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S 部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shèhuì zhǔyì

SOCIALISM

参阅: 283社会 417教会社会思想 363乌托邦 347马克思主义 134共产主义 

()概念说明:

社会主义socialism是各种社会思想和这种思想付诸实行的政治性运动的总称。早期的社会主义偏重于思想理论,晚期则以社会运动占上风。由于各派社会主义思想及经典皆不一致,最多祇能说:它是「社会主义者希望在具体社会组织中实现出来的一套价值和渴望」。社会主义虽可追溯到柏拉图(Plato, 427-347)的「共和国」、摩尔(Th. More,1478-1535)的「乌托邦」及十八世纪启蒙运动( 474)乌托邦文献,但主要的根源于许多作者对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反省,反对由于资本主义型态及自由市场所带来的不正义、贫富不均及痛苦;并为了对抗当代的个人主义所提出一种团结的生产团体。有些人认为只要生产工具的完全收归国有即可达到目的,但有的则认为只需把关键性工业收归国营;另有些则坚称只要国家的计划经济就够了。十九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期间,马克思主义占了优势,当时社会主义几乎与马克思主义同义。马克思(K. Marx, 1818-1883)的社会主义迄今又分成共产、修正、及自由民主三派。

()历史演变:

(1)     社会主义观念的源起:「社会主义」一词在1830年左右首次出现,法国的圣西门(C.H. de Saint-Simon, 1760-1825)和傅里哀(F.M.C. Fourier, 1772-1837),以及英国的欧文(R. Owen, 1771-1858)在他们的著作中都用此词。傅里哀和欧文的拥护者都试图以其信念建立合作的模范团体,后者在英美等地都未见成功,但他们的思想都影响了马克思的思想。

(2)     马克思的自由民主的崛起:马克思在1848年与恩格斯(F. Engels 1820-1895)合拟了《共产党宣言》( 134)。马克思主张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所谱成的;社会各面都与经济产品的模式息息相关;他自称这种学说为「科学的社会主义」,以别于过去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又说无产阶级对抗资本家的结局将塑造出社会主义的新社会。1864年,在伦敦成立国际工人协会,通称为「第一国际」,继续把整个欧陆(尤其是德国)卷入各种社会主义运动中。

(3)     德国的拉撒尔(F. Lassalle, 1825-1864)与马克思看法有点不同,他认为需要政府提供资本才能把工人从资本家势力中解放出来。1869年,社会民主党创立,党员剧增。1860年代,马克思在英国第二改革法案之后,曾建议英国可采和平革命方式以达到目标,并认为这种和平方式也许可行于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1899年,贝士坦(E. Bernstein,1850-1932)更主张德国不必走革命路线,就可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此即所谓的「修正主义」(revisionism)。其他欧陆各国(如法、比、奥)也先后成立社会民主的党派。直到二十世纪初,除俄国外,社会主义在大部分欧洲国家中已成为议会中一大势力。1899年成立的「第二国际」,在德国领导之下,曾发表许多煽动人心的宣言以反对战争;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爆发后,其成员都站在自己的政府一边,放弃国际工人阶级团结的念头,此组织乃宣告瘫痪。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其他社会主义的趋势:虽然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中占优势,但在英国则不然。1880年代由青年才俊所组成的「费边会社」倡导费边主义(Fabianism),主张渐进的社会主义。而法国则有工团主义(syndicalism)运动,拒绝走政治路线,主张透过「全面罢工」以解放工人;此外,当时英国有一种基尔特社会主义(guild socialism),宣称产业国有而由工会管理。上述这些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5)     俄国社会主义的兴起:俄国的马克思主义之父毕列沙诺夫(G.V. Plekhanov,1856-1918)认为俄国的革命特性将如欧洲一样。列宁(N. Lenin, 1870-1924)则主张更激进的革命方式;1917年二月革命后,沙皇垮台,布尔希维克(Bolsheviks多数党)取得政权,建立了「第三国际」。他们相信革命很快就会蔓延到欧洲各地。1920年所谓的「国际共产」会议后,促成许多模仿俄国模式的世界革命组织,并无条件接受俄国的领导。

