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R 部 |
人 |
rénMAN参阅:438基督徒人学 12人化 509单偶论 206位格 353恩宠 492超性 164自由 15人为中心说 18工作 341原罪 591罪 (一)概念说明:论人,应当注意四围人群对生存的切实体悟,以及其它各种不同的思想向度及语言的层面,以免流于谈玄说空。本文由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人: (1)自然科学: 1)空间观: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G. Copernicus, 1473-1543)发表太阳为中心的行星理论,主张太阳 恒静不动,地球与其它行星绕之而行;意大利天文学家加利略(G. Galilei, 1564-1642)又制成天文望远镜观察天象,证实哥白尼学说,打破了传统以地球为中心,日月绕之而行的观念。教会当时虽因圣经字面的叙述,固持传统的信念;然而,在事实证明下,日后也与世人一同醒悟:「人」,并非处身天文学之宇宙的中心;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无数星球中的一个而已。这是空间观念改变了教会对人的看法。 2)时间观:古代教会传统认为宇宙发展至今不过六千年左右,近代科学家研究却打开了新的宇宙时间观。以今日科学家最新的估计,宇宙的年岁已约达一百五十亿年。而人类在宇宙整体的发展中,不过刚刚开始而已,人的潜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对人的认识还十分有限。 3)生命观: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着《种源论》,以充分的研究及相当的证据,说明一切生物都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下进化而来,指出各种生命乃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半生居留在中国,对北京人的发现有所贡献的德日进(P. Teilhard de Chardin, 1881-1955)神父,吸收进化思想。他提出生命演化的力量有三种(即:切心力、分化多元力、向上力),认为是这三种力量使宇宙经物质化、生命化,而达到「人」的出现。于是,教会由创世纪字面而来的生命起源观因此而逐渐有了新的修正。 4)整体观:自然科学着重分析,研究愈细,人对自己的认识愈趋破碎。有「但见树木,不见树林」的缺憾,使今日许多自然科学家日益体会到自然科学的限度,而由其它途径重新探讨人的整体性。 (2)人文科学: 1)心理学:心理分析学鼻祖弗罗伊德为解释人在社会文化传统中养成的种种复杂行为,提出「下意识」(或潜意识)的概念,又将人心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层,使人对神秘莫测的内在,有了多层次的看法。他由梦来探讨人潜意识的活动,认为梦是意念、欲望伪装后的表露。这种新的梦观也影响到教会对圣经中的梦之意义与动机有了新的解说。 2)语言学:传统认为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现代语言专家则进一步发觉语言对人具有自我降生、自我表达、自我实现的特质。语言,实在是人启示自己并接受别人启示的媒介,是人之为人不可或离的生存要件。没有语言,就无法真正做一个「人」。在神学上说,起初即与天主同在的「圣言」(Logos)降生为人,天主在「言语」中自我启示,「祂临在于自己的言语内」。而人要完全成为天主的人,与天主同在,也必须在有声无声的「言语」内(祈祷、默观)自我呈现。 3)历史学:近数百年来,种种学术思想、运动,发展、刺激的结果,使人日渐注意到历史的向度,注意到社会或个人的诸种状况皆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欲知实情,必须察看整个发展的过程,而不能只看某单一的现象。 (3)社会科学: 1)历史经济政治学:提倡无神论、唯物论的马克思,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因工厂兴起,劳资对立,鉴于大多数工人在资本家的剥削下,沦为生产的工具,丧失自尊、自主与自由,人与人间失去了真实的关系,而提出经济为人生存主要因素的理论,控诉「宗教是鸦片」,是人利用安慰受苦百姓而维持其剥削制度的手段,认为社会必因经济竞争产生阶级,带来阶级斗争。他呼吁无产阶级起来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共产的圆满社会。他的思想虽显得偏颇,却也刺激了教会,在神学上不再腾云驾雾只讲精神,而注意到人在物质、经济、政治及社会的各层面。 2)社会学:其学说被视为经典的名社会学家韦伯广泛而客观地观察、理解人的行为,提出许多与马克思迥异的观念。他认为,整个社会决不可能为某一因素(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所片面决定,社会生活是许多价值互相冲激的多元体。人类应该有一种「选择」的可能,而「作决定」乃成为现代人的特有性格。此一洞见也使人看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整体)相得益彰的密切关系。 (4)现代哲学与人: 科学家是由形下的现象界看人,哲学家则由人形上的一面立论。近代哲人倍出,思潮多端,有关唯物论、唯心论、无神论、存在主义、乃至中国新儒家哲学思想等特有的人观,无法一一叙述,仅以综合之论代表一般哲人的看法。至于罗光的观点,虽不能代表当今中国哲学界的思想,但因其对无限超越的奥迹有其开放的态度,特别予以介绍。 1)一般哲人: 一般哲人认为,人是「有」,不是「无」;不但是「有」,还是「物」,是形体物,占有空间、时间;不但是形体物,还是「生物」,与植物一样有生命,有存活自己、传播自己的能力;不但是生物,还是有自动能力的生物,与动物一样有情有感有觉。不仅如此,人对自己、对大自然界还有认知的能力,有抽象观念、共相观念;有因感官而得的知识,有因理智而来的知识;在文化的表现上,有科学、哲学、艺术等等的成就,这是任何其它动物所没有的。 人理智追求真理,意志追求道德;前者是知,后者是行;而且理智求知全部的真,意志求行全部的善。动物是看见可见之物,才有认知,有喜怒之情,有欲求之愿;人则因有自我反省、自我意识,可认知无形之理,可因无形之善而动情而愿欲而抉择。无形之知必赖无形官能,无形官能必赖无形主体,此即人回异于动物,而哲人所称的「灵魂」。 人渴望幸福,可见可触的幸福不能满足,还要追寻无穷无尽的幸福完善,在天地之外又不离天地的无限至善。这是人有别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之处。 2)罗光: 罗光(1911- )在其所著《生命哲学》中说,人从受孕的一刻即存在,开始了人的「存有」。随心灵生活的发展,逐渐塑成自我的意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生命的相续不可分割;意识到自我主体不变,却又见我经常在变;意识到自己为人的特性,自己特有的性格;意识到自己在人际间应有的位置,自己的欠缺;意识到自我存有和万有相连的生命,以及可在永恒的生命里无限地继续完成自我。 人的存有是一件事实。凡「存有」所该有的,必全部都有:即是真的、完全的,就必也是善的美的。人的生命是宇宙万物中最高级的「存有」(存在),是心灵的生命,精神的生命,却又和肉体生命结合成一个自立的整体,一个位格。 人的生命不是孤独的生命,生理生命需饮食,感觉生命需形色,精神生命需知识、情感的对象,若没有宇宙万物,人就是虚无;甚至死后也不是孤独的存在,而是走出形色宇宙,进入一个精神宇宙。追根究底,人之能开始存在,能继续存在,实在是绝对自有的生命,透过父母及宇宙万物,给了人生命,又支持人在家庭、社会、国家、自然界四个生命旋律圈内生长发育。 人的心灵生命是仿照造物主的神性而成的,具有无限的「能」(即「才」),在追求物质、心灵生活的满足中,增进文明社会之建设。人的心灵生命有自由,可以运用宇宙资源,发扬生命,可以运用自己的才能创新、发明,可以超越物质追求更高的心灵生命,可以与万有互相认识、互相授予、互相融合,洋溢和谐之美。