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Z 部

自然与恩宠


 自然与恩宠

zìrán yǔ ēnchǒng

NATURE AND GRACE

参阅: 11 353恩宠 438基督徒人学 164自由 492超性 493超性主义 167自然主义

()概念说明:自然与恩宠nature and grace的问题隐含在所有关于人之救赎的神学反省上,尤其在创造与盟约、创造与降生、理性和启示及信仰、哲学与神学等等课题上与它更是息息相关。天主藉自我通传救赎人,而人的救赎就是自由地接受这份恩宠,从而建立起天人的相通关系。自然与恩宠的问题正是:在具体的救恩历史中,人与天主的相遇与交往有什么必须的条件?正因为天主的自我通传是绝对超越的,那么,有限的人是否有能力自由地接受天主的自我通传?

()圣经的作者使用整体的、位际性的、具体的、动态的语言来表达「自然与恩宠」的事实,很少用二分法(一面自然,另一面恩宠)的说法:1)圣经作者应用「盟约」( 588)、「精神」(ruah)、「父子关系」等等表达天人的相遇与交往。2)在具体的救恩史上,天主走向人是主动的、完全自由的,是白白赐与的恩惠。3)厄则克耳(卅六2627)、耶肋米亚(卅一33)等,提到人要以「一颗新心」认识天主。4)保禄与若望的著作用黑暗中的「旧人」与光明中的「新人」表示天主与罪人之间的对立。5)默示录作者用「天主子民」及「天主帐棚在人间」描写天人圆满的来往;他非常清楚地表示,新天新地是由天主而来,是绝对自由之爱的给予(默廿一15;廿二35)

()教会思想史中,在希腊罗马的文化背景上,教会思想家一步一步运用当时的思想范畴恰切表达天人间相遇交往的事实,「自然与恩宠」的说法就渐渐形成了:

(1)     克雷孟(Clemens of Alexandria, 140-217),奥力振(Origen, 185-254)、亚大纳修(Athanasius, 295-373)、济利禄(Cyril of Alexandria, +444)等都说道:天主性高于人性,人分享天主性,人因而被神化。

(2)     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强调恩宠的必要,反对白拉奇(Pelagius, 354-418);白氏特别主张人依靠人性的自然意志,自力地走向救恩。加答琪(迦太基) (Carthage)地方会议(418)以奥斯定教理驳斥白氏的「自力主义」。

(3)     基督论中有两性之说,即人性与天主性。加采东大公会议(451) ( 130)隆重宣布基督两性「彼此不相混地、不变更地、不分离地、分不开地结合」(DS 302)

(4)     多玛斯(Thomas Aquinas, 1225-1274)一方面用圣经与教父的说法,另一方面又应用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的人性论来解释「自然与恩宠」的关系。他认为:1)本性(自然),即肉身与灵魂( 294);在精神灵魂中有三种(自然)能力,就是理智、记忆及意志。2)超性,即恩宠加信望爱三种(超自然)德能。3)本性按着自己的理性,渴求并趋向圆满的境界,就是荣福直观;但本性并不能满足此一渴求与趋向,而要完全靠天主圣三自由的爱来满足。然而即使此一渴望不得满足,人的自然生活仍有意义。

(5)     卡耶大努(Th. Cajetanus de Vio, 1469-1534)可能误会多玛斯的思想,他提到「纯自然」(pure nature),藉之,士林神学的「自然与恩宠」两层不同领域的概念几乎定型了。

(6)     巴依乌斯(M. Baius, 1513-1589)强调恩宠于人性的内在性(DS1901-1980) 教会训导权却保护恩宠的恩赐性来弃绝巴氏的看法;杨森(Jansenius, 1585-1638)极言天主的恩宠时,教会训导权却来保护人的本性(DS 2001-2012)

(7)     梵一大公会议(1869-1870)论启示,仍用「本性」与「超性」(就是「自然与恩宠」两层思想) (DS 3004-3006, 3008, 3016, 3026, 3028, 3032, 3041)

(8)     第廿世纪的神学愈来愈肯定地走向「自然与恩宠」方面较整体性的看法;因此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就很少提到「自然与恩宠」两层领域的说法。

(9)     在保禄六世(Paul VI, 1963-1978)的《天主子民的信经》(1968),及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 1978- )的文件中又可找到「自然与恩宠」此二分法的说法。总之,教会文献中往往有两种语言:一属较静态「本性、自然与恩宠」的两层思想典型,一属较动态、整体性、来自圣经以及整体性的人文科学及哲学的思想典型。但教会训导权无论用那种语言,它一直认为恩宠预设(supposes)并完成(perfects)本性。

()今日神学指出四个模式来说明「自然与恩宠」的关系:

(1)     模式一:士林神学的传统说明。(图一)

