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家庭 民主信仰

第二部分 家庭民主教育 儿童心理ABC


第一章 儿童心理ABC

一、做孩子成长的伴行者

子女是天主的大礼物,是父母邀请到世界上来的“贵宾”。

即使有些父母并未“计划”好要生孩子,致使他们对孩子的猝然来临感到手足无措而不表欢迎,但这些父母也必须想深一层:这个孩子却更是绝对、绝对地无辜的,因为他并没有要求出生在你家中!!

减轻痛楚的唯一办法,就是好好地重新调校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将这个“意外”纳入自己的生命里,把表面的“不幸”转变为祝福,尽力地去欢迎这个新生命,并准备去作这个孩子一生的“伴行者”。

当你看到你悉心栽培的新生命最后竟开花结果时,你便会忘记过去的一切痛苦和震惊,并为自己在雕塑生命的成就上而感到十分欣慰。

作为一个“伴行者”,父母应对孩子成长的过程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予孩子以恰到好处的帮助和提示。

下面的图表是丹麦心理学家爱力生(Erik H. Erikson )的意见,详细内容可参考徐锦尧着“修身”P.50–51。

成长期
社会心理危机
主要成长环境
克服危机后的理想结果
正面
反面
婴儿期 基本信任 不信任 家庭;尤其母亲 满怀希望;对自己、父母、及世界的信任。
岁半至三岁 自立 疑虑自愧 家庭;尤其父母 自制的意识;自足的感觉。
三岁至六岁 自发能力 罪恶感 家 庭 在行为上获得方向和目的。
六岁至发育 勤奋 自 卑 邻居、学校 在人际关系、智力和体能上应付自如;自我掌握。
青春期 身份确立 身份混淆 朋党、偶像 认识自己的独特身份;知道自己与众不同。
青年期 亲密团结 孤 独 友谊、伙伴 有固定目标,能建立持久的人际关系,为理想献身
成年期 生产创造 停 滞 下一代、工作 关怀家庭外的人,指向未来和社会的需要;领导力。
老年期 完整人格 失 望 退休、人类 对曾好好地活过感到满足;自我接纳,乐天知命。


爱力生认为人生在每一阶段都要面对重重的“危机”,既“危”险,却又是充满“机”会。只要人克服危机,便能进一步成长,否则便会出现人格与成熟上的停滞

例如:婴儿对世界本来一无所知。究竟世界是可爱的或可怕的?人生是快乐的或痛苦的?人是可靠、可信任的,或者是不可靠、不可信任的?这些都只能由婴儿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亲自体验和感受到。如果他获得足够的关爱、呵护和照顾,而且又没有受过异常的恐吓和痛楚,他大概便会认为人生是可爱的,父母及大人都是可信任的,活下去至少不会太糟糕。反之,他便会对世界、对人生产生了基本的不信任,活着的意义也不大了。在这婴儿阶段,最能影响他的便是他的家庭,尤其他的母亲。

爱力生认为,假如人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朋友等的帮助,能不断克服和跨越危机,他的成长过程便会如表内“正面”一栏所列,由基本信任到具有自立与自发的能力,一直到获得完整人格。反之,他便会由表内“反面”一栏的不信任开始,一直到生命的停滞和失望。

另一位心理学家马士劳(Abraham Maslow)则认为人有七种“需求”(need),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把握机会,去满足孩子的这些需要。

根据上表,满足孩子的衣、食、住、行,只是他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此外他还需要有安全感和父母对他的关爱。但为了使孩子真的能全面发展起来,他更需要自尊,既尊敬别人,也需要受人尊敬。另外,他也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要追求或认为自己能完成的事。而知识和审美更可扩阔他的精神领域和心灵空间,使他感觉到自己原来真的是与猪狗不同的万物之灵

二、了解你的孩子

奥兰(Mathew Orlands)说:“小孩子具有原子弹的能量,苍鹰的敏锐感,和惊人的想像力。”老子所形容的儿童也是这样的,可以整天大叫而不声音嘶哑,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哑,和之至也。”(老子55)

