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信仰生活爱

生活见证


生活见证
 

信仰的重要
有一次,海上刮着狂风,下着暴雨,有艘大船在惊涛骇浪当中航行,排山倒海的大浪,把船颠波得快要翻了。在茫茫大海之中,这艘船简直像一片微小的树叶,随时有沈没的危险,船上的乘客,大家都惊慌得要命,只有一个孩子,仍旧若无其事的样子,一点也不害怕的,在那里照常的玩着。有人好奇问这孩子说:「小朋友,你不害怕船会翻吗?」那孩子回答说:「我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我的爸爸是这艘船上的舵手。」同样的,一个人如果有了宗教信仰,在人生的大海中航行当中,如果遭遇到生活上的大风暴,或者是周围的人,都失去了安宁的时候,你将会觉得有一种神奇的保障,你有信心可以度过难关,因为你知你的天父,在冥冥之中,把持着你的生命之舵。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也不害怕死亡。在人们的四周,经常交织着生与死的讯息,很多人一想到死亡来临,不禁会颤抖惊慌。如果有来自对神的信仰,那么便有临危不惧的意志,有面对死亡进入光明永生的勇气。

奥国的大音乐家海登,在去世之前,曾经这样概述他生命的过程说:「我的生命,好像我的音乐曲谱。我与天主开始,与天主结尾。天主的意旨,如同一条线贯串着我的生命。」波兰著名的大音乐家肖邦,流浪到法国巴黎的时候,由于在轻浮享乐的社会人士中生活,受了环境的影响,以致于生活腐化,丧失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后来肖邦生病,性命有了危险的时候,有一位曾跟他同过学的神父,特别去看他,经过这位神父朋友的劝告,肖邦重新获得了信仰,他祈祷了以后,高兴的叫着:「现在我才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十九世纪的时候,法国的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他的军队,每个人都疲乏得要命,勉强地拖着冻僵了的脚步,在冰天雪地中后退,成千上万的士兵,由于身体支持不住,倒在地上死去。到了晚上,大家扎营休息,这些生还的军人,虽然庆幸自己挨过了这一天,不知道明天的命运如何,是死亡呢?还是能回到祖国呢?所以失望悲观的气氛,充满着整个营区。拿破仑在营地来回的沈思,忽然他看见黑暗的角落里,闪耀着一点灯光。拿破仑便叫一个副官,过去看看究竟。一会儿,副官回来报告说:「皇上,那是团长社鲁德,在营帐里祈祷。」第二天,拿破仑把社鲁德升为军长,嘉奖在那忧闷的晚上,虽然筋疲力尽,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信仰,所以他是忠心不二,坚守岗位的好军人。杜鲁德向拿破仑说:「皇上,我不怕挨饿吃苦,我不怕死亡,我只怕神,我的全部力量,都在天主那里。」只有宗教信仰,可以带给人永恒的生命,得到真正的安定力,更会使人享受到,真正的平安与快乐。

德国文学家歌德,把宗教信仰比作积蓄的金钱,人们在不顺利的环境中,才见它的效用。因为宗教信仰能让人明白人生的真谛,为奉行天主的意旨忍受困苦,而克苦立功,使之成为真正的快乐。信仰能使人恒心地,在困苦中奋斗,求得胜利成功。由于信仰,人们对于自己职务上的本份与责任,都能尽力以达到完美。社会上有些人的生活,虽然简单卑下,但是有了宗教信仰,提高了人的灵性跟品格。在世俗生活中,职位虽然有所不同,地位也有高低之分,但是一个人的高尚伟大,在于对信仰实践的程度而决定,这跟财富与地位是不成比例的。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在人生的战场上就不是单独的作战,因为神同他在一起。




科学与信仰
二十世纪末的今天,物质文明,科学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大为改善,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也更为舒适方便。例如:从我国到欧洲,或者到美洲去,只要坐上了喷射客机,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至于无线电的广播,人造卫星的电视传播等等,都是现代科学进步的产物。尤其光电科技一日千里,因特网、电子报、电子书……的逐渐普及,只要拨动按扭,天下事尽收眼底。因此世界上很多人,高唱着「科学万能」、「现代是科学时代、是物质文明的时代」、「宗教是反科学的、宗教时代已经过去了」。宗教真是反科学的吗?科学与信仰是衡突的吗?下面有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多年前,在法国的一个火车站,有一位年轻的大学生,穿着非常流行的衣服,腋下夹了一堆杂志,跳上火车厢以后,便拣了一个比较舒服的位子坐了下来。然后他看了一下四周的乘客,发现在车厢的一角,有一位穿着粗衣服的乡下佬,手里拿了一串念珠,嘴巴不停的蠕动着,表示一直的在念经祈祷。这年轻的大学生,不禁小声的骂了一句:「又是一个老不死的迷信鬼。」他于是靠了过去问那个老人:「你还在数着珠子念经吗?想不到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你还会迷信,相信什么天主、基督?恭敬什么玛利亚呀!那么,神父们讲的道理,你也信吧?」老人温和的回答:「是的,我都相信。你呢?」大学生神气十足的说:「我?新时代的知识青年,还会相信这一套。如果要跟上时代,就得打垮迷信的东西,好好去研究有价值的科学吧!」老人谦虚的说:「新时代的科学,我懂的不多,也许你能帮助我吧!」大学生自负的说:「如果你认识字,我会寄给你一些科学杂志看,你看看我拿的,是巴黎科学院的杂志,上面有院长巴斯特的著作『细菌论』,你把你的地址写给我,我回去就寄给你新的杂志。」那老人点点头,从口袋中拿出了自己的一张名片,递给了那大学生。大学生一看,惊呆得说不出话来,原来名片上写的是:「巴黎科学院院长巴斯特」。

上面真实的小故事,给人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世界上的事,最怕的是一知半解。不少人崇拜科学,但对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懂得多少呢?又有一些人高唱反对宗教信仰,他对宗教又了解多少呢?一位科学院的院长,对科学的知识,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但他竟是一位天主教教友,并且在火车厢中公开的场合,拿出念珠来祈祷,以表示他信仰的虔诚。这位科学院院长巴斯特,他的大名虽然不如大科学家牛顿,但他对人类的贡献,可能不在牛顿之下。他是研究细菌学的权威,「防疫注射」药针的发明,就是巴斯特的伟大成就之一。他信仰天主教十分的虔诚,这也说明了科学与宗教信仰,并不发生冲突,而宗教信仰也不反对科学。一般人以为科学是否定宗教的,就像上面故事中的那个大学生一样,自己对科学认识的不够,以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既然科学解决了一切人生问题,宗教信仰也就没有价值了。其实,人的一切问题,并不是只靠研究物质的科学,所能完全解决的。

