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我要给你们牧者」劝谕

第五章 祂选十二人与祂同在


第五章  祂选十二人与祂同在 
   -司铎候选人的培育 
      如同宗徒们,跟随基督- 
    42「耶稣上了山,把自己所想要的人召来,他们便来到祂面前。祂就选定了十二人,为同祂常在一起,并为派遣他们去宣讲,且具有驱魔的权柄。」(谷三,13-15)。 

    「与祂同在」:在这句话中不难发现,为了他们的圣召,耶稣愿意「陪伴」门徒的话题。在召叫他们以后,和派遣他们之前,为了确定能派遣他们出去宣讲,耶稣要求他们为了培育而保留「一段时间」。保留这段时间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能与自己发展更深的共融和友谊关系。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在祂那里接受了比教导别人更深的教理讲授(参玛十三,11);同时也希望他们做祂向天父默祷的证人(参若十七,1-26;路廿二,39-45)。 

    在关心司铎圣召的情况下,教会在每一时代都从基督的榜样上吸取灵感。过去如此,从某种观点来说,今天仍有「许多不同的实际形式」,教会借以从事圣召的牧灵关怀。她的工作不仅是辨识,而且也是「陪伴」司铎圣召。然而必须感召并支持她的那种精神依然存在:也就是祗将那些被召选的人带入铎品,在足够的训练后带入,就是以清醒而自由的回应,以整个人的投入,并以分享祂救赎的使命,与召叫他的耶稣基督密切结合。从这个观点来看,不同形式的「修院」,和培育会士司铎之「家」,不仅是一个地方,一个有形的场所,它更应该是一个属灵的处所,一种生活方式,助长并保障培育进度的环境,使那被天主召叫晋铎的人,能藉圣秩圣事成为耶稣-教会的头与牧人的活形像。普世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在最后的文告中,曾以直接深入的方式掌握住培育铎品候选人的原始棈神和特殊的意义。他们说:「生活在福音的学校,修道院里的意义,就是像宗徒们一样追随基督。跟着耶稣在圣神的引导下,去服侍天父和人民。这样你就更肖似善牧基督,给教会和世界以司铎的身分作更完美的服务。在准备晋升铎品之际,我们学到如何自内心深处,答覆基督的基本问题:『你爱我吗?』(若廿一,15)。对未来的司铎而言,此一答覆只能意味为完全的自我奉献」(1)。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将教会总也不能缺少的精神,转移到今天的社会、心理、政治和文化的层面里去。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未曾忘怀在不同的地方教会,这些情况的多样与繁复。教长们不但以言词表达了深思熟虑的关怀,同时也抱很大的希望,意识到并深入反省整个教会在训练铎品候选人方面的认同与方法的迎合时代,持续所作的努力。 

    目前此一劝谕,所寻求的是收集主教会议工作的成果,发布一些既定之要点,指出一些主要目标,使测验过并发觉有价值的经验财富和训练规程为大家都能应用。在此劝谕中,我分别考虑到「初步」和「不断进行」的培育,但也不能忽略,它们是紧相连接的,而且以成果来说,它们应该是基督徒和司铎生活的独特与固有的历程。本劝谕注视培育的不同领域-人格、灵修、知识和牧灵的「领域」-以及铎品候选人的培育工作的背景和负责人。 

一、司铎培育的范围 
   人格教育-整个司铎培育的基础 
    43「如无适当的人性培育,司铎的全部培育的基础也必付之缺如」(2)。普世主教会议教长们的这番话,不仅表达理性要我们每天思考,经验予以肯定的一件事实,而且也是一种要求,它在司铎本质及职务上,有较深而又特殊的动机。 

    司铎被召成为教会的头和牧者耶稣基督的「活像」,就必须尽可能地在他身上,反映出发射在降生成人天主子人性的完美,以及我们在福音中所看到的,以特别鲜明的手法所描述的祂待人的态度。司铎的职务,无疑的,是传报圣言,举行圣事,用爱心「因基督之名并代表基督」带领基督徒团体。然而祂所做的这一切,经常都是而且祗是与个体的人有关:「每位大司祭是由人间所选拔,奉派为人行关于天主的事」(希五,1)。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司铎的人性培育,牵涉到接受使命的人时,就显出它特别重要:为了使他的职务尽可能的,以人性的观点被人信任并接受,很重要的是司铎应将他自己的人格铸造成别人与耶稣基督-人类救主相遇时的桥梁,而非阻碍。为了跟随那「认识在人心里有什么」(若二,25;参八,3-11)的耶稣,司铎必须有识破人心深处的能力,理解困难和问题,使聚首和交谈更容易、制造信赖与合作,并表达沉着与客观的判断。 

    因此未来的司铎应该培养一系列的人性素质,不仅是正常与应有的成熟和自我实现,而且也与未来的职务有关。为了成为平衡,坚强与自由并能肩负牧灵重任的人,这些素质都是必需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爱真理,尽忠职守,尊重每一个人,富正义感,谨守诺言,具有真实的同情心,为人正直,特别在判断与行为上保持平衡(3)。一项简单而要求很高的人性培育课程,可由圣保禄宗徒致斐理伯人书信中找到:「此外,弟兄们!凡是真实的,凡是高尚的,凡是正义的,凡是纯洁的,凡是可爱的,凡是荣誉的,不管是美德,不管是称誉,这一切你们都该思念」(斐四,8)。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深奥的人性素质上,圣保禄表现自己是教友的模范。因为他继续说:「凡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到的,所领受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这一切你们都该实行」(斐四,9)。 

    特别重要的是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一个被召为团体负责,并作「共融之人」,这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一位司铎不能狂妄自大,喜好争吵,而是和蔼可亲,好客,心口合一,明智和谨言慎行,慷慨而随时准备服务,能向光明正大的友爱关系开放自己,并鼓励别人照样去做,并且敏于了解,宽恕和安慰(4)(参茂前三,1-5;弟一,7-9)。今天人们常会陷入标准化与孤独的情况中,特别是大都市中心的人,他们更珍惜共融的价值。这是今天传达福音信息的最具说服力的标志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处此情况,情绪的成熟,本是真正的负责的爱的教育成果,也是培育铎品候选人的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44情绪的成熟假定一项意识,即爱在人性生活中扮演一个中心角色。事实上,正如我在「人类救主」的通谕中所写的「人不能在无爱的条件下生存。如果未曾将爱启示给他,如果人未曾接触过爱,而他也未曾经验并将爱占为己有,如果未曾在爱中亲密地参与过,他无法了解自己,而他的生命也是毫无意义的」(5)。 

    我们所谈的爱,包括整个的人格,在各方面,无论是生理的、或心理的、灵性的或精神的,并在人类身体的「婚姻意义」上表现出来,由于此身体,人方能互相给予或接受。正确的了解性教育,会使人明瞭并实现人类爱的「真谛」。我们应该警觉意识到有一种社会的与文化的气氛广泛地流传着:「因为以变质的和贫乏的方式,并藉仅以肉体与自私享乐相关联,来诠释并度性生活,使人类的性大幅度地降低至庸俗的地步」(6)。有时即使在产生司铎圣召的家庭环境中,也能露出一些弱点,甚或严重的缺失。 

在此情况中,性教育变得更为困难,但也更加迫切的需要。它应该是真正完全个人化的。因此为介绍洁德,应该以一种表示珍惜和爱,并把它当作「发展真正人格成熟的品德,以及使他或她能尊重和培养身体的『婚姻意义』的方式」(7)。 

    负责的爱和人格情绪成熟的教育,为那些像司铎们一样被召度独身生活的人是完全必需的。那也就是说,靠圣神的恩宠和自己自由意志的回应,把整个的爱情与关怀,奉献给耶稣基督和祂的教会。从独身生活的承诺来说,情绪的成熟,该带给稳定的友谊和深厚的手足之情的人际关系,一种对耶稣基督坚强的、活泼的和个人的爱。正如主教会议教长们所说:「一种满溢到为大众自我献身的基督之爱,在情绪成熟的发展上极为重要。这样被召度独身生活的候选人,在情绪的成熟上,将找到忠实喜悦地度贞洁生活的巩固支援」(8)。 

    既然独身的神恩,即使是真实而经过考验的,使人性情绪和本能冲动保持原状,司铎候选人仍然需要情绪的成熟,也就是明智,能抗拒任何对他造成威胁的事物;对于身心双方的警觉,并能重视及尊重男女之间的人际关系。藉适当的教育,能对真正的友谊提供宝贵的协助,藉仿效基督在世时度过的友爱的榜样(参若十一,5)。 

    人格的成熟,尤其是感情的成熟,需要一种清楚而强烈的「对自由的训练」。而这种自由表达在对自己本人的「真理」,对自己存在「意义」,也就是对「真诚的自我奉献」自我实现的方式和基本内涵的心悦诚服(9)。如此了解之后,自由要求人真能主宰自己,决心战胜并克服,威胁每人生命各种形式的自私和个人主义,准备向别人开放,并在献身与服务近人上慷慨大方。这对要给与圣召的答覆是重要的,特别是司铎圣召,即使在困难的时候,以及要忠于圣召和与其有关的承诺。在此迈向成熟和负责的自由的教育途径上,修道院的团体生活能提供帮肋(10)。 

    与负责任的自由的培育密切相连的,就是「道德良心教育」。这种教育从「自我」的内心深处呼吁人服从道德规范,同时也显示这种服从的深刻意义。这就是一个自觉和自由的答覆,因此也就是对天主的要求,对天主的爱所发出的爱的回应。「司铎人格的成熟-主教会议教长们写道-应该特别包括对良心的培育。为了使司铎候选人能忠实地尽到与天主和教会有关的本分,并能明智地指导信众们的良心,他应当习惯聆听天主的声音,祂在他心中向他说话,而且藉爱与恒心依附天主圣意」(11)。 