一个儿童,除非他睡眠或生病,否则他会不停地活动,东奔西跑,吵吵闹闹,永无止息地活动。有一次我从台北坐火车到高雄,邻座便有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孩连续五个小时,不停地在双亲间跳上跳落,而且咀巴说个不停。

当你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尽力地去启发他的心智和推理能力,设法鼓励他去发展他的独特天赋时,你会发现这个孩子逐渐长成为一株茂盛的树。反之,当他被漠视或忽略,或不断地被督促要符合现实的生活时,他便会变成一株枯萎的树。

为了进一步明白你的孩子,下列心理学者对儿童的观察可能对你有用:

1.孩子直到七岁,眼睛不适合注视小物体;约到十岁时,眼睛的功能才与成人相同。

2.孩子幼时是高度的自我中心,稍长才能注意到别人的存在和感受。

3.孩子起初的注意力很短暂,对于长期要求注意力的活动会显出坐立不安;到了八至十岁间,便能加长注意力,及加长工作时间。

4.小孩子大部分倾向自由表达情绪,勃然大怒为常事。

5.大部分幼儿都喜欢看卡通漫画,听音乐,喜欢别人唱歌给他听,或听人们说故事。

6.八至十岁的孩子对来自他人的批评或讥讽会相当敏感

7.十一至十三岁的孩子常会感到成人的不公平,并因与成人间的言行准则有异而产生适应上的困难。

8.有些儿童会喜欢藉着帮助人的行为或自我成就而取悦父母或教师。

9.由五至七岁开始,父母已应尝试鼓励孩子帮助家事,并配合他的需求而助他安排每天的工作计划。

10.孩子到了八至十岁,父母应帮助孩子发展各种技巧,以增强他在同辈团体中的自信心,甚至发展成为小领袖。

11.十一岁到十三岁的孩子,概念化的能力已逐渐增强,父母应鼓励孩子多参加家庭、教室、学校的会议,训练他的注意力、理解力、分析力,和辩解力,使他能够客观而冷静地和人对话。

12.鼓励孩子参加比赛,以满足他的成就感,同时辅导他明白:“参与比获胜更重要”,而参与比赛的最大“奖品”,就是他参与后比参与前懂得更多、掌握更多、更为成熟。

13.儿童有时有的“不轨行为”,并没有其他原因,只是为了获得成人的注意或关怀。有些人甚至不怕因捣蛋而被处罚,因为由被罚而引起的短暂不舒服,比起能引起成人的注意,实在不算什么。

发展心理学家(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赫洛克女士(Elizabeth B. Hurlock)曾指出,几乎所有幼儿,生命的第二年都比第一年不快乐。原因有四:第一,是由于长牙所带来的疼痛。第二,是幼儿由于逐渐能自我控制身体的各部分,所以十分渴望可以自立,而且认为自己能够为自己去做以前依赖别人替他做的事。对于成人突然接手去做他已经努力了很久的事,自然十分不高兴。他的反应有时会是突然停止、不做,以示抗议。第三,是由于他开始受到管教,而且管教多数还伴以打屁股、严厉的声音、生气的表情,使孩子以为父母已不再爱他。第四、是因为母亲已比过去花较少的时间去陪他玩及替他做事,亦使孩子觉得母亲的爱大不如前。

下面的简表可提示你如何按孩子的成长状况而施以适当的教导(岁数只是一种笼统的分类,不必太过执着):

孩子的成长状况
父母的教导



1.肌肉已相当发达。

2.幻想力丰富,喜欢编故事。
3.好奇,爱发问。
4.思想单纯而直接。
5.喜欢表演和讲话。
6.倾向自我中心、自以为是。
7.爱模仿大人。

8.有许多疑虑及畏惧。

1.提供孩子多些体力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打球、抛接东西等。
2.提供一些童话、传奇故事、益智连环 图书等。
3.回答他的问题,切勿置诸不理
4.不用太抽象语言,避免过分长篇大论。
5.给他表演的机会,和他谈论趣事。
6.教他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
7.教他照顾较小儿童,学习招待朋友等 ,亦可多作角色扮演。
8.多给他安全感,耐心解决他的疑虑。
九至十一岁
1.活泼好动。
2.更好奇,喜欢科学和大自然。
3.开始寻根究底,分析求真。