看看我们人研究多方面的学问,也说明了科学只是人生命中的一部份,我们还要研究文学、哲学、艺术、音乐、甚至于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等等,我们人的生活,需要物质,也可以说离不开物质,但在物质生活以外,人还有精神生活的领域。在物质方面,我们希望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进而要吃得好、穿得美观、住得舒服。在物质生活以外,我们需要娱乐、需要友情、爱情、需要更多的知识,来充实我们的生活,更需要文艺、音乐等等,来陶冶心灵、来调剂生活。甚至我们每一个人有理想、有抱负,来贡献我们的力量、甚至于生命。可见物质的一切,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生的需要,也说明了科学与宗教并不冲突,因为宗教是属于信仰的、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以建立我们美满的人生。




爱的见证
痲疯病到现在为止,一直还被人认为是一种不干净的绝症。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凡是得了痲疯病的人,必须跟一般人隔开,以免传染给健康的人。他们大多是送到没有人的深山中,或者是远离人群的荒野地方,让他们自生生灭。他们没有医药,缺乏食物,当然很少人去怜悯他们,更无人照顾他们。

当时法国有一位年轻的天主教神父,有一天晚上,在教堂中祈祷的时候,听到内心有一个呼唤:「谁去照顾我弟兄中最小的一位,就是照顾我。你去看那些痛苦的痲疯病人吧!」从那时候起,神父就决心要为那些可怜无助,心身痛苦的痲疯病人服务。他于是默默地筹募经费,开始准备一些医药用品。经过了一个时期,准备齐全以后,神父经过了上级的同意,就独自带着他的行李,去到了那个人们不愿意去的荒岛,终身为痲疯病人服务。神父到了荒岛的第一个晚上,便睡在海边的一棵椰子树下边。

第二天,神父便开始了他的服务工作,他跟痲疯病人聊天、讲故事,替他们上药、洗疮疤,他跟他们做朋友,整天生活在一起。然后神父教病人尽自己能力做得到的,学习种植蔬菜、水果、花草。也教他们喂养鸡、鸭以及畜牲。又教他们搭房子、做手工艺,更要他们互助互爱。过一个时期,那个地方由病人的手,建造了一座木板的小教堂,神父把天主的爱,传给每个痲疯病人,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温暖。

十年以后,一天早上,神父烧开水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水壶,热水淋在他的脚上,他竟然一点也不觉得疼痛。于是神父马上明白,自己也得了痲疯病。上什神父在教堂中讲道的时候说:「以前我称呼你们,亲爱的兄弟姊妹,从今天起,我可以说,我们这一群痲疯病朋友。」再过几年,这位神父被痲疯病夺去了生命,那些他所爱的痲疯病人,把神父的遗体,埋葬在海边的那棵椰子树下面。这棵树下边,就是当年神父来到这里,第一个晚上所睡过的地方。

这位神父的一生,在一般人看起来,他是一无所有,但是他为了他的宗教信仰,奉献了他的一切,包括了他的痛苦,他的生命。因为信仰告诉他:「为朋友牺牲自己的性命,这种爱德是最大的,也是天主所喜欢的。」在神父的内心深处,他有平安和喜乐,因为他已经接近了天主,在天上他会得到永生的光辉及荣耀。一个有宗教信仰,而且真的实践信仰的人,非常明白世界上到处是需要安慰的人,给人安慰,这也是基督徒所负的使命,如果要能胜任这崇高的使命,自己得先受过考验磨练。人亲自尝过被安慰者所受的流泪流血的痛苦,就可以学习到神圣的安慰艺术。当一个人自己受了创伤,然后医护人员为你洗涤,消毒,抹药,包扎伤口的时候,你就可以学习到救护的初步方法。

在目前的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经历一些患难忧苦呢?等到若干年以后,当你遇见很多人受你以前同样痛苦时,你就可以说出你从前跟他一样的病情,怎样得到了医治,并照着从前以信心的方法,为他们敷上止痛的药。这时候,你便明白从前自己受的苦难,正是储蓄你生命中的经验,以及带给你有安慰别人的能力,能完成你信仰中表现爱心的方法。天主安慰我们,不只是叫我们享受安慰,也要我们做安慰人的使者。天主爱了我们,不只是要我们得到祂的爱,也要我们把爱德,分给所有的人。




信仰与人生
在第三世纪,罗马帝国迫害天主教的时期,有一个叫做马略的人,是罗马军队的一名军官,他作战英勇,很快的被上级赏识,要升任他做将军。在他正式升级的命令发表之后,他有一个同事,平时同他有些怨恨,便向上级告密,说马略是一个基督徒。上级要马略表明是不是真的信仰基督,并且限定他三个小时以后回答。摆在马略面前的事实,就是如果要想做将军,便不能承认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果承认了自己的信仰,不但不能做将军,而且还会丢掉生命。马略的心中彷徨不决,便偷偷地跑到主教隐居的地方,向主教请教。主教没有说什么,把马略带进小圣堂,然后一只手拿着宝剑,一只手拿着圣经,对马略说:「这里有两件礼物,一是宝剑,代表世界的荣誉;一个是圣经,代表基督的福音和永生。任你选择那一件。」英勇的马略毫不犹豫地伸手接过了圣经,没满三个小时的期限,就到上级那里,承认自己是个基督徒。结果他不但没升上将军,而且还为信仰而殉道了。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环境周围,经常有无数使人犯罪作恶的诱惑,也有让人立德行善的呼声,随便一个人自由的选择。在讲求物质享受,追求肉身快乐的论调;与讲追求灵性陶冶,追求品格修养的道理之间,同样由人自由选择的。一个人是愿意跟世俗同流合污,还是保持灵魂的清洁,完全由个人自己决定。一个有宗教的信仰的人,总以仁爱和信仰,作为生活的中心,造物主指定的真理道路,为造福社会人群而努力。换句话说,一个人有了真正的宗教信仰,在人生的道路中,便有生活的方向跟目的,有宗教的道德,作为生活与工作的标准,有勇气克服困难,以及抵抗世俗邪恶的势力。一个忠于宗教信仰的人,能善尽自己的职责,爱人类、爱社会,即使牺牲性命,也不推辞。因为信仰告诉了他,生命不只是肉体的活着,而是获得永生。

