录片,但应与孩子一起观看,一起讨论。

五、参观、考察、生活体验、活动教学

有机会要带孩子去看临屋、笼屋、安置区、木屋区、难民营等,也比较一下这些人的居住环境与山顶、浅水湾区等的高尚住宅区的分别。在石澳和赤柱,更可以同时看到上述两种居住环境如何毗邻而存在。

也可以带孩子看看露宿者、路旁的乞丐,或在孩子身边有时会出现的衣衫褴褛、蓬首垢面的人,以致在不大清洁环境中工作的劳苦大众等等。

有机会更可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太舒适的生活,例如乡间的生活,中国大陆农村的生活,没有自来水的环境,和物质缺乏的地方。香港有些简陋的渡假营,也可以帮助宿营者体验简朴的生活。这些体验和后来的反省、分享,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教育作用

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十分重要。有些父母在乡村中频频掩鼻与皱眉,那不啻在说:简朴的生活不好,农村生活更糟糕!

有一首新诗,叫“墙”,它描述城市人与乡下人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使两者不能沟通,无法了解:
“你指着麦苗,叫韭菜。刚踏进乡村,便把鼻子捂起来;你,不要怪我,默默地掉头而去;一堵高墙,把你我界开。”(见徐锦尧着“新民”P.8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