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家庭 民主信仰

第五章 诉诸理性


第五章 诉诸理性

一、有独立思考能力

甲、目的:

信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只是从旁帮助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自己去找寻答案;提醒孩子不要人云亦云,盲从附和;并使他养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考习惯。

乙、实践要点:

1.教导孩子“侧面思考法”(Lateral thinking),例如:事物的正面、反面、中性面;事情的是、非一面,及不是不非,或与是非无关的一面;对事物的多角度看法,及多层次的解决办法;一件事的物质因素和意义因素等等。(详情可参阅徐锦尧着“成长”P.36-43)

2.帮助稍长的孩子明白少许逻辑的观念,认识某些“谬误”的陷阱,这些都是很有趣味,又能启发孩子思想的课题。(详情请参考徐锦尧着“探索”P.22–71)

3.教孩子,不要“不回答”他的问题,但也不要“有问必答”,最好的方法是“以问来教”,让他自己找到答案。通常的方法可以用反问的方式,例如:“你认为呢?你先想想好不好?你的看法怎样?你有什么感受?你以为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是不是唯一的办法?你认为爸爸会怎样做?……”有时也可以用引导方式去问孩子,例如:买一件家具,可以从它是否有多种用途?它是否耐用?是否美观?价钱是否相宜等等去考虑。选择郊游地点,可从路程远近,交通是否方便,旅费是否便宜,风景是否优美,游人是否过多等等去思考。

4.孩子的是非对错观念还未形成,父母可以在别人做好事或做坏事的时候,以适当的言语及态度(如面部表情、语气等),去表示赞许或不赞许,说给孩子听,指给孩子看。例如:过马路有人遵照红绿灯指示,有人不予理会。父母应立刻指给孩子看,并以适当的言语和表情,表达对遵守交通规则者的赞许,及指出不守交通规则的危险。

5.训练孩子善用学习的辅助工具,例如:字典,百科全书,索引,引得等等;家中也应备有这类工具书或参考书籍。

6.思考型的人有时会缺乏人情味,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在讲理时留有余地,要多一些去明白、了解、同情、接纳别人。有时在谈话中,少不免也会改变话题,但要避免流于“打岔”,不要老是岔开话题,对别人毫不尊重。

7.帮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避免找藉口,更不要信了自己的藉口!例如:“我没把床整理好,‘因为’没有时间”,其实他只是“没有安排好时间去整理床铺”,或“不想整理床铺”而已;“我打他,‘因为’他骂我”,其实是“我控制不住要打他”、或“我的修养不好”而已,因为别人骂我,我并不一定要打人,我还可以有许多其他选择!许多时,孩子的所谓“理由”,其实只是“藉口”!(不过,大人也常犯这毛病!)

8.对孩子解释某些传统、习惯的意义,例如圣体斋(身心清洁),主日参与弥撒(恭敬天主)。但有时可以弹性面对传统,例如旅行时找不到圣堂可以不参与弥撒,但应不要忘记祈祷。

9.提醒孩子不要人云亦云,时常警惕在大伙儿的说话中可能隐藏的谬误。

10.提醒孩子要“积极思考”,即不要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不知不觉地埋下了消极、投降的种子。例如:不要常常说“我唔识。”(我不懂),应说:“让我再想想”。 不要常说:“我系咁既勒”(这就是我,我就是如此,我改不了),要说:“我可以试一试。”或说:“人是会变的,我也可以改变,我要给自己机会。”不要说:“我地人微言轻,有乜用丫!”(我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做什么也不会有作用。)要说:“众志成城,就只怕我们不够团结,不够恒心,不够毅力!”不要说:我决定放弃了,我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要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如果天主要关上一扇门,他亦必会为我们打开一个窗。

11.许多孩子,甚至中学生,都会觉得读书、上课很闷,课室很闷,教堂很闷。他们尤其不喜欢谈人生、宗教、信仰等问题。父母要帮助他们反省:世上有不同的地方,人生也有不同的层次。各个地方各有不同的用途。卡拉OK是很有趣的,因为是娱乐的地方;歌星很吸引,因为他们的目的就在娱乐观众。但世上有另一些地方是用来学习,另一些地方是用来工作的。这些地方不是娱乐场所,里面的人也不是艺人或小丑。我们不能要求人生无处不娱乐,无时不轻松。抱着要娱乐的动机去上学,去工作,去课室,去教堂,去做一切事情,一定会很失望,会觉得人生太乏味。因此提醒孩子用正确的心境去读书求学问,去上教堂追求信仰的深度,是十分重要的。