正是孟子所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尽心下)。 人精神生命的活动在目的和本质上,原都属于超宇宙的神性生活,且与绝对真善美的造物主相接;无奈人心倾向感官享受,常不中节而悖离造物主在生命中铭刻的基本生命的律则,破坏人制定以维系人间和谐、促成共同发展的规律,而远离造物主,陷生命于无能与焦虑中。造物主为赐给人牵制情欲的力量,给人「理想的完成之我」的形象。基督信仰进一步地说:天主圣父差遣天主子,天主圣三中的第二位降生,提升人精神生命与他神性生命相结合,使人不仅肖似祂,更因其神性精神生命的神化,在本体上超越,而与造物主同性同体。 (二)人从何处来? (1)人类的出现:(参 12) 人类究竟何时出现?科学家通常以两种方法来研究。一是由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等生物学的不同部门推测人类起始的年代;另一是利用放射衰变的原理直接由化石测年代。今日科学的证据,使人类由进化而来的假设日益可信。但是在宇宙进化的过程中,尚有一些「失落的环节」(missing links),以致无法确切知道人 究竟何时、在何处、何种环境中出现。虽然有些科学家主张偶然说,多数学者却认为宇宙进化是有目标的。 1)圣经:圣经的叙述,雅威典(创二4~25)相信整个人类都是天主创造的,人是善的,由泥土塑成,天主看人单独不好,而为人造相称的「助手」。司祭典(创一1~二3)强调万物是由天主所创造,清楚表示人是受造的,而非泛神论所说是自然或必然流出,亦非由善恶二元产生。旧约说:「天主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造了男人和女人」,也暗示男女平等。新约除了肯定人由天主所造之外,又具体的提出乃藉基督所造成。总之;旧约提出雅威上主是创造者,新约又加上了天主创造的基督向度及圣神向度。这就是圣经对人之到来的基本、综合答复。可见圣经的作者不论进化问题,而探及进化的根源及所持的宗教信念。 2)近代有关人类始祖有两种重要学说:单偶论及多偶论。圣经有数处提到人类原祖,最重要的是创一27:「天主于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造了男人女人」。十九世纪以前,教会内并没有人想到「单偶论」或「多偶论」,大家都按圣经字面的意义讲述人类的原祖。1950年教宗碧岳十二世(Pius XII, 1939-1958)在《人类》通论(1950)中强调「单偶论」(DS 3897)。教宗保禄六世(Paul VI, 1963-1978)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 1978- )仍然依照传统的说法。在原罪的解释上,当今学术界已几乎相当肯定「多偶论」。今日许多神学家在解释原罪时也用此「多偶论」,然而训导当局仍难以接受。理由无非是圣经的说法及原罪的信理都趋向「单偶论」的看法。 3)事实上,由于近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刺激,教会中许多思想家对人类出现的状况,已不再完全按照圣经字面来叙述,而逐渐有了新的看法:a)人类的开始极可能是一群人,由一族系的动物演化而来。b)「亚当」是人类,不必是一人;人类也不必由一人繁衍。c)人类初现,身心简单,经过长时期的演化方达今日的状况。「伊甸园」代表天主完全的计划,也代表天主许给人类的未来圆满境界。 (2)个人的到来: 个人的到来是今日十分受重视的问题,意见繁多。生物学上有关人的开始,普遍有了共同的认识。 1)圣经:在旧约,以色列宗教领袖积极肯定,天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创二7说:「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内吹了一口气,人就成了一个有灵的生物。」他们还相信,创造者雅威使每一个人形成,祂从起初就叫每一个人的名字,就是说雅威认识每一个人(如咏一三九13,15~16;依四九1;耶一4~5;咏卅三15)。新约更强调旧约的信念。关于耶稣基督,则特别描述祂非经人类普通孕育的过程,而出于圣神,出于至高者的能力的行动降生为人;因为祂是天主所生的儿子(路一35)。