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X 部

希望


xīwàng

HOPE

参阅: 496超德 315 信仰 604爱 353恩宠 90末世论 87未来 520进化
(一)概念说明:希望Hope的拉丁文是spes,希腊文是elpis,按字面的意思是指「对善的渴望,伴随着期待这善,或相信可获得这善;对未来的事件有信心;对善有最深的期待;提供希望者」(Webster)。
神学中,希望是三超德之一,是天主给的恩惠及基本能力。天主藉此能力邀请人朝向那超过人所能想象的未来,这未来就是三位一体的天主。希望带给生性软弱的人一种力量,使人能有勇气走向天主。具体而言,基督徒的希望来自于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不论信友个人或教会团体都怀着希望,也都是走在救恩道路上的天主子民(LG 8,48;GS 1)。因此所有的天主子民,以自身活泼的希望,不断地向世界提出挑战,也以具体的生活,向人说明所怀希望的理由是什么(伯前三15;LG 10)。
(二)近代思想中,希望成为很重要的主题,原因有六:
(1)     自从哥白尼(G. Copernicus, 1473-1543)和加利略(G. Galilei, 1564-1642)扩展了人类的空间视野以后,有爱因斯坦(A. Einstein, 1879-1955)提出了相对论,这些思想推翻了人类过去以地球为中心的静态思想模式。
(2)     长久以来,西方社会一直笼罩在基督宗教的气氛中,直到人文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参 474)之后,人类的理性与自由开始获得解放,人也逐渐掌握自己的命运与历史文化 (参 146)、但是当人自我解放的状态走入了极端,甚而否定人类与超越的奥秘间原有的关系时,就引发了对存在所怀的恐惧。尼采(F.W. Nietzsche, 1844-1900)面对这种思想的转变,他认为:在这个「超人」的,及一切价值都转变的时代中,「希望」是骗人的,也不符合事实,更不合乎人的知识,当人期待死后的未来(包括天主在内),都只不过是弱者的内心投射罢了。
(3)     人愈体验到自我的解放,就愈重视历史。人更是创造历史的存在者,当人不再认同中古时代士林哲学所说的「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时,「未来学」就此闻世了。
(4)     生物界中,达尔文(Ch.R. Darwin, 1809-1882)的进化论使地球上一切生物都被整合在巨大的进化过程中。这种突破性的概念使生命的发展和未来实在密不可分。德日进神父(P.Teilhard de Chardin, 1881-1955)借着他神秘的宇宙观体会到一切受造物(包括人),终将朝向生命的中心(耶稣基督)而去。
(5)     马克思(K. Marx, 1818-1883)颠倒了以往充满力量的宇宙观,却把物质看成宇宙的重要因素。他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种辩证性、物质性的过程,推动这个历史过程的则是阶级斗争,历史的终点就是人类所希望的乐园:无产阶级的社会(参 347):布洛霍(E. Bloch, 1885-1977)在马克思的思想背景上发挥了希望的哲学体系(希望原则),这是一个新的、没有宗教的人生观。他认为自然和人都还在生命的孕育期中,真正的人类将在现今人类历史的末刻出现。他把圣经中的希望观总摄视为人要成为神的理念。那尚未显现出的完美的人则是希望的主体,至于天主,祂不再是超越的独立存在,反而只是内涵于人的领域中的因素。
(6)     科学主义为人类带来了一些假像(如核能武器、星际大战等),令人误以为科技万能。但是近世纪来,石油危机、环保危机动摇了人心,也震憾了人们原来对科技人员所怀的希望。由此,人日益体会到地球生态所面临的危机,也了解到人类地球村终究不能建立在科技主义者所带来的假像上。
中国文化中,希望并不是很重要的思想论点,但在历史过程里,中国人却含蓄的活出希望的内涵。因为人性本善、传宗接代都本是理所当然之事,四海之内皆兄弟、天地人合一(参 48)更是未来能达致的目标,总有一日,借着道的德能,人要进入全福的境界中。近几世纪来,中国文化受到各种外来思想的影响,使得中国人更能体会到希望所带来的力量。
(三)圣经旧约和新约的信仰体验构成了基督徒的希望之基础:
(1)     旧约中希伯来文以五个动词表达出希望的动力(希腊文则是elpizein,hypomenein):1) qawah:期待和希望(如:耶十四22;依廿五9;卅三2;约十九10:箴十一7)。2) yahal:等待、引颈等待(咏一三○5~6;则十三6;哀三18;依四二4;米五6)。3)batah:信赖、信任(旧约中用了118次,其中有44次见于圣咏中)。4) hakah:紧张的期待、望(索三8;咏一○六13;依八17;约三21;哈二3)。5) sabar:希望、等待(咏一○四27;一四五15)。
旧约以历史书、先知书、智慧书三个角度描写希望。
1)历史书:是在雅威的救恩行动上建立了希望,可分五部份来叙述:
