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B 部 |
本位化 |
běnwèihuà INCULTURATION;INDIGENIZATION;ENCULTURATION 参阅: 81文化 421教会与文化 422教会与世界 240非基督宗教 595传教神学 239非基督宗教神学 248使命 (一)概念说明: 翻译为本地化或本位化的inculturation是一个新名词。它的意义和用法至今尚未标准化。另外,由于这一个名词是介乎人类学和神学之间,它的意义在这两组学科中必定十分不同。因此,在这篇文章中,首先从人类学的背景来研究所谓「本地化」的原来意义;再分析这个名词从人类学转移到传教学时,它意义的转化。不过,在进行之前,首先得澄清几个相关的名词。 几个相关的名词:第一个把inculturation这个字应用在传教学论文上的可能是耶稣会士马森(J. Masson, 1908- )。1962年,当他撰写〈向世界开放的教会〉这篇文章时,第一次采用了「本地化的天主教思想」这种说法。这个名词在后来的十几年间不径而走。然而在最初的阶段内,那些形成它并且采用它的学者却是有几套相关的名词在手的。其中用得最广的是adaptation,中文可以翻译作「适应」;在应用及意义上,它可以被视作另一个字accommodation的同义词。Adaptation和accommodation所指的,是基督徒讯息和某一种文化之间较外在性的接触,如把西方语文所表达的基督讯息以非洲或亚洲语文翻译出来便是。明末利玛窦传教首先学习中文,就是适应的一个好例子。与此相彷佛的是「场合化」contextualization (中文或可译为「脉络化」、「情境化」或「环境化」),以及与场合有关的几个字眼,如contextuality,contextualism等。 最后可以一提的是acculturation,「文化传入」,或「文化相遇」。在文化人类学上,所谓acculturation是指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以及随之而来的变化。但是把这个字应用在传教学上却会产生一些困难。首先教会不是一种文化,它并不囿于某一种文化形式,因而教会和某一文化的关系也和文化与文化间的接触不同。再者,教会与文化的关系并非仅是「接触」而已,而是深入;教会深深地进入某一文化中,成为该文化的一部分。 面对这许多不同但相关的名词,读者当可明瞭inculturation这个字终于脱颖而出,最后成为传教学上最常用的字眼的原因。它是深入文化的意思,而它的铸成in-culturation也可视为insertion in a culture的缩写。 Inculturation和enculturation: 1) Inculturation最初也是文化人类学的名词,但是在这一个学科中,它是以稍微不同的形式出现:enculturation,而这意味某人进入他的文化中,在里面慢慢成长,并且成为该文化的一部分的学习过程。这个字大概出现在这个世纪五十年代;最初采用enculturation 而不用inculturation 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字首inculturation 可能蕴含的否定色彩,而enculturation 则清楚地标明「进入、加上」之意。可以想像的是:当这个字从人类学转移到传教学的时候,它的意义一定起了重大的变化。现在它是用来指称教会成为某一民族的文化中的一部分的过程。 2)文化人类学的enculturation和传教学的inculturation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的原则来说明。而所谓类比,是指两件事物或两个概念之间有相同的也有相异的地方。先说相异的。个人进入他自己的文化(enculturation)与教会进入一种文化(inculturation)之间的主要分别在于:个人在尚未有文化之时,藉enculturation的过程获得他自己的文化;婴儿在自己的文化中成长,他的文化是藉学习得来的。在学习之前,他并没有一种「先前的文化」。成人在有了自己的文化之后,再藉学习进入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在人类学上不称作enculturation,而是acculturation。而教会虽然并不囿于一种文化,当它进入一种文化之时,早已与另一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了。无可否认,当教会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文化之时,它是披戴上欧洲文化的彩衣的。甚至可以说,有一部份属于教会本质的因素(如礼仪、教义、神修、纪律、教会结构等)都有文化的特质。这样,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教会inculturation的过程也有acculturation (文化相遇)的特质了。 (二)教会的本位化:个人的enculturation和教会的inculturation虽有上述相异之处,但是它们之间也呈现出不少的共同点。透过这些共同点,读者当可进一步明瞭教会本位化的特质: 本位化是地方教会的使命与工作:上文说过,个人的 enculturation是一个人进入他自己文化之内,让这一种文化成为他自己的文化的过程。这样可以问:教会「自己」的文化是什么意思?教会有没有自己的文化?首先要知道的是:本位化的问题是在地方教会中产生的,而地方教会的本意是「深入社会,适应地区文化」,如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所指出的(AG 19)。正如1974年,亚洲主教会议所重申的:地方教会应该降生在人民中间,是一个本位化的教会,与当地的整个生活实体,亦即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传统、文化、宗教进行持续的、谦下的、友爱的对话交谈。 由此可见,本位化的问题实在是地方教会对其本质与使命的觉醒的一部分。每个地方教会都被召唤去实行本位化的工作,因为必须选择地方教会才可以完成它的使命。亦即一方面要与当地人民打成一片,而另一方面要使整个大公教会更加富饶硕壮。 这样理解之下,本位化的首要意义乃是指地方教会与它自己文化(它自己人民的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教宗保禄六世(Paul VI, 1963-1978)《在新世界中传福音》(1975)所说:地方教会有责任把福音的精髓吸收(也转移)到它的人民所能理解的语言中,再用这种语言来宣讲福音(63)。 