丙、圣经.中国文化.祈祷

1.有个法学士问耶稣,应当做什么才能得永生?耶稣却反问那人,叫那人先思考答案。(路10:25-29)

2.法利塞人很重视传统,耶稣却用理性的方式,指出传统背后的理由,并谴责法利塞人为了死守传统,而忽略了传统的精神。(谷7:1-23)

3.达尼尔先知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拒绝承认一条大龙是神,并用妙计去杀死牠。 (达14:23-27)

4.曾子认为单单“从父之命”(听爸爸的话),并不能算是孝;孝子也应有是非善恶的判断力,在大是大非前,谏诤父亲。(见徐锦尧着“新民”P.59)

5.王充:为学不难,“难于拒师”;朱熹:学者先要会疑;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论语:“子入太庙,每事问”。(见徐锦尧着“探索”P.8)

6.祈祷:上主,你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求你赐我生活的智慧,让我能明白真理……让我在似是而非的虚伪言词背后看出谬误,在盲目追随潮流中懂得保存真我……帮助我能不畏权势、抗拒压力,为真理作见证……。

二、说道理、讲事实、反对强权,以科学态度致力认识真相

甲、目的:

民主社会最重要是大家说道理、讲事实,客观地讨论事情。因此,父母应帮助孩子学到尊重事实,在事实和真相面前不回避、不退缩;提醒孩子不要强词夺理,更不要用强权和暴力去解决问题。

乙、实践要点:

1.母亲不要以“父亲”的名义来吓孩子,不要说“爸爸来了,快些放下来”这类的话,这除了会离间父亲和子女的感情外,也会养成了孩子对权威的恐惧,并使他学到将来以权威压人。

2.不要骤然命令孩子停止游戏或中止工作。例如:不要说“强仔,开饭了,快来”,而要说“强仔,快要开饭了,我再给你五分钟,快点玩,玩完记着收拾玩具,然后来吃饭”。

3.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不要偏心,否则,被忽略的孩子一定会深深感到父母不讲理。

4.父母两人要采取同一态度教育孩子,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混淆是非。

5.切勿欺骗孩子。例如:在性方面,不要说孩子是“石头爆出来的”;不要为了安抚孩子而随口答应许多事,但后来却全不兑现。

6.父母如要打骂孩子,一定得先查明真相,不要让孩子含冤受屈,更不要迁怒于孩子,或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将自己所受的气发泄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感觉到这是个不讲理的世界。

7.和孩子沟通,双方都要清楚、具体,避免模糊不详,免生曲解、误会。例如:不要说“我要你今天‘早些’回家”,要说“我希望你今天‘六时’回家,因为……”。也不要接受孩子语意不详的话,例如:当孩子说“我‘等会儿’再做功课”时,你必须要求孩子说清楚‘等会儿’是等多久?一小时?晚饭后?或明天?孩子说“我要‘努力’读书”也不够具体,说“我每天至少要温习三小时”便具体得多了。 父母对孩子也该是这样的清楚、具体。

8.交谈时,每次要只谈一件事,不要同时扯到许多件事,否则就会夹缠不清,拖泥带水。例如:不要说“我们下星期天和伯父一家人去浅水湾烧烤好吗?”因为这里共有四件事要讨论及决定:日期?和谁去?地点?做什么?每点都应考虑。

9.提醒孩子不要“用耳代目”,即是说,不要只听别人说,而要用自己的眼睛去亲自看看,找出事实的真相。例如:如果有人告诉你,新来的老师很凶,你不要立刻相信,要找机会亲自接触这位老师,和他谈谈,看看他是否真的很凶。

10.要认识社会或边缘人等等,最好的方法是亲身体验,实地观察,直接接触。此外,调查研究、访问、收集不同意见,都是认识各种人及事物的好方法。

丙、圣经.中国文化.祈祷

1.耶稣受难时,有一位兵士掌击他,耶稣抗议说:“若我说得不对,请你指出来;若我说得对,你为什么打我?”(若18:22-23)

2.但耶稣亦同时主张非暴力,主张宽恕和爱仇人(玛 5:43-48),他自己更如“上主的仆人”一样,驯如待宰的羔羊。(依53:1-12)

3.达尼尔先知反对强权,以他的智慧和判断力,去为无辜的少女苏撒纳伸冤。(达13:1–64)

