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C 部

成义(称义)


成义(称义)

chéngyì(chēngyì

JUSTIFICATION

参阅: 353恩宠 315信仰 93正义 465唯靠信仰 466唯靠恩宠 273宗教改革

()概念说明:成义(称义)justification一词的意义是:1)证实某件事物(或人)的确切性,或为其辩护的理由、事实、情况或说明。2)证实的行动,即把正义归给某人。3)被证实为正义的状态,即拥有正义。神学上,justification是天主的行动(而不是人的善工善行),藉此行动,人得以「成」为正「义」(made just),或被「称」作正「义」(accounted just),没有罪咎,或罪罚。开创基督新教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M. Luther, 1483-1546)主张,人是藉着恩宠、由于信德领受天主的正义(唯靠信仰、唯靠恩宠)

()圣经强调正义的观念,由于天主的恩宠和人的信仰,人无故地(不由于自己的功绩)分享到正义:

(1)     旧约的正义有广狭二义:1)广义的正义是创造者天主给予宇宙的好而正确的秩序(咏九七6)2)狭义来说,正义则是雅威和祂的以色列子民之间,正确的共融秩序。为雅威而言(民五11;咏一四三)正义暗示:救赎性的临在、建立法律(生活上的基本秩序)、立盟约、保护、忠信、领导和安慰。为以色列人而言(创十五6;申六25;咏二四34;一四三12)正义则是:深深地信赖上主、遵守法律、保持心灵的纯洁、忠于盟约的许诺。先知们一直都力求把这种共融(雅威和以色列民的共融)内在化。耶肋米亚(耶卅一3134)更刻划出这共融的理想模式,也就是:圆满的正义。

(2)     在新约,耶稣对抗那些自以为义的人;他们遵守法律的命令,希望藉自力成为义人,但这些行为却往往沦于外在化,没有全心投靠生活的天主(路十五;

十八914;玛十一19)。另一方面,耶稣却与那些边缘的、在社会上遭遗弃的人,建立完全的共融关系。换言之,祂把正义带给他们,使他们成义(称义)

成义(称义)是保禄书信的基本范畴。按照罗三921及迦二1521,在天主前人人都是罪人,透过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由于恩宠,藉着信仰,正义才得以带给人。他们的罪过才获得宽赦,藉着圣神成为新人(罗六4)。罗八及迦三描写这新人为成义的人。雅二1426节平衡了保禄唯靠恩宠及唯靠信仰的主张,而强调爱德工作的重要,爱德是信仰和成义的满全。

()历史:

(1)     圣经有很丰富的成义思想,神学历史却以各种不同的,有时以简化的方法来解释它。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特别强调,成义为罪人是纯恩宠的角度,人类的工作是他自己的功绩,天主藉此功绩光荣祂的恩宠。在中世纪彼得隆巴(P. Lombard, 1095-1160)把成义理解为在告解圣事中所传的罪过的赦免。多玛斯(Thomas Aquinas, 1225-1274)系统性地发展这思想(S.Th. II-1, q.113)。然后,在人文思想的脉络中,神学对成义的理解转移到人类自由的角度,有时以一种半白拉奇(113)的态度过分地强调自由的重要性。欧坎(W. of Ockham, 1285-1347)影响比耳(G. Biel, 1410-1495),从比耳手中,马丁路德学得了士林神学有关成义的理论。

(2)     宗教改革强烈的反对任何藉人的善工而得的称义。马丁路德由于许多个人的、神修的、哲学的、神学的以及教会的原因,开始对抗按他所理解的士林神学藉人力成义的看法,而强调三个有名的「唯靠」:唯靠基督、唯靠恩宠、唯靠信仰。他认为这三个唯靠就是迈向圣经的称义的唯一门路。天主出自仁慈赐人称义的恩宠,祂也恩赐信仰。罪人藉信仰接受基督的正义,而接受基督正义的行动是一种法庭的宣布:从此不再计算他的罪,基督的正义外加于他的身上(称义) (imputed, forensic justification)。一方面罪人是在基督内,但另一方面,他仍是罪人。这就是路德有名的公式:homo simul justus et peccator,称义之后,正义的人的善工就像信仰成熟的果子一样。