a)雅威典(包括厄罗兴典):在达味王朝派络中发挥天地的来历;天地的来历是人类来历的基础;人类的来历是以色列子民来历的根源;因此雅威典很强调雅威的许诺。人类在罪恶中原来没有希望(创三14,17;四11;五29;九25),所以以色列得以存在、达味王朝得以兴盛,全是由于雅威的恩惠。以色列人相信自己民族祖先的天主雅威是许诺给亚巴郎的天主(创十二1~3),是具有未来的天主。天主的许诺和人的希望就建立在具体的许地(创十三14~18)和后裔(创十五1~6)上。梅瑟得到两种许诺(出三7~8),就是从埃及人的手中的解放(出三~廿四)及一个美丽的、流奶流蜜的地方(苏十~廿三;申十四29;廿三21)。雅威的许诺比亚巴郎与梅瑟更经久(创廿五7~11;申卅四1~12)以民真有希望。
b)司祭典:以色列在被放逐的经验中开始了新生活,这经验也促使以民反省到人类的历史充满了希望,有天主的祝福、许地以及繁多的后裔(创一~九;二八4;三五11;四七27;四八4;肋二六9;出六2~8;十九6;三一16~17;依二24;六5)。
c)申命纪以及和它有关的历史书,把以色列的历史视为一连串的过程,有天主的许诺、以民的犯罪、审判及宽赦、被弃绝及悔改,一直到归向雅威(民二;撒上十二20,22;列下十七13;二三25)。在此高低起伏的过程中,以民都没有放弃希望。因为雅威的爱以超过人所能想象的方式进入以民的生活中,成为以民希望的根源(申七7~8)。除了以上的传统以外,天主藉纳堂先知传来的对达味王朝的许诺(撒下七12~13)又成为以民希望的记号。
d)友弟德书以具体的故事描写出在特别危险的情况中(友一~七),信仰和希望令人惊讶地得到新生(友八~十六;特别是九5~6,11)。
e)马加伯书则借着母子的故事描写以色列信仰中的希望(加下七6,9,11,14,17,19,23,29,31~38)。
2)先知书:先知们在他们对推动救恩历史的雅威所具有的体验中(依六;耶一3~10),一直宣扬着雅威伟大的乌托邦(耶十四8,22;十七13~14;廿三5~8):1)他们强调应有具体的伦理道德生活及宗教行为。 2)他们也提出雅威在未来将赐与更伟大的许诺(依二1~5;耶卅一31~34;则三六25~26;索十四16;依四五14~15)。 3)他们将以色列的希望建立在一个将要来到的默西亚(依七14;九5;十一1~5;米四14;哈二23)及上主仆人(依四二1~4;四九1~6;五十4~9;五二13~五三12)身上。
3)智慧书:智能传统把以色列的传统(包括圣咏)应用在以民的礼仪生活中,特别指出义人有未来,有希望(箴十28;十一 7,23;廿三18;二四14),雅威将保护那些依靠祂的人(咏廿八7;廿五2;三一7;一一九16),希望可以驱散恐惧(咏四六3;箴廿八1),亵渎者将没有希望(智二1~9)。
综合而论,旧约的希望观前后有四种型态:1)由于以民的天主观日渐丰富,促使他们的希望观也日益浓厚,这希望的根源就是天主。2)以民把原本具体的允许的福地和后裔两个概念,提高到具有更深更广的意义,就是人类救恩的圆满全福就是与雅威天主的同在。3)以民将原本专注此世之希望的视野投向那超越死亡的境界中。4)以民希望的目光日渐投注于那将要来到的默西亚身上。
(2)新约把希望建立在耶稣基督身上,祂应验了旧约中一切的许诺(路廿四25~27),祂是经过死而复活的主(参 603),是我们的希望(哥一27;弟前一1)。基督徒本身即拥有希望(罗十二12)。否认耶稣基督的人没有许诺,也没有希望(得前四13;弗二13;斐三18~20)。新约虽然在一些著作中(如:对观福音,若望福音,默示录,雅各布伯书信)没有明显的提到希望,但在四部福音、默示录及雅各布伯书中都曾为基督徒的希望做见证。保禄宗徒的思想中,希望是在帮助基督徒们能生活在「已经」和「尚未」的张力中(罗四18;哥一4~5,23),因此在他的书信里,希望的对象或内容就是不可见的奥秘(罗八24~25)、是救赎(罗五9~10)、是耶稣基督(弟前一1)、是成义(迦五5)、是犹太民族的皈依(罗十一25~32)、是我们已得到的救赎启示(罗八19;迦五5;格后四17)、是分享基督的光荣(罗八17;格后三18;弗三20;哥一27)、是永生(罗五17;哥三1~4;弟前一16;六12)、是生活的天主(罗十五13;弟前四10;五5)、是天主的国(格前六9~10;十五50;迦五21)、是耶稣基督的来临(格前一7;斐三20;得前一3,10)。由此可见,新约的希望是「更好的希望」(希七19),这希望因着耶稣基督而建立在已应验的许诺之基石上(罗十五12;依十一10)。换言之,新约的希望是建立在耶稣的死亡、复活、升天、圣神降临的新而永久的盟约之上。所以在新约中也可综合出四种希望观:
1)救恩历史中的天主是人最深的希望来源,人借着耶稣基督的启示而认出了三位一体的天主,并由此而建立了希望,所以那些接受并相信耶稣基督的人,就能够把救恩的天主当做最深的希望。
2)因着天主第二位的降临,人获得了希望,藉此希望的力量,基督徒虽然把握此世,但也在末世观的带领下,不眷恋着转瞬即逝的此世。
3)希望、信仰和爱应该是一个动态性的整体。
4)信友个人和团体都是有希望者,也该为自己所怀的希望,随时准备着向人提出真正的理由(伯前三15)。
(四)在神学层面上,可由四个向度来探讨希望:
(1)     系统神学的希望观:
1)初期教会:初期教会头三世纪正面对许多有关基督论的问题,所以不怎么注意希望的论题,但这并非意谓着初期教会不提希望的事。反之,亚历山大人克雷孟(Clement of Alexandria)、奥力振(Origen) (PG14,979ff)、金口若望(John Chrysostom) (PG 52,549ff)、费若纳人芝诺(Zeno of Verona,论希望、信仰与爱PL 11,269ff)、依雷内(Irenaeus)、盎博罗修(Ambrosius)等的人的著作中都提到希望。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在反省希望的论题时,指出希望的恩惠性,未来性及个别性这三项因素将是希望神学反省中很重要的论点。初期教会中第一个对希望做较为系统性解释的是拉贝都斯(R. Paschasius, 约786-860),他写了一篇文章来讨论信仰、希望和爱的神学(PL 120,1435-1458)。
2)中古时期:此时有彼得隆巴(P. Lombard, 约1095-1160)对希望提出见解:「希望是一种令人渴求精神及永生幸福的德能,人藉此德能而期待未来的幸福。这未来的幸福一方面是因着天主的恩宠而来;另一方面则由人的功劳而获得;这些功劳或是在希望之前,或是在所希望的事实,就是全福的境界之前就已具有」(格言录III d26, c1)。多玛斯(Thomas Aquinas, 约1225-1274)运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的思想体系,又接受了奥斯定及中古时期的神学系统之后,提出了他的希望论,共分三个论点:
a)希望是一种希求力的动态面,这希求力有四个对象:(a)希求善,因此它是惧怕的相反。(b)希求未来的善,这未来的善与现今的享受不同。(c)希求至善(bonum arduum),也就是不易达致的善,所以希望和简单的愿意在强度上不同。(d)希求可能的善,和绝望完全不同(S.Th. II-1,q.40,a.1)。
b)希望的三层面:(a)存有面:人是有限的存有,在人的有限中,人仍会渴望趋向无限存有的圆满境界。(b)存有论面:人在自由而理性的存在中,将所希求的四个对象澈底地应用在无限而绝对的善的平面上。换言之,这四个对象就是绝对的善、绝对的未来、最高的善及最可能的善。(c)超性面(参 492):人希望永远与三位一体的天主在一起。与人类同在的三位一体的天主本身是希望的型式对象(formal object);与三位一体天主同在的幸福及光荣是希望的质料对象(material object)。
c)多玛斯也发挥了基督化的希望(S.Th. III,q.1,a.2;q.25,a.4s.c.;q.53,a.1;q.57,a.1,ad.3),使人怀着更确定性的希望以跟随耶稣基督。
(2)     希望的主观面:得救的确实性。中古时期末叶的神秘家指出希望于主体内在的向度。唯名论的兴起,也使得近代神学特别注意希望在主体内的确定性,可由二位神学家的思想来探访:
1)马丁路德:马丁路德(M. Luther, 1483-1546)的神学中一直渴望着能寻求一位仁慈的天主,所以在他渴求救赎的意念中,希望就成了成义(称义)信仰的因素之一,这希望特别表示出信仰的未来向度。基督徒的希望和一般希望不同;基督徒的希望有二个面目:a)负面性:基督徒十分确定,在宇宙中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上主的救恩工程。b)正面性:基督是上帝临在的确实凭证。
2)康德:康德(I. Kant, 1724-1804)在《纯理性批判》一书中,曾提出三个问题:a)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理论的范围。b)我应该做什么:这是实用的范围。c)我可以希望什么:这是理论与实用的整合面,也只有宗教才能回答。
康德以这三个问题答复了伯前三15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他也答复了当时人们所提的另外一个问题:基督徒为什么有希望?他的回答是:人只能借着希望而信赖神,因为:a)只有神才能使人得到罪的赦免。b)靠着希望才能使人有勇气在历史中走向未来那更完美的境界。c)人只有在希望中才能把握住未来。
3)只有在希望中,人类才能避免两个极端的态度:a)过分乐观主义(莱辛G.E. Lessing,1729-1781):这是宇宙内的进步思想,认为人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达到圆满的境界。b)悲观主义(门德尔松M. Mendelssohn, 1729-1786):这种主义认为人类整体终将走向堕落。
只要能避免上述二极端,人类在理论及实用的层面上便能达到目标,因为人一方面理解自己所知道的理论,又能实践这理论,二者相互配合,必能促使人走向宇宙的中心。
(3)     希望的社会面:救恩历史中很少提到希望的社会面,使希望的社会面转而进入了非基督信仰的领域中,如启蒙运动、唯心论、辩证唯物论等。现今神学界兴起了二种相互关联的神学思潮,就是政治神学(参 295)及解放神学(参 607),这些神学思想特别指出基督徒在社会、政治层面的使命。因为基督徒生活在末世的希望中,所以他(她)对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有建设性、批判性的意见。同时,基督徒更以积极性的关怀和创造性的动力进入世界中,借着参与此世的一切,而能具体生活出那创造未来及赐与救恩的天主面目。