总之,圣经作者未研究今日的生物学,没有胚胎学上的详细说明;也不谈日后神哲学家所论「个人精神灵魂何时有?」的问题,只说:从母胎中开始,天主创造了整个人。 2)教父们一方面跟随圣经的教导,另一方面因受希腊二元论的影响,特别强调人的灵魂是天主创造的,如《圣骞瑟利(Caesarius of Nazianzus, +368/369)对话集》:「人生器官,天主则予人灵魂」(教父805)。教会在二元论的背景上,讨论肉身与灵魂两部份的来源,特别讨论两个问题:个人灵魂(理性、精神向度)源自何处?何时来到?谈到个人灵魂发生的方式,历来众说纷云,有先存说、流出说、生殖说、唯物进化说、造化说等。教会训导权排斥先存说、流出说、生殖说、唯物进化说。教会自始主张创造说,在圣多玛斯(Thomas Aquinas, 约1225-1274)时代则成为教会内的确定意见(但非定断信理!),一般来说是「直接创造说」(direct creationism),即出于天主直接的创造行动。 3)教会大体上相信在精卵结合的剎那,就是人生命的开始,但不正面回答「精神灵魂何时有」的问题,而让神学家去研究。 总括一句,由胚胎学、生物学、医学的现象层次上,不能碓定的说,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才是真正的人。要回答这个基本问题,还要从更深的形上哲学层次上看。在此一层次上,今日较动态性的思想都强调个人的整体性;它想超越那种「灵魂」与「肉身」二分的一般较静态的想法。所以在个人到来的过程中,不能说最初只有肉身方面的因素。直接(静态)进化说认为理性的灵魂是在一定的时刻直接由天主创造的。在这样的思想里,可以主张那理性(精神)的灵魂(等于真正生命的开始)是在受孕以后才有的。 本文作者和现代许多神哲学家认为,整个人从受孕一直到死亡、复活,是一个过程,精神与灵魂的向度(潜能)从受孕就在人的过程内,人的每个阶段合成一条生命线,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变化」或「变动」。就在这整体性的过程中,个人的精神向度渐渐地浮显出来。当精卵结合,整个基因结构就已具备,彷佛成人的蓝图已在,人日后的生活即是一天主临在的蓝图,一步一步实现;祂的参与和受造物的一个行动一个行动的参与不同(参 37)。祂是绝对的渗透,真善美的临在,超越个别行动;所以人的生命从始到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三)人,你是谁? (1)人是「你─ 我」、是「我们」、是「万物之灵」: 1)中国自周朝以来,五伦就成为生活的常轨,换句话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把各种不同的相互关系调整到最和谐圆满的境况时,人才是真正的人。我之能成为我,乃是父母生育、家庭、学校、社会互助合作供应衣食住行所需的结果。人实在是与人休戚相关,以沫相濡的「我们」。人在「你─ 我」关系中成长,创二18天主认为「人单独不好」,所以造了女人,建立了婚姻(创二24)。这是人亲密的夫妻「你─ 我」关系。圆满的「你─ 我」关系就是你我合一的「我们」;人既是「你─ 我」的关系,也就是「我们」。 2)教会初期时常团聚、擘饼、祈祷……,「我们」就是一个共融的信仰团体。借着圣神的光照与推动,使初期教会明白把基督救恩带给万民的使命,终使「我们」成了与人类有关的大团体。耶稣受难前,曾为信徒祈祷,求父使他们完全合而为一(若十七20~23)。按祂的理想,基督徒应是人类统一的力量。祂借着圣神,分赐给人不同的神恩,建立基督的奥体(格前十二1~13);所以可以肯定,普世人类最后终究必将成为一个「我们」。 3)人要治理大地并且统治大地,这是人的使命。根据圣经创世纪,有两处提到人的使命:「上主天主将人安置在伊甸的乐园内,叫他耕种,看守乐园」(创二15)。「天主祝福他们说: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各种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创一27~28)。故人有使命治理这个世界。又基督自己也是劳动者,祂曾是木匠(谷六3);保禄亦是劳动者,他在书信中强调自己黑夜白日辛苦勤劳地操作(得前二9;得后三8;格前四12)。