灵修培育:与天主共融,寻找基督 
    45假如人格的培育是在研究有关人的全部真理的人学的情况下实现的话,它将导向并在精神培育上完成。每一个为基督宝血所赎并天主所造的人,被召由「水和圣神」重生(若三,5),而且成为「圣子内之子」。在天主这一奇妙的计划中,可以发现人的基本宗教幅度的基础,并且更能藉理性本身去掌握及认知:人是向超越和绝对开放的:他有一颗除非安息于主内,永远不得安宁的心(12)。 

    灵修生活的培育过程,在与天主交往和共融关系的观点来看,是从这个基本上不能压制的宗教需求所引伸并发展出来的。根据启示及基督徒经验,灵修的培育具有从福音的「新」所产生的无法混淆的原始性。的确,这是「圣神的工作,并牵涉到整个的人。这将他带入与善牧耶稣基督有深度的共融,也带他将自己的生命完全降服在圣神的引导之下,以子女的心肠面向天父并以信任的态度附属教会。灵修培育也在十字架的经验上扎根,它在有深度的共融下导向全部的逾越奥迹」(13)。 

    以上所说灵修的培育可应用在所有信友身上。然而它的架构,应该按照从司铎的身分及其职务所引伸出来的意义和内涵而定。而且就像为所有信徒一样,灵修的培育是主要的,同时也整合他们的基督徒的作为和生活,也就是说在基督内成新受造物,在圣神引导下生活的人,同样为每一位司铎,他的灵修培育也是整合并给与他司铎的「存在」和「行动」以生命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主教会议教长们说:「没有灵修的培养,牧灵的培育也就毫无根基之可言」(14),而且这个灵修的培育却是「司铎教育的极端重要的因素」(15)。 

    灵修培育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导向铎品的,在大公会议「司铎培育法令」内已有充分说明:「灵修培育应如此进行,就是使修生们学习透过圣子耶稣基督,在圣神内,与天父不断亲密结合的生活。那些因圣秩圣事肖似耶稣基督的司铎们,理应在他们生活的各种细节上,如朋友般,养成接近祂的习惯。他们应生活于祂的逾越奥迹内,如此使他们知道如何将托他们负责的人们引入其中。他们应学习因忠实地默想天主圣言,积极参与教会的神圣奥迹,特别是在圣体圣事和颂读每日礼赞,而去寻找基督,在那些派遣他们的主教并在被派往的人们身上,特别是穷苦的人、儿童、弱者、罪人和不相信的人们身上,去寻找祂。修生们应以赤子的信赖之心,敬爱耶稣在十字架上垂死时,赐给了自己的门徒作母亲的荣福童贞圣玛利亚」(16)。 

    46这段取自大公会议的文字,值得我们仔细地在爱中去默想,从中我们能轻易的摘录出一些译品候选人们,将要踏过的心路历程的基本价值与需求。 

      首先,是与耶稣基督亲密结合的生活的价值与需求。我们与主耶稣的结合,以圣洗为根基,用圣体来滋养,当自行表达并应每日彻底更新。与天主圣三的亲密共融,也就是使我们成为天主子女的圣宠的新生命,构成信者的「新境界」,包括存在与行动的新境界。它也构成在圣神影响下基督徒存在的「奥迹」:因此,它也应该形成基督徒生活气质。耶稣曾经用葡萄树与葡萄枝的比喻,教给我们这种基督徒生活优异的实质,它同时也是灵修生活的核心:「我是真葡萄树,而我父是葡萄园的园丁……你们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你们内,正如枝条不留在葡萄树上,凭自己不能结果实,你们若不住在我内,也一无所能。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那住在我内的,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果实,因为离开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若十五,5-14)。 

    在今日的文化中,存在着精神的与宗教的价值,而人虽然表面上似乎并非如是,仍不能避免对天主的饥渴。然而,基督宗教常被视为许多宗教之一,或被贬为祗不过是为人类服务的社会伦理。结果,这种人类历史上惊人的新奇事并不明显。这是一项「奥迹」,天主圣子降生成人并给那些接受祂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一,12)的事件,这不仅是一项宣告,同时也是天主与人类之间,爱与生命的个人盟约之礼物。祗有未来的司铎,在透过适当的灵修培育,深深地感觉并不断的经历到这项「奥迹」时,他们才能将这份奇特而又神圣的信息通传给别人(参若一,1-4)。 

    大公会议的文献,在考虑基督奥迹的绝对超越性时,同时也描述了未来司铎与耶稣间,在友谊上的共融。实际上,人以此为目的并不是荒谬的,因为这是基督的无价恩惠,祂向宗徒们说:「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为仆人并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称你们为朋友,因为凡由我父听来的一切,我都显示给你们了」(若十五,15)。 

    于是大公会议文献又指出第二种伟大的精神价值:寻找耶稣。「应该教导他们去寻找耶稣」。伴随这种 Quaerere Deum (寻找天主)的同时,还有一个基督徒灵修的典型主题。它特别能适用在拣选宗徒的那种情况。当若望讲述头两位如何跟随基督的故事时,他特别强调了「寻找」这两个字。这是耶稣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你们找什么?」而他二人说:「辣彼,(师傅)你住在那里?」圣史若望继续写着:「祂向他们说:『你们来看看吧!』他们来了,看到了祂居住的地户,并且那一天就在祂那里住下了」(若一,37-39)。以某种意义来说,准备接受铎品者的灵修生活,就是受了这种寻找的主使:藉此寻找而「找到」主,跟随祂并与祂共融。这种仿效基督的奥迹和分享祂的生活是如此无尽无休的,以致这种「寻求」也将在司铎的生活与职务中贯彻到底。同样,这种对师傅的「寻找」也当继续下去,为了把他带给别人,更好说在别人心中激起寻找师傅的渴望。然而这一切要以活的「经验」摆在别人的面前,一个值得分享的经验,才使寻求的渴望成为可能。这是安德把他的弟弟西满伯铎带到耶稣跟前所遵循的路径。圣史若望描述安德「先去找到了自己的弟弟西满,并向他说:『我们找到了默西亚』(意即指基督),遂领他到耶稣跟前(若一,41-42)。于是西满也被召为宗徒来跟随默西亚:「耶稣注视着他说:『你是若望的儿子西满,你要叫刻法』-意即伯多禄」(若一,42)。 

    然而在灵修生活中寻找基督又有什么意义?而且,在哪里可以找到祂?「师傅,你住在哪里?」大公会议「司铎培育法令」,似乎指示出三条可寻的路径:即忠实地默想天主圣言,积极参与教会的神圣奥迹,并对「弱小者」提供爱的服务。这三项重大的价值和需俅,更进一步地规划出司铎候选人灵修培育的内容。 

    47灵修培育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以祈祷和默想的方式读天主的圣言(Lectio divina),谦虚热爱聆听说话的天主。实际上是藉天主圣言的光辉和力量,一个人的圣召才能被发现而得领悟,爱上它并追随它,而且一个人的使命才能实现。千真万确的,是当人的整个存在,在召叫人的天主圣言的终极上,与人回应天主的话的开端上,找到了澈底合一的意义。熟悉天主圣言将使交谈容易,不仅从我们避恶行善这方面来说,也从天主的思想养育我们心神这方面来说也更容易,使信德(是对圣言的答覆)成为我们对人、物、事件和问题等判断与评价上的新基础。 

    倘若我们按天主圣言的实际情形,接近并聆听它,圣言就能领我们同天主,向人说话的天主自己相遇。圣言也使我们同天主圣言,真理同时也是道路和生命的基督(若十四,6)相遇。藉聆听「圣言」,天主的「话」,来研读「圣经」如大公会议所提示我们的:「圣经包括天主的话,因为是默感的,真正是天主的话」(17)。大公会议又说:「所以不可见的天主(参阅哥一,15;弟前一,17)为了祂无穷的爱情,藉启示与人交谈,宛如朋友(参阅出卅三,11;若十五,14,15)并在他们中间行动(参巴三,38)为邀请他们并接受他们与自己为伍」(18)。 

    为使司铎能善尽先知性的任务,对天主圣言的爱的认知以及用祈祷与之熟稔是特别重要的。为使先知任务适宜执行,特别是将教会今天所呼吁的「福音新传」铭记在心的话,上项二者均为基本条件。大公会议告诉我们:「所有圣职人员,特别是基督司铎与那些执事或传道员们,正式从事言职务者,应该以虔敬勤奋的研读将自己沉浸在圣经里。以免有人成为『在自己心中不听天主圣言,而向别人空讲天主圣言的人』(圣奥斯定,宣讲录179,1:PL 8 :966)」(19)。 

      回应天主圣言的首要和基本的方式就是祈祷,毫无疑问,这是灵修培育的首要价值和要求。祈祷应该引领铎品候选人认识并体验基督徒祈祷的真正意义。祈祷是我们在圣神的推动下,透过天主的独生子,与天父之间生活的与个人的相遇,也是分享耶稣与天父之间赤子交谈的对话。「祈祷导师」乃司铎使命的一面,但绝非次要的一面。然而,祗有在耶稣的祈祷学校受过训练。并继续接受培育的司铎,才能训练别人。这就是人们要求于司铎的:「司铎乃天主之人,属于天主者,使人想起天主的人。当致希伯来人书谈到基督时,把他描绘成『在关于天主的事上,成为一个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希二,17)…基督徒们希望在司铎身上,不仅找到一个欢迎他们,喜欢听他们讲话并对他们表示真正兴趣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他们转向天主的人,帮助他们提升到天主面前的人。因此,司铎应学习与天主有极深的亲情。那些准备接受铎品的人,应该知道他们整个司铎生涯之有无价值,全靠他们能否将自己奉献给基督,并且经过基督而献给天父」(20)。 

