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今日十戒

第一诫   去罢!偶像!


在我被任命为神职人员的前夕,我跟一个我所敬重的、很有智慧的老神父谈话。当他提到你会遇到不信天主的神职人员的话时令我晕眩,我认为这是妄断和荒谬的话。一个已经将生命奉献给天主和教会的人,怎么可能不信仰那些千真万确的事实?我的朋友继续说到:你所遇到的人,会相信教会的法规、心理学、教条式的神学、牧灵谘商和财务,但是,不知何故,在他所信的这些东西中,似乎不包含天主。
往后,在我十六年的神职生涯,汇集证明了上述这番话的真确性,我发现对于天主在第一诫的基本要求,基督徒遗忘的太快了。我是上主你的天主,……除我之外,不可有别的神。(出廿2,3)。假使我们要了解第一诫肯定的层面,我们就必须足够诚实,去面对我们生活中偶像存在的事实。几乎没有任何人愿意为一座石雕像牺牲,或是去向一座黄金洞穴膜拜;但我们的偶像具有更精微的形态。如果我们切断了和它们的联系,我们害怕我们的世界会完全沉陷下去。
我们社会的价值观重视外表远过实质。我们必须把自己每一方面装饰的看起来都是美好的。我们将我们的名誉偶像化;为了维护它,我们宁愿说谎、掩饰错误。我们怯于承认失败和过失。我们早已将诡辩的托辞、模棱两可的话和理性的说法,变成了一门自我保护的精致艺术。难道这不就是我们将名声视为神般入朝奉祀吗?懂得维护自己的好名声诚然是一种美德。不过,只有立足于天主无条件的爱的人,能够承认错误和失败,并由其间成长。他们不需要藉着虚伪的助力来支撑他们本身。他们知道他们本身远超过外在的成就或名声。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将自己安安稳稳的扎根于天主内,而不沽名钓誉,顺着人们看法的流行应和,像一根逐波浮沉的枝干。
恰如我们能把名誉和形象偶像化,我们也能把我们的观点和做事的方法神化了。我们的作为经常像是我们相信这条普遍的选择:做事情有两种方式:我的方式和错误的方式。我们的生命变得跟我们的看法、我们的专业领域、我们的方式,如同夫妻般紧密不可仳离。这种关系使得我们跟神的关系相对黯然失色。那些涉及教会领导阶层的人,也可能会堕入这些陷阱里。我们中有许多人受过教育,也在一些有价值的领域里,如牧灵谘商、神修上、神学上、教育学上荣获学位。但是我们必须小心提防将这些专业领域绝对化,将它们本身当成目的,以至于使我们看不到我们的上主!基督徒只朝拜他的天主。牧灵谘商和神学只是为了吸引我们更亲近天主,并使我们更了解与天主的盟约,如果我们将它们本身当成目的,把我们从服侍的神圣智慧分离开来,阻碍了我们跟天主的关系。我们必须学会,无论是心理学的潜能、神学的智慧、教会律法的明晰,只为加深我们的信念:除了天主,再也没有其他的神。
什么样的字眼最能捕捉第一诫的精神?就是舍弃。舍弃标示出第一诫积极肯定的向度。藉着禁止朝拜偶像,天主引领我们舍弃我们所有,交在他智慧和慈爱的手中。有一颗能舍弃的的心,会知道天主远比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更强而有力。舍弃使我再次领悟到,即使我的整个生命皆因失败而瘫陷,宛似小屋为地震震垮,天主仍能在这被毁灭的废墟中,重生永恒的美和善。这世界依旧是在天主的手中,而不是我们的。舍弃驱使我们在天主的爱内,不放弃我们的责任,也不懈怠我们的努力。如此一来,再没有任何的受造物,能诱使我们的心跟我们的天主分离。
舍弃是真正圣洁的泉源和基础。在灵修生活里一个最大的弔诡是,虽然圣德要求我们努力,其实完全是天主的化工。当我们不再以圣德本身为目的,而让天主自身成为我们的圣德,我们即可变成具有圣德的人。
鲍尔(J.F.Powers)曾以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故事里说一个年轻的神职人员,他渴望在修道期间,成为具有圣德的人。虽然他每日接触堂区牧灵工作,以及跟一个有圣德的神父交往,但他发现伟大的圣德并非沉入天主的大海中,摸不着边际,而是漂浮在沙滩边的浅海中,以及在享受脚指间温暖的沙中;也就是在虽不完美,却平凡自在日常生活中。四个世纪前亚维拉(Avila)的圣女大德兰指出:圣德不是一件想的多或是做的多的事情,而是爱的多的事。第一诫要求我们成为以天主为中心的生命。这条诫命引导我们,让天主温柔的力量粉碎我们心里所有的偶像和幻像,使我们能够看清楚:
那些向天主所赐予的一切开放的人,是何等有福啊!
 
个人的省思
1、在我的生命里已经被其他的东西取代了天主吗?
2、在我的生命里可有任何人际关系使我逐渐远离天主造我的目的
吗?
3、我是否曾经为了维护声望而欺骗和操弄别人?
4、当下我能采取什么方法舍弃自己,好更彻底的把生命交付给天
主?
 
祈 祷
主耶稣!
请照亮我心灵的黑暗,
派遣你强而有力的真理之神
驻进我的生命,
使我能看清楚我的恐惧
和无知所造出来的偶像。
赐给我勇气,
粉碎这些虚假的神祗,
将我的生命更完全的
托付在天父慈爱的手中,
他是唯一真正的神,
与你和圣神
永生永王。
阿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