而教会的态度,基本上亦跟着圣经,宣扬人的尊严,肯定劳动的价值,就如基督一直在劳动,人也当是个劳动者。 4)人亦是「人的世界」的创造者,首先,人创造了文明与文化;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牧职》宪章曾说:「……在各社团及国家内,意识到自身是文化创造者的男女人士,日形增多……人的意义即在于对其弟兄及历史所负的责任感」(GS 55)。 5)人与大自然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人的劳动、工作、创造都离不了环境,而且也日益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综合而言,人是万物之灵。 (2)人是一个(位格) (参 206): 1)人因为是天主、基督的肖像,所以能有真正的自由,能创造自己的历史过程,能对自己负责。以基督信仰的立场说,人有人权;人权的最深基础实际上就是:「人为天主、基督的肖像」(参 16)。 2)人是历史过程中的存有物,人生活在历史中。而在圣经可以看到历史有三个要素:雅威的许诺、人的行为、及应验。而在教会历史的演变上,可以发现,教会头几个世纪是世界的光,地上的盐,十分投入人类历史,改变罗马帝国的社会及精神生活。第四世纪教会逐渐建立其圣统制,一直到中古时代,造成一个教会管理整个社会;这种社会称为神化社会(sacralized society)。那时,自然科学也正在起步,教会因种种因素没有分辨出新的思想潮流的重要性,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新思潮如火如荼地扩展,教会始终退避一旁,彷佛已置身俗化世界之外。本世纪以来,因百余年思想家不断阐述历史思想、存在思想、进化思想的源果,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作了基本的抉择:尽可能入世,生活在俗化的世界内, 接受历史当中生存的人类,参与历史,主动做历史的推动者。 (四)人,你是什么? (1)人性,内在的结构: 神学对于人性内在结构的讨论,大体上有四种不同的模式:整体性的一体模式、二分模式、三层模式、多元模式。 1)一体模式:在哲学中有所谓的唯物论及唯心论;在圣经中,则有basar 、nefesh、leb 及ruah等四个字,大体上说,表达出人是整体性的人,而非部份组成的人,且圣经不分析人性的形上构造与组织。而新约的作者原则上跟随旧约的看法。 2)二分模式:不论在民间或哲学中,均有某种心物二分的二元论,而西方哲学的二元论可分为两种,一种较物化,一种较整合。在物化的二分论中,如古希腊的荷马(Homer, 公元前九世纪)、品达(Pindar, 约522-443),均认为肉身是灵魂的坟墓(soma sema);柏拉图(Plato, 427-347)则认为肉身是理性、精神的囚狱;笛卡儿(R. Decartes,1596-1650)将人肉身简化,认为是机械性的延伸物(res extensa),与之相平行的是有思想的思考物(res cogitans)。巴特(K. Barth, 1886-1968),持柏拉图精神灵魂有限说,视灵魂为肉身之屋主;灵魂管理,肉身服务。而整合的二分论则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的形质论(参 294),及圣多玛斯的进一步发挥,视灵肉为两个本来不独立存在的非自立形上原理;因此灵魂与肉身分离则为不完整的人。 3)三层模式:东西方有些秘契家及灵修学者认为,人性可分三层:精神、灵魂与肉身。保禄书信中也可看到有三层的说法,如得前五23把精神、灵魂、肉身三者并列。中国则有性(神、灵、元气)、心、身的三分法。 4)多元模式:强调人的动态多元性,如人有五个向度:「物质向度」、「生物向度」、「精神向度」、「大我向度」及「超越向度」。(图见下) 最后应当注意的是,在看到许多种不同的模式说明之后,应当要尽量的超越太物化及简化的「灵魂─ 肉身」二分法的人生观。 (2)人的性别: 性别是人性的重要因素,阴阳是宇宙间相对相生的两股生生动力。在基督信仰史上,头几个世纪受当代哲学及宗教活动的影响,对身体的性能持消极的看法,直至今日方有所突破而发展出较整体性的积极思想。