()天主教会的训导权藉特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反击宗教改革的主张。特利腾大公会议第六期会议(1547)发表了《成义》法令(DS 1520-1583)。它的准备工作历时七个月。该法令的目的不仅是为拒绝改革者的教导,也为天主教的恩宠论提供一套一贯性的陈述。此法令在白拉奇主义的自我足够论和宗教改革者的对受伤的人性之怀疑两极端中,采取了中庸的立场。它只讨论成人的成义,阐释三层成义的概念:成义的获得、保留和增长,以及因罪失义之后的复得。第十六章讨论功绩之为成义的果子,这一章概念全然是圣经的,是整个法令中最令人满意的部份。在十六章之后还附有〈成义典章〉(DS1551-1583)以谴责和绝罚的方式重复《成义》法令的理论。

二十世纪由于各种在历史上,以及在圣经及合一研究上的更新活动,对成义的基本意义,在各主要的基督徒教会中,已达成一广阔的共识。

()今日的合一神学特别发挥下列几点:

(1)     对人、启示及恩宠的整合看法把成义解释为一个包含各种动态因素的事实。它包含来自天主绝对的爱和自由的自我启示和自我通传,也包含法庭宣判的因素,宣布人完全无能藉自己的工作与三位一体的天主取得共融的事实。此外,成义也包含天主对人的不变计划:即纵使人罪恶满盈,人性却基本上仍是好的。最后,成义也包括由天主的主动而导成的人内在的更新,天主的创造性之言语不仅法庭性地宣布人恢复正义,也事实上把他变作一个在天主前的义人。

(2)     神哲学藉过程范畴不仅能把成义理解为一件在此时此地「点」上所发生的事件,而且把成义也视为历史性地,迈向末日圆满的过程。如此看来,义人─虽会犯罪,却会弃绝罪过─ 当真是「义人」,同时也是罪人了。

(3)     天主召叫人类,也召叫整个宇宙与他作亲密的共融。对于这无限丰富的真理,神学上有许多模式去阐释它,成义仅是许多中的一个而已。其他圣经模式还有:救恩─ 它从人无能摆脱灭亡的角度来说明这事实;解放─ 它预设人在监狱中,在被剥削的压力下,也在胜过他的暴力中的情状;盟约─ 它来自人类两伙伴立约的程序,但在天主和人、天主和以色列的盟约中,双方面的情形虽然与人间盟约不同,但它同样在爱的共融中,这包括秩序和法律;救赎─ 它预设人类藉赎金买回的情况;和谐─ 这是一个比较中国式的模式,建立于把所有事物带到生命的大融和的基本渴望上(天地人合一) ( 48)

(4)     神学必须显示成义的人和天主圣三间,由于成义所带来的不同的、却互相渗透的关系。首先,是无故被邀请与天主做亲密融合的义子和父亲的关系。其次,是被召叫作「儿子中的儿子」的兄弟姊妹和圣子之间的关系。其三,是与圣神,那在人心中最深之处之天主,有时超过言语的关系。

参考书目:

温保禄讲述,邝丽娟笔录,《天主恩宠的福音》,台北:光启出版社,1989137209

Anderson, H. G., ed.  Justification by Faith: Lutherans and Catholics in Dialogue.   Minneapolis, 1985.

Descamps, A.  "Justice and Justification."   DBS,  vol. 4. 1417-1471, 1496-1510.

Ebeling, G.   Luther: An Introduction to His Thought.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70.

Franco, R.  "Justification."   SM,  vol. 2.  239-241.

Kueng, H.   Justification: The Doctrine of Karl Barth and a Catholic Reflection.   New York: Thomas Nelson and Sons, 1964.

Mildenberger, F.   Theology of the Lutheran Confessions.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86.

Pesch, O. H.  "Rechtfertigung/Gerechtigkeit." Neues Handbuch theologischer Grundbegriffe,  vol. 4.  Ed. P. Eicher.  Muenchen: Koesel, 1991. 331-349.

谷寒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