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家庭 民主信仰

第七章 容忍包涵


第七章 容忍包涵

一、容忍和包涵不同的意见和价值观;有互谅互让和妥协的能力

甲、目的:

民主社会由不同的人组成,有不同的宗教思想、价值观念和不同的意识型态。要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大家必须有互谅互让的能力,接受不同的意见和价值观。父母甚至要帮助子女明白,妥协是一种艺术,即能照顾到自己的立场,又能容纳对方的主张;而不同的意见则是一种财富,可以使人有机会彼此学习,互相丰富,成为进步、更新的动力。

乙、实践要点:

1.告诉孩子:如果人人有独立思考力,有自己的性格;又如果我需要别人尊重,别人也需要我尊重。结果就是:我们彼此之间必然是很不同,但又需要活在一起,所以容忍、包涵、互谅、互让就成了我们之间最需要有的道德操守。一切爱德都应以此为本;否则人根本不可能过有意义的团体生活。

2.今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亦越来越频繁。我们的世界已变成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地球村”。在这个狭小的世界空间里,如果人学不到和平共处,就一定会时常冲突,甚至烽烟四起。所以学习如何彼此容忍、妥协,已经变成了人类生存的唯一途径;基督徒的爱德、博爱,首先就必须表现在“容忍”里,不能互相容忍、包涵,就无法谈到博爱。

3.孩子在家中要经验到如何互相容忍、尊重,但讲理。例如:“妈妈,我的波鞋在那里?”不耐烦的妈妈会说:“你自己不会找吗!”甚至:“不要烦我!……走开!……你瞎了吗……‘蠢成咁,生旧叉烧好过生你’……”容忍、尊重,但讲理的妈妈会说:“强仔,妈现在忙着做饭,有什么事待会再说,好吗?”或者说:“强仔,你是不是急着要找波鞋?能不能等大约十五分钟,待我炒好菜再来帮你?

4.父母不同意孩子的看法或做法,有必要教训他时,最好握着他的手,或轻轻搭着他的肩膊,或轻抚他的头,才开始和他交谈、分析。让孩子明白:“不同意见”和“爱”是可以共存的!

5.在不同意见时,记着论语中子夏的话:“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即是说,大是大非绝不能越出门阑,不能妥协;小是小非,却不妨将就一点。具体的做法是:你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事,就应用言语和行动清楚表达出来;不太重要的事就可以忽略过去。因为若对每件琐碎的事情都挑剔,不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伤害彼此的感情。人毕竟并非十全十美,能达到五全五美就已经不错了。中国人也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完美主义者是很难和人相处的,别人也会觉得和这些人交往是一种负担。

6.孩子渐渐长大,接触到不同的人物和思想,自然会和父母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有不同的价值观,或对信仰产生怀疑等等。这时父母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一味责备孩子,反而应该和他交谈,多问他一些问题,要孩子多些反省,请他清楚讲出他在信什么,或怀疑什么。以下问题都很有用:“你的意思是……?你认为他说的对,其实究竟对在那里?……你有没有想过这种讲法也有漏洞?……你有听过反面的讲法吗?……某某神父/修女对这方面颇有见地,你愿意去和他/她谈谈吗?……你读过某篇有关这问题的文章没有?……其实除了这两种相反观点外,是否还有第三种观点呢?……”

7.如果孩子见到爸妈吵架,又见到他们和解,孩子便会相信,世间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如果爸妈后来表现得和从前般恩爱,孩子便会学到如何可以“冲突而不伤感情”了。

8.真正的妥协不是出卖自己或背叛原则,而是一种很有创意的艺术,能在两个不同、甚至相反的方案中,找出第三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父母不妨故意制造一些机会和孩子“谈判”、“磋商”,例如有关买玩具、买课外书、郊游、如何作圣诞装饰、到亲戚家拜年要买什么礼物等等,和孩子讨论,从不同的方案中,找出大家都愿意接受的方案。

9.容忍包涵并不等于是非不分,更不是对错误的姑息。我们有时也可以、甚至应该指责或责备别人。但在“指责”时,必须遵守一些规则

* 指责的主要目的在帮助解决问题,不是为发泄愤怒。

* 不能夸大,不能动气,不要嘲讽。

* 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如果能私底下进行更好。

* 一次指责一件事,不要让两件以上的事情紏缠在一起,拖泥带水。

* 要就事论事,不可扩散到别的事上去,不要追溯陈年旧账,更勿乘机骂对方的父母……。

* 要让被指责者有充分自辩或解释的机会。

* 指责者也要检讨自己的责任。

* 不可演变成互相指责

* 指责别人不是为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好像在说:“我这样作,因为你也……”。因为别人的错误,并不是我也可以犯错的理由!