世界上每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景物,是非常奇妙的。奇异美丽的花草,灿烂闪烁的星星,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青春少女的美丽,白发老人的成熟与智慧,这一切让人有美感的东西,如果用信仰的超性眼光去看,不过是无穷美善的人生,给我们美丽人生的一种反照。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认为宗教信仰是人间的良药,没有它,人们便无法忍受人世的痛苦。宗教信仰,并不是一个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它是能提高人生价值的宝物。有一位著名的将军说过:『军人的特征就是:不是时候不吃,不是时候不喝,即使自己仅有一点力量,也要用来救助受伤的弟兄。』一个虔诚的教友,他的特征,是:在受到诱惑的时候,不陷于罪恶之中,即使没人看见,也好好的做好应尽的本份。在困苦艰难当中,也能乐观奋斗。不管大小事情,都忠信地承行天主的意旨。

世界上最值得颂扬的人,就是有高尚的理想,不屈不挠的意志,心地良善正直,而肯服务社会人群的人。以一般情形来说,能做到这样的一个人,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是为一个信仰天主教的教友来说,就简单得多。一个天主教友,知道自己是天父的子女,负有非常高贵的使命,了解生命的价值。他会想:我有一个不死不灭的灵魂,它的珍贵超过世界上任何的对象。我要好好保持灵魂的纯洁,并且修德立功来充实它。为了得到永生,即使牺牲肉身的生命,也是值得的。亲爱的朋友们,在这变幻莫测的人生中,在痛苦灾难的岁月里,宗教信仰会带给我们的力量,我们的希望及安慰。因为世界上最可靠的就是神,祂的名字叫天主。




信与爱的力量
一个基督徒所拥有的力量,就是信、望、爱。信心,就是我们对天主、对世界、对人类一种内在的体认。例如,天主是神,我们看不到祂,但是我们能认识祂,知道祂是我们的大父,是时时处处在照顾我们的主宰。又如,世人虽然有善有恶,但是我们知道世人都是同一个来源,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关系,都是天主的子女。有一天,人们会走上「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境地。

希望,就是我们在世上修德立功,忍受艰难困苦,当我们走完人生的旅程之后,就回到天父的家乡,享受永远的幸福与快乐。我们也希望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永生,享受天父所赐给的平安和喜乐。

爱心,是人最重要的一种德行。从古到今,不分中国外国的英雄伟人,圣贤志士,他们所奋斗的,他们所抱负的理想,都是造福社会、国家和人类。这种造福人群的抱负,就是发自一颗爱心。耶稣基督降生到世界上来,就是为了消除世间的罪恶,承担世人的痛苦,拯救人类能回归天父的家乡,得到永生。耶稣的爱—是伟大的,是无比深厚的。耶稣说过:「人如果为朋友牺牲了性命,再没有比这种爱情更伟大的了。」耶稣一方面来拯救我们,另一方面要我们在人世间,建立友爱的世界。他要我们敬爱天主,他更要我们人类彼此相爱。耶稣要我们爱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儿女、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甚至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人士。记得有一位诗人,这么说过:「爱,使人更为伟大,也使人的生活更为完美。」比方说,一个母亲为了儿女,她不怕劳累,不怕吃苦,一切的作为,都是为了儿女的好处,所以母亲是伟大的。一个人为国家人类,贡献自己的一生,为人类服务,牺牲自己的享受,甚至连个人的性命,也置度外,所以这人是伟大的,生命是充实的。爱,更有一种不可见的力量,定能使人在痛苦中,不怕痛苦,在失望中不会绝望。有时候,还能产生生命中的奇迹。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战场上,一个炮弹在毕尔的身边爆炸,毕尔旁边的战友都死掉了,毕尔却没有死。记得他在离家时,曾给妻子史丹娜说说:「亲爱的史丹娜,我一定会回来的。」这句话不但在毕尔的心中,而且他己经把这句话当作祈祷词了。毕尔虽然没死,可是留下来的生命,已经不多了,因为他几乎是全身痲痹,手脚不能移动,头也不能转,也不会说话。有人说他是「活着的死人」。毕尔的妻子史丹娜,白天上班,晚上和星期假日,就到医院陪他,有时候呼唤他的名字,他好像在听,大部份时间是昏昏迷迷的躺在床上。

史丹娜的上级主管约瑟夫,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中年人,对史丹娜很好,他特别去拜访毕尔的主治医生,医生告诉他,毕尔的病情是不会好转的,医生觉得史丹娜的一片痴心,是白费的,她的祈祷也没有用。这天晚上,约瑟夫请史丹娜吃晚饭的时候,把实情告诉了她,觉得她为毕尔耽误青春,是不公平的。史丹娜听了这话,更想逃避这样的命运,何况她的上司很爱她,如果她愿意和上司结婚,她要什么就有什么。

有一天晚上,史丹娜在医院中坐在毕尔的身旁,把脸埋在手里痛哭起来。以往毕尔从来不忍心自己太太哭的。当史丹娜哭了一会儿,忽然听到床上呻吟的声音说:「亲爱的,离开这里,去追寻幸福吧!」史丹娜赶快把医生叫来,自己独自在黑暗的走廊上,祈祷着:「天主,不要让毕尔死去,他看见我哭,他爱我多么深啊!为了我的幸福,所以要我离开他。」史丹娜现在了解,无论如何,她不能离开毕尔。也许不算是奇迹,但是信心和爱心,到了天主那里,却无所不能。结果,毕尔的病好了起来。




