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W 部

乌托邦


乌托邦

wūtuōbāng

UTOPIA

参阅: 87未来 210希望 456救恩史 90末世论 665历史 520进化 522进步 479许诺 539发展 340原始与终结

()概念说明:乌托邦utopia来自希腊文,包含两部份,即u非、无,及topos 地方。乌托邦的概念古代就有了,但1516年该词首次被摩尔(Th. More, 1478-1535)当作「理想国」的书名,原意是无此地或不存在的地方。引申为既带讽刺性又具计划性的社会和国家的草图,它也成了一种文体。若根据实况并基于早已计划或渴望的理想而向最可能的观点开放的乌托邦,可称为「积极」的乌托邦;从可