    在我们今日吵杂与动乱的情况下,必要的祈祷训练就是对「静默」的深切人性意义和宗教价值的教育,因为属灵的气氛为体验天主的临在,和让自己为此临在所占有是不可少的(参列上十九,11等)。 

    48基督徒祈祷的最高峰是圣体圣事,而圣体圣事又是各圣事和颂赞礼的顶峰和起点。每一个基督徒的培育,特别是每一个司铎的培育的完全必要的一面,就是礼仪的培育即以活生生的方式完全加入耶稣基督的逾越奥迹之中,祂死而复活及现今存在并活动于教会的圣事中。与天主共融,是整个灵修生活的关键,它是圣事的恩宠和果实。同时也是圣事付托给信者自由的一项工作和责任,因而他方能在日常生活的决定、选择、态度和行动中,度此同样的共融生活。从这方面来说,「复兴」基督徒生活的「圣宠」就是死而复活的,在圣事中继续倾注圣而圣化的圣神的,耶稣基督的恩宠。同样,应该指引并统制基督徒的生活的「新法」,是藉圣事写在「新的心板」上。而且这是一项对天主及兄弟姊妹的爱的诫律,作为藉圣事所表示并传达的天主爱人的回答和延续。这样才能直接了解举行圣事时「完整地、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21)的价值,因为「牧灵爱德」的恩惠和任务是司铎职的灵魂。 

    上述一切特别适用于圣体圣事内的分享,那是基督自我牺牲死而光荣复活的纪念,「虔诚的圣事,合一的记号,爱德的连系」(22),也是逾越的盛宴,「于此圣宴中,基督被领受,灵魂充满恩宠,我们也获得一份未来属于自己光荣的保证」(23)。至于司铎们,身为神圣事物的圣职人,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举行弥撤圣祭;(24)这是完全无法替代的角色,因为没有司铎,就不能举行感恩祭献。 

    这就说明了圣体圣事,对司铎的生活和职务的基本重要性,因此,在铎品候选人的灵修培育上,圣体圣事也是同样的重要。我要绝对坦诚明白地再说一遍:「修士们每天都参加弥撤圣祭是适当的,这样他们将来会把每日举行圣祭,当作司铎生活中的规律。此外,他们更应学习,视感恩祭为他们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在此圣祭中他们应主动地参与,在此圣祭中,绝不应以习惯性的出席为满足。最后,铎品的候选人要学习分享圣体圣事所培养的「亲密」心态:使他们为所接受的天赐神益而感恩图报;自我奉献的态度推动他们将自己的牺牲与基督圣体内的奉献牺牲合在一起;合一与分享记号的圣事所滋养的爱德;渴望瞻仰并伏俯朝拜实际亲临圣体面形下的基督」(25)。 

    在灵修培育的范围内,重新发现和好圣事的美好和喜乐是当务之急。在一种藉以更新和更繁复的自我掩饰形态的文化之下,冒失落「罪恶感」的致命危险,而其结果是丧失恳求宽恕的快慰(参咏五一,14),并与「富于慈悲」的天主相遇(弗二,4)。教育未来司铎具备忏悔的美德是急需的,教会在许多庆典和礼仪年的季节明智地培养此种美德,而且它在和好圣事中找到了它满盈。从此满盈中溢出苦行的意识和内心的节制,它是一种牺牲和弃绝自我,接受困苦和十字架的精神。这些都是灵修生活的要素,通常特别为那些生长在相当舒适和富裕环境中的司铎候选人们,是相当困难的。而且由于大众传播媒体所宣导的理念和行为模式,使人对这些因素兴趣大减。然而言种情况也能发生在生活条件较差,和生活在简朴地方的青年身上。基于这种原因,而且特别是为了实践司铎的「澈底献身」,适合司铎追随基督善牧榜样的身分,主教会议教长们写道:「必须强调十字架的意义,它是逾越奥迹的核心。透过这种与被钉的基督的认同,犹如奴仆,处在沉浸世俗主义,贪婪和享乐主义的现代文化的领域中,世界仍能重新发现简朴,忍苦和殉道的价值」(26)。 

    49灵修的培育也包括在人群中寻找基督。 灵修生活确实是内心的生活,与天主默契的生活,祈祷与默观的生活。然而这种与天主的相遇的身本,连同那一视同仁的父爱,把我们带到面对与近人相遇的需要,为他人奉献自己,以谦虚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服务他人。追随耶稣在为宗徒们濯足时,提供给每人的生活纲领:「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依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若十三,15)。 

    以慷慨和自由的献身为目标的培育,也要为团体结构所支援,这是准备晋铎的正规步骤,同时为被召做舍命的善牧的彰显与形像者(参若十,11-15),也是不可少的条件。从此一观点而言,灵修培育具备并必须发展属于它自己的牧灵和爱德的幅度,而且也能有益而正确地应用对耶稣圣心,这个既强烈而又温柔的敬礼。这也是主教会议教长们说明的一点:「当我们谈到以吾主圣心的灵修来培育未来的司铎时,我们的意思是,他们应度回应基督大司祭及善牧的爱和感情的生活:回应祂在圣神内对天父的爱,和对人类那么伟大的爱,甚而使他在牺牲中为人类献出了他自己的生命」(27)。 

    因此,司铎是位仁爱之人,而且被召按照基督的榜样和爱弟兄的新诫命(参若十五,12)来教育别人。然而这也要求他自己,在基督的爱内,藉着圣神,不断地接受训练。如此说来,在准备铎品的过程中,必须列入爱德,特别优先爱「穷人」的适当训练,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的信德发现耶稣的临在(参玛廿五,40)和对罪人的怜悯。    

    在此爱德即为爱而自我奉献的一般情况下,服从、独身和贫穷生活教育也祗有在未来司铎的灵修培育计划中找到(28)。大公会议提供这样的邀请:「修士们应清楚地明瞭,他们生活目标不是主宰他人和享受荣耀,而是将自己完全献身于服务天主和牧灵职务。他们应特别用心操练司铎的服从,贫穷和弃绝自己的精神,好能养成乐于放弃那些可有的但并非必须的物品,而更能肖似被钉的基督」(29)。 

      50那些被召度独身生活的人的灵修培育,应特别注意准备未来的司铎,使他们认知、珍惜、爱护并按其真实的本质和目的度独身生活,而是为了福传、灵修和牧灵的动机。于此准备过程中,洁德占首要的地位,它提升一切人类之间关系,导致「经历和表达…真挚、人生化、手足般和个人之间的爱,即按照基督的榜样,具备牺牲精神,对众人和每个人的爱」(30)。 

    司铎们的独身生活本身具备某些特性,因此特性他们「为了天国之故而放弃婚姻生活(参玛十九,11)。他们以此专一而又深合新约之爱,与主过从甚密。他们为未来生命中的复活而作证(参路廿,36),而且他们得到为不断实践此完整爱德最有用的支援,藉此爱德他们能在铎职中成为一切人的一切」(31)。因此司铎的独身生活不应当被视为祗是一种法律规条,或者是准许晋升铎品的外在条件,而是与晋升铎品紧密相连的价值。从此一个人就承受了耶稣基督,善牧与教会净配的形象。所以,应把独身视为选择对基督和他的教会更大与专一的爱,对牧灵工作完全而乐于随时应命的心态。应视独身为殊恩异宠,一份礼物,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领悟的,只有那些得了恩赐的人,才能领悟」(玛十九,11)。当然,此恩宠必不可免,但绝对有赖于接受者本身清醒而自由的回应。这种圣神的恩宠本身也具备使接受者终生信守独身的恩宠,和慷慨喜乐地实践与独身有关承诺的恩宠。司铎独身的培育,也应该包括助人意识到「天主的宝贵礼物」(32),而这种意识将导入祈祷和醒寤,维护这项恩惠不受任何可能有的威胁。 

    司译透过他的独身生活,能为天主的子民更完美地尽其职务。特别当他为童贞的福音价值作见证时,他也能协助基督徒夫妇们,圆满地度新郎基督对其净配教会的爱的「伟大圣事」生活,就像他自己对独身的忠贞,将有助于他们夫妻间之相互忠诚(33)。 

    细心准备司铎独身生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我们今天所目睹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引发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做了一系列具有常存价值的要求,正如慈母教会的智慧所肯定的。我以权威再度写下在独身生活上培育洁德的标准:「让主教们,修道院的院长和神师们,一块建立原则,提供标准和提供对这方面辨别的支援。为独身生活中洁德的培育最重要的是主教们的关心,和司铎们之间的友爱生活。在修道院里,也就是在培育的计划中,独身生活,不容暧昧不清,而应以积极的方式,清楚的表示出来。修士们应该具备足够的心理上的和性方面的成熟程度,并应度勤奋和真诚的祈祷生活,而且他应将自己托付给神师的指导。而神师则应帮助修士们,使他自己达到成熟与自由的决定。而此决定是建立在重视司铎间的友谊和自我约束上,以及建立在接受孤独和生理及心理的健全人格的状态上。因此,修士们对梵蒂冈二届大公会议,司铎独身通谕,和一九七四年教廷天主教教育部所出版的「司铎独身生活培育指令」等教导应有充分的认识。为了使修士们能为天国之故,以其自由的决定而接受的司铎的独身生活,他必须知道在婚姻与独身生活中,基督徒的和真正人性的性的目的。开导并教育在俗教友有关适合司铎独身生活的福音、灵修和牧灵的理由,也是必要的,好使他们能用友谊,了解与合作来帮助司铎们」(34)。 