天下一家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意思就是普天下的人,应该相亲相爱,如同兄弟一样。我们天主教的教义,也告诉大家,所有的人类,都是天主的受造者,虽然我们的肉体为父母所生,但是我们的灵魂由天主直接赐给的。因此我们把天主,称之为天父,而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天主的子女。既然大家是天主的子女,就应该相亲相爱,真正的作到「天下一家」。耶稣基督传教的时候,教训门徒说:「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如果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就会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一个好的基督徒,固然要虔诚的信仰天主,而他们如何表现的,就是耶稣所指示的,要以爱德的精神,去爱人爱世。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角的名字叫做多玛杜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被美国政府,分派到海外的前线,去救护伤兵。战争结束以后,他进到医科学校,结果成了一位医生,重新加入海军。当时他服务的舰队在亚洲地区执行任务。当时的越南,正发生激烈的战争,很多越南人民携老扶幼,逃离战火的地区,他们饱受风霜,忍饿受渴的逃往安全的地方。一九五四年,多玛杜莱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要他去到边界,接待这些流亡失所的可怜人们,给他们吃和住,并照顾其中生病的人,而且还负责把他们送到后方去。就在这种情形下,多玛杜莱表现了基督徒的精神,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并以对待兄弟的态度,来照料这些难民。于是多玛杜莱很快的搭了一些帐篷,作为战地医院和补给站。不久,难民陆续的到来,他们饥饿不堪,疲惫得要命,而且不少人患着疾病,由于过去他们听了共产党的宣传,说美国人是杀人的刽子手,因此他们对于这个美国医生,一直用怀疑和敌对的眼光看他。但是杜莱医生对这些难民,一直耐心的照顾他们,几乎没有片刻的空闲时间。他要医治病患,安慰那些流离失所的人,监督把衣服和食物分给难民,并尽力让他们感到舒适。当他想法子把一些难民送到安全地区以后,又有一批批的难民,从战火地区逃来。杜莱医生的工作好像没有止境。

时间久了,当地人民和难民,知道这个美国医生,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再也不敌视他了。有一天,一个新迁入营帐来的妇人,把她生病的孩子抱给杜莱医生治疗。孩子身上长着传染性的恶疮,医生为孩子注射盘尼西林消炎针,这妇人却用敌视的眼光看着医生,没想到这孩子对盘尼西林有过敏的反应,两小时以后引起了发疹现象,这发疹并没有危险。但这个可怜无知的妇人,却认为医生想杀他的孩子,便拿起一根棍子,跑去跟医生拼命,趁医生没注意把他打成重伤。后来,医生不准人对这妇人加以处罚,而且想要知道她为什么出此下策。当夜医生的伤,使他疼得不能入睡。到了第二天早晨,医生第一件事,就是跑去那妇人的帐内,看看孩子的病况。这时候孩子的疹子消失了,伤处也逐渐好了。孩子的母亲当然知道自己行为的卤莽便跪在医生面前,求他宽恕。杜莱医生马上把她扶起来,尽力安慰她,并且告诉她,自己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杜莱医生在语言和行为上,的确发挥了基督徒的精神,在他离开了海军以后,又从美国自愿回到越南,想法子帮助那些可怜而生病的当地人。这位勇敢的医生,觉得他对贫苦的人,有一种义务,至于他们的国籍、种族或信仰,他是不管的。杜莱医生于一九六一年,才三十四岁时,就去世了。他短短生命的过程中,所施给社会的爱,比很多人一生的还多。




永恒的回忆
英国生物学家海尔顿尼伯爵,在他自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他年轻的时候,跟一位漂亮的女孩子订婚,订婚以后的六个星期当中,他觉得非常快乐,在他的想象中,以后的一生岁月,不知多少幸福在等着他。可是事情的发生,往往出人的意料之外,突然他的未婚妻毁除了婚约,事前既没有预告,事后也没有解释,从此以后再也没见过这位漂亮的女孩。海尔顿尼始终不懂,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女孩突然毁约。五十以后,海尔顿尼只是说:「五十年前的当时,和五十年的现在,我对那女孩只有深深的感谢,因为那六个星期当中,是如此的美满,永远值得怀念。」海尔顿尼既不责怪那个女孩,也没有感到如何的痛苦,这一段人生的插曲,仍旧照亮他的心,经过了那么多年,在他的记忆当中,仍然如此的温馨、生动,如同过去一样。这种温馨的回忆,是永远属于他的,没有人能从他心中夺去。海尔顿尼伯爵,在写他自传的时候,年纪已经老迈,可是他的心中,仍旧响着青春的恋曲。

记得我在一个广播节目中,讲了一个古老的故事,给朋友们听。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江南的某一个村庄。当时,我把这村庄的风光,描绘了一次。过了一个多月,收到了一封来信,是从大陆寄来的。写信的人,是一对老年夫妇,他们在信中说:他们结婚三十多年了,现在的生活非常艰苦,而且没有自由。当他们听到节目中,说到过去江南村庄的风光,以及人情习俗的时候,让他们夫妻回忆到过去,在大树底下捉迷藏;在小河边捉小鱼,在瓜棚下扑萤火虫的种种情景。那些欢乐的时光,又在他们的眼前出现。他们觉得这些温馨的过去,是永远属于他们的。即使生活不自由,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曾经快乐过。

看完了这一对老夫妇的信以后,当时我非常感动,而且也得到启示,我们如果把人生中,所
拥有的美好经历,好好保存下来,它便永远属于我们,没有任何人能够夺去的。
有时候、回忆好像会引起我们的哀伤,因为我们所喜爱的、竟离我们远去,只剩下心灵一片创痛。那快乐的、无邪的童年;或那两小无猜的男女友情;或那真挚纯情的恋爱;或那知心畅谈的密友等等,现在这些事和人,都消逝得无影无踪,因此会有世事如过眼烟云的感叹。如果我们能像前面所说的,海尔顿尼和那对老夫妻,那样珍惜过去欢乐时光的话,则我们的心田中,将永远拥有这份快乐,不能因时光的消逝而磨灭。

在一本书中,我念到这么一段祈祷词:「主啊!让我们的回忆,永远常新。不该记住的就把它忘掉,不该忘记的就把它记住。好教我们知道,敬爱上主的人,以及所有良善的人,在这个世界以外,还会再度相逢。信心、希望、和情爱,都是靠着回忆而保持,我们如此而献上感谢。」我们基督徒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已死去的亲人和朋友,不过是肉体离开这个人世,他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也活在我们的心头。从我们的回忆中,仍旧感觉到他们的温馨和友爱。