1)优点:a)清楚易解,易于说明;b)明显保护恩宠的绝对超越性。

2)弱点:a)天主圣三对受造物的行动不具整体性,好像是两种前后或上下分两层的行动;b)恩宠有如在本性之上,自外而来,有「外在主义」(extrinsecism)的倾向;c)恩宠有 如附属品;d)不易培养积极、入世、整体性的灵修。

因此有一些思想家走向第二个模式。

(2)     模式二:新士林神学的新探讨。(图二)

 

此模式是依靠柏格森(H. Bergson, 1851-1941)、布隆德(M. Blondel, 1861-1949)、马雷夏(J. Marhal, 1878-1944)、亚法罗(J. Alfaro, 1914- )、鲁巴克(H. de Lubac, 1897-1990)等思想家的努力而发挥出来的。

1)优点:a)把传统的思想带入近代的思潮中;b)由具体救恩史、天主圣三之计划来反省;描写受造物内在的张力,一面趋向无限,一面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达到目标;c)恩宠不再是附属品,可称它为「缓和的内在主义」(moderate intrinsecism);强调以基督为中心,整体、积极、入世的基督徒灵修。

2)弱点:a)在严格的学术立场来看,此模式仍用第一模式的两种领域的思想,因此尚未彻底地解释「自然与恩宠」的接触点;b)教会训导权耽心,此神学看法不够清楚地保护恩宠的绝对超越性(DS 3891)

(3)     模式三:拉内(K. Rahner, 1904-1984)的解释。(图三)

1)教会训导权认为模式二某方面过于极端,好像否认纯本性,不够肯定恩宠的超越性。拉内面对此一困惑,试由另一角度努力说明恩宠的内在性。他有早期海德格(M. Heidegger, 1889-1976)存在分析的思想,同时处身先验方法(transcendental method) ( 160161)的思潮中,又有多玛斯士林神哲学的熏陶,因而把传统思想带入今日神学思想界内。

2)三位一体的天主自我给予的对象,是具体生存在救恩史中的人;这人包括两个形上因素:纯本性(pure nature)与「超性存在基本状况」(supernatural existentiale)。纯本性未尝独立存在,在拉内心中,只是个思想性的工具概念,用以讲解超性问题。「存在的基本状况」(existentiale)是海德格所用的思想范畴;意指人存在,不论想什么、做什么、发展什么,常生活在天主的恩宠、计划内,所以可以说,人本来就有「超性的存在基本状况」。「超性的存在基本状况」,如模式二所说,必有基督的幅度,是基督的超性存在基本状况。因此,不论何人,认识基督或不认识基督,只要是人,就生存在基督的救恩史中;无论在何处,人人都与基督有关。拉内称不认识基督的人为「无名基督徒」( 511)。天主无限,人则有限。有限的人接受无限的爱,是天主自我给予所产生的能力,所以天主的自我给予是人接受其自我给予的可能条件。人本性就有超越性;人既生存在超性救恩史中,他的超越性就有超性幅度(supernatural transcendentality)。人既有此超性的超越性,在主体的具体经验中,就能实在(某方面却又模糊不清地)体验到天主自我给予的奥秘。不论人有什么样的体验,当然也看那自由主体如何答覆天主的召唤。在具体自我给予的天主之召唤中,实在说,三位一体的天主乃绝对、直接临在于每人的生活中。所以要领人认识救恩史中的天主及基督启示的天主,就要从人具体的经验出发,使他愈来愈深地瞭解,并清晰体验到生活的经验中所包含的,临在的绝对奥秘。

3)优点:a)拉内以此解说,避开了模式二中教会训导权所无法接受的「内在主义」之说法。b)面对现代思潮,有所适应。c)由「超性存在基本状况」推出无名基督徒,有助于基督徒以更积极开放的态度接近非基督徒及无神论的人。换句话说,他指出了人类彼此接纳、相互沟通、走向合一的基础与途径。d)清楚表示,由三位一体的天主来看,整个人类乃以基督为

中心。e)可建立一个入世并整合性的灵修。

4)弱点:a)如模式二,虽从救恩史中天主的爱出发,但以严格的学术立场看,拉内仍从人的自由主体说起。b)「超性的存在基本状况」也未能彻底解释恩宠的内在性与恩赐性。「超」性究竟为何﹖人仍然分为两层。c)「超性的存在基本状况」用法上含意不完全一致,有的著作中似指人接受天主的自我给予的准备恩宠,有的又像是天主自我给予的恩宠。在拉内辩证性的解释中,以之为天主自我给予的恩宠时,颇能表达天主恩宠的内在性;但是为了表达恩宠的恩赐性,他有时用作人接受天主自我给予的准备恩宠。

(4)     模式四:更动态的神学看法。(图四)

近代不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哲学、神学各方面均有新发现与新思潮,如量子力学、第三波、心理学经验、关系形上学等等,加上中国传统思想,都成为影响人思考的背景,由此发挥出第四种模式。