   知识的培育:了解信德 
    51智能的培育有其特征,但它也与人性和灵修的培育密切相连,而且实在也被视为二者必要的表达:这是人智力的基本要求,藉此要求他「分享天主理性的光辉」,并寻求获得智慧,而此智慧依次对着并指向认识和皈依天主而开放(35)。 

    铎品候选人的智力培育,在晋秩圣职的本质上找到了它特殊的理由,而且处此第三个一千年即将来临之际,主召唤其教会面对「新福传」的挑战,此种培育就更显出它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期待每一位基督徒-主教会议教长们写道-必须准备维护信仰和在我们内所怀的希望(参伯前三,15),那么铎品候选人及司铎们,更应该勤奋地关心他们教育和牧灵活动上的,智力培育的品质。为了兄弟姊妹们的得救,他们应当对神圣奥迹,寻求一种更深的知识」(36)。由于目前的环境为宗教的冷漠,对理性能达到客观和一般真理的能力的普遍不信任,以及由于科学和科技发明带来的新的问题与困惑的严重影响,这就强烈地要求一个高深层次的智力培育,使司铎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宣扬基督永恒不变的福音的能力,并能使人类理性的正当诉求具说服力。再者,目前多元化的现象,不仅发生在民间社会上,而且也出现在教会团体中。因而特别须要鉴定性的分辨:这种新的困境就是为什么智力培育的需要成为不可忽视的理由。 

    这些智力培育的「牧灵」理由,肯定前面所说过的有关不同角度教育进程中的统一。那占据准备晋升铎品者大部时间的读书热诚,事实上并不是他们人性、基督徒、灵修和圣召成长的外在或次要幅度。实际的,透过读书,特别是神学的研读,未来的司铎才能附和天主圣言,在灵修生活中成长,并准备善尽牧灵的职务。这是大公会议(37)所指出的研读神学的多方面而又统一的目标,而且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在工作纲要中所重提的:「为使牧灵事务有效,智力培育该与突显个人与天主的经验的灵修整合。这样一来,纯抽象的知识,为心灵的领悟所取代,知道如何「超越」,然后才能向天主子民传达天主奥秘」(38)。 

    52智力培育关键性的阶段是对哲学的研读,它导人进入对人格,人格的自由,人与世界,人与天主之间的关系,作深入的了解与诠释。适当的哲学训练是必要的,不仅因为重大哲学问题与救恩奥迹有关,这些奥迹在神学中,在信德高度光辉的指引下研读(39),而且也因为面对一个流传极广的文化情势,即强调主观主义作为真理的衡量与准则:只有健全的哲学,才能帮助司铎候选人,发展他对存在于人的心灵与真理间基本关系的觉醒,这真理在耶稣基督内完全启示给我们。人们也不应低估哲学的重要性,它是「真确的确切性」的保证,真理的确切性是人将自己完全献给基督和教会的惟一巩固基础。因此,了悟一些明确的问题并非难事,例如有关司铎的身分和他的使徒与传教任务,都与真理本质问题有密切的关联,而此真理本质也祗不过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如果我们对真理不能确定,谁能在这方面奉献终身呢,又如何能胆敢向别人的生活方式挑战? 

    哲学在充实智力的培养,「真理的崇敬」,即「对真理的敬爱」上,给与司铎候选人的帮助非同小可,而此敬爱使人承认真理并非由人所创造或为人所衡量,却由最高真理,天主当礼物给人;虽然在有限而且常在困难的情况下,人的理性仍能掌握客观及普遍的真理,即使与天主和存在根本意义有关的真理,而信仰本身是少不了理性和推理信仰内容的努力,就如大智大慧奥斯定作证说:「我希望用理性去看我所信仰的,所辩论过的,和所辛苦耕耘过的」(40)。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人和社会进步有关的现象,关于牧灵职务是越「入世」越好,所谓的「人文科学」是非常有用的。这类科学中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经济、政治、以及大众传播学。所有这些实证或叙述科学的领域,都能帮助未来司铎延伸基督的活的「同一时代性」。正如教宗保禄六世曾经说过的:「基督自愿与一些人结为同代,并讲他们的语言。我们对祂的忠心,要求此同一时代性延续下去」(41)。 

    53未来司铎知识的培育,是建立在神圣道理,也就是神学的研读上。这种神学培育的价值与纯真性,完全视我们对神学本质的保持恭谨而定。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摘要如下:「真正的神学发自信仰并意欲导向信仰」(42)。这一直是教会特别以其训导权所推崇的神学观。这也是历代充实了教会思想的伟大神学家们所遵循的路线。其中的圣多玛斯就极其清楚地肯定信仰是神学的惯性(habitus),也就是运作的永恒原则(43),而整个神学的目的是为滋养信德(44)。 

    所以,神学家首先是信徒,也就是一个有信仰的人。然而他是一个对自己的信仰扪心自问的信徒(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其目的是达到更深入的了解信仰本身。这事的两面(信仰和成熟的反省)是紧密相关,交互缠绕的:它们之间的密切协调与水乳交融,就形成了真正神学的本质,并在此本质内确定其内涵、形式及精神,而神圣道理(sacra doctrina)则依此内涵、形式和精神去发挥和研读。 

    此外,既是神学的起步又是终点的信仰,导致信者与耶稣基督之间,在教会内的个人关系,因而神学也就具备了基督论与教会论的内在涵意。这是司铎候选人所应该明白接受的,因为这不仅同他个人生活有关,而且同时也影响到他的牧灵工作。如果我们的信仰真正接受天主的话,它将使信者以澈底的「是」答覆耶稣基督,祂是把天主的话完整而确切地传给世界的人(参希一,1)。因此,神学的反省,集中在皈依耶稣基督-天主的智慧:因此应将成熟的反省视为分享基督的「心意」(参格前二,16),即以科学的人性方式来说(scientia fidei = 信仰科学)。同时信仰将信者纳入教会,并使他分享是「信仰团体」的教会的生活。因此,神学有其教会幅度,因为它是神学家,身为教会的成员,对教会信仰的成熟的反省(45)。 

    这些属神学本质的基督论和教会论的幅度,帮助司铎候选人熟悉科学精确性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对耶稣基督及其教会,发展大而活泼的爱。这种爱既滋养他们的灵修生活,又指导他们以慷慨的精神去实现他们的职务。这正是梵二大公会议呼吁修订教会学科时所有的看法:「使哲学与神学更有效的配合,如此二者相互补充,使修生们逐渐明瞭基督的奥秘,他关系到整个人类历史的流程,不断地影响教会,而他主要是透过司铎的服务来运作」(46)。 

    神学方面的智力训练及灵修生活上的培育,特别是祈祷生活的培育,彼此互相汇合并彼此加强,无论如何它们都不会减损研究的健全,或祈祷的精神乐趣。圣文德提醒我们:「不让任何人认为:缺乏热心只要阅读,只要沉思不必虔敬,只要积极不必虔诚,只要知识无需爱德,有智能无需谦冲,读书无需天主恩宠,认识自己无需天主倾注的智慧」(47)。 

    54神学的培育既复杂而又辛苦。这种培育理应带领铎品候选人,对天主在耶稣基督内所启示的真理和教会的信仰经验,获得完整而统合的观念。因此,认识「一切」基督真理,而非从中任意挑选,并按部就班地认识,二者都有必要。这表示需要协助司铎候选人,建立一个由各种不同的神学课程所提供的结果的综合。只有在这些学科的深度的组合下,才能获得们特殊性质的真正价值。 

    在成熟地反省信仰中,神学的动向有二:第一是属于研读天主圣言方面的:也就是记录在圣经中的话,在教会活的传承中所庆祝和所生活的,及教会训导权威性地所诠释的。因此,必须研究圣经-「这应该是全部神学的灵魂」(48),教会的教父们,礼仪,教会历史,和教会训导的训诲。第二个方向是属于那与天主交谈的人的这方面的,人被召要「相信」、「生活出」基督徒信仰和人生观,并将之「传达」给别人。所以他要读信理神学、伦理神学、灵修神学、教会法和牧灵神学。 

      由于神学与信者之间的关系,神学特别注意的有两个方向,一是信仰与理性之间关连的基本而永久的问题:二是一系列与今日社会及文化环境密切关连的种种要求。与前者有关的是研究基本神学,其对象是基督的启示事实和它在教会内的传承。与后者有关的是各种学科,这些曾经或正在发展成答覆人类今日的一些迫切的问题。教会内的社会教义的研究正是为此:「属于…神学领域,而且特别属于伦理神学」(49)。并且应视为「新福传」的「主要因素」,和其工具(50)。同样传教学、教会合一、犹太教、回教和别的宗教,也是如此。 

    55目前的神学培育应当注意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困难,紧张和混乱颇为频繁。人们可以想像教会训导所发表的声明和神学讨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常维持应有的形态,也就是在合作的框框之内。真正说:「教会的活的训导和神学虽然神恩与任务不同,而其终极的目的却是一样:就是将天主的子民维系在使他们获得自由的真理之中,并使他们成为『万国之光』。这种对教会团体的服务,促成神学家与训导的相互关联。后者正确无误地教导宗徒们的道理,藉助神学家们的工作,驳斥对信仰的诘难和曲解,并以自耶稣基督所承受的权柄,促进对启示的道理新而深入的领悟,说明和应用。至于神学部分,用反省方式,对包括在圣经中天主的话,获取更深一层的理解,并在教会训导权的指导下,藉教会生活的传承将其忠实地传递下去,神学在理性方面致力于澄清启示的教导,最后赋予它一个有组织和有系统的形式」(51)。为了种种理由,当这种合作付之阙如时,人们必须避免误解和混淆,并且知道如何小心分辨:教会公认的教理,和神学家们的意见,和转眼即逝的趋势(也就是所谓的潮流)」(52)。除了伯铎与宗徒们,教宗与主教们的训导外,并无与其他「平行」的训导(53)。 