人世间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人的一生当中,有欢乐,也有悲伤;有幸福、也有哀痛。我们应该驱除不愉快的回忆,让温馨的回忆,常常来到心中。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不至于空虚,而陷入困苦的境地。如果我们怀着温顺的心情,怀念那些亲友,记住,将来我们会在天上的家乡,再度相逢的。




渴望慈爱
人跟其它动物不同的地方很多,其中最大的,就是人有感情、有理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希望被人爱,也希望爱别人。事实上,我们一出生到世界上来,就被人爱着,然后我们慢慢的去爱别人了。一个人,如果没有爱或者被爱,那么他的生活,也就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简单的说,我们人是生活在爱的天地中。

人与人之间,有父母子女的爱、有兄弟姐妹、夫妻、朋友、同事、邻居的爱。我们爱国家、社会、团体,甚至于全人类。当我们缺乏爱的时候,我们会去寻求,当我们失去爱的时候,我们会去追忆回味。

在我国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叫闵贞的人,原籍江西省,后来迁到湖北省广济。闵贞十二岁的时候,父母亲双双去世。长大后,逢年过节,看到别人挂起父母的遗像,敬礼祭拜,他没有遗像可以叩拜,心中非常悲痛。为了弥补这个缺点,他决心学习绘画,便根据小时候的印象,来画出父母的遗容。辛苦的画了几年,还是画得不像。但是他一点也不气馁,仍旧努力的画。

有一次,闵贞默默的坐在小楼上面,聚精会神静静的揣摩父母的形像,灵感忽然来了。他马上拿起笔来,画出父母的遗容,不仅形像相似,而且神态也栩栩如生。于是他根据这幅画,画出了父母各种恣态的遗容多幅,装订成册,早晚打开画册,藉以寄托他思念父母的恩情。闵贞就以善画人像而著名,不少想为父母留下遗容的人,争着来请他绘画。后来,闵贞还练会了山水花鸟画,成了当时有名的一位画家。

读了这故事以后,我们的心中,不难想象出闵贞当时苦思沈想,要为父母画出遗容的神情。那种追忆回味父母慈容的情感,是令人感动的。
若干年以前,美国有一个九岁大的男孩,在一个严寒的冬天,赶了三十英里的路回家,去看他的母亲,不幸冻死在半路上。原来这个男孩,在四个月以前,被雇到德州的哥斯密一家农场当小工,因为年纪幼小,非常想念母亲。一天晚上,他决定长途跋涉,一个人走回家去。走了五英里远的时候,一位卡车司机,愿意让他上车,载他一段路,可是这男孩想起了母亲说的,不可以搭陌生人的车子,便谢绝了司机的好意。

第二天傍晚,这小男孩走了十五英里,到家还剩下一半的路程。这时候,忽然大寒流袭来,气温突然降到摄氏零下十度左右,这小孩受不了这寒冷,便躲避到一堆干稻草中。两天以后,小男孩冻僵的尸体,才被路人发现。

一位农场上的工人说:「这男孩想回家看他的母亲,他今年只有九岁,太需要母爱了。」
孩子们需要的东西很多,但最迫切的需要,是父母的慈爱。这个冻死的小男孩,太渴望母亲的爱,不顾危险而独自回家,为的是要去看母亲。
社会上一般的人,需要一种爱,同时也在追寻这份爱,那就是天主的爱。平时我们的生活,一帆风顺,也就疏忽了天主,但是当我们遭受灾难痛苦,感到人力没法子解决的时候,便呼求天主的助佑了。当我们在寂寞孤独,对世事失望的时候,便觉得只有天主是最值得信赖的。因为天主是造生我们的神,是我们的大父,他慈爱我们,照顾我们。我们基督徒,比一般人士更明白天主的爱,我们在天主的爱内生活,所以我们的人生有意义,我们也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找到天主的爱。




真正的奉献
「奉献」这两个字,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可并不那么简单了。比方说一个军人,为他的国家奉献自己,在作战的时候,他非常勇敢,冒着生命的危险,达成上级所交付的任务。但是当一个军人,作了俘虏的时候,能够在威迫利诱的情况下,接受长期的折磨而不屈服,就不那么容易。我国有一句成语:「慷慨成仁易,从容就义难。」一个真正为国家为社会作奉献的人,绝不是凭一时的勇气或激昂,去做某一件事,而是经过思考,并且能够长时期,甚至于终身为它奋斗,来完成这份理想。

比方说一个老师,为教育下一代的青少年,而奉献自己,因此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必须能长期付出他的忍耐、爱心,来循循善诱,而且要牺牲自己的名利,来实践他所奉献的事业。
真正的奉献,必须有牺牲的精神。所作的牺牲,包括了名位、财势、生活的享受,以及个人的幸福。社会上,很多有理想的人,为了成就一项事业,而奉献自己。我们的世界进步,我们的生活改善,大多是因为这些默默奉献,造福社会的人士们,所努力的成果。

很多传播基督福音的传教士,为了把天主的慈爱传到世界,他们走遍了天涯海角,不怕风吹雨打,忍受各种痛苦折磨,牺牲一个人的一切,让所有的人,不但能接受基督的教义,而且能以基督的精神,友爱互助,共同来改善世界。

多年前在台湾东部的山区中,座落在几个小村庄当中,有一所雅致小巧的天主教堂。这所教堂的是一位爱尔籣藉的神父。这位神父原来就爱慕中国文化,当他来到台湾以后,就到东部的山区传教。当地的人民,非常敬爱这位神父,因为神父温和善良,使这几个村落的人,原来不相往来的,现在变成了一家人的样子。

有一天,一位大学的校长到东部休假,星期天去到这座小教堂,参加了主日弥撒,然后跟这位爱尔兰神父交谈。这位大学校长非常惊讶,因为在谈话中,他发现这神父博学多才,而且还拥有两个博士学位。对历史和哲学,有非常深厚的研究。奇怪的是这位神父,不在大城市工作,发挥他的专长和才华,为什么到这么偏僻的山区传教呢?校长忽然灵机一动,他的大学不是正要物色一位史学教授吗?这位神父不但有这方面的学位和专长,而且国语、英语、法语、德语都会,像这样的人才,那儿去找呢!于是校长向神父说:你愿意到我的大学中,去当教授吗?而且我们学校中,也可以自由传教。所以你作教授,也不会影响你的传统工作。」神父笑笑回答说:「以后再说吧!」