1)不从人性出发,而如模式二、三由天主爱的奥迹开始,但更彻底;又以基督为中保,使含基督幅度。为尽可能解说清楚,本文尝试以三个彼此有形上关系的形上观念(存有、人性、位格)一步一步阐释恩宠与纯本性两概念。

a)恩宠:

从「存有」来说,恩宠就是基本有建设性的关系。这个关系包含两面:无限的一面,即三位一体之天主的自我给予;天主是父、子、圣神有区别的关系,祂向有限受造的自我给予也有区别。有限受造的一面,即是人有限的存有趋向三位一体之天主的关系。

从「人性」来说,按基督徒人学( 438)的系统的解释,人性乃包含物质幅度、生物幅度、精神幅度、大我幅度、超越幅度五个相互渗透的幅度的关系。超越幅度在信仰的了解中,即三位一体天主的临在,是人和三位一体天主的关系。所以,从人性来看,恩宠指的就是,天主在超越向度上与人的关系,是天主渗透一切的临在。超越幅度的「超越」表示无限到有限,有限到无限的的动态来往,特别指出二者互动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然与恩宠」就不再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了。

从「位格」来说,恩宠乃是有意识的、自由的、有名的、明显的、显现的、被接受的三位一体的天主。

在此动态的解说中,显然用不着「超性」的说法。如果用不着「超性」,原则上也用不着「纯本性」,但是本文愿意在此模式中指出「纯本性」的范围。

b)纯本性:

从「存有」来说,「纯本性」乃是由静态、哲学角度描述的语汇,是一个原则上能够独立的形上可能性;但事实上,在具体的天主爱之计划中却非独立存在,意即:在人体验、认识的救恩史中,「纯本性」并非与恩宠对立的自主存有物。

从「人性」来说,「纯本性」指四个幅度的关系。理论上,天主可以创造这样的人:只生活在四个幅度中,不包含天主在恩宠中的自我给予;但事实不然,在具体的天主启示中,找不到这样的「纯本性」。

从「位格」来说,「纯本性」系立于自我给予之天主对面的一个,有自由意识,却尚无天主自我给予之恩宠的人。

c)评价:

此一模式是靠较整体性的信理神学而发挥的。

与圣经、教会训导所肯定的彼此相贯。因由天主爱的自我给予出发,从人存有、人性、位格三方面阐释,肯定了恩宠的恩赐性及天主给予的自由。

天主自我给予的内在性,在此一解说中至为明显;天主的自我给予不再是附属品,而是人存有、人性、位格最深的奥秘。

此一模式明白说出,人是被召唤者、接受者、答覆者。

人的世界实际上充满天主的临在,端看如何培养信仰的眼光。此一模式有助于建立积极、入世、整合的灵修。

可作与其他宗教交谈的基础。因为基督徒在自由意识中体验到天主爱的奥迹,从而产生传福音的基本使命感;又因深知在存有、人性上,人人无异,同样生活在天主的奥迹内,而能在传播喜讯时完全尊重无基督信仰的人。

有助于教会本位化。因为此一理论肯定天主临在于每一个人、每个社会的生活中。天主既临在于中国,一个中国的信仰团体势必会尽量以本位的种种因素,宣述三位一体之天主的临在奥迹。

以上四种「自然与恩宠」之关系的神学思想模式目的都在说明一件基本的事实:即天主圣三与自由的人类在爱中的相遇与交往。在具体的信仰生活中,静态、动态的说法都要用,彼此是互相补充的。在今日思想典范( 304)的转变(shift of paradigm)中,神学界用关系、动态的存有、人性、位格等词汇来表达教会所肯定的信仰。在此动态思想典范中,不必用静态的「自然与恩宠」二分法的思想典范。

参考书目:

谷寒松,《神学中的人学:天地人合一》,三版,台北:光启出版社,1996241-260

温保禄,《天主恩宠的福音》,台北:光启出版社,1989

Baltazar, Eu. R.   Teilhard and the Supernatural. Baltimore: Helicon Press, 1966.

Carpenter, J. A.   Nature and Grace: Toward an Integr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rossroad, 1988.

Duffy, S. J.   The Graced Horizon: Nature and Grace in Modern Catholic Thought.  Collegeville: Gla-zier Liturgical Press, 1992.

Kenny, J. P.   The Supernatural.   New York: Alba House, 1972.

Lubac, H. de.   The Mystery of the Supernatural.  Lon-don: Geoffrey Chapman, 1967.

Mackey, J. P.   Life and Grace.   London, 1966.

Mascall, E. L.   Nature and Supernature.   London: Darton, Longmann and Todd, 1976.

Meynell, H.   Grace versus Nature.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65.

Rahner, K.   Nature and Grace.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63.

Scheeben, J. M.  Nature and Grace.  St. Louis: Herder Books, 1954.

Sittler, J.   Essays on Nature and Grace.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72.

Spretnak, C.   States of Grace: The Recovery of Meaning in the Post-modern Age.   San Francisco: Harper, 1991.

谷寒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