4.中国人说:“有理走遍天下”,“帮理不帮亲”;修身则要从“格物”、“致知”,从认识具体的物理与客观的真理开始(大学)。

5.祈祷:上主,你是真、是善、是美,求你帮助我们追求真、喜欢善、欣赏美……使我们有勇气在事实和真理前低头,不会因面子而在真理前闭上眼睛……让我们不要诉诸强权和暴力,也要设法制止强权和暴力的幽灵在我们的生活中徘徊……。

三、愿意寻求和尊重证据;面对新证据时,也可以改变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甲、目的:

帮助孩子重视证据,对自己的每句话诚实地负责,不能信口开河,无中生有;不夸大事实,也不靠猜测而立论。在面对新情况、获得新证据后,也要有改变或修正自己先前言论的勇气。

乙、实践要点:

1.教导孩子牢记:“有几分证据,讲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讲八分话。”(胡适)绝不为讨好别人或炫耀自己而说些假话、大话、空话。

2.用具体的例子给孩子指出,有时报章的报道并没有根据,有些专栏作家也只在哗众取宠、信口开河。

3.没有证据,不要随便指证别人。例如:某人虽然“常常”偷东西,但“这次”偷东西的人未必就是他。同样,某人虽然“常常”做好事,但做“这件”好事的人也未必是他。

4.不要用“读心术”去对待人,因为这未必是真。下面例子都是要不得的:男朋友送花给女朋友,女朋友却怀疑这是因为男朋友做了对不起她的事;妻子整理房屋,丈夫却说:“一定是岳母要来住了”;儿子努力做功课,父亲却说:“一定又是想多要些零用钱了”。

5.不要随便用“预言”来对待别人,因为这未必是事实。例如:“我不会告诉你这秘密,因为你会告诉别人”;“我不会带你去山顶公园,因为你不会乖乖听话的”。

6.不要用“从不”、“总是”这类概括性字眼去责备人,例如:为什么你“从不”做完功课才看电视?为什么你“总是”不肯认错?因为这些受你如此责备的人,只要有一次不是如你所说,他便会觉得你不公平、无理及夸张。

7.要用言语来验证每一个假设,在做之前要得到对方认可,不要随便“以为”别人怎样怎样。例如:替对方做一件事前,要确知他同意你这样做,不要在碰钉后才说:“我以为你不会在意”,或“我怎么知道你会反对?”

8.提醒孩子“面子”对中国人的束缚性,它使许多人固执而不肯在真理前屈服,只因害怕“丢脸”或“失面子”。

9.父母吵架,理亏的一方应有勇气承认错误,改变自己原先的立场,并让孩子听到、看到。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

丙、圣经.中国文化.祈祷

1.达尼尔先知拒绝拜邪神贝耳,并以真凭实据揭穿了贝耳的司祭的“机关”。(达14:1-22)

2.“大德不逾闲(门阑,界限),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即是说:大是大非是不能妥协的,小是小非不妨弹性一些处理。

3.雅各伯认为要控制我们的口舌和言语,是很困难的,能做到这点,当真是了不起的成就。(雅3:2-12)

4.保禄年青时恨极基督徒,但自从与基督相遇,认识了真相后,就成为基督教会的支柱。(宗22:1-21)

5.孟子虽然认为“叔嫂不亲授”,但在危急关头亦可以打破这禁忌,他举的例子是“嫂溺则援之以手”。

6.祈祷:上主,求你熔化我们的固执和铁石一般的心,让我们不怕在真理和证据前屈服……亦让我们能对自己每一句话负责,诚实地负责,不致为了自我炫耀而说出一些假的、夸大的说话……。

四、勇于认错,知错能改

甲、目的:

帮助孩子明白下面这句拉丁谚语:“错误是人之常情,只有坚持错误才是愚蠢。”使孩子不怕承认错误,而且知错能改。

乙、实践要点:

1.帮助孩子反省人通常会如何“不肯认错”。例如:当一个人以为自己“知错”,要向别人道歉时,他通常的表现是:先说一句“对不起!”然后随即为自己开脱:“我那天这样做,因为……”最后却把过失推给对方:“其实,如果那天你不是那样,我也不会……”这样的“道歉”,很快就会演变为互相指责!

2.帮助孩子诚实地面对错误,不要怪罪或诿过于他人。提醒孩子不要说类似下面的话:“都是他先……”。因为,即使有人先开始,也没有人强迫你要继续啊!