过了两个星期,神父忽然接到一纸聘书,就是那位大学校长寄来的。校长聘他去作教授,而且待遇非常优厚。学校拨一间办公室给神父专用,还拨一间设备舒适的卧室给他,有冷暖气、有电冰箱,有音响、彩色电视机、洗手间、浴室等等。

神父想了一想,他现在在这山区传教,住的是一间简陃的卧室,一张木板床,为了探望一个生病的人,或办一件事情,可能要翻山越岭,还得忍受风吹雨打和日晒的痛苦。去大学当教授,生活多舒服呀!而且有地位,也更受人看重。神父想到这里,不禁笑了。如果要贪求这些,当初也不会做神父了,因为他在爱尔兰的父母,有财富、有地位、有名望呀!何况,这些村庄的人民,多么需要他呢!于是神父回到了一封信,谢谢那位校长的好意,决定仍旧留在这山区传教!




作家伏尔泰的话
法国十八世纪的著名作家伏尔泰,也是一位自由思想家。一六九四年出生在巴黎,一七七八年逝世。在他的八十三年的生活中,一直努力不懈的写作。他写作的范围非常广泛,有诗歌、戏剧、小说、历史、哲学,甚至科学。单是文学作品和论文,就有九十九册,还留下一万多件通讯,不但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也是多方面才华的文学家。被称为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代文豪。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他和鲁索齐名,都是提倡人权、宣扬自由的大思想家。由于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宗教传统的一些坏因素,刺激过伏尔泰,所以他对当时的教会,十分敌视。在他不少的作品中,流露出反对教会的情绪。伏尔泰坚持着,一个人对自己所不能相信的,有怀疑的权利。因此有很多人,相信伏尔泰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他写过这么一段话:

不相识的天主啊!一切都是你的创造,
天主啊!请听我最后的一句话,
如果我有错,那是在寻找你的法则时,
我的心也许误入岐途,但我的心充满了你。
从伏尔泰这几句话当中,可以看出来他谦顺的认罪之心,发出的赞颂之情。伏尔泰从来没有攻击过单纯的信仰。他所嘲弄的,是人的迷信,他以为那是低级的虚伪的信仰。伏尔泰他最后的遗言,请他的秘书写下:

「我到死崇拜天主,爱我的朋友,不恨我的敌人,厌恶迷信。」
从伏尔泰的遗言中,可以看出来,他不但不是无神论者,而且对神的信心坚定。耶稣基督传教的时候,这么说:「古人告诉你们:『要爱你的朋友,恨你的仇敌』,但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并且为那些迫害你的的人祈祷。这样你们才可以做天主的子女。」伏尔泰在遗言中,说他爱他的朋友,不恨他的敌人,就是实行耶稣的福音精神。

一个人有虔诚信仰的人,并不是常把「教条」挂在嘴上的。而是内在的修养,进而在言语行为上,表现出来。社会上有不少的人,只是注意外表的形式,缺乏内在的精神。无论在宗教信仰上、伦理道德上、实行主义上,都表现出一股热诚的样子,可是内心的感受上,根本没有反应,只是在实行一种仪式,来让别人赞美他、重视他。耶稣在传教的时候,曾经多次指责犹太人的法利塞人,说他们是伪君子,是假道学,只讲究外表的仪式,而没有一点宗教的爱心。比方说「祈祷」,是一种宗教生活的实践,如果他的祈祷,只是要在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虔诚,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当年耶稣反对法利塞人,指责他们假道学的作风,被人误认他是要废除「天主诫命」的叛徒。法国作家伏尔泰,攻击当时教会的一些坏因素,被人误认他是无神论者。我们从事实证明,耶稣是天主之子,为传扬天主的圣爱而诞生,伏尔泰在逝世前的遗言中,表示自己崇拜天主。令人觉得滑稽的事,就是那些口口声声提倡「无神唯物」的「大人物」们,居然强调个人的「精神不死」,在他死后希望后人为他树碑立传,要人们去追吊和敬仰。这一些表现,完全与「唯物」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天主是造物的神,是所有人的根源,人是无法和天主断绝关系的。




柯尔贝神父的故事
耶稣基督传教的时候,他一再向人们宣讲「爱」的福音,并且用行为,来证明他所讲的道理。耶稣为了拯救世人,甘心情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个信仰耶稣基督的人,都知道爱是一种奉献,是一种牺牲。有一位信教的国家元首说过:「我们唯有牺牲个人自己,来为人群谋幸福,然后我们最渺小的最短促的生命,才能发光发热,永久不死。」从古到今,千千万万的信徒,为耶稣的福音作证,而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去成全别人。有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

公元一九四一年七月的一个夜晚,在波兰南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一个奴工队的囚犯偷偷逃走了,集中营当局马上派人分头搜索。集中营的指挥官宣布,如果二十四小时内找不回逃犯,就要在他同监房的六百个犯人当中,随意挑出十个人来处罚,以表示惩戒。所以这一夜,十四号监房的六百囚犯,人人恐惶,心灵饱受煎熬,没有一个睡得着的。但犯人当中,只有一位表现得与别人不同,这个人就是柯尔贝神父,柯尔贝神父身体虽然衰弱,却常把食物省下一点,分给别人吃。如果有人生病,走不稳路,他就去替他分担苦工。在黑暗恐怖的夜里,他还安慰因害怕而失眠的犯人,并且经常为大家祈祷。

第二天早上,集中营排队点名以后,犯人们被押去做苦工,只有十四号监房的人,一直留在广场上,把他们排成十行。每个人站在那里,都像皮包骨的活僵尸。从早一直站到晚,有一些人昏倒了,在脚踢鞭打之下,重新挣扎站了起来。站不起来的,都堆在一边,过一会儿就被鞭打几下。

到了下什六点左右,集中营指挥官宣布,逃犯仍没有抓到,现在他要选十个替死鬼,关到十三号监牢中,将要活活地饿死。指挥官只花了几分钟,随他的高兴在人群中,用手一指,只说声「你?」那个人就被卫兵拖到前边。被拖出的十个人有人脸色发白,有人流着泪,有人在发抖。