4.社交圈子扩大,开始选择自己的朋友。
5.觉得自己能够负起责任。

6.希望与别人平等。
7.开始崇拜英雄和偶像。

8.情绪敏感而脆弱。
1.鼓励他多参加户外活动,如小童军、远足等。
2.多提供自然科学、动植物、大自然的图书,多带他参观博物馆等。
3.帮助他问问题,并和他一起思考问题,找寻答案。
4.留意他的朋友,教他与人相处的技巧和基本的爱德与礼貌,尤其要注意别人的情绪。
5.给他独力完成某些事的机会,并在成功时(或在适当时)称赞他。
6.父母要专心聆听他的诉苦,接受他的意见。
7.和他分享他的偶像的优劣点,在尊重他的偶像之余亦帮他作理性的分析。
8.关怀他、接纳他的各种情绪,对他表示了解,亦期望他有所进步。
十二至十四岁
1.身体迅速发育,食欲强。

2.求知欲旺盛。
3.喜欢联群结党,需要同辈的认同和支持。
4.要求独立、自主。

5.常觉被人误解。
1.多作运动以发泄精力、锻炼肌肉;注意饮食的均衡。
2.鼓励孩子多看书,在经济上支持他买优良书籍。
3.鼓励孩子邀朋友回家,接纳和关心孩子的朋友,并提供适当的辅导。
4.把孩子当作成人般和他相处,尊重孩子的意见和私隐,但亦要他负上责任,分担家庭的工作。
5.多花时间去了解他,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信任。


三、孩子需求什么?喜欢什么?

心理学家莫奈(Monette 1977)认为孩子在七、八岁以后,便已有一些基本的、而成年人未必察觉到的需求和渴望,即使孩子们不能清楚地以言语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但仍可以透过他们表达出来的“愿望”,而洞悉到他们内心的秘密。

他曾调查过一些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以“愿望井”(The Wishing Well)的形式,请儿童简单地说出他们的愿望。莫奈把这群儿童的愿望归纳为八类需求:

需求
愿望(举例)
归属需求
* 但愿我不需经常一个人独自玩
* 但愿邻居小朋友对我友善些
成就需求
* 但愿我不需他人帮助就能作好该作的事
* 但愿我作的能得到别人的赞美
经济需求
* 但愿我有足够的钱,去买我想要的东西
* 但愿爸爸有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
免于恐惧需求
* 但愿我不要做恶梦
* 但愿我不怕作新的事
爱及亲情需求
* 但愿我有几个好朋友
* 但愿我能常和父母讨论一些重要的事
免于罪恶需求
* 但愿我能不发脾气
* 但愿我能听爸妈的话
自尊需求
* 但愿别人会问我的意见
* 但愿我常能和其他人共同决定一些事情
了解世界需求
* 但愿我知道为何人人要和平,却有战争
* 但愿我知道如何使所有乞丐有家可归


此外,下面的一些简单儿童心理,也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谨记的:

1. 孩子喜欢游戏──
所以孩子应有适当的玩具(尤其是“益智”的玩具)、玩伴;父母也应抽空和孩子一起玩。

2. 孩子喜欢模仿──
尤其模仿父母,所以父母应小心自己的言、行,在言教以外要谨记“身教”。

3. 孩子很好奇──
所以父母应随时回答孩子的询问,容许孩子去“探索”一些事情,不单不应窒息孩子的好奇心,反应利用他的好奇心去教导、启发他。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

4. 孩子喜欢成功──
其实大人也喜欢成功!所以父母应让孩子做一些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成功了便赞美他,尤其应具体地指出他成功的地方。