    另一种经历到的问题,特别是当修道院的课程委托给学术机构时的问题,是神学的高学术标准与其牧灵宗旨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就牵涉到神学的牧灵本质的问题。实际上,这是神学的两种特质的问题,而在教学时如何使二者不至对立,却在偏重于更完整地「瞭解信仰」上,从不同的角度,携手合作。事实上,神学的牧灵本质并不表示它应减少其学理性,或者应该完全剥夺其学术性的本质。而它的意思更好说是,使未来司铎能透过当代文化形态去宣扬福音信息,并按照一个正统的神学观去主导牧灵工作。如此,一方面,每一神学课目按照科学的严谨研究标准,将有助于提供更完整和更具深度培训出来的人灵牧者,成为信仰导师。另一方面,适当地意识到牧灵目标,能使神学的严谨和科学性的研读,为未来的司铎更具陶成效果。 

    此外,今天许多人强烈感受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对文化福音化和信仰信息本土化的需求。这显然属于牧灵方面的问题,应更广泛和更谨慎地列入司铎候选人的培育中:「就目前的情形看来,世界上有许多地区,基督宗教对当地(无论古往或今来)的文化被看作外来的,在整个智力和人格的培育中,把本土化的幅度被视为既需要又基本是很重要的」(54)。然而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一种正统的神学,受天主教本土化的原则的启发。这些原则与天主圣言降生的奥迹基督宗教人学相关联,并且如此阐释了本土化的真义。在世界各地所表现的不同,甚或互相抵触的文化的表面上,本土化寻求服从基督,直至天涯海角向万民传报福音的命令。这种服从不表示宗教的合并,或福音传播的单纯适应,而事实上,这表示福音渗入文化生活的本身,降生在文化中,克服那些与信仰和基督徒生活不相容的成份,并以来自基督救赎的奥迹提升这些文化的价值(55)。如果司铎候选人本身来自本土文化,本土化的问题能有特殊的意义。在此情况下,他们需要有适当的培育方法,一方面避免降低要求的危险,一方面是适度应用自己文化及传统中优秀与道地的因素(56)。 

    56根据梵二大公会议的教导和指示,并根据在司铎培育基本方案中指出的实际运作,教会决定在修道院里,对哲学的教导,特别对一些神学科目,作了广泛的刷新。这些刷新,在某种情况之下,仍有修订和发展的必要,但就整体而言,有助于教育的效用,并在智力的培育上成为更有用的媒介。在这方面,「主教会议教长们屡次用清晰的言词一再地肯定此种必要-实际是急需-奠定基本研读计划(一方面适用于普世教会的一般性的,另一方面适用于某些国家或主教团的)在修道院或教育机构里实行」(57)。 

    坚决的反对忽略严肃性的倾向是必需的。这种倾向在教会的某些领域内现形,而其结果则是修生们在开始哲学或神学课程时的准备不足。今天教会现状本身,就与日俱增地要求教师们能面对时代的复杂性,而且能精明地面对它,以清晰和有深度的论据面对今天人们所提出的有关意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祗能在耶稣基督的福音中,获得完整和确定的答覆。 

牧灵的培育:与耶稣基督善牧爱的共融 
      57给予司铎候选人的整个培育的目的,是为准备他们进入与耶稣基督善牧爱的共融。因此,以其不同观点来说,他们的培育应当具备基本牧灵的特性。大公会议司铎培育法令,在提到大修道院时,清楚的声明说:「修生们的整个培植,其目标是应该使他们成为人灵的真正牧人,追随吾主耶稣基督,师傅,司祭和牧人的芳踪。因此,他们应该为服务圣言而接受训练,如此他们可以更深入了解天主所启示的话,藉着默想使圣言成为自己的,并在言谈与生活之中表达出来。他们应该接受敬礼与圣化职务的训练,好能藉祈祷和神圣礼仪的举行,透过感恩圣祭和圣事,负起救赎的工作。他应受从事牧人职务的训练,好使他们知道如何向人类呈现基督,那位『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谷十,45;若十三,12-17)的基督,并且使他们成为众人的仆役,为赢得更多的人(格前九,19)」(58)。 

    大公会议文献坚持人性、精神、和知识的培育等不同面的协调。同时强调这些不同面,都导向一个特殊的牧灵目标。此牧灵的目标确保人性、精神和知识的培育,有其固定及精确的内容和特性;它也对未来司铎的整个培育起统合且赋予特色的作用。 

    牧灵培育像一切其它培育的学科一样,是藉深思熟虑和实际的应用来发展,并扎根在一种精神上,此精神是一切的枢纽和推动并发展此培育的精神。 

    所以必需以一个真实而纯正的神学素养来研读牧灵或实践神学。它是有关教会的学术思考;对藉圣神的德能,在历史中,天天在建立的教会的思考:对有如「救恩的普遍圣事」的教会的思考(59),对基督藉圣言、圣事和爱的服务所展开的,救赎的生活标记和工具的思考。牧灵神学不仅是一种艺术。也不仅是一组劝诫、经验和方法。依其本身即具有神学地位,因为它为了教会在历史中的牧灵行动,从信仰领受了原则和标准,教会每天「生」教会本身,引述圣人达贴切的措辞:「因为教会每天生教会」(60)。在这些原则和标准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是,以福音辨识特殊牧灵行动要实施的社会文化以及教会的情况。 

    牧灵神学的研究,应透过司铎候选人所应实现的某些牧灵服务的参与,以应有的进度且常与其它教育活动配合,来把它们的实际应用弄个明白。这是一个牧灵「经验」问题,它能在一个「牧灵训练」的实际节目中汇集而成,它也可能须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其用途也将须要按步就班地加以查验。 

    牧灵的研究与行动引人转向内在泉源,而培育工作关心这个泉源维护与善用:而此泉源也正是与耶稣的牧灵爱德日渐加深的共融。这个牧灵的爱德就是祂救赎行动的源头和动力。同样赖圣秩圣事中倾注的圣神,此种爱德也应构成司铎职务的源头和动力。这是一个培育形态的问题,它不仅只意谓着确保学术性的,牧灵的能力和实际的技巧,而特别是与基督善牧在情操和行为上互通的生活方式:「你们该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斐二,5)。 

    58因此牧灵培育绝不能被贬为纯属学徒性质,目的是使司铎候选人熟悉一些牧灵技巧。从事教育的修道院,应该真诚地寻求教导修生们初步的作为牧人的感受性,自觉而又成熟地负起责任来,养成衡量问题的内心习性,建立优先,在信仰为纯正动机的基础上,并根据附属牧灵工作的神学要求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藉助于初步和渐进的职务经验,未来司铎能加入地方教会的活的牧灵传统。他们将学到向教会生活和的传教幅度,开放心灵的视野。他们将与派往一同工作的司铎之间,实习到互相合作的雏型。这些司铎,与修院的计划配合之下,在指导修士如何从事牧灵工作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致于为修士们选择能获取牧灵经验的场所和工作,堂区应受特别的重视(61),因为它是地方专业牧灵工作的活细胞,在这里他们将面对在未来职务上将要遇到的那种问题。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曾提出了一些具体实例:如探访病人;照顾移民,难民和流浪的人;和各种能表达爱德热火的社会工作。他们特别写道:「司铎应该作基督爱德的证人,祂『巡行各处,施恩行善』(宗十,38)。司铎也应该是教会关怀人的有形标志,她是慈母和导师。对今天受了那么多痛苦的人,特别是那些沉浸在不人道的贫困的人,盲目的暴行和不公道的强权下的人,一个天主的人必需有做各种不同善行的装备(参弟后三,17),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虽然如此,他务必要小心,不该采用错误的意识型态,在努力止于至善的同时,又不该忘记世界唯一的救赎是来自基督的十字架」(62)。 

    这一切和一些别的牧灵活动,将教导未来的司铎,在团体中,以「服务」的立场活出他使命的「权威」来,放开一切优越的态度或弄权的行为,除非仅以牧灵爱德为藉口。 

    如果训练适当,司铎候选人所有的不同经验,应该具有一种清楚的「职务上」的特征,并且该与一切适合为晋铎作准备的各种需求密切相联,(当然不能忽略他们的研读)也和宣报天主圣言、崇拜和领导等服务工作有关。这些服务能具体地在读经员、辅祭员及执事的圣职内体验得到。 

    59既然牧灵行动以其本性注定使教会活跃起来,教会基本上乃是「奥迹」、「共融」和「传教」。牧灵培育应意识到并在执行职务时,活出这些教会的特点来。 

    意识教会乃一「奥迹」有其基本的重要性,就是说教会是天主的工程,基督圣神的果实,圣宠的有效标志,圣三在基督徒团体中的临在。这种意识,既不减轻牧人的真正责任感,且将使他信服,教会乃靠圣神恩赐的工作而成长,而他的服务-靠天主托付给人自由责任的圣宠-则是「无用的仆人」的福音服务(参路十七,10)。 