其中一个叫做杰克的,大声叫着:「我可怜的老婆,我可怜的孩子。」当卫兵要押这十个替死犯人走的时候,柯尔贝神父很快的跑到指挥官面前,指着杰克说:「我愿意替这个犯人去死。」指挥官说神父疯了。神父说没有,因为杰克有一个家需要他,而自己则是没有牵挂的人。指挥官再看看这个瘦得不成人形的人,那来这么大的勇气,便问神父:「你是干什么的?」神父回答说:「我是天主教的神父。」指挥官受到了神父精神力量的压制,就答应了他的要求。结果柯尔贝神父,被送到了十三号监牢,代替了杰克的位子。

那十个被选出来,要被活活饿死的人,光着身子关在十三号监牢中,他们都躺在地下囚室的水泥地上。渐渐地饿得发昏,在清醒的时候,柯尔贝神父尽力的安慰他们、鼓励他们。有力气的时候,他们还祈祷、唱圣歌。两个星期以后,只有四个人活着,而四个人中最后死的就是神父,好像在他死以前,必须帮助每一个同伴,度过人生最后的煎熬。后来纳粹人员,只好带着一针毒药来找神父。神父脸上带着微笑低声念了一句:「万福玛利亚」,就伸出了手臂,让纳粹人员,在他臂上注射了一针,他就这样安静地、英勇地离开了人世。

四年以后,战争结束了,死里逃生的杰克,和同监房的人,都回到了故乡。柯尔贝神父爱人牺牲的故事,很快地传了出来。他把生命给予一个人,把爱心给了无数的人,这就是他信仰的表现,也就是柯尔贝神父留下来的精神遗产。




南丁格尔的信仰
新约圣经,雅各布伯书中说:「我的兄弟姐妹,如果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来证实,这种信心有什么用呢?难道这信心能够救人吗?如果有兄弟或姐妹,衣不蔽体、缺少食物,你只是对他们说:『你平安的走吧,好好保重自己,多吃一点,多穿一点。』却不帮助他们食物衣服,解决现实的困难,空有信心,这有什么用呢?所以,信心,如果没有行为来证实,就是死的。」(参阅雅:二14—17。)耶稣基督也告诉我们:不是那些呼叫:「主啊!主的人,能进天国,而是那些遵行天主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一个虔诚的基督信友,不论在思想、语言、行为上,都会表现他的信仰来。相信很多朋友,一定知道南丁格尔的大名吧?她是护理事业的先锋,是护士职业的创始人。她原来生长在英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中,丰衣足食,自己还有仆人供她呼唤使用。可是她却放弃了生活的享受,到战场上,冒着生命的危险,忍受生活的痛苦,为残伤痛苦的士兵服务。南丁格尔看顾他们,安慰他们。在当时的保守社会,一位千金小姐,有这样大的奉献精神,真叫人不可思议。其实南丁格尔的服务,和一生事业的成就,纯粹出于她的虔诚信仰,和一片爱心,并不是环境的驱使。我们从南丁格尔的日记和信件的片断中,便可以略略看出信仰的虔诚,和她人品的伟大与不凡。

一八五○的日记中,南丁格尔说:「我今年刚好三十岁,正和耶稣开始出来传教,奉行他的使命那一年的年纪相同。从今以后,我不能再作儿戏的事,不能再有无谓的思想,不能再谈恋爱和婚姻。主啊!求你使我从今以后,常能想到你的旨意。」第二年,南丁格尔写信给父亲说:「我高兴我的青年时期,已经过去,更喜欢它永不再回来。这完全是无知和受束缚的时期,准备着不能成功和幼稚的思想,希望今后我真正能占领我自己。」在她的日记上她写了这几句:「这是旧年最后的一日,我高兴这一年已经过去,可是我确定这一年,并不是虚度的。我把我的宗教信仰,从头到尾检讨了一番,我已渐渐能认识上主了。」

有一次南丁格尔写信给她的姑母说:「无论什么事,必须以天主的爱作基础。谁能说基督所受的痛苦,不是惨酷无比呢?然而他所得到的幸福,也必定是非常的。工作、努力工作。知道天主必领我们走上成功之路。中间并不搀杂着丝毫虚荣心,完全出于一片爱主的热诚。试想这样的工作是何等令人羡慕。」

在南丁格尔的日记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今日的思想和希望,是从六岁起就种下了因,这并不是我强装出来的。我以为我在世上,所最不可缺的,乃是一种职业,一种专门事业。这事业必须是社会上,所最需要的,而且能使我将全身的精力,都用在上面,这是我日夜希望的。有一时期,我曾热切想受大学教育,得高深的学问,可是这不过是暂时的。我毕生的唯一志愿,就是看护事业。万一这志愿不能成功,就专心办教育事业。我所想办的教育,是对堕落的人,并不是普通的青年。」

南丁格尔的一生,非常谦卑,不喜欢人们的尊崇颂扬,她愿意顺着天主的意旨,做她所应做的事。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全国上下,准备热烈欢迎南丁格尔的归来,政府还派了一艘战舰去迎接她,她委婉拒绝了。一八五六年八月的一天,南丁格尔悄悄的一个人回到了伦敦。一九○七年英王爱德华,赐她最高荣誉的勋章,她并不重视,只是静居乡间,一心关怀护士训练工作的推展。三年后南丁格尔去世了,她的爱心,她的事业,则永远流传下来。




圣诞老人的来历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人,对于圣诞节是非常看重的。除了一些回教、佛教的地区,和少数无神论国家的人以外,世界上大多数的人,特别喜欢这一个充满爱的节日。各地方邮局的大小包裹,在圣诞节的前夕,更是堆聚如山,包裹中装的大多是圣诞礼物,准备送寄到遥远地方的亲人朋友,带给对方温暖与友爱。更有很多的善心人士,为了安慰被人遗忘了的老人或孤儿,以及贫苦清寒的穷人,就化装成圣诞老人,带着大批的礼物,到各地的老人院或孤儿院,以及贫苦的地方,去慰问那些可怜的人,使他们得到一丝丝的温暖。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圣诞老人是矮矮地胖胖地,雪白的头发,红润的脸庞、眼睛瞇瞇地,满脸的皱纹,常常露出慈祥笑容的老公公。还有他经常穿着红衣服,戴着一个有圆球的大帽子。他的腰上束着宽皮带,脚上穿的黑皮靴,背着装得满满的大口袋。他弯着腰坐在一辆花鹿拉的雪车上,从冰天雪地的地方来,忙碌地跑到世界各地,向小孩子、贫苦的老人及孤儿,分送圣诞礼物,带给这些人友爱跟温暖。