人不像动物在生理本能(自然律)的约束下,现代人已生活在随时可实现性能力的气氛中,性与性别无疑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其意义、价值,与整个人的存在有关。 1)圣经的看法: 在旧约历史书中,创二24提到「人应离开自己的父母。……二人成为一体。」人由孤独走向共融,走向爱的交往。性别是天主赐给人类最深结合的礼物。在创二23中,提到「骨肉中的骨肉」,表示男女本质上的平等,性别虽显出某方面的不同,但不表示有差等,男女分级是人犯罪的恶果。创一27~28说:「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男人女人。」性别既由天主而来,所以是善的。 对男女性别,先知进一步认为两性的结合乃象征雅威与以色列的盟约关系。如欧瑟亚先知和耶肋米雅先知(欧一2;欧三1;耶十三27)。圣咏亦不乏以男女恋情,赞叹天人之爱的字句,如咏四五11~15,又如雅歌亦是。 新约中耶稣甚少提及男女之事,因祂主要在宣讲天国来临的宗教性大理想,只有在圣神内,在爱中度生活才是重点。祂主张男女在婚姻生活中平等,有同等的权利责任。因为在天国里,「不再分犹太人或希腊人,奴隶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为众人在基督耶稣内已成了一个」(迦三28)。 保禄以男女、婚姻比喻基督与信徒团体盟约性的合一(如格后十一2~3;弗五22~23;哥三18~19)。但他也把女性列为次等,成为日后女权运动、女性神学发展的绊脚石。事实上,保禄的处境与耶稣不同,保禄还要建立信仰团体,要面对有家的男女教友,因此需要一些适应的解决办法。 圣经重视男人是天主或基督的象征,这并非建立在人性尊严上,也不在人性本质上,而是在象征的平面上。因为「复活的时候,也不娶也不嫁,好像在天上的天使一样」( 玛廿二30)。 2)教会训导: 梵二《牧职》宪章中曾说:「……男女二人在充份相爱中,拥有人格的平等」(GS49)。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家庭团体》劝谕中也说:「……男人和女人借着夫妇本有的行为而彼此互相给予的『性』,不纯粹是生理的事,而关系到人格最内心的存在」。 3)神学反省: 基于圣经与教会的训诲,对性别的意义,本文再以现代的观念,提出一些该继续发挥的神学思想:a)性别是圣事象征(sacramental symbol),因为性是身体经验、表达、交往最有力的形式。b)两性─ 如阴阳─ 是相辅相成的。c)两性的结合是死亡的先声。一,是因为性行为高潮的快感剎那即逝,无法永恒,是死亡的经验;二,是因为真正的性结合要求死亡─ 彻底降服,完全交出。d)性的结合预尝永生超时空的超拔(ecstacy)。e)两性的位际关系,表达人需要一个「你」,而不是「它」。f)由两性可看出三位一体的天主的丰富象征。 (3)人的超性: 在教会文件、教理灵修著作中,每见「超性」「本性」两个概念,令人感到有上层下层或本层超层。然而超性一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则有以下三个要素:a)恩宠是天人亲密来往的白白给予。b)天主给人与祂来往的恩宠非出于必然或压力,而是天主绝对的自由。c)天人的亲密来往属于人的内在生活,并不依靠外在事物,也不停留在外面。 1)圣经的看法: 由圣经上来看,圣经作者喜欢使用整体性的、动态的语言,很少用哲学性词汇,如 「超性」一词。而用「盟约」、「精神」(ruah)、「父子关系」等戏剧性的象征词汇来表达此天人之间的来往。又圣经作者十分强调救恩史上天主走向人是主动的,完全自由的,是白白赐予的恩惠。 保禄与若望则用「旧人」与「新人」表示天人间的对立。初期教会末期逐渐接受了希腊文化较哲学性的说法,如伯后一4 :「……能成为有分于天主性体的人。」默示录作者则用「天主子民」「天主帐棚在人间」描写天人圆满的来往。 2)教会思想中的超性观: 初期教会东方思想家常说:天主性高于人性,人分享天主性,人因而被神化。奥斯定则集中在「恩宠」与「自由意志」的关系上。奥斯定解释「自然」(人性),乃一些「基本因素」(如肉身、灵魂)加上「人性以外的赋与」(指于地堂生活中的特知、无苦、不死、无欲之恩)。 