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今日十戒

序 言


如果人人都遵守十诫的话,你能想像这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一切的罪行将会消失无踪,妇女们不必再害怕夜间独行,人们勿须再深锁门户以自保,家家户将能和乐地生活在一起,人人都能互相信赖,真心相对。
这些听起来好像是一个乌托邦,不是吗?但,对于全人类该如何真正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十诫的确早已提出了一个预设好的远景。起初有人曾提议我,写出个人心灵上对于十诫的回响;这个主意立即被我撇开。因为所有十诫中,你不可以…如何如何…的诫律,看起来似乎这般消极。强调人生的积极面不是对人有益些吗?
不过,我后来理解,十诫确确实实蕴含着一个积极的中心点。以否定的言辞严禁某些行为是真的。不过,它们的目标全都是为了朝向肯定的结果。我们必须将注意力摆在这些明示的禁令里所暗示的积极行为才对。顺着这灵光一闪,以下的回响于焉诞生。
出谷纪说明了天主如何拯救以色列民族,脱离埃及人的奴役,从而塑造他们成为真正的天主子民。天主跟以色列民族建立了盟约,并授与他们律法奉行。出谷纪描述,梅瑟携带着这律法的石板,由西乃山下来。稍后在旧约的记载里,许多先知们向天主的选民宣告:天主将把他们的心换上一颗血肉的心;并且,必赐给他们另一颗心,在他们脏腑放上另一种精神。拿走他们铁石的心,给他们换上一颗血肉的心。(则十一19)
天主的律法不仅攸关人外在的行为,它主要的目的,是要用对天主献身的热情来点燃我的心。就某种意义而言,石头上的文字本是要刻在天主子民血肉的心上,使得他们得与圣咏里赞颂的精神,吻合一致。     只有他是我的盘石,我的救星;他是我的保垒,我决不致摇倾。(咏六二7)
当律法铭刻在我们的心内,我们就会晓得:这十诫不只要求我们遵守外在的规范,它更表现了我们身为受造者对我们的造物者——天主,最深的奉献和对他的渴望。
十诫的真义,跟出谷纪事件所蕴含的整体意义,是无法分开的。如果我们要体会十诫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样重大的影响,就必先充分了解出谷纪的事件,是如何的深植于以色列民族的意识当中;是这个事件,促使以色列民族跟天主建立起极为亲密的关系。对于其他许多民族来说,他们的神大多有一点像幽灵一般,让人捉摸不定;他们经常是充满神秘感,并对于其信徒的处境,保持冷漠的、漠不关心的态度。以色列民族的天主就不一样,他清楚的呈现他自己,是一个紧紧伴随他的子民,并随时会伸出援手的神。他对梅瑟宣告说:我看见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痛苦,听见他们因工头的压迫而发出的哀号,我已注意到他们的痛苦。(出三7)
以色列民族的悲哀引发了天主的介入。他许诺他们付出行动。他的行动远超过他们最大的期望。天主把以色列民族从奴役中解放出来。带领他们进入自己的土地上。让他们成为一个自由的民族,并为天主所疼爱。天主以救赎的伟大行动,来回应他拯救以色列民族的应许。对于以色列民族来说,天主成为一个要延续到所有世代盟约的盟主和保证人。反过来说:以色列民族将忠实于拯救她和保护她的天主。
十诫就是路标,它们指出一条途径,循着它,那些与天主缔造盟约的人,必得步向天主,充分与他结合在一起。所以,十诫绝非仅止于规范外在的行为;它们其实宣明了一个渴望天主的心,所企求的生活准则。藉着禁止某些行为,石板上的文字引导我们进入另一种新生命的境界。那种新生命是建立在,对伴随我们、救赎我们的天主,密不可分的体验上。
朋谔斐尔(Dietrich Bonhoeffer)曾说过:廉价的恩典并不存在!活在天主内,必须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梅瑟和以色列民族都为此蒙受甚多苦难。主耶稣被钉于十字架上所流的血,也是为我们付出的。我们对天主的忠诚需要牺牲。这些深思能提醒我们:天主跟我们所立盟约,到底要求我们什么?天主已经救赎了我们。在我们心中隐密的深处,我们全都明白:天主如何将我们自沉溺的污移中解救出来。
只会嘴上大声喊赞美主!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让天主握住我们生命里最重要的地位,在生活的每一方面,散发出天主的光。我们的社会大众所炫耀的是权力、时髦、性、金钱和名誉。虽然这些东西本身并不邪恶,但是它们绝不可以成为我们赖以生活的准则。我们必须即时看清楚,相对于那些天主救赎的生命所显扬出来的温情、博爱、柔和与忠实,它们是何等的苍白无色!
在申命纪中,我们读到:其实,我今天吩咐你的这诫命,为你并不太难,也不是达不到的。其实,这话离你很近,就在你口里,就在你心里,使你遵行。(申三十11,14)
来自申命纪里的这条指示,引领我们超越了十诫表面上的消极否定。这段经文所涌现出来的天主智慧,将照亮我们的心智。珍惜这十则古诫,能带领我们的生命,跟我们所渴望的天主结合在一起。开放自己的心灵让这样的智慧进来,将使我们的生命有能力了解到:西乃山的条文,是全然符合我们人类所有的心灵最终的企求。
这样一个全新的视野,引发了信仰上的转变,也更新了天主这没有年龄的古老教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