    对教会是「共融」的意识,能准备司铎候选人,以团队的精神实践牧灵工作,与教会各种不同的成员:司铎与主教,教区司铎与会士,司铎与平信徒,衷诚合作。这类的合作,假定明白并了解各种不同恩宠和神恩,圣神供给并交托给基督奥体成员的各种圣召与责任。这种合作也要求教会的每一成员,对自己和别人的身份,具有活泼而又精确的意识。这种合作要求互信、忍耐、柔和、及了解与期盼的能力。首先它在对教会的爱上找到根基,胜过爱他自己或自己所属的群体。尤其重要的是准备未来的司铎与平信徒的合作。大公会议说:「他们应该愿意倾听平信徒的心声,对他们的愿望给予兄弟般的考量,承认他们在人类活动的各种不同领域中的经验和专长。这样能同他们一起来辨识时代的讯号」(63)。 

    最近的主教会议也曾坚持对平信徒在牧灵上的关心:「修生应该能够推荐并介绍给平信徒,特别是青年人,各种不同圣召(婚姻、社会服务、使徒工作、牧灵活动中的圣职与别的责任、奉献的生活、参加政治和社会领导、学术研究、和教学等)。最重要的是必需能够教导,并藉认可和尊重他们的工作,来支持平信徒的圣召,使他们临在世界并以福音的光辉改造世界」(64)。 

    最后,对教会是传教的共融的意识,将有助于司铎候选人,受并生活出教会主要的传教幅度和各种不同的牧灵活动。他应该向今天为宣扬福音所提供的种种可能开放并接受差遣,同时不要忘记传播媒体能够而且应该提供的宝贵服务(65)。他应该为职务准备自己,实在就是指的准备随从圣神和主教的指引,被派往去他自己国家以外的地区传福音(66)。 

二、司铎培育的场所 
   大修院-培育团体 
    60梵二大公会议(67)以其权威认为,为了培育司铎候选人,当肯定大修院-和与其相似的修会之家-的必要性,而世界主教会议也用下面的话再度认定地说:「大修院的设立,作为培育的最佳场所,应再予以肯定为正常的地方,以物质的意义来说也是如此,是团体和圣统生活的好地方,同那些真心为此工作而献身的长上们一起,为司铎候选人的培育是适当的家园。大修院在数世纪以来产生了良好结果,而如今仍在普世继续结果」(68)。 

    修道院可视为场所或生活的片段。然而它首要的是进行中的教育团体:它是主教给那些为了服务而像宗徒们一样,被主召叫的人们,能重度主供给十二门徒培育生活的经验而建立的团体。实际上,福音所呈现的,被视为使徒职务的必备先决条件是与耶稣长久而亲密的生活分享。这种经验要求十二门徒以一种特别清楚而又具体的方式实践割舍,割舍他们的根,割舍他们平常的工作,割舍他们的亲人与亲爱的人,割舍向一切门徒所要求的(参谷一,16-20;十,28;路九,23,57-62;十四,25-27)。在几次的机会中,我们曾谈论过马谷的传述,它强调宗徒与基督之间以及他们彼此间的密切联系:他们被派宣讲与治愈之前,曾被召「同他在一起」(参谷三,14)。 

    修院于其最深的本质来说,就是围绕在耶稣身边的宗徒集团在教会内的延续,聆听祂的话,迈向复活的经验,为完成使命期徒圣神的恩宠。此种本质构成激励修院的规范理想,修院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面貌,在历史上被视为人性机构,对从中获得灵感的福音价值,并能适应时代的情况与需要,找到具体的实现。 

    修院本身是教会生命的原始经验。为了修生们的牧灵与使徒作的成熟,主教藉院长的职务,也藉其他共同负责和共融的老师的服务,主教本人临在于修院之内。然而在圣神感召下以手足之情团结在修院内的不同的成员,为使大家均在信德与爱德内成长,并且使他们适当准备接受铎品,按照各自不同的神恩合作无间,如此在教会内并在历史的过程中,延伸善牧耶稣基督救恩的鉴临。 

    以人性的观点说,大修院应该努力成为「一个建立在深度友谊与爱德上的团体,使能被视为真正生活在喜乐中的家庭」(69)。修院既然是一个基督徒的机构,它应-主教会议教长们继续说-成为「教会团体」;一个「举行同样礼仪的主的门徒的团体-为祈祷精神所浸润的团体-,由每日阅读与默想天主圣言,藉善领圣体并藉友爱与正义之实践而形成的团体,于此团体中,也就是当团体生活和每一个实践此生活的成员有进步,基督的圣神和对教会的爱,必发射出光芒」(70)。修院的修会层面为主教会议教长们所肯定并具体化,他们说:「修院既是教会团体,无论是教区性的,或是教区之间的,或者是修会的,它都应培养司铎候选人与主教和司祭团之间的团体意识,好使他们能够分担他们的希望和忧虑,而且知道扩大此开放的心态,延伸到普世教会的需要」(71)。 

    那么,司铎候选人的培育和牧灵职务-它本质来说也是属教会性的-非常重要的是,修院不仅不能成为外表而肤浅的或成为学生宿舍,而应该是内在的和深刻的真正教会的团体,也就是一个重度十二门徒与耶稣联合组成团体的那种经验(72)。 

    61所以,修院是一个教育的教会性团体,而且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团体。而是它的特殊目标决定了它的外形:未来司铎圣召的陪伴,就是辨识圣召,同时给与必须的协助,使他们能回应圣召,并且接受圣秩圣事和此圣事的恩宠与责任。藉此圣事司铎能与基督,元首和牧人肖似,并且致力于分担在教会和世界上的救赎使命。 

    修院既是教育的团体,它和整个修院的生活,一切都是为了培育,即未来司铎的人性、精神、智力与牧灵的培育。虽然此种培育与一般教会成员的人性和基督徒的培育有不少的共同点,但它的内容、形式和特点都特别与准备晋铎有关。 

    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修院有具体的计划,也就是生活的规范,真能表现出其本身的真精神,无论是在组织与统合方面,或是在协调即符合惟一目标方面,而此目标足证修院存在合理:也就是造就未来的司铎。 

    根据此意,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写道:「身为教育机构,修院应遵守清晰固定的计划,其特色就是在院长与其助手所表达的领导合一,在生活的安排、培育的活动、和团体生活的基本要求上一贯,专注于培育的主要层面。这项规划应该在毫不犹疑和下定决心的情况下,适应特定的目标,此目标是修院存在的惟一理由:也就是培育未来的司铎,教会的的牧者」(73)。因此,为了使策划适用而有效,应将它基本的轮廓诠释成具体的细目,并以特别规范调适团体生活的安排,设立某些具体的工具及时间表。 

    然而这里应该强调另一方面:教育工作,从它的本质来说,是陪随特定个人进行选择并投身于具体的生活理想。为此之故,教育工作应该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清楚声明,和候选人为慎重达到目的之条件,以及悉心关照「过路人」和谐合一。过路人就是真心踏一此途之人,因而关注一系列的情况,问题和困难,以及不同等级的进度和成长。这就须要明智和弹性。这并不是对于价值,或关于候选人的有意识的和自由的抉择上妥协。而它的意思却是以真心的爱护和尊重,对待在个人特别情况中迈向铎品的人。这不仅应用在每一单独候选人,也涉及修院所在地的不同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并且也涉及他们不同的生活历史。从此观点来说,教育的工作需要不断地革新。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在谈到修院的架构时,就特别强调这点:「在对修院典型形式的妥当性毫无疑议的情况下,主教会议希望有关今日培育的需要,应向主教团,按照『司铎之培育法令』和一九六七年主教会议所做的决定,进行谘询的工作。各种不同国家或礼仪的『法规』,应该在适当的时期加以修正,无论是应主教团的要求,或是由于宗座视察各国的修院,为能整合各种不同的而实际成功的培育形式,并因应民间的需求,所谓本土化的需求,成人圣召的需求,以及传教区圣召的需求等…」(74)。 

    62大修院的目标和特殊教育形式,要求司铎候选人,在进大修院之前应作某种预先的准备。这种准备,至少在数十年前,没有造成特别的困难。在那些日子里,大多数的司铎候选人均来自小修院,而且团体的基督徒生活给大家提供适当的基督徒教育。 

    在许多地方情况起了变化。在二者之间,就是一方面男孩子们,少年和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应有的基本准备,即使他们是基徒,而且时常参加教会活动,而另一方面,修院的生活方式和它在培育上的许多需求,有着天壤之别。 

    处此情况之下,联合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我要求在接受修院培育之前,应有足够的准备期间:「司铎候选人在加入大修院之前,有一段人性的、基督徒的、智力的和精神方面的准备期是有益的。然而这些候选人却应该有些适当的条件:纯正的意向,相当程度的人格成熟,足够广泛的信仰教理的知识,对祈祷方法的初步认识,品行与基督徒传统符合。他们也应当具备自己地区的心态,透过这些心态,他们能表现出寻求天主和信仰的努力(参考:「在新世界传福音」48号)」(75)。 

    主教会议教长们所提出的「足够广泛的信仰教理知识」是进入神学的先决条件。如果对信仰的内涵一无所知话,为发展「信仰的理解」是绝不可能的。当普世要理大纲付梓之后,此种差距就不难弥补。 

    既然对进大修院之前需要预备期的共识与日俱增,对这种准备应有的内涵和特质却各执不同意见而它的特征应是:为了辨认圣召主要应该着重在灵修培育呢,还是智力与文化的培育?还有我们不能忽略有那么多深刻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司铎候选人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地区和国家之间。为了尽可能清晰与恰到好处地确定这种预备或「准备阶段」的不同因素,需要有一段研讨和求证的期间,这些因素包括:时间长短、地点、形式,这些都该与未来修院培育的岁月相配合。 

