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世路明灯

25自我实现


25自我实现

自我完成和实现是时下被广泛讨论的问题,尤其在年轻人中间,他们谈到想要知道如何跟别人和跟生活建立关系。他们寻求发现他们真正的自我,并坚持「做他们自己的事」。这或许并不令人惊讶,因为现代生活逐渐成为都市化、非个人化和公式化。

但是寻求实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整个自然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促使生物体朝向某种实现型式的能力。它甚至也呈现在植物生命中:爬藤类植物会向木柱移动,以便它们的卷须能攀爬上它;当一棵小树的嫩枝被砍掉时,隔邻的树枝就会改变它的方向以取代它的位置。

追求完成可以在鲑鱼身上看到。鲑鱼由海中游回后,会努力逆着河流而上,来到它出生的地方产卵并死在那里。在鸟类身上也可以看到。他们筑巢,养育幼鸟,并千里跋涉,翻山越领,远渡重洋,迁移到较温暖的地区,然后又在春天飞回它原来的地方。

寻找实现的动力在人类身上甚至更为明显。我们都知道,我们会不满意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一件尚未完成的工作,一件有不幸结尾的故事——或一点都不是。当一位前途看好的年轻人突然死亡,总是令人扼腕;当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浪费了他们的才能,我们似乎也觉得那是一项大罪。

我们内的这个寻求实现的力量的确是一个奥秘。我们无法在我们自己身上找到完成和自我实现。自私是具有毁灭性的,寻找自己的意志、快乐和满足只会带来挫折。用一个熟悉的图像来说明:赫尔孟山的雪水注入加里肋亚海和死海。前者接受水并流出水,所以它成了一处肥活和美丽的地方;后者只储存水,因此它成了一潭死水和不毛之地。

给予是自我实现的唯一方法。基督说过:「你们给,也就给你们……因为你们用什么升斗量,也用什么升斗量给你们。」(路六38)我们得到我们所给予的。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是透过相互献身的男女完全给予而发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如果我们对别人给予体贴、仁爱和帮助,我们通常也会从他们身上得到相同的回报。

极端自私的人有一个扭曲的性格。他们不成熟或还没有长大,而且他们都不快乐。那些为自己保留每一样东西的人被称为吝啬鬼——拉丁话的意思是可怜的人。

天主亲自在我们面前立了给予的典范。他不只是「一切美好恩赐的给予者」(参雅一17),而且他还把他自己给了我们。

「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若三16

基督在最后晚餐时,把他自己给了我们:「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这个给予在加尔瓦略山上完成了。

「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十五13

在弥撒中,基督使这个给予继续重演,永存不朽。

爱默生说:「戒指和珠宝不是礼物,只是礼物的代用品,唯一真正的礼物是你自己的一部分。」我们能给天主什么?我们自己。一位圣者说过:「我们不容易被要求为天主倾流我们生命的血,但是让我们在每一件小责任上,一滴一滴地给他吧!」祈祷、服从天主的圣意,以及我们对他的交托和信心,这些都是给出了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每次我们从诱惑中幡然醒悟时,每次我们以耐心忍受艰难或失望时,每次我们作一个自我舍弃的行为时,我们就是在自我给予。最后,当我们对别人表现同情心时,当我们关怀他们的需要并献身为他们服务时,我们也是在自我给予。

这个自我给予是通往幸福、生命的完成和真正的自我实现的唯一道路。「谁若为我的缘故,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玛十六25)基督在我们内的成长——这是基督的理想,只能透过不断的自我给予而获得完成。

「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粒来。」(若十二24

我们给多少,我们就获得多少。但是完全的自我给予非易事,我们有强烈而根深蒂固的、利己的本能,我们需要天主恩宠的帮助,我们需要祈祷。亚西西的圣方济有一篇祷文表达了我们的需要:

「神圣的导师!愿我不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不求他人的谅解,只求谅解他人;不求他人的爱护,只求爱护他人;因为在施与中,我们有所收获;在宽恕时,我们得到宽恕;在死亡时,我们生于永恒。」

圣依纳爵也有一篇类似的祷文:

「哦,上主!将我整个的自由奉献给你。请接受我的记忆、我的理智和我的意志。一切我之所是和所有,都是你所赐予;只求赐给我你的圣爱和恩宠。拥有这些,我已经富足,其他已一无所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