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基基团--

第四十七课 关社(一):对焦与浸


第四十七课 关社(一):对焦与浸



聚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聚会前祈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值得感恩/欣赏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为我的一个意向祈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引言

力行方有真知”,真正的社会意识要见诸行动,才显出这是一种真的社会意识;而不同的社会实况,亦要求有不同的行动。

这里我们提供一套基督徒“关社”(关注社会、见诸行动)的步骤,以作参考之用。当然,在实际运用时,必须注意灵活性及适切性。

基督徒团体关社七步曲:

1.对焦         5.策划
2.浸          6.行动
3.社会分析       7.检讨
4.信仰反省

四、对焦

像摄映或照相一样,社会行动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对焦: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准目标,二是调校焦点。

对准目标,可以有两大选择:

甲、对准自己的经验,注视自己“贫穷”及受压迫的情况。

乙、对准一个被社会忽略的社群。

至于调校焦点,则要经历两个步骤

1.个人对焦

2.集体对焦


五、个人对焦

甲、对准自己情况

这选择较适合成员来自背景接近,而面对生活压力又相似的团体。

.个人反省

1.静默:每人都用一段静默时间(约三、四分钟)让自己的挂虑浮现脑海,同时注视自己的思想及内心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下:令你最困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与工作、家庭、朋辈、健康、交通、娱乐……等等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想:想想问题牵涉的人物,出现的原因,对你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个人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可以采取甚么行动去答覆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对准社群

这选择较适合大部分成员来自中产或中上阶层的团体。他们可以藉这行动认识中下阶层生活的境况、缩短经验及思想上的距离。

社群指:

1.可以以地理区域辨认的群体,例如某地的木屋区或临时房屋区;或

2.具相同背景但不一定以地理区域划分的群体,例如某区的新移民,越南难民,夜班的士司机等。

.个人反省:

1.在你所认识的各类社会群体当中,你感到哪一“群”人最堪称为我们社会中“最小的兄弟姊妹”,最值得整个团体去认识、关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这个社群有甚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否认识这个社群当中的一些人?你觉得他/她们的生活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否阅读过有关这个社区的资料、文章?有甚么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甚么你感到这个社群值得整个团体去认识、关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集体对焦

无论是针对自己的经验或另一社群的境况,由多个个人焦点出发,到最后达致一个集体认同的焦点,中间都要经历一个过程。

为选择从自己经验开始的团体,这个过程的最后目标是找到一个大部分团体成员有类似经验并愿意去共同处理的问题。

至于为选择关怀另一社群的团体,目标就是达成共识,决定选择一个共同关怀的社群。
这个集体对焦的过程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充份分享:每个成员都有充份发言时间,表达他的个人观点,不容许一两个人垄断发言时间。

2.坦诚讨论:坦白地讲,只要为团体见证有好处,便不怕讲出欣赏的、批评的说话;谦虚、耐心地听,并发出真诚的回应。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作灵活的、弹性的妥协。

3.建立大家认同的基本原则,指引将要作出的决定,例如:

.关怀“最小的兄弟”、贫困者、受压迫者;

.面对具体的生活问题(不要只针对神修的问题,如主日应否参与弥撒等);

.实际可行:所选择的地区、接触时间及问题,都需适合大部分团员的具体情况。

4.投票决定:一人一票,以大多数人意见为依归。

七、浸

在达到集体决定,选定了哪个问题或社群作为团体关怀对象后,便开始进入社会行动第二步——“浸”,把集体行动的起点,放到具体生活的体验中。

在传统天主教付洗礼仪中,有一种叫做“浸礼”(Immersion)。领洗者要全身浸在水中,意思要整个人毫无保留地皈依基督,面对死亡,迎向复活新生命。

“浸”要求每位团体成员开放自己的感官和胸怀,去看、去听、去触摸、去品尝、去感受自己所属的社群或另一个社群所面对的忧虑及恐惧、贫穷及富足、喜乐及期望。

无论是针对自己或另一社群的经验,浸的过程要求每位成员:

1.有亲身体会,置身其中的经验(而非透过书本知识,或别人口述);

2.领略个中的感受;

3.明白个中的思想及行为上的回应。

投入贫困者的生活、浸到“入心入肺”(感同身受),是关社行动的起点,亦是皈依历程的起点。

.面对即将进行的“浸礼”,你的心情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集体商量如何为进入“浸”的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组长总结(其他组员可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个人决志/团体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团体祈祷/互相代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