*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互相指责。如果父母能以理性、公平的方式讨论双方不同的意见,便不妨让孩子听听,让孩子学到如何讨论;如果真的要吵架,还是关起门来吵,别让孩子看到、听到为妙。

丙、圣经.中国文化.祈祷

1.亚巴郎的牧畜工人与罗特的牧畜工人为争地方、牧场、草原、水源而时常吵架,亚巴郎就提议与罗特分开,他让罗特先选择最好的平原,然后他自己就往山区去。(创13:5-18)

2.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是美男子,但“徐公”比他更美。但邹忌的太太、妾侍、朋友却异口同声说邹忌比徐公美。邹忌有一次遇到徐公,自觉怎么也比不上他,于是明白太太说他美是因为“偏袒他”,妾侍说他美是因为“害怕他”,朋友说他美是因为“有求于他”。他于是用这个道理去见齐王,并直言齐王所受的蒙蔽会更大,因为齐国很大,所有的人,如果不是偏袒王,就是害怕或者有求于王。齐王于是下令,凡能在王面前当面直谏的,得上赏;上书谏王的,得中赏;即使在街坊、邻里中议事论事,传到王的耳朵里的,都得赏。起初,有许多人为王上进言,王也实践诺言,给予重赏。几个月后,进言的人少了;一年后,便无人再进言了,因为已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齐国已经大治;而邻国听到了,都来齐国朝贡。就这样,齐王利用了别人对他的批评,而治理好了齐国。

3.荡子回头的故事:爸爸接纳荡子,荡子的哥哥却斤斤计较,不能接纳、容忍、包涵这个弟弟。(路15:11-32)

4.雇工的比喻:那些做了一天工作的人,不能容忍主人大方地对待那些只工作了“一个时辰”的人。(玛20:1-16)

5.耶稣教人要互相规劝(玛18:15);保禄宗徒也劝人这样做(迦6:1–2)。

6.祈祷:天父,你是最伟大的主宰,你有最大的容量,你爱一切,接纳一切,也包容一切……求你帮助我们常常能彼此接纳,互相欣赏,互相学习……让我们能忠于自己的信仰,也尊重别人的信仰,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也欣赏别人的理想……。

二、勇敢表明自己的立场,同时尊重别人的立场;愿意对自己的行动作出解释,同时也愿意聆听别人的解释

甲、目的:

父母要帮孩子明白,一个民主人必须清楚醒觉和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且能予以合理的解释。他看得出自己的行动是有意义的,是基于正确的原则,有清楚的立场。亦正因为他自觉行为合理,所以亦不怕向人表明自己的观点、做法和立场。同样,他亦是这样地看待他人,尊重别人的观点、做法和立场,并愿意聆听别人的解释。

乙、实践要点:

1.父母要协助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做到不亢不卑的地步,既照顾自己,又照顾别人;既肯定自己,又肯定别人。要恰当地反映自己的看法和感觉,又不伤害对方的感情;既能疏导自己的情绪,又不流于夸张或压抑,而且能反映出客观的事实,做到表里一致。例如: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这白痴!”你可能的回答有五种型态。一是委曲求全的“讨好型”:“对不起,我真该死!”二是旨在反击的“责备型”:“你才是白痴!”三是高度理性的“电脑型”,抽象、理论化而不面对现实:“人没有十全十美,我想我也不是。”四是言不及义、回避问题的“打岔型”:“今天天气真好!”五是直接面对问题的内外一致型,不回避、不退缩。你可以说:“你意思是不是我把事情全部搞砸了?”或者说:“你这样说,我觉得很难受。”前者是针对对方的感受作回应,后者是针对自己的感受作回应,两者都面对了问题,而不像一至四型那样只是回避问题。

