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基基团--

第五十课 关社(四):策划、行动、检讨


第五十课 关社(四):策划、行动、检讨


聚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聚会前祈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值得感恩/欣赏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为我的一个意向祈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策划

策划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选择问题;准确描述问题;拆细问题。

1.选择“一个”问题

经过“浸”,社会分析,和信仰反省,可能已浮现了多个问题。但若要作出有效回应,团体只能在一个时间内处理一个问题,而不能同时处理多个问题。

团体可以透过讨论或进一步搜集资料,选择一个大家愿意共同面对的问题;重要的是大家都觉得这个问题重要和愿意投身去面对。

2.准确描述问题

模糊含混的思想很难产生直接有效的行动。反之,对问题有准确简洁的描述有助建立有效的行动计划。

我们建议用一个简单的描述问题方式开始、就是:

谁?在做些甚么事?在甚么地方?对甚么人做成压力?

例如:一个主要由一间工厂工友组成的基基团可以这样界定问题:

“香港的工厂老板不替工人安排公积金,致使工人年老无所依靠。”这样的描述可以是一个有效的起点。经过一番讨论或进一步调查研究,团体可以将描述逐步修订,使之更清晰,更具体。

例如:“志诚制衣厂的董事长陈心宏,拒绝替该厂二百七十五名女工设立由职员和雇主共同供款的公积金计划。”

反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拆细

团体根本不可能处理普遍性的问题,例如:老人没人照顾、工人被剥削、青少年入黑社会或吸毒等等。

我们一定要把问题切割、拆细,把范围缩窄,选择其中“一个”可以有把握针对的部分。我们要考虑团体成员的兴趣、能力、资源等,去决定甚么问题最适合团体现阶段的情况。

以下是几个协助从拆细了的问题中作选择的标准:

(i)切身及有急迫性

一般来说,我们很难长期吸引着人的兴趣和保持高度投入,整个问题的解决最好能在六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ii)清晰和具体

问题的焦点一定要准,范围要窄。问题一定要与本地区的人和政策有直接关系。

(iii)有成功机会,或只有见证意义

没有人能对社会行动有绝对成功的把握。我们只能说:在此时此刻,以我们的能力、资源和认识,我们能否成功地处理我们所选择并界定的问题?

或许我们明知藉我们的力量,根本没法解决问题,但仍愿意奋不顾身,只求达到见证效果,不求任何其他收获。

无论如何,我们必要对自己忠诚,对团体坦白,绝不自欺欺人。

反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编制行动计划

这也包括三个步骤:

制订行动目标;列举行动细节;制订具体分工及时间表。

1.制订行动目标

回答以下问题:你要具体改变些甚么?

要全世界国家都释放它们囚禁的政治犯,显然只能算是一个理想目标。但争取中国政府释放刘山青,或争取巴士行经某临时房屋区的班次,由每小时一班增加至每小时两班,就可以算是行动目标。

反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行动细节

对准目标设计一或多个行动。每个行动本身都经过审慎思量及讨论,并具备成功机会。

反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具体分工及时间表

谁负责甚么?在甚么地点、时间内完成?都应清楚列明。例如:

姓名
负责行动
日期/时间
地点
张志诚 主持民众大会 三月十八日
下午三时
锡辉村
十八座球场
陈世豪 联络社区中心 二月十八日前 锡辉村
三个社区中心
郑美玲 探访鼓励居民参加大会 三月十二日至三月十七日 十八座三楼
二十个单位
劳燕霞 探访鼓励居民参加大会 三月十二日至
三月十七日
十八座四楼
二十个单位

五、行动

在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些东西会被忘记。下列一些指引,可供参考:

1.依计划采取行动,不拖延;小心不要跌入“分析性瘫痪”(Paralysis-by-analysis)的陷阱,陶醉于不断分析之中,站不起来,更行动不起来。在带有高度冒险成份的行动面前,更要留意这点。

2.对自己、团体及社会结构内的“抗拒变化”的力量提高警觉。这正是你要面对的挑战。
3.无论采取任何方法,都不应违背一些基本原则,包括:真理、正义、非暴力,及尊重人性尊严,包括斗争中对手的尊严。透过欺诈、暴力,或践踏人性尊严的手段得到的胜利始终是空洞的,不能改善世界。

4.不怕用古经先知采用的方式(很多时是很戏剧性的方式)见证真理和正义。不须因此感到尴尬,更不怕被人取笑。

5.有时,在行动当中形势突然变化,出现了事先计划中未预料到的发展(本来原先计划应预计全部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有应变计划),要能对计划作弹性处理,作适当改变。

6.任何公开行动都应预先准备一份新闻稿。新闻稿要简短,并先经团体通过。在行动现场,有心理准备回答记者提出起码三个问题:你是甚么人?你们在这里做甚么?你们下一步行动是甚么?

7.预先计划怎样结束行动。

8.保持幽默感。

9.热切祈祷。

反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检讨

每一次行动之后,都应该有一个检讨。检讨的目的并非为彼此颁授勋章,更非为互相指责唾骂,而是诚实地从经验中学习,为下一次更有效的行动铺路。以下是一些为检讨用的问题:

1.行动的结果

(i)是否达到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若否,为甚么达不到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行动成功地改变了些甚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v)多大程度是来自团体的行动?多大程度是来自其他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计中团体的发展

(i)团员的技能是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团员的内部沟通、合作、及动力有否因这行动而加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其他人是否因此对整个团体“另眼相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动有否产生一些没有预计到的副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是否与投入的时间、资源、努力相称?即是说,是否物有所值?若非物有所值,那些地方改变了,以致出现这样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整个行动是否依照预定的计划进行?若否,那些地方改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行动的一些部分有否遭到拖延?拖延是由于团员的低效率,或其他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整个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一些问题,或发现一些新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讨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及成长机会,能提高团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改进处理问题的方法。只要能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经验,和成功地指出问题所在,即使一个“失败”的行动亦可以是一个绝佳的学习及成长机会。

反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庆祝

行动有计划、反省、战斗的时候。行动之后却有庆祝的时候。

庆祝可以在某团员的家里,或在山间、海滩、餐厅或圣堂。庆祝可以围饭桌、烧烤炉、或祭台。

重要的是安排一个机会,共同分享团员间彼此的关怀、团体的远象及生命的动力。

共同设计一个庆祝的活动。

反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组长总结(其他组员可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个人决志/团体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团体祈祷/互相代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