(6)     大战期间的共产主义:此时欧洲的社会主义在第二国际的成员与第三国际的共产主义者间产生严重分歧。又逢世界经济不景气,而社会主义的政府无力挽救,导致德国纳粹兴起,摧毁了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义大利的社会主义也因墨索里尼(B. Mussolini,1883-1945)的掌权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建立的,从1935年起由毛泽东(1893-1976)领导。

(7)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后的社会主义:此时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在农业社会和落后国家迅速扩散。为了对抗殖民地主义,解放运动采用新的社会主义观念,认为只有透过国家的经济指导,国家才能真正独立。新兴国家以苏联为快速工业化的楷模。各种政权(从一党专政到极权独裁)都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同时欧洲(如西德、英、法)的社会主义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转向「福利国家」,改采部分公有与计划的混合经济之渐进路线。非洲的社会主义面对情势需要,将重点转到工业化、教育、健康服务、住屋等问题上。中东的社会主义运动以一个阿拉伯民族为诉求,不分阶级,为求现代化与阿拉伯各族的和睦。至于东南亚(如缅甸、越南、中国)的社会主义党派,在扮演争独立角色后,却未能立刻在政府的政策上扎根。有的想走西欧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反变成极权专制。只有新加坡和印度试图结合民主与社会主义的计划。亚洲的社会主义一如非洲,成了谋求现代化及快速工业化的少数新特权者的意识型态。纽澳的工运倾向渐进路线,基本上虽强调社会主义的计划,事实上主要关怀的是运用政府的控制来应付问题,而各种社会安全措施都有助于纽澳成为现代福利国家。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如阿根廷)早已开始,但不久就四分五裂,如今的政府(如智利)都致力于外资工业国有化及有计划的重建国家。

()研讨反省:

(1)     全球千千万万人均倾心于以全盘计划、生产工具国有为本,来创造平等、民主、如兄如弟之社会的社会主义远景,但实现出来的政治性运动却支离破碎,使早期的锐气大挫。俄国革命导致极权式的独裁,腐蚀了社会主义的精神;各种权威主义运动都假借社会主义之名,更使它元气大伤。在西欧及美国,社会主义已等同于社会安全的推广及福利国家的各种措施。

(2)     1989年东欧、中欧及1991年苏联变动,并不是渴求资本主义,而是寻求社会主义中真正的自由民主。许多国家(包括印度)以社会主义者自居,其实是真正的资本主义者(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是否为「劳力」服务,重要的不是资本的所有权,而是资本的「使用权」。

()天主教对社会方面的教导:

(1)     天主教所支持的社会主义有七大特征:1)道德的:它使人团结,为一切的正义而奋斗,以脱离贫穷的生活。2)解放主义的:它必是由工人及一切爱好正义的人共同奋斗的结果,使劳力比资本更占优位。3)合作的:这种自治的社会主义具有「中央计划」与「地方参与」间的紧张。4)四海一家的国际感:有限自然资源的分享。5)改革主义的:非暴力地改变现状(不排除革命),在自由民主之下,推行中央计划、地方参与、人民分享利润、资本为劳力服务,这才是欧、亚共产国家的真正需要,而不是退回传统的资本主义。6)强调人类(个人与社会)优先的:使人人都能得到全人的发展及人性的尊严。7)非意识型态的:不是教条的,而是向历史、向未来、向经验及学习开放的,它提供为社会改革所需要的价值与远景。

(2)     天主教教导无法接受以「生产工具的集体所有」作为社会主义的定义。1991年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 1978- )颁布的《百年》通谕也指出这种社会主义的不完整,因为:1)这种主义不完全解决贫富的问题。2)它的人生观不够注意个人对自由与尊严的需求。3)它很重视本身并不生产的因素,如:军备、兵力等,而较少注意经济发展本身的资源。

参考书目:

白正龙,《天主教社会思想之探讨》,台北:中国主教团社会发展委员会,1993

Prabhu, J. C.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Revisited."  Vidyajyoti   54 (1990): 635-641.

"Socialism."   Encyclopaedia Britanica,  15th ed., vol. 16.1978. 965-974.

Torre, J. M. de.   Marxism, Socialism, and Christianity.   Manila: Sing-Tala Publishers, 1983.

武金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