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T 部

天使论


 

 

tiānshǐ lùn

ANGELOLOGY

参阅 49天使 703魔鬼 5二元论 383神话 352剔秘

()概念说明天使论angelology一词源于两个希腊文名词angelos (使者执行任务或行另一人之所行的人)logos (拉丁文是logia教理、学说、论述)。因此,天使论意指有关天使的教理或学说。一般而言,普世流行的信仰都认为天使是好的神。坏的神通常称为「魔鬼」( 703)或「恶神」。有关恶神的教理或学说称为「鬼神论」。

()天使论的问题:在理性主义( 398)与科学主义的现代环境里,可尖锐地感觉到,因为天使的存在超越理性可证明也超越直接经验之领域,所以许多人不愿相信。再者,很多人不管自己基本的基督徒世界观,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关心天使可能的存在,认为今天「理性而开明」的人与其无关。基督徒知道自己优于宇宙一切的「掌权者与大能者」;由是而说,不论天使存在与否,基督徒世界观基本上不会改变。所以,有关天使论的问题是:如何知道有关天使的任何事?这问题主要是个理性批判与辨识的解释学( 608)上的问题。

()天使论的思想来源:解释学指出天使论思想的五种来源;加必要的变更,也可用于魔鬼论的领域内:

(1)     对人类经验开放聆听的一面:在宇宙秩序中有「掌权者与大能者」,在宗教传统中是遍及全世的信念;他们常被认为是宇宙秩序各部分之结构中有意识的、受造的、有限的力量。旧约最古老的传统视天使之存在为当然;他们属于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的领域。天使的存在是比较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人人都体验到有善、恶的势力围绕着人类。实在地说,现代科学界对影响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结构的匿名势力愈来愈敏感。这种敏感度是认识天使存在的准备。

(2)     拟人( 676)的一面:人不能也无需把天使拟人化地想成时空中的形态,如有翅膀、肉体,还有九品天使的社会组织。依靠类比( 698)原则可防止神学太过轻易地只用一种解释描述天使存在的具体形态。神学必须不断把一般人的想像带回到理性可靠的论述上;这批判性觉知的持续努力亦可称为负责任的、有建设性的剔秘态度。

(3)     中介的一面:能以理性批判的人心,知道绝对、无限的奥秘与相对、有限的人世之间在存有上的根本区别。此一知识为下述的观念留下了空间:有种存有物在这两个世界之间作居间动因。此一知识防止人类错误地把两个世界视为绝对完全相同的一个世界(1),也防止人类错误地忘记世上那精神世界。

(4)     特别以基督为中心之向度的一面:旧约与新约的真正启示乃以耶稣基督的奥秘为中心;在祂内,天主三位一体的奥秘(以神为中心的向度)与人的奥秘(以人为中心的向度)在耶稣基督身上已确定性的方式被启示出来。在这全部的启示内,可发现有不同重要性的真理。因为这些真理在其与基督徒信仰之基础与中心的关系上各不相同,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称之为「真理的层次」(UR 11)。以批判的神学观点看,说天使的存在不属于基督奥秘最核心的部分,是有理而正统的;换言之,不该把一个有完全的善意却不能接受天使存在的基督徒视为异端者( 461)

(5)     本地化的一面:基督徒的信息,在世上各式各样的文化中,以缓慢而多面的进程植根。那些倾向一元论世界观的文化,可能不像基督徒世界观那么清楚地把「天使」看成独立的精神存有物;可能宁愿把「天使」解释为包括一切的唯一宇宙中,生命之流里「伴随与帮助的力量」。

()天使论的历史:

(1)     对天使作较有系统的论述,始于教父时期稍后。东方的伪狄奥尼修(Pseudo-Dionysius Areopagita, 500)写下第一部系统天使论。西方的额我略一世(Gregory I, 590-604),继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之后,对天使付出了相当多的注意;二者对中古时代的天使论有其基本的重要性。

(2)     中古时代的天使论显出三种特征:1)构想出天使的形上本性,为有限、非物质、有智力的存有物,是「自主体形式」。2)由是,而倾向于把天使的存在由其耶稣基督救援奥迹的基本实况中孤立起来。3)在中古神化之社会环境中,因为,社会被教会圣统制所支配,天使论也发展出天上的九种「品级」:炽爱天使(seraphims)、普智天使(cherubims)、上座天使(thrones)、宰制天使(dominationsor dominions)、德能天使(virtues)、大能天使(powers)、掌权天使(principalities or princedoms),以及总领天使(archangels)之下,一般天使组成最低的品级。

()今日系统神学要依靠批判性、有识别力的解释学向世人说明天使存在的真谛。

参考书目:

Rahner, K.  "Problem and History of Angelology."  SM,  vol 1. 28-31.

谷寒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