(4)     希望的末世面:教会是个怀有末世希望的团体,她忠实地跟随耶稣基督,为人类及世界牺牲一切;靠着信仰她也分享耶稣基督的复活光辉而生活在新天新地中。德日进神父特别指出世界与宇宙的未来,他认为近日人类所面对的大危机,正要求着全世界、全人类要对未来的生存行动投入更大的心力,如此才能使全人类生活在圆满之境,这圆满之境的中心就是基督徒所相信的耶稣基督及天主圣三。换言之,天主圣三终将吸引整个宇宙走向那末世的圆满境地:新天新地(默廿一~廿二)。
(五)教会训导权:
(1)     教会训导权多半是在保护信仰的立场中提出希望的概念(DS 958-959,2207-2214,2453-2467)。
(2)     特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中,将希望视为准备成义的行动(DS 1526),这希望和善行有关(DS1545,1576)。所以希望是借着圣神而倾注于那些成义者的心中,且在他们内依附着的恩惠(DS 1530),但是人对自己的得救并无绝对的把握,而是靠着天主的恩宠(DS1541,1533)。
(3)     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则将耶稣基督在福音中宣讲的希望和人类的喜乐忧虑予以连在一起(GS 1,93)。
(六)系统神学中,因着人类近日共同产生的问题(如人口膨胀,人权问题,国际债务,生态环境……等)而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1)     应在现今思想中指出希望所具有的作用与地位。
(2)     应指出希望是人学方面的基本因素,人类的存在中如果没有希望,根本无以生存。
(3)     应指出希望的教会面,基督面、天主圣三面。
(4)     应指出希望本身的丰富内涵。
如此,方可将希望动态与静态二方面的向度表达出来。期盼在希望神学中,也能与中国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希望观相结合,成为中国本地化的希望神学。
参考书目:
〈希望〉,《圣经神学辞典》,321号,809-813 。
〈希望,望德〉,《圣经辞典》,659号,298-299 。
Alves, R.   A Theology of Human Hope.    Washington, 1969.
Bloch, E.   Das Prinzip Hoffnung.   Frankfurt, 1977.
Boros, L.   Living in Hope: Future Perspectives in Christian Thought.   London, 1969.
Engelhardt, P. "Hoffnung."   LThK,  vol. 5.  415-424.
Hamel, R.  "Espérance."  Catholicisme,  vol. 4. 446-459.
Kerstiens, F.   Die Hoffnungsstruktur des Glaubens. Mainz, 1969.
─── .  "Hope."   SM,  vol. 2.  61-65.
Kittel, G.  "Elpis, elpizo."   ThDNT,  vol. 2. 517-533.
Laurentin, R.   Nouvelles Dimensions de l'Espérance.   Paris, 1972.
Macquarrie, J.   Christian Hope.   New York, 1978.
Marcel, G.   Homo Viator: Philosophie der Hoffnung.   Duesseldorf, 1949.
Moltmann, J.   Theology of Hope: On the Ground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a Christian Eschatology.   New York: Herder and Row, 1967.
─── .   Hope and Planning.   New York, 1971.
Rahner, K.  "On the Theology of Hope."   TI,  vol. 10. 242-260.
Woschitz, K. M.   Elpis Hoffnung: Geschichte, Philosophie, Exegese, Theologie eines Schluesselbegriffs.   Wien-Freiburg-Basel: Herder, 1979.
谷寒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