    于此观点下,我把主教会议所表示的要求,提供给天主教教育部:「主教会议要求天主教教育部,搜集一切有关这种初步培育,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测试的资讯。在适当的时刻,请教育部向各主教团传达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结果(76)。 

小修院和其他培养圣召的形式   
    63由于长时经验显示,司铎圣召易于前少年期或青年初期露出迹象。即使那些晚期决定进修院的人,发现早期已体会到天主的召叫并非罕有的事。教会的历史不断地证实,主常向年幼时期的人发出召唤。例如圣多玛斯解释耶稣特别爱护圣若望宗徒就是「因为他还年轻」而作结论说:「这就说明了,天主特别爱护那些早年为主献身的人们」(77)。 

    教会藉小修院的制度,供应细心但初步的辨识与陪伴,来照顾撤在儿童心中的圣召种籽。在世界许多地方,这些修院在继续实施宝贵的教育工作,它的目的就是保护并发展司铎圣召的种籽,好使修生们能易于辨认它并且能妥善地予以回应。这种修院的教育目的,着重以适时而渐进的方法协助人格、文化与精神上的培育,带领青年人以充分而巩固的基础,迈向大修院的途径。「以宽宏大量而又纯洁的心,准备跟随救主基督」:这是大公会议在司铎之培育法令中所指示的小修院目的,它如此概述了小修院的教育层面:修生们在「长上们慈父般的监护之下,双亲也扮演他们的适当角色,能度适合他们年龄,青年人的思想和展望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应该能够维持健康的心理标准,也应包括日常生活上一般事务的适当经验,以及同自己家庭的接触」(78)。 

    小修院在教区内,也能成为圣召工作的据点,如果以适当的方式欢迎青少年们,并提供资讯的机会,给那些寻求圣召,或已经下定决心跟随圣召,由于家庭或教育的各种理由延迟了进修院的青少年。 

    64在那些不能办小修院(「在很多地方它们很有用似乎也很需要」)的地方,必须提供别的机构,例如为青少年和青年人们而设的圣召小组(79)。此种机构,虽然缺乏持久的品质,但以团体的背景,藉此查验圣召的存在和发展,并提供有系统的指导。这种青年人既然住在家中,却参与基督徒团体的各种活动,帮助他们的培育过程,不该使他们孤立。他们需要一个可以接洽的小组或团体,在那边他们在追随这种特定圣召的途程上,能找到支援,这是由圣神的恩宠在他们心中点燃的。 

    我们也应该提起在成年人中兴起的司铎圣召的现象,它发生于在俗生活经验并从事职业的数年之后。这种现象在教会的历史中并不新奇,而在今天却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且也相当频繁。邀请成年人遵行大修院的教育课程,不常是可能的,而且甚至也不太方便。更好,经过一番细心确定圣召的真实性之后,需要提供的是某种特殊课程以培育陪伴他们,为了确保这些人能接受所需要的灵修和智力的培育,注意一切合宜的适应。与别的司铎圣召候选人适宜的关系,并在大修院团体中度过一段时间,都能是保证这些圣召完全加入一个司祭团,而且与之有密切并深心共融的方法」(80)。 

三、司铎培育的理事 
   教会和主教 
    65培育司铎圣召既然属于教会圣召牧灵关怀,可以说教会本身是集合主体,它为了陪伴那些被主召叫要成为司铎职的人有其恩宠和责任。 

    从这方面来说,珍惜教会的奥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在培育司铎候选人上,建立教会不同成员,或以个体来说,或以团体成员来看,所有的地位和角色。 

    教会以其本质来说,她就是耶稣基督在我们中间并代替我们,亲临和行动的「纪念」或「圣事」。被召做司铎全在于祂救恩的临在:不仅召叫,而且祂的伴同,使被召唤的人能辨识主的恩宠并以自由和爱心来回应。光照并给辨识和跟随圣召力量的是耶稣的圣神。这样我们可以说不在基督的圣神干预下,就不可能有司铎的真正培育工作。每一参与培育工作的人,都应完全清楚这一点。我们如何能忽略珍惜这种完全不计酬劳而澈底有效的「资源」?这在训练晋升铎品者的努力上占有决定性的「重量」。当我们考虑到每一位参与培育者的尊荣,能不高兴吗?他们为司铎候选人来说,成了基督有形可见的代表。如果为晋升铎职所从事的训练,照它应该的样子,主要是准备像基督善牧一样做未来的「牧者」,谁比耶稣自己,藉圣神的倾注,更适于给予并在他们身上全力发展牧灵爱德?祂本人度过这种生活到了完全自我奉献的地步(参阅若十五,13;十,11),祂也希望所有的司铎们度同样的生活。 

      在司铎的培育上,主教是基督的首要代表。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引证玛谷圣史传达给我们的记载,可以适用在主教,或每位主教身上:「把自己所想要的人召来,他们便来到他面前。他就选定了十二人,为同他常在一起,并为派遣他们…」(谷三,13-14)。事实上圣神的内在召唤,需由主教的正式召唤予以承认。犹如每人都能「去」主教那里,因为他是众人的牧者和父亲,那么与他分享同一铎品和职务的司铎们,更能以特殊的方式这么做:大公会议告诉我们,主教应拿他们当作「兄弟和朋友」一样看待(81)。同样这些话也能适用在准备晋升铎品的人们身上。因为「同他常在一起」也就是同主教一起,为了清楚地表明他对培育司铎候选人的责任,主教应把常去看他们视为当行的职务,而且以某种方式同他们「在一起」。 

    主教的临在特别有价值,因为不仅这有助于修院体度加入地方教会的生活,并同领导他们的牧人团结共融,而且也是因为这能肯定和鼓舞牧灵的目标,它在整个司铎候选人的培育上占首要的地位。特别是藉他的临在并与司铎候选人分享一切与地方教会牧灵工作的进展有关的事,主教在培育「教会意识」上提供基本的贡献,因为在执行司铎的任务上,它是主要属灵的及牧灵的价值。 

修院:一个教育的团体 
    66修院的教育的团体,是建立在许多从事教育的不同人员:如院长,神师或灵修辅导,长上和教授们。这些人应该体验到与主教深切合一的意识。他们自己之间,也应维持坦诚与真实的共融。教育者的合一,不但有助于教育计划的适宜执行,而且也首要的是给司铎候选人树立一个重要的楷模,同时也将基督徒生活和牧灵职务的基本价值,教会的共融引荐给他们。 

    显然地是,大部分所提供的训练的效果,要看身负培育重任者们的成熟度和人格的毅力,无论是从人性方面,或者从福音的观点来看。因此特别重要的是,要细心地选择并且鼓励他们,使他们更适当地完成交托给他们的任务。主教会议教长们非常清楚,未来司铎们的准备工作,取决于对肩负培育责任者的选择和修养,因此他们用多一点时间在寻求培育者素质的鉴定上。他们特别写了下面的话:「司铎候选人的培育工作,不仅要求那些被委托从事这些工作的人,要有某些特殊的准备,也就是职业、教育、精神,人性和神学上的准备,而且也要具备共融和共同合作实现计划的精神,使修院牧灵活动的合一,在院长的领导下不断地维持下去。这个培育的人事集团,应该为真正福音化的生活方式和完全献身予主而作证。它应该享有某种稳定性,而且它的成员们,按照规定,应该在修院的团体中生活。他们应该与主教密切联合,他是培育司铎们的首要负责人」(82)。 

    主教们首先应该感觉到对那些受委托从事教育未来司铎任务的人们负起重大的责任。为尽此职,应选树立生活楷模的司铎,具备多种品德之人:「人格的及灵修的成熟,牧灵经验,专业才智,自己圣召的稳定性,能同别人共职,与他的职务相关的人文科学有充分准备(特别是心理学),并且知道如何与团队工作」(83)。 

    在严守庭内庭外区别的同时,也维护选择告解神师的适当自由,和属于神修指导的慎思明辨,而整个的负责教育的司祭团,以一致的共识肩负起他们教育未来司铎候选人的部分责任。而他们的责任是,常关心主教与院长共同理出的权威性的评估,首先培养并认清候选人在灵修的、人性的和智力上的天赋才能的适当性,特别是关于祈祷的精神,他们对信德道理的具有深度吸收并真心友爱和独身的能力(84)。 

    此外将教廷文件牢记在心(主教会议教长们确曾如此):「平信徒」劝谕(85)和「女性尊严」牧函的指示,此二文件强调在俗灵修与女性神恩,在教育途径健全影响的适宜性,在明智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方式下,也将男女平信徒的合作,纳入未来司铎训练的工作中。这一切在教会法的范围内,并按照他们的特别神恩和合格的能力,应加以细心的选择。祗要在主要受托为培育未来司铎的教育负责者的身上,适当地协调与整合,就能期望合作的有利果实,教会意识的平衡发展的果实,以及在司铎候选人方面对成为一个司铎的具体认知(86)。 

神学教授 
    67那些藉着神学的讲授,将神圣道理介绍并在这方面伴同未来司铎的人们,负有特别的教育责任。经验告诉我们,这些人在司铎的人格发展上,常比别的教育者的影响更大。 

    神学教授们的责任是引导他们,即使与司铎候选人建立教学关系之前,他们就应该考量自己有无神学素养和司铎服务精神,并且在教授神学时,具备的精神和风格。主教会议教长们就依此意,正确地肯定说:「神学家永远不能忘记,身为教师,他不是在介绍他个人的道理,而是将他对信仰的了解向别人开放并传达,总之是因主和其教会之名为之。这样说来,神学家利用他一切学术所提供方法和技巧,受教会之命而执行任务并同主教合作实现他的教学工作。既然神学家同主教们,都是在推动信仰上服务教会,他们应该发展并培养彼此间的信任,并以这种精神,克服紧张和冲突(详细的论证,请参考:信理部有关「神学家的教会性圣召」的指令)」(87)。 