2.当孩子说出相反意见时,不要用“顶咀”这顶大帽子罩在孩子的头上!许多人在意见不同时就吵架、彼此生对方的气。其实,不同意见正好引起讨论,而不必一定导向吵架。当父母动不动就说孩子“顶咀”或骂孩子“你怎么可以那样讲呢”的时候,会产生三种害处:一是扼杀了孩子的创见和独立思考力;二是让孩子相信人与人的关系只有一种,就是“权威──服从”的关系;三是剥夺了孩子学习和人讨论及活用脑筋的机会,使孩子难于经验到“讨论可以引发新思想”的乐趣。但父母在接纳孩子表达不同意见时,亦一定要要求孩子用尊敬的态度和适当的语调表达出来,不能发脾气、使性子,或以冷嘲热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说话一定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这当然也要求父母以同样尊敬的态度对待孩子,并在家中多制造真诚的、互相尊重的讨论气氛。

3.如果孩子说你不公平,或觉得你亏待他,你不要立刻用“自卫”的方法去反骂孩子,或说他“无礼貌”、“顶撞大人”、“忘恩负义”等。你可以反问孩子:“告诉我,你在那方面觉得我对你不公平?”“我上次也是这样对你的,为什么那次你又觉得公平?”“你是不是希望我对你好像对你的妹妹一样?”“其实,你心目中的公平是什么?可不可以具体一点告诉我,看看我能不能做到?”“你不觉得如果我按你所说的去做,会对别人产生不公平吗?”“对不起,妈妈不能这样做,因为……”如果你发现真的对孩子不公平,或亏待了他,你可以说:“啊,真的对不起,妈从没想到这样做会使你这样难受。不过,我当时的意思是……,但无论如何,妈下次会先弄清楚才做……。”如果父母有错能向孩子道歉,并表示愿意改正,这不单不会损害父母的尊严,反会使孩子更尊敬父母;也会使孩子增加自尊心,因为他得到了父母的尊重!

4.父母千万不要常常说:“我没有时间在这里跟你争论;我说什么,你就作什么!”孩子如果不明白你命令的原因,他便会认为你不讲理(因而他也会养成不讲理的性格)。如果你的命令常常伴以理由,他便会有发展出一种“内在约束”的机会,使他明白听父母的命,是因为这个命令本身是合理的、有益的,将来即使父母不在身旁,他也会乐于去作该作的事。因此许多心理学家都主张,孩子大约在两岁以后,父母就应试着向孩子解释各种命令或生活习惯的“理由”。

5.不要“笼统地”承认自己有错,却“具体地”攻击别人的错!例如不要说:“我知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但你……”然后力数别人的不是。既然双方都有错,双方便都要客观地面对事实,自己解释自己的,也努力去聆听别人的解释。

6.如果孩子说:“妈,你生气的样子很可怕,说话很凶。”你不要立刻否认,反要首先谢谢他的提醒,然后再客观地看看是否真的这样;当然孩子的话也可能是夸张的,甚至是错的。但如果你能这样做,你便也可以更容易提醒孩子他生气时的样子可不可怕,或说话是否很凶。偶然利用录音机或录影机把我们的声音样貌录下来,最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真面貌。

7.在聆听别人解释时,如果有疑问,不妨加以“核对”,以便肯定你能正确明白对方的解释。你可以这样说:“如果我懂你的意思,你好像是说……”,或“你的意思是不是……”。

8.你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核对”的练习,以学到如何了解对方的意思。这练习是一方问问题,另一方只回答“是”或“不是”,直到有三个“是”时,你才能比较肯定确实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例如一人说:“我觉得这里很冷。”另一人可以问:“你的意思是不是你现在觉得不舒服?……你的意思是不是想我去关窗?……你的意思是不是不喜欢坐在这里?……你的意思是不是想我给你拿件外套?……你的意思是不是想我知道你不舒服?……你的意思是不是想我设法作点事来处理这里的冷的问题?……”

9.真诚的交流,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为了互相了解,互相明白对方的立场,互相肯定对方的善意,进一步达到互相的修正、互相的学习、互相的欣赏。交流,不是为了改变对方,不是为了找到结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本来就是正常的,甚至是美妙的,这才显得人生多姿多采!父母必须在家中建立这种多元化的气氛,容许有不同意见,但要求大家讲清楚;可以互相挑战、互相要求解释,但不流于挑惕,更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和彼此的感情。

丙、圣经.中国文化.祈祷

1.耶稣治好胎生瞎子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它描写那个瞎子在复明后,勇敢地坚守立场,为耶稣辩护、替自己解释的经过。这样,耶稣不单开了他肉身的眼睛,也开了他心灵的眼睛。相反地,那些自以为是,不敢或不肯面对真理的人,却是真正的开眼瞎子。(若9:1-41)