事实上,圣诞老人的确有,他的像貌,是不是刚才所说的那样呢?就不太一定了。圣诞老人原来的名字叫做尼古拉,在第四世纪的时候,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是非常热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尼古拉后来作了神父,而且还升为主教。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

据说在尼古拉不远的地方,住着三个美丽的少女,他们分别是二十、十八、十六岁。父亲是一位清寒的学者,经常靠借货来过日子。有一次,因为没有能力还债,只好狠心把美丽健康的三女儿,卖给债主带到非洲去做女仆人。三个女儿知道了这件事情,便拥抱在一起伤心的痛哭着,家中悲伤的情形,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尼古拉知道了这件事,跑到她们家中,安慰了一番。到了夜里,尼古拉就装了三长袜子的金子,偷偷地挂在三个少女的窗前。他们有了金子,还了父亲的债,三女儿也就脱免了作女仆的命运。第二天正是圣诞节,她们知道是尼古拉作的好事,便请他来一面庆祝一面感谢。以后每到圣延节,这三个少女就讲这个故事。孩子们听了,非常的羡慕,也希望圣诞老人,来送给他一袜子礼物。

后来不知道那一家聪明的父母,开始用圣诞老人的名义,给孩子送了一袜子礼物。结果这个习惯,便在欧美各地流行起来。尼古拉后来作了米拉城的主教,因为他小时候也是孤儿,所以特别成了孤儿的保护人。他去世以后,教会册封他为圣人。他的爱护孤儿,及帮助穷人的精神,也因此跟着圣诞节而流传下来。后来世界上有很多善心人士,便效法尼古拉的仁爱精神,捐出大量的物品,用圣诞老人的名义,把爱心带给贫苦的人,带给可怜的老人和孤儿。每年圣诞节到了,圣诞老人总是在世界各地出现,给千千万万的孩子,孤苦的老人,被抛弃的苦儿,带来温暖跟快乐。我们希望世界上生活富裕的朋友,都是圣诞老人,不只是在圣诞、甚至在平时,在能力范围内,把爱的光辉,散播在世界每个角落。




圣诞树的故事
关于圣诞树,有一个故事。以前德国的亚尔萨斯,是出产圣诞树的地方。根据传说,有一位隐修圣人,他的名字叫弗乐伦亭,住在亚尔萨斯的一个树林当中,他非常喜欢小孩子。有一年的圣诞节,他希望附近的小孩子,都能在一起快乐的玩,但是很贫穷,没有钱买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和糖果,因此他为这件事很伤脑筋。

一天早上,弗乐伦亭在树林中散步的时候,忽然看见一棵小杉树,树上堆满了雪,枝上挂着许多小冰条,经过太阳一照射,闪闪发光,非常的漂亮。他就把那棵树弄了回来,种在盆里面。又在树林中,捡一些野果子,再和上面粉,做成一些十字架,或星星形状的小饼,挂在树枝上面。又用一些小蜡烛,插在树枝上,结果把那棵树,装扮着五光十色,非常的美观。到了圣诞夜晚,弗乐伦亭打起钟来,孩子们听到了,都跑到他的茅屋里去。大家围着那棵树,手舞足蹈的唱着圣诞歌曲,然后弗乐伦亭把糕饼分给孩子们吃,大家过了一个快乐的圣诞节。以后,这个习俗流传起来。

一八三七年,德国的海伦公主,同法国的一位公爵结婚以后,圣诞树也随着她传到了巴黎。一八四一年,维多利亚的丈夫,把一棵圣诞树,放在温德莎宫门前。这种风俗由皇家传到贵族阶层,而后风行到了民间。一八三○年,大批的德国移民到了美国。这些人有天主教友和基督教徒,大多散居在纽约、新英格兰各地。他们的圣诞树引起了当地人们的注意及模仿,以后圣诞树便风行在美国各教堂、各家庭。现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及澳洲各地国家,圣诞树成了圣诞节里面最热闹而可爱的装饰品,点缀着圣诞节的多采多姿。它启示了人们了解庆祝圣诞的意义,它象征着快乐与希望。因为救世主的诞生,带来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友爱。

每年圣诞节快要到的时候,与圣诞节有关的圣诞卡、圣诞节、圣诞老人、圣诞音乐等等都出场了。关于圣诞树的装饰,世界各地似乎大同小异。由于圣诞节是在冬季,所以圣诞树所采用的都是常青树。多半是四五尺高的小棕树、或小松树,栽在大花盆里面,树上布满五颜六色的小蜡烛或小电灯,再挂上各式各样的装饰品与彩带,以及孩子们的玩具,和家人所送的礼物。装饰好了以后,放在客厅的一角。如果是放在教堂、礼堂、或公共场所,圣诞树则比较高大,而树的下边也可放礼物的。

根据圣诞节习俗的记载,第一棵圣诞树,是白冷城路边的一棵小棕树。在耶稣降生的头一天晚上,圣母玛利亚及圣若瑟,走到白冷城时候,非常的疲乏,圣母就在那棵树下休息了一会,那棵小棕树,好像受宠的样子,展开它的树枝,给圣母抵挡吹来的冷风。就在那个半夜里,耶稣基督诞生了。这时候,天上出现了一颗特别亮的星星,发出奇妙的光芒,直接射到那棵小棕树的头上,盘旋成了一道美丽的光圈。从此以后,小棕树在圣诞节中,就占了一席光荣的地位。至于圣诞树风行到全世界,也只是十九世纪的事。中古时代,德国流行的宗教剧,在伊甸园的一场戏,天主造人以后,亚当夏娃背叛天主的时候,戏中用一棵挂满了苹果的棕树,代表着「生命之树」或「知善恶树」。后来信友把戏中的「生命之树」移到家中去,象征着救世主的来临。随着这个象征的发展,到了十五世纪,装饰圣诞树,就已经成了一个习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