3.提醒孩子不要以别人为挡箭牌。例如:“别人都是这样做啊!”因为人人都做的事,未必就是对的。

4.如果孩子说:“都是他叫我去那里的!”你不要先否定他或骂他,要和他交谈,帮助他反省,自己去找出答案。例如:“他有威胁你,用武力迫你去吗?”“他怎样叫你去的?”“你认为他的话真的有那么大的魔力或威力吗?”“你必须听他的话吗?”“你不去会有什么损失?会有什么坏后果?”“你下次会怎样做?”……

5.不要让孩子找藉口,或认为已没有选择的余地。例如:“我不要努力读书了,因为老师偏心,努力也没用。”正确态度:“正因老师偏心,我要格外努力,让老师无从偏心,甚至让他连挑惕我的机会都没有。”又或者:“我已向他道歉了,他还是不理睬我;所以我决定也不理睬他。”正确态度:“我的第一个道歉方法无效,我要再试另一个方法。”

6.帮助孩子不要用“反指责”的方式去合理化自己的错误。例如:“你为什么让你的同学在众人前丢脸?”“他也是常常这样对我的!”“你为什么上主日没有参加弥撒?”“强仔也没有去!”“小孩子不许抽烟!”“爸爸也抽!”“你为什么骂人骂得那么凶?”“你骂人骂得更凶!”要清楚告诉孩子,我们要负起“自己的”道德责任,培养自己的道德生命,将来要单独向上主交账。别人犯错误,绝非我们也要犯错误的理由!!我们要诚实地面对自己,不容许自己狡辩,不容许自己欺骗自己。

7.告诉孩子一些社会知名人士悔改、皈依的故事。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些自己过去悔改、皈依的故事。父母在述说这些故事时,最好能把它和天主的恩宠连在一起,例如:“幸好天主帮助我……其实那真是天主的恩宠……没有天主的照顾,你爸爸今天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并让孩子从你的声音和面色中,感觉到你对悔改旳喜悦、对天主的感恩和顺服。

8.带孩子到圣堂中去看教友办告解(领修和圣事),并告诉他:我们要不断改过,清洁自己的心灵,在教会内与主、与人修和,大家平安、快乐地一起生活。也可以告诉他:我们通常是因为得罪天主而得罪人,也因为得罪人而得罪天主。例如:如果我伤害了人,我也会令天主不高兴,因为人是天主的肖像、是天主的子女、是耶稣的兄弟姊妹。如果我对天主失去信心,也会渐渐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甚至对生命都失去信心。

9.要按部就班给孩子讲天主十诫。十诫的内容和精神请参考徐锦尧着“正视人生的信仰”P.223–237。罪、悔改、皈依、修和圣事则请参阅同书的P.196–206。

10.父母有错能向孩子说“对不起”,是教导孩子认错的最有效方法。总有一天,你要把握机会向孩子说类似的话:“你小时候,爸妈在你眼中,都是完美的,是英雄、伟人、偶像。但今天你终于看到,爸妈也不过是人,是普普通通的人,是会犯错误的人……爸妈这次真的对不起你,你能原谅我们吗?……其实,我们不怕犯错,只怕不知犯了错;更坏的是知错不改……你也会犯错的,但不要害怕,天主会接纳你的,他也会帮助你改过……即使是英雄、豪杰、伟人,做官的、做老师的,也全都会犯错……你长大后,要勇敢指出做官的、政府的错误,也要要求他们改正错误……”

11.和孩子一起省察,是很好的习惯,可以每晚做,或每周做;也可以在特殊日子做,例如:除夕、受难节、圣诞前、退省时……。但千万别迫孩子认错,也不要使“一起”的反省,变成了对孩子单独的“公审”!!

丙、圣经.中国文化.祈祷

1.荡子的比喻(路15:11-32):强调爸爸对荡子“无条件”的接纳,哥哥则斤斤计较。

2.亡羊的比喻(路15:1-7):强调一只羊的价值等于九十九只羊的价值,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无限的价值,而一个无限等于九十九个无限!(牧童把九十九只羊丢下,去找那只亡羊,并不考虑是否在找回这只亡羊后,却可能会失去那九十九只!因为这只亡羊在牧童心中太贵重了。)

3.修直途径、填满山谷、铲平丘陵、弯曲的要修直……这样才能迎接天主。(路3:1-27)

4.匝凯的悔改(路 19:1-10):真诚的悔改要做补赎,要赔偿所犯过的罪,要改正自己的生活方式。

5.悔改的圣咏:咏51,32,38。

6.犯罪是做罪恶的奴隶,结局是死亡;脱离罪恶、获得自由、作天主的奴隶,结局就是永生。(罗6:19-22)