    神学老师,像别的老师一样,应该保持同一切其他参与培育未来司铎的人们共融与诚恳合作,并以科学的精确、慷慨、谦虚与热诚,拿出他新颖而专业的贡献,它不仅是在道理上的传授-即使它是神圣的道理-然而它却首要的是,在天主的计划中,统合一切各种不同人类知识的枝节和生活表达观点的说明。 

    特别是神学教师的培育效果,首要的要看他们是否是「充满了爱教会之心的信德之人,坚信真正知道基督奥迹的是教会本身,他们的教学工作实在是教会的职务。他们是丰富地发挥了牧灵意识的人,这种意识能使他们不仅辨认出适合执行任务的内涵,而且也辨认出它的外形来。特别是,期望于教师们的是对训导权的完全忠实;因为他们是以教会的名义教学,为此之故,他们是信德的见证(88)。 

出生的团体,善会和青年运动 
    68司铎候选人所来自的团体,虽然由于圣召的选择也包括了必要的弃舍,但在培育未来的司铎上,仍继续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他们也应该意识到,他们分担特殊的责任。 

    我们首先提到的是「家庭」:基督徒的双亲,同样兄弟姊妹和家中的其他成员,总不应该设法将未来的司铎引回到过分人性化(如果不是世俗化)的逻辑狭窄领域,无论该逻辑受多么坦诚感情的支持(参考谷三,20-21,31-35)。相反的,在同样「承行天主圣意」愿望的驱使下,他们应该以祈祷、尊重、家庭品德的善表和精神与物质的协助,特别是在困难时期,伴同他渡过培育的途程。经验告诉我们,在许多个案中,这种多元化的协助,对司铎候选人颇具决定性的功能。即使在双亲或家族,对选择圣召冷漠或表示反对,清晰冷静的面对现实及从中产生的鼓励,都能为加深并坚定司铎圣召的成熟大有助益。 

    与家庭紧密相连的是「堂区团体」。堂区与家庭二者均在信德的培育上紧相连接。往往以它特别对青年与圣召的牧灵关心补充了家庭的角色。主要的是,既然堂区是教会奥迹在地方上最直接的表达,它对未来司铎的培育,提供最初的和和特别有价值的贡献。堂区团体应该继续感到青年迈向铎品是堂区生活的一部分;它应该用祈祷伴同着他,在假期中间给予他热诚的欢迎,尊重并鼓励他在自己身上养成司铎的身分,并且给与他演练司铎使命圣召的适当机会与强大的鼓励。 

    善会和青年运动,是天主圣神保证教会有活力的记号和肯定,它们能够且应该也为培育铎职候选人而有所贡献,特别是为从这些具有灵修和宗徒事业经验的教友中所产生的那些人们。在这些团体中接受过基本培育的青年人,并且向它们寻求教会经验,不应该使他们觉得有被要求与过去断根,或同那曾经为决定回应圣召的环境断绝连系,也不应该删除他们曾经学习过的灵修传承的特质,并在他们内生活的一切圣善,建树和富裕(89)。为未来的司铎们,他们所从出的环境,继续在培育他们迈向铎品的过程上,成为协助与支持的资源。 

    天主圣神供给许多青年人在信仰上受教育的机会,并透过以不同方式为福音所启示的各种团体,运动和善会,成为基督徒和教会的成员。这些都应该当作个人在机构中并为了它而工作的营养恩宠去体验和生活。一项运动或某种特殊灵修「并非制度的代用架构。而更好说是一个不断使制度的存在和历史性的纯真再生的临在泉源。因此,司铎应在一种运动中找到光和热,而此光和热能使他忠于主教,并使他准备尽制度交代给他的任务,且记得教会的纪律。这样使他的信仰的实质更加丰盛,而他的忠实也就更加充满了喜乐」(90)。 

    因此,主教把来自各组织或教会运动的青年人,集合在修院新的团体里,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在那里学习「尊重别的灵修途径,以及交谈与合作的精神」,应该以纯正和诚恳的方式接受,主教和教师们在修院里为训练他们所给的指示,以真诚的信任将自己交托在他们的指导和评鉴之下(91)。这种态度将预备,并多少能预感司铎在为整个天主子民服务的纯正选择,在司祭团友爱中的共融并服从主教。 

    实际上,修士与教区司铎们参与特殊的灵修或教会聚会,本身就是一项有助于成长及司铎间友爱的因素。然而,这种参与对属于教区司铎本身的职务和灵修生活,不应该是阻碍,而应是帮助。教区司铎「经常要保持作众人的牧者。他不仅是『终身』牧人,随时为大众服务,而且他主持大众的聚会,因而使众人都能获得应有的欢迎,并在圣体圣事中将他们合成一体,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宗教情怀或牧灵承诺」(92)。 

候选人本身 
    69最后,我们不应该忘记候选人自己,在他自己的培育过程中,他是必要的和无以替代的主因:一切培育,包括司铎培育在内,它终究是一项自我培育。谁也不能在我们个人所具有的自由负责上代替我们。 

    同样未来的司铎,首先他应该培养意识心态:培育他的杰出主力是天主圣神,祂藉恩赐一颗新的心,使他肖似耶稣基督善牧,并有祂的轮廓。这样司铎候选人,尽可能用他的自由去接受圣神的铸造行动。然而接受这种行动包括,从候选人这方面来说,接受天主圣神使用的人性「中介」力量。因此,祗有未来司铎奉献他自己的坚定并出自内心的对培育工作的合作,许多不同教师的行为,才能真实而圆满地产生效果。 

  

注: 
(1)一九九○、十、廿八,世界主教会议教长致天主子民文告。 

(2)建议21。 

(3)参「司铎培养」法令11;「司铎」法令3;教育部「司铎培育基本方案」(一九七○、一、六)51。 

(4)参建议21。 

(5)「人类救主」10。 

(6)「家庭团体」37。 

(7)仝上。 

(8)建议21。 

(9)参梵二「教会在现代世界」24。 

(10)建议21。 

(11)建议22。 

(12)参奥斯定「忏悔录」一、一。 

(13)世界主教会议第八届常会「 工作大纲」30。 

(14)建议22。 

(15)建议23。 

(16)「司铎培养」8。 

(17)「启示」宪章24。 

(18)仝上2。 

(19)仝上25。 

(20)一九九○、三、四、罗马观察报5-6。 

(21)「礼仪」宪章14。 

(22)圣奥斯定「论若望福音」26,13。 

(23)每日礼赞「基督圣体圣血节」第二晚祷谢主曲对经。 

(24)参「司铎生活」法令13。 

(25)一九九○、七、一,「三钟经」(罗马观察报)3。 

(26)建议23。 

(27)仝上。 

(28)参仝上。 

(29)「司铎培养」法令9。 

(30)教育部「司铎培育基本方案」。 

(31)「司铎培养」10。 

(32)仝上。 

(33)一九七九年四月八日圣周四致全球司铎函。 

(34)建议24。 

(35)「教会在现代世界」15。 

(36)建议26。 

(37)「司铎培育」16。 

(38)「工作大纲」39。 

(39)参教育部致主教们函「论修院内推动哲学研读之必要」(一九七二、一、廿)。 

(40)「论天主圣三」十五28。 

(41)保禄六世(一九七○、九、廿五)向义大利第二十一届圣经周致词:宗座公报62(一九七○)618页。 

(42)提案26。 

(43)「FIDES, QUAE EST QUASI HABITUS THEOLOGIAE」 

(44)参圣多玛斯 IN I SENTENT 「序言」一题一至五节。 

(45)参教育部「神学家的教会使命」(一九九○、五、廿四)宗座公报82(一九九○)一五五四至一五五五;一五六八至一五六九。 

(46)「司铎培养」14。 

(47)「心向天主旅程」序言4。 

(48)「司铎培养」16。 

(49)「社会事务关怀」通谕41。 

(50)参「百周年」通谕54。 

(51)教育部「神学家的教会使命」21。 

(52)提案26。 

(53)圣多玛斯:「我们应站在教会权威这边,而不是在奥斯定或热罗尼莫或其他圣师这边」(神学大全二-二,十题12节)。 

(54)提案32。 

(55)参「救主使命」67。 

(56)参提案32。 

(57)参提案27。 

(58)「司铎培养」4。 

(59)「教会宪章」48。 

(60)默示录诠释卷二、12。(拉丁教父九三、一六六)。 

(61)参提案28。 

(62)仝上。 

(63)「司铎生活」法令9;参「平信徒」劝谕61。 

(64)提案28。 

(65)参同上。 

(66)参「救主使命」67-68。 

(67)参「司铎培养」4。 

(68)提案20。 

(69)仝上。 

(70)仝上。 

(71)仝上。 

(72)参向罗马卡泼拉尼卡公学学生致词(一九八三、一、廿一)。 

(73)提案20。 

(74)仝上。 

(75)提案19。 

(76)仝上。 

(77)释若望圣史21章、第五课2。 

(78)「司铎培养」3。 

(79)参提案17。 

(80)参教育部「司铎培育基本方案」19。 

(81)「司铎生活」7。 

(82)提案29。 

(83)仝上。 

(84)参提案23。 

(85)参「平信徒」61,63;「妇女地位」29-31。 

(86)参提案29。 

(87)提案30。 

(88)仝上。 

(89)参提案25。 

(90)向「共融与解放」运动有关司铎谈话。宗座公报78(一九八六)256页。 

(91)参提案25。 

(92)一九八四、六、十五、会晤瑞士圣职人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