2.表明立场,解释行为,这些并非单纯的思辩活动。我们的解释,必须合乎公义、正直的原则,符合道德的规范,充满福音的精神。这种“解释”,其实是一种来自天上的“智慧”。圣经认为“一切智慧来自上主”(德训篇1:1-27),这智慧教人“避恶、行善”(箴言篇2:10-3:26),使人安宁、活得快乐。

3.在“盲人摸象”的故事中,四个盲人摸到大象身体的不同部分,因此有认为大象像墙壁的,有认为大象像柱子,彼此争论不休,谁也不相信谁。其实他们都应知道大象远比他们所摸到的为大。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所站的位置,又知道别人站的位置,他们就应明白互相补充的重要,亦只有互相补充,大家才能把所认识到的各个局部集合起来,去找出整只大象的全貌。

4.祈祷:上主,一切智慧的根源,求你赐给我们天上的智慧,让我们能坚守正义、仁爱、公平的立场去待人处事,不怕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也乐于接受别人对他们行为的解释……让我们常能在真理的光照下行走,行事为人,光明正大……。

三、有大同理想,愿意打破党派、阶级、宗教、意识型态等的局限,与不同意见者对话

甲、目的: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际大都会。她在世界上,尤其在海峡两岸间所扮演的桥梁角色,加上她多年来特有的不受教条框框束缚的自由风气,都使香港人拥有较大的视野和较广的接触面。父母应设法掌握这机会,帮助孩子进一步培养大同的胸襟,使他不受党派、阶级、宗教、意识型态的局限,成为更理性、更成熟的民主人,并乐于与不同意见者真诚地对话。

乙、实践要点:

1.父母要警惕孩子不要把人“分类”,或把人“定型”(stereotype),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可以改变和成长的、无可取代的。我们要学习与每个独特的人,如张三、李四、小强、阿芬等交往,而不是单单与一个“类”,如“警察”、“老师”、“乞丐”、“信教的”、“左派的”、“做小贩的”……交往。

2.父母应把握机会,教导孩子一个事实,即“同类人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或理想,而不同类人也可能有相同的意见或理想”,例如:两个天主教徒,未必都同意要“优先选择穷人”,而一个天主教徒与另一个左派人士却可能会同意要注意劳工的福利。(当然也要指出,同类人更易有共同理想)。

3.不要让孩子把人对立起来,例如:信徒与非信徒,富人与穷人,好人与坏人,中国人与外国人,右派与左派,亲港与亲中,本地人与新移民……。更要打破传统所谓“汉贼不两立”或“道不同不相为谋”等两极化思想。每当孩子笼统地把新移民称作“阿灿”,或把印度人称作“阿差”时,就要紏正他。

4.刻意地培养孩子的多元化性格,例如:在音乐上,给他欣赏中、西乐的机会;在食物上,教他吃各国的食物;在语言上,要他中、英并重;在艺术、绘画上,帮助他欣赏中、西名画及各种艺术作品。总之,东西中外的东西,有机会都要向孩子介绍。

5.要设法扩阔孩子的视野,例如:家中要有香港地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随时指给他电视新闻所说地方的所在;带他上较高的山,让他能眺望远方。带他见不同的人,让他能对一切人感到亲切。给他多谈世界大事,让他明白我们的世界远比小小的香港为大。和他一起为世界、为各国人民、为各种需要祈祷,让他对看不见的人与物都有一份关怀和同情。带他参加各色各样的国际文化节、研讨会、展览等等,让他从小便与世界性的东西接触,使他视世界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6.家中如挂有“大同篇”的字画,更可随时提醒孩子要有大同的理想和胸襟。

7.要教导孩子不要毫无批判地迷信任何主义,不要僵化地信仰任何宗教,不要盲目地认同任何党派或阶级。相反地,一切应以“人”为主,以人的长远利益为依归。任何主义、宗教或党派,如果鄙视人、使人类社会分裂、抬高一部分人而压低另一部分人、肯定某群人而否定其他人、自认为选民或得救者而忽略其他人、自恃有唯一真理而拒绝接受别人所说的真理,这些主义、宗教或党派都是对人类大家庭有害的,都应拒绝去接受及加以严厉的批判。

