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K 部

克修


kèxiū

ASCETICISM

参阅: 436基督宗教 444基督徒灵修 711灵修神学 381神秘神学 674辨别神类

()概念说明:克修一词的希腊原文askeinaskesis,是指操练,特别是体能的操练,进而引申为伦理心神方面的修练。

各个文化与宗教都有其修持的理想与方法,这里特别介绍天主教会的克修传统与克修神学的近况。

()教会的克修传统:

(1)     为达成基督以言以行所显示的生命理想:即人性完美(玛五4348),人在生活中就必须作明确的取舍,努力「择善」固执,恒心到底。保禄以「体育竞赛」(格前九2427;斐三1214)或「兵士战斗」(格后六310;弗六1020)来表达灵修的努力,他真真实实地「打完了这场好仗,跑到了赛程的终点」(弟后四7),完成了与基督「同心一体」的永久合一。初期教会直接由宗徒传承学习了此种「效法基督,与祂同死同生」(斐二511;若壹三16;弟后二1112)的灵修生活─ 克己修身,以达成与基督的合一。此后教会的克修传统,在其长久的成长过程中,虽因时地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中心理想:「与基督同死同生」,和基本修持方法:「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玛十六24),则一脉相传,一直到今天。

(2)     现将此传统的主要因素列举在下面:

1)修持理想:与基督同死同生:参与祂的苦难,分享祂的复活(斐三1011;罗六314)

2)基本方法:每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

3)生活落实:「死于罪恶、脱去旧人」以净化身心;「穿上新人、活于正义」而积极成长。

a)死于罪恶(玛五2930;谷九4348)

b)脱去旧人:戒绝淫乱、不洁、贪婪、放荡、醉酒、忿怒、谎言、仇恨等(迦五1921;弗四1722;哥三59)

c)穿上新人:在心思念虑上改换一新;一心思念、追求天上的事,在那里有基督坐在天主的右边(弗四2324;哥三141014);怀有基督所怀有的心情(斐二511)

d)活于正义:在基督内活于天主;有如从死者中复活的人,将自己的身体献于天主当

作正义的武器(罗六314);常怀感恩之心,以圣咏、诗词……赞颂天主(哥三1517;弗五1721);我们是天主的子女,基督的同承继者;只要我们与基督一同受苦,也必要与祂一同受光荣(罗八1217)

()克修神学近况:

教会的修持传统与主要因素的系统性整理,逐渐成为「克修神学」,那是比较晚近的事。十七世纪有《克修神学与神秘神学纲要》问世,十八世纪更将此二者的内容划分清楚:克修神学讲述人力所可达成的灵修境界;神秘神学则专门研讨「神秘状况」,完全来自天主,人无法主动获得。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现代灵修学者大都采用「灵修神学」的说法,将二者包括在内。现将克修神学的主要内容列举于下,并指出如何可与现代心理学的资料相互配合:

(1)     克修神学的整体目标:使信仰生活─ 天主子女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充分的发展与成长。

(2)     天主子女生命的「天然真貌」:1)与天父、基督、以及圣神的关系。2)与圣母、教会、以及天上大家庭的关系。3)在此可利用的心理资料(不同人格典型:个性特征、形成因素等)

(3)     灵性生命的成长过程:

1)净化阶段:a)克除私欲偏情,使本能冲动与各种情绪都能「合情合理」而走向「致中和」。b)战胜尘俗邪恶,摆脱一切执迷物累(贪求财富、权势、尊荣等)c)心理幅度:疏导心理葛藤,建立自我肯定,体认不成熟的特征与后果等。

2)明化阶段:a) 内心日渐「清、明」,生活更「有根」,更踏实。b)神业更规律、有恒(祈祷、圣事、圣书、接受辅导等),基督逐渐成为生活的中心。c)心理幅度:发展心理学,人格成熟的特征与影响等。

3)迈向合一:a)生活逐渐「一心有祂」。b)对一切事物皆以是否「中悦天父」为取舍准则,不再为「贪、惧」之情所左右。c)热爱教会与人灵,甘心付出一切。d)心理幅度:高峰经验,心理整合等。

(4)     灵性生命的成长方法:祈祷、圣事、圣书、敬礼、接受辅导等。

参考书目:

方友儒,《神修入门》,台中:光启出版社,1966

成世光,〈灵修生活之三:修身克己〉,《神学论集》44 (1980)257-261

明镜,《聆听圣保禄》,台中:光启出版社,1981

马斯洛(A. H. Maslow),刘千美译,《自我实现与人格成熟─ 存有心理学探微》,台北:光启出版社,1988

马骏声,《神修学》(上、下两册),重版,澳门:慈幼印书馆,1950

张春申,《圣保禄论基督与教友生活》,台中:光启出版社,1959

陈文裕,《天主教基本灵修学》,台北:光启出版社,1988

赫洛克(E. B. Hurlock),胡海国编译,《发展心理学》,修订再版,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77

欧迈安,蔡秉正译,《灵修神学》,香港:生命意义出版社,1989

徐可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