多玛斯认为:a)本性,即本质加理智、记忆、意志三种德能;b)超性,即恩宠加信望爱三种超德;c)本性按着自己的理性,渴求并趋向圆满的境界,就是荣福直观;但本性并不能满足,而要完全依靠天主自由的爱来满足。如此,多玛斯整合了超性的三个特色:恩宠性、内在性和自由性。 十六世纪士林神学日益用静态思想解释圣经与教父的想法,以至于趋向强调「超性」的外在性。从此教会一直在士林传统「本性」的范畴中。到了本世纪,特别是法国的「新神学」(参 614)及拉内(K. Rahner, 1904-1984)等神学家,除重新研究此问题外,还侧重于发挥整体性的思想,强调人具体存在于救恩史中,人「内在必然」地趋向荣福直观的最后目标。梵二大公会议则走出抽象的思想范畴,而用圣经语言,动态地、牧灵性地向人讲话。 3)较动态整体性的看法:此神学看法应用形上学所指出的三个基本概念,即:存在,人性及位格。a)超性:从「存有」来说,所谓「超性」,由无限的一面看,就是三位一体天主的自我给予;由有限受造的一面说,就是人有限的存有,趋向三位一体天主的关系。而由「人性」来说,超性指的就是天主在超越向度上与人的关系,是天主渗透一切的临在,表示无限到有限,有限到无限的动态来往。因此由此角度看,「超性」「本性」就不再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了。从「位格」看,超性乃是有意识的、自由的、明显的、被人接受的三位一体的天主。在如此动态的解说中,显然用不着「超性」及「纯本性」的说法。但以下愿以此说法再指出「纯本性」的意义。b)纯本性:由「存有」来说,纯本性乃是由静态、哲学角度描述的词汇,是一个原则上能够独立的形上可能性,但事实上在具体的天主爱之计划中,却不能独立存在。由「人性」来说,则指四个向度的关系。从「位格」来说,纯本性系相对于自我给予之天主,有自由意识,却尚无天主自我给予之恩宠的人。
(五)综合: 本文以关系、结构、过程三个基本思想范畴,来做系统的说明: (1)人是关系: 1)人是物质向度的关系,生物向度的关系,精神向度的关系,大我向度的关系,超越向度的关系。本文把人分为五个向度的关系,并不是说在未有人前,五个向度关系就能独立存在,人是由这先存的五个向度关系之某一部份凝聚而成;要说的是:超越、绝对的关系(三位一体的天主所建立的爱人关系)临在,使一最深的潜能,藉内在的连贯性渐渐展现出来。而且在人身上互相渗透、影响其彼此消长。 2)人五个向度的关系,是动态接受及给予的整体。在接受及给予的节奏中有一个中心,可称之为心。在此中心内,每一个人都是唯一无二的,有不可侵犯的尊严,因为人是天主圣三在无限爱的计划中,视为交往的对象。换言之,人之为天主肖像处,即人五个向度关系的集合点。这是人接受、集中与给予、发出的焦点,也可以说是人自我意识的所在,即他的位格。人是有意识的,自行负责的答复天主的召唤,即人自己能决定如何实现自己的潜能。罪就是拒绝接受,拒绝给予。 (2)人是结构: 1)结构是动态的两个范畴(关系与过程)中较静态的因素,包括秩序、次序、组织与制度。物质面─ 难以确定人基本结构如何,仅知原子及原子结合为分子的多种结构形态。生物面─人的有机生命更多采多姿,由基因、细胞、器官、肢体到整体之人,结构复杂奥妙。精神面─ 人精神的内在结构有意识动态、语言及价值结构,结构是逻辑的连贯,不可倒置的次序。人愈成熟,愈知如何依内在结构行动。大我面─ 指人类大团体自由建立的各种组织制度。超越面─ 人是有限与无限结合的结构,人分享天主爱的奥迹时,即生活在此一结构中。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结构上有辅助原则(参 628)。 2)其次价值体系的建立,对人类的具体生活,也深具影响。基督徒的价值体系,更有其基本结构与本末秩序。为了善尽光、盐的责任,基督徒应有成熟的俗化思想,即在个人的与社会生活中,在辅助原则下,承认一些范围的相对的独立性,换句话说,就是承认每种范围相互有关,而且都与宗教有关。罪是漠视、破坏各种结构与秩序,是价值体系中某方面的巅倒。 (3)人是过程: 1)人是由自由行为历史中,逐渐把自己唯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出来的主体。人在历史中,倾向死亡,走向永生。