5. 孩子喜欢野外生活──
所以假期的好去处是郊游,而非单单去“饮茶”或在家看电视而已。

6. 孩子喜欢合群──
所以应让孩子多经验一些团体生活。

四、亲子活动与家庭教育

教育必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进行,才能有效。因此,如何增进父母子女间的感情,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家庭教育必须多元化,有时较轻松,有时亦不妨较严肃,但更好是寓教育于娱乐,让孩子在活动、玩耍、娱乐、合作的过程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下面的几类活动都很有意义,父母可以考虑按情况的需要而善用。

 

1. 小手工

父母和子女在家可以做很多的小手工,发挥孩子的创意和与人合作的精神。例如:玩偶泥、摺纸、摺幸运星、自制风筝、结绳、剪纸、胶水画、自制生日卡和圣诞卡等。

准备玩偶泥的方法如下:用他他粉(Cream of Tartar )1汤匙,面粉1杯,油1汤匙,盐半杯,水1杯,少许食物色素,搅匀,慢火煮3﹣5分钟,煮时不断搅拌至黏稠适度,即成玩偶泥。可用来制作各种公仔、动物、家具及玩具模型等。

胶水画就是用毛笔蘸胶水,在白纸或彩色纸上写上各种图案或人、物与花、草、虫、鱼等,然后把剪碎的彩纸撒在上面黏着即成。

自制生日卡和圣诞卡,可以自己动手绘画,也可以将旧卡翻新,然后写上自己心爱的祝福语句。

任何书局都有很多书籍,教授如何摺纸、结绳、自制玩具等等。

2. 全家准备过节

节令常是孩子梦寐以求的时刻,因此必须使节日过得快乐而有意义。

首先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准备过节用的东西,或在家中营造过节的气氛。例如:过年前可以和孩子去买年花、装饰年花,甚至培植年花,贴春联(挥春)或甚至写春联;清明扫墓可以请孩子拿鲜花,在先人墓前插鲜花,让孩子带领一两段为先人的祈祷文等;复活节可以教孩子制复活蛋,例如吹胀一些汽球、在球的表面糊上彩纸、划上花纹或写上一些有意义的字句等;在五月第二主日的母亲节和六月第三主日的父亲节,都可以帮助孩子制造一些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母亲或父亲;在十一月第三主日的敬老节,亦可鼓励孩子自制一些礼物送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甚至去探访附近的老人,尤其独居的老人;中秋节可以和孩子一起制造灯笼;冬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汤圆;圣诞节可以和孩子一起装饰圣诞树。

在这一切准备过程中,父母应向孩子解释该节日的意义。如果孩子有什么特别的意念,可以请他详细解释。孩子所画出来的东西,或对装饰有什么特殊的看法,都不妨鼓励他说出心中的感觉和意象,帮助他畅所欲言。

当然,父母切不可忘记在过节中加上适当的祈祷,最好还有一小段圣经的宣读,或一起作一些生活上的反省。例如:在母亲节中反省母亲为我们作过什么?什么是母亲最开心和最不开心的事情等等。又或者在圣诞节这普天同庆的日子中,反省究竟是否人人快乐?有那些人不快乐?我们可以怎样帮助这些不快乐的人?

3. 善用文化设施

父母应多带孩子去逛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文化中心、动植物公园、各种古迹等等,这些都是最好的活动教材。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做笔记、摄影等,并鼓励他们写一些游后感之类的东西,或用比赛的方式去增进记忆力,看谁记得最多。

孩子稍长,应帮助他学习在图书馆找资料,明白图书的分类,并学习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分类卡或纪录卡,例如:由作者名字去找他的其他著作,或在一本书名的前后,找出有关这题目的类似著作等。

4. 善用郊野公园和营舍

经常逛郊野公园不单有益身心、增加孩子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亲和感情,更可拉近父母子女的关系。

父母如能每年一、两次和孩子一起去露营,或租用营舍渡周末,亦可以增加父母子女间的彼此了解,和尝到互相帮助、合作的乐趣。一家人悠闲地看星星、听鸟语、讲故事,感受那静夜拂面的和风,这不就是神仙的眷属、地上的圣家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