本位化的工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人类学上一个人的enculturation并不限止于他的婴儿时候,而是继续不断终其一生,尤其是在每一个新的阶段,每一个新的情况出现时,以致他必须对他的思想和行动方式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样,某一教会的本位化过程也是持续不断,无有已时的。它所加入的文化是如此渊博,如此高深,要探索它,要吸收它真是谈何容易。再者,文化是生活的,它本身也在不断的改变当中。由于文化、习俗、价值观的改变,教会本位化的努力就更加艰辛,也更加漫长了。 正因如此,本位化才能说是整个普世教会的工作。每一个地方教会都不能忽略它,没有一个能够免债;不仅年青的教会,就是那些所谓「资深」的教会,也一样需要不断地进入它的文化中。不过,为年青的教会而言,它们却有一项特殊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所谓的「适应」(adaptation和accommodation)。但是适应也许仅是本位化的第一步而已,往后还有更漫长的路呢! 教会本位化过程中的三个时期:在人类学,个人的enculturation不仅从婴孩时代一直延伸到成人阶段,它还按照各不同的阶段显示出相当不同的特色。 1)在婴孩时代生命萌芽之际,enculturation帮助他成为他文化的一份子;他必须慢慢习惯他所属的文化中的基本格式和价值观,例如他必须学习各种语言符号,他必须与社会的标准认同等等。在这个时候,enculturation只可以说是一个「制约的过程」(conditioning process);在其中,个人没有选择的自由,他并不创造文化,他只是学习、接受而已。这时候,enculturation 不仅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也有助于文化的稳定。 然后,当这个人慢慢成熟时,他开始以更高程度的反省,也以更大的自由去面对他的文化。当他作出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文化中的某一成份的时候,他已经为他的文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因而,在这个阶段,enculturation是在有意义的层面上运作,它为求变求新打开了大门,它帮助审视其他甚至对立的可能性,容许新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进入。 2)教会的本位化也与个人的enculturation相彷佛。虽然从一开始,可以说教会就没有纯然的婴儿期,因为地方教会的成员在实行本位化时,大都有相当程度的意识和自由,也因为教会的本位化其实已经包含若干文化相遇acculturation的特质。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地方教会的形成期,它必须首先习惯它人民文化中的基本格式,学习并吸收这种文化的思想和表达方式。这是地方教会的「学语期」,这个时期也是一个「制约的过程」。地方教会没有太大的选择自由,它可能会吸收(至少暂时性地)某些因素,是日后经过证实与基督宗教的核心讯息相冲突的。因此必须待地方教会已经充份熟习它的文化时,它才能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时表现出更大的自由,作出选择,甚至反过来影响当地的文化,以福音的精神为它指出新的方向。 至此,当可分辨出本位化的三个阶段: 1)在第一个阶段,教会以初见面的方式邂逅了一个新的文化。这时,纵使教会已经作了少许「适应」的工夫,它还是一种外国人的教会;而基督徒进教也暗示某种程度的背弃他自己的文化。他和外国传教士一样,都在尽量的适应对方,学习别人的文化。这时候的inculturation其实只是acculturation。这个阶段的本位化可以称为「翻译的时期」。 2)然后,当更多的本地信众加入了教会,尤其是本地圣职的出现,第二个阶段,即:正式的本位化也就开始了。教会必须进一步深入当地的文化,而真正负责本位化的人已经不再是外国传教士,而应该是当地的基督徒或圣职人员了;不过这个时候的本位化还是比较被动的,改变也不多,因为它还在学习吸收的阶段。这时的本位化称作「吸收的时期」。 3)最后,成长的教会可以担负一个更积极的角色,改变这一个文化,给它指出新的方向。而这一个最后的阶段就是本位化的「改变时期」。 (三)结论:上面对本位化的分析清楚显示:本位化是在经验的层面上运作,它不是一套理论,更不是一种法律,而是基督宗教迈向成熟状况的过程。而这一个过程的目标则是整合:一方面把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整合到当地文化中,另一方面也把地方教会的基督徒经验整合到普世教会生活去。为达到这目标,有两件事是同样重要的:那就是一方面忠于地方教会的本地文化,而另一方面也忠于基督宗教的原始讯息。 参考书目: Arrupe, P. "Letter and Working on Inculturation." Acta Romana Societatis Iesu 17 (1978): 256-281. Azevedo, M. C. and H. Carrier. "Inculturation." Latourelle. 500-514. Luzbetak, L. J. The Church and Culture: New Perspectives in Missiological Anthropology. Roest Crollius, A. A., ed. Inculturation: Working Paper on Living Faith and Cultures. ─── . "What Is so New about Inculturation? A Concept and its Implications." Gregorianum 59 (1978): 721-738. Shorter, A. Toward a Theology of Inculturation. ─── . Evangelization and Culture. Standaert, N. Inculturation: The Gospel and Cultu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