7.周处除三害。(世说新语,见徐锦尧着“群居”P.114)

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其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改也,人皆仰之。”所以古人“闻过则喜”,“闻善言(规劝之言)则拜”。所以孔子亦教人要“责己以忠,待人以恕”,即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对别人要求宽容一些。

9.赵国名将廉颇醒觉到自己的不是,向自己常想公开羞辱的蔺相如“负荆请罪”。(史记,见徐锦尧着“修身”P.103)

10.祈祷:主耶稣,你是道路、真理、生命,求你派遣你的圣神,光照我,让我看到自己的罪,自己的错误……帮助我诚实地面对自己,不诿过、不推搪、不文过饰非、不欺骗自己……让我知道,无论我变得怎样,你仍是我的救主、我的朋友……让我不单看清自己的罪,也有能力去过改,彻底地皈依,重度新生……。

五、有批判不义情况的正义感

甲、目的:

培养孩子的正义感和对不义情况的醒觉性和批判能力,看得出不义情况的存在,而且愿意为伸张正义而大声疾呼。

乙、实践要点:

1.给孩子看一些贫穷、战争,或其他有关社会不正义情况的图片(这些图片部分可从报纸中收集),提高孩子对社会不义的醒觉性

2.和孩子一起看新闻、纪录片,给他分析一些社会不义的情况和问题。

3.面对不正义情况,父母的分析要客观公正,切勿过火、夸大,更不要表现出愤世嫉俗;但态度要坚决、诚恳,表达对不义情况的不满,和对正义的向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正确态度。

4.带孩上街参加为伸张正义而举行的游行、示威、烛光晚会等。

5.孩子上到中学,可鼓励他参加国是学会、关社小组等。有关的讲座、研讨会,更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参加,并和他事后讨论。

6.鼓励他投稿去为被压迫者伸诉不平。

7.告诉孩子,我们的救主基督本身也是一个革命者,他“向穷人传报喜讯……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 4:16-21)这恩慈之年,就是人人获得解放,所有人都可以重新开始的恩宠之年。(参阅徐锦尧着“修身” P.25-26;“正视人生的信仰”P.82-85,93-96,262-265)

8.圣经中有许多有关正义的章节(见下面“丙”),多和孩子一起读这些章节,可培养他的正义感。

丙、圣经.中国文化.祈祷

1.先知依撒意亚呼吁犹太人,不要单单举行空洞、无意义、脱离生活的“庆节”,而要“学习行善,寻求正义、责斥压迫人的人,为孤儿伸冤,为寡妇辩护。”(依1:10–20)今日如果我们只是参加“礼仪”,而不履行正义,也必会同样受到先知的谴责。

2.米该亚先知高声控诉那些藉权势而欺压穷人的人(米2:1-5;3:1-4),并要求信众“履行正义,爱好慈善,虚心与你的天主来往。”(米6:8)

3.先知纳堂公然指责达味用不义与邪恶的手法去侵占属下乌黎雅的妻子(撒下12:1-12);耶稣更严厉斥责了那些伪善的、骑在人民头上的经师和法利塞人,并为那些受他们祖先所迫害的先知伸诉不平。(玛23:1-36)

4.保禄宗徒控诉外邦人“以不义抑制了真理”,犹太人也“固执于恶,不顺从真理,反顺从不义。”(罗1:18-2:11)

5.圣母玛利亚绝非传统型的弱女子,在她的“赞主曲”中,她声言天主“伸出手臂施展大能,驱散那些心高气傲的人;他从高座上推下有权势者,却举扬了卑微贫困的人。”(路 1:46-55)而“权势者”在圣经的传统中,几乎就是不义者、压迫者的同义字。

6.鲁迅有几篇颇能启发我们正义感的文章,值得一读。见徐锦尧着“探索”P.50:“论睁了眼看”;P.91:“无花的蔷薇”; P.100:“淡淡的血痕中”。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也是要激起这个被压迫的中华民族的正义感。(见徐锦尧着“新民”P.62-72)

7.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例如水浒传、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有不少为被压迫的弱小者而伸诉不平的插曲。

8.祈祷:主,基督,你是人类一切是非善恶的最后判官,求你赐我们明辨是非的智慧,批判不义的勇气,为受压迫的兄弟姊妹挺身而出的正义感……许多人有口不能言,求你让我们代他们说话……我们更加求你,让我们活得更正义,努力去建设一个正义常存的社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