万物的真相,乃是有结构的多向度关系,是集中与发散的一连串演变。一连串演变的主动力就是「爱」,爱的推动力使人与他人,乃至整个宇宙融合为一。由过程的角度来说,人就是由生到死到复活的一连串变化。所以,严格而论,人不但「有」历史,而且更「是」历史。历史含进化与退化,进步与退步,发展与萎缩等等的全部。 2)人类的历史常是人相互渗透、影响的五向度关系的错综演变,同时也是个人、家族、民族、人类不同规模却相互有关的演变。历史的推动力是无限爱的天主圣三,同时也是自由的人。由这基本的神学观来看人,就没有与天主无关的人,所以也没有与天主无关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就是天人交往的过程,是人走向圆满境界的过程。在基督逾越的奥迹中,才能看出人的历史并非直线的发展过程,而是多方面变化的、玄妙的历程。在基督信仰中,真相的完整启示,就是末世的圆满,新天新地。罪却是人不愿意改变,不愿意重新开始,不愿革新,不愿意修正,不愿进步的行为。 (六)应用: (1) 天主是一个爱之奥迹的三位,人既是天主的肖像,可以肯定三个基本的人生原则:爱是生命的动力及最后的根源与目标(父的面目)、人生是信任接受给予的节奏(子的面目),人渴望最高的和谐与共融(圣神的面目)。人生基本如此,神学中的人学就应发挥人的父、子、圣神的三个面目,当然也可以运用关系、结构、过程的系统,解释其它有关的神学。在人的具体生活中,肯定人权,也要言及义务,如此才是真正的人生。 (2) 人五个向度的关系要求均衡、有弹性、整合三个特质。健康的灵修生活也应注意人生各方面的需求,以达整体的平衡。按保禄的描述(罗七14~八11),生命中有两种呈螺旋状背道而驰的力量:往上是圣神的力量,往下是欲和罪恶的力量。基督徒的灵修生活是一种奋斗的过程,天主圣三主动爱的临在,减少往下的力量,增加向上的力量,直到至善而后已。人当以爱德为一切人服务,推动全人类的和好与共融,迎接新天新地圆满境界的来临,天地人合一。 参考书目: 谷寒松,《神学中的人学》,三版,台北:光启出版社,1996。 项退结,《人之哲学》,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2。 温保禄,〈人对救恩之渴求〉,《救恩论入门》,台北:光启出版社,1985,33-72。 圣经神学辞典编译委员会编译,《圣经神学辞典》,台中:光启出版社,1975。32号,人;33号,女人;34号,性别;35号,神(气);36号,肉体;37号,灵魂;38号,身体;39号,良心;58号,劳动。 德日进(P. Teilhard de Chardin),郑圣编译,《人的现象》,台北:先知出版社, 1972 。 Colzani, G. Anthropologia Teologica. L'uomo:Paradosso e Mistero. Bologna: Edizioni Dehoniane, 1988. Comblin, J. Retrieving the Human: A Christian Anthropology. New York: Orbis Books, 1990. Gonzez F. J. Proyecto de hermano: Vision creyente del hombre. Santander: Editorial Sal Terrae, 1987. Hontiveros, E. P. The Creator: A Textbook in Theological Anthropology. Quezon City: Loyola School of Theology, 1988. Rahner, K. SM, vol. 1. "Body." 233-235; vol.2. "Man." 358-370; vol. 2. "Nature." 171-181; vol. 3. "Soul." 138-141; vol. 3. "Work." 368-373. Rulla, L. M. Anthropologia della Vocatione Christiana:Basi interdisciplinari. Monferrato: Piemme, 1985. 谷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