8.如果我们要与不同意见者作有意义的对话,必须怀有正确的态度。在这方面,教宗保禄六世提出的原则就是:“坦诚地讲,谦虚地听”,即不怕清楚、直接讲出自己的信念和立场,绝对毋需妥协、隐瞒或表现得犹疑不决;但同时亦应以开放的、无偏见、无成见的耳朵和心灵,去聆听对方的说话,做到如庄子所说的“心斋”。庄子说:“毋听之以耳(耳会听错),而听之以心;毋听之以心(心也有偏见!)而听之以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什么都没有,没有成见,没有预定的假设,以绝对的虚怀去迎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虚而待物”便是“心斋”。父母要教孩子用心去聆听,但父母也应努力聆听孩子的话。

9.有建设性的对话是基于下面的一些假设

* 每人都拥有一些真理,但无人拥有全部真理。

* 真理有许多层次,可以由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所包含的角度越多,对真理的了解亦越全面。

* 真理经过实践和再反思后,会变得更加清彻、明朗、具体,亦较易为“凡夫俗子”所触摸。

* 真理越交流,越能发掘出它的深度和广度,亦会使它的内容更显丰富。

* 坚持自己拥有真理,不肯聆听不同见解的人,最终会出卖真理,或自绝于真理。

10.如果要在家中孕育大同理想,那么家中便应洋溢着讨论、分享的气氛,大家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人人会欣赏不同的见解,而“不同”并不阻碍沟通,反会刺激沟通、激发好奇、带动分享,最终使人人的思想更开放、更成熟、更丰富。而错误思想亦会在这样的坦诚交流当中,不知不觉地、自自然然地获得紏正。

丙、圣经.中国文化.祈祷

1.依撒意亚先知曾预言一个默西亚时代的来临,那时“刀剑铸成锄头”,“人不再持刀相向”(依 2:4-5),那时“豺狼将与羔羊共处”(11:6-9),那时“上主要为万民摆设盛宴……永远取消死亡……拭去泪痕”(25:6-8),那时“荒野和不毛之地必要欢乐……瞎子的眼睛要明朗,聋子的耳朵要开启,哑巴的舌头必要欢呼……人将享尽快乐和欢喜,忧愁和悲哀必将远遁。”(35:1-10)那时久经奴役的人将会听到喜讯:“你们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吧!……她的苦役已满期,罪债已偿清……上主必如牧人把小羊抱在自己的怀中。”(40:1-11)

2.若望宗徒亦在他的神视中,看到天主的国必将来临,我们必将活在一个“新天新地”之中,那里“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默21:1-7 )

3.天国、默西亚时代、新天新地的境界,固然是天主的恩典,但也是人努力的成果;人必须在主内努力去创造天国。但在天国里生活的人,必须“成全如同天父”,像阳光、时雨,惠及义人,也惠及不义的人;可以爱近人,也可以爱仇人。(玛 5:43-48)没有这种胸襟──大同博爱的胸襟,天国不过只是梦想而已。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篇;内容请参考徐锦尧着“探索”P.101–102)

5.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人对中国式天国的浪漫追寻,是对一个大同世界在一个乡村中落实的渴想。父母如果能常和孩子谈人生、谈信仰、谈理想,那么孩子就会对将来美好的世界生出一种强烈的渴望,而这正是改变世界的动力。有一位无名的孟加拉诗人说:“一个人作梦,它始终是梦;两个人同时作梦,就会梦境成真。”你们做父母的愿意和孩子一起作梦吗?

6.论语说“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不单入太庙问东西,他也常常向许多人请教,例如他问礼于老子等等。但孔子本身亦是个有学问的人,可以想见他不是单单问问题而已,他一定也和人谈道、对话,以增广自己的见闻,达到“下学而上达”的目的。

7.有一副描写大肚弥勒佛的对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8.祈祷:慈爱的天父,你是宇宙的主宰,你创造一切,也包容一切。求你赐我们一个像你那样广的胸襟,去包容那我们认为不可包容的,接纳那我们认为不可接纳的……让我们不要对任何人有偏见,不管他们和我们多么的不同……让我们有“和而不同”的精神,学会和不同意见者对话,了解他们,欣赏他们……让我们懂得为我们之间的不同而高兴、而感恩,因为只有在不同中,我们才会认识更多、学到更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