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课 信仰团体聚会是第一优次
聚会日期__________
一、 祈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值得感恩/欣赏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代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引言
基基团的生存和发展,有赖团员对它感到“切身的需要”(felt need)。例如菲律宾女佣在香港能迅速凝结起来,便是因为她们感到需要团体的帮助,甚至支援。只有当我们的教友感到真的“需要”基基团时,基基团才会有前途。
“需要”本来是一种感觉,但理性的认知、分析和认同,也可以使人产生这种感觉。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信仰团体对于个人信仰的成长确实是一种需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四、信仰必须成长
信仰不是一些教规、信条和教义;它是一种灵性的视力,是对人生、宇宙的看法,是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与基督的关系(对他的信仰和皈依)。这样的信仰不是一个两极化的“有”或“没有”的问题;它的重点不是有没有,而是有多少、有多深。换句话说,信仰不能一次过获得,它是一些种子,必须慢慢“成长”起来,由没有到有,由浅到深,由半信半疑到坚信不疑,由半勉强的信到喜喜乐乐的皈依。这是一个过程,一个一生连绵不断的成长过程,一直向永恒和无限伸展,没有终结,如下图所示:
.请你回顾一下你信仰成长的历程,你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呢?在成长还是在萎缩呢?原因是什么?请指出一个有助你信仰成长的积极因素,一个使你信仰萎缩的消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信仰必须在实践中成长
上述信仰是一种生活,它必须透过实践和行动才能成长。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要增加爱主爱人的心,我们便必须实践爱主爱人的行为。我们只能透过爱的实践,才能明白爱的意义,而且可以爱得越来越真诚、越来越深入。
即使是对主的信心,也必须在实践中,在经历无数次的考验中才能渐渐巩固,并发现到主与我们同在,他在一切遭遇中并没有遗弃我们,我们因而信任他是我们生命中最堪寄讬的天主。
宋儒说“力行方有真知”,我们也可以说“力行方有真信”。
.你能举出一个生活实例,说明你对信仰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是因为你有过多次实践的经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信仰团体有助信仰的成长
我们生活的环境千变万化,实践信仰的方式也千变万化。在这些变化中实践信仰绝非易事,我们必须获得团体的鼓励和支持,彼此在互助、互爱、互相启发中前进。团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情况和新需要,并发展出一套新的处理方式,以发挥信仰的活力。
.请举出一个团体帮助你信仰成长的生活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信仰团体使信仰更具体、更落实
信仰是一种理想,一个方向,必须“降生”成为具体的行为;但行为的具体性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它的内容会因时间、地点及其他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异。举例来说:我们应否教导小孩子信任陌生人?这不是一个“该信任”或“不该信任”的二分法问题,而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信任多少的问题。例如:孩子年纪越大,越有判断力,便可以多信一些;在民风纯仆的乡间,比在复杂的大都市又可以多信一些;在平静的时代,又可以比在流行把小孩绑票的时代多信一些。但实际上要信任多少?只有父母们可以作具体的判断,尤其是当家庭间经常聚会,经常互相交换资料、讯息时,他们便是最有资格去判断该对陌生人信任到何种程度的人。
.除“应否信任陌生人”外,请另举一个例子,说明信仰不是“应否”的问题,而是“如何”(或要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行前定则不困
能够在生活中准确掌握情况,并对不同情况作恰当的回应,也需要知识和练习。明朝刘基在他的“尚节亭记”中说:“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意思是说:每逢一件事,如果我们在事前能预先作多方面的认识,又能事先作出周详的计划,就不会被它困住;如果我们平素对一件事有了研究,到了他日遇到类似事件时,就会处理得绰有余裕。加上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实践,那么,即使面对棘手的问题,也不会弄到进退维谷,或陷入无可奈何的困境中了。
.你认为在处理信仰问题上,上述原则也用得着吗?我们需要在事前累积许多信仰的知识和经验,以便事到临头能更有效地实践信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互相支持的团体
走道德、信仰的路不容易,长久地孤独一个人走就更不容易。信仰团体的好处之一,是可以互相勉励,彼此支持以不致冷淡下来。今天我热心了,可以给颓丧的你打气;明天你重新站了起来,又可以扶起我这个摇摇欲坠的人。而且,一起走信仰的路,总比一个人走轻快得多、也容易得多。
.请你分享你所领悟到团体生活的一个益处或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停、看、听
安全过马路的守则是停、看、听;信仰生活的重要点也是停、看、听。信仰小团体正给我们提供停、看、听的机会。
我们实在太忙,忙到没有喘息的机会,更找不到时间去回顾、反省、探讨我们的精神生命、信仰生命。我们在大部份时间内,都是身不由己地拖着无可奈何的脚步,随着千千万万的人群,往一个大家都不太清楚的方向走去。
不少人只是在日复日地消磨光阴,也在日复日地浪费青春和生命。他们不知生从何来,死后何往,及在这生与死的中间如何把握生命,活一个更丰盛的、值得永恒地回忆的生活。
信仰团体的聚会,就是一个停、看、听的机会。我们停下来,一起去看人生、看世界;我们也尝试去听:听自己良心的呼声、听上主的召唤、听世界的叹息、听大自然和人生的奇妙低吟。
.你认为自己需要“停、看、听”的机会,以保持自己对生命、对信仰的警觉性吗?请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把信仰聚会当第一优次
以下是你每年为聚会所花的时间(假设每次聚会时间为1.5小时,一年有8760小时)
|
全年所花时间 |
占全年时间之百分率 |
每月聚会一次 每月聚会两次 每周聚会一次 |
18小时 36小时 78小时 |
0.20%(千分之2) 0.41%(千分之4) 0.89%(千分之9) |
上表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每周聚会个半小时,我们为自己信仰扎根所花的时间也不过是我们全年时间的千分之九而已。
如果我们只是每月才参加一次聚会,我们所奉献的时间便只有千分之二。
如果我们缺席几次,百分率便会更低。
如果我们把迟到、早退,及聚会前段的热身时间都计算在内,我们在聚会中的实际有效聚会时间又会更低……
所以,如果我们决心参加信仰团体的聚会,我们便必须把它当作第一优次,决心永不缺席。
其实,当我们把信仰聚会当作第一优次时,我们同时也在把生活(家庭生活、事业、学业……)放在第一优次,因为良好的信仰聚会,正是提升生活的最有效工具!!
.你出席信仰聚会的百分率大概是多少?你认为有需要决志提高你自己的出席率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我的决志/团体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互相代祷/为他人祈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