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第四编 中世纪的教会历史II

第三章 教宗同霍汉斯脱芬王朝的斗争


背景: 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教宗一直是西方教会和国家的领袖,锡封权的斗争也以教宗胜利而告终。教宗权利越来越高,所以好多事情都要教宗裁断。在教宗的批准下骑士、隐修士拓展基督教文化,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是教宗将教会和国家联系在一起,到12世纪元中期,教宗权利达到顶峰,直到德皇腓特列一世,他后来参加了第一次东征(1152——1190年)。他向教宗挑战,教宗与国王的斗争,延续了100年之久。 一、冲突                                 腓特烈一世与教宗哈德良四世。腓特烈当上德国皇帝以后想重建神圣的罗马帝国,自己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教会意识到腓特烈的野心,于是准备组织人马反抗腓特烈,并且教宗准备将其开降教籍,教宗在1159年9月1日去世。 腓特烈一世与亚历山大二世的争斗和十七年的分裂(1159——1176)哈德良四世教宗去世后,红衣主教选举了罗兰德枢机为亚历山大三世为教宗,发生了争执,腓特烈宣布教宗的选举无效,另立一立教宗取名维克多四世。提议召开大公会议审判教宗,教宗声称,除了天主之外没有人能审判我。并把腓特烈开除教籍。腓特烈声称要攻下罗马,教宗避难法国。欧洲各国分为一派,法、英、西班牙支持教宗。德国、苏格兰、意大利则支持皇帝。1176年,在战役中,腓特烈被击败,逃到威尼斯,请求教宗宽免,跪伏在地。经历了17年,终于确认了教宗国与教宗的地位,腓向教宗道歉并承认教宗的合法性。“威尼斯会议”——《威尼斯和平》。1177年后,他参加了十字军东征,死于战争中。 1179年,教会召开了第三次拉特朗会议,前后召开了15次,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从此以后教宗的选举必须有三分之二的枢机通过才算是合法教宗,无需国王和罗马公民的认可。(1059年的罗马会议重申了此规定)并严格规定了神职的独身制度。 二、教宗意诺森三世:教宗权利的高峰。 意诺森三世1161年出生于罗马,37岁时,获两个博士学位,(社会与教会法律)后当选教宗,时年才38岁。他是第一个用“基督的在世代表来称呼自己”的教宗,说明他是天主与人世间的桥梁,在天主之下,众人之上,他所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权威,不愿意过问俗事,不问政事。 1、教宗国的独立:巧妙地利用意大利、德国之间的冲突,保护教宗国的独立性。 2、保护婚姻的神圣性:当时的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抛弃妻子Inseborg而另娶Agnes。教宗对法国行使禁令,禁止神职人员行圣事。(这是中世纪教宗对某些国家和地区颁的一种法律制裁主要针对神职,包括禁止教会礼仪及关闭圣堂。) 3、英国若望国王在1205年任命他的亲戚为坎特布里的大主教,神职界反对他的作法,于是选出了另外一位,双方争执不下。良十三世把二人均废除,教宗把斯德望•郎顿任命为坎特布里的大主教,国王不允拒绝他进入英国。1208年,教宗对英国发布禁令,国王反抗教宗强迫神职举行圣事,教宗开除英国王教藉。委任菲利普二世代管,若望承认错误,承认教宗为英国领主。 4、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发起人:“抢劫君城”之后,教宗任命了Thomas Morasini为君士坦丁堡的拉丁礼的总主教。希望东西合一,但事与愿违。 5、召开了第四次拉特朗大公会议:1215年召开,有1300多人参加,有红衣主教,总主教,主教,国王等,这是继尼西亚会议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有很多规定:A、每年必须办告解,领圣体一次;B、确定圣体圣事的奥迹。(质变形不变)。C提议为东征募捐;D、批判亚尔比异端和华尔图异端。 6、修会的批准者。他在位期间,批准了多明我会、方济各会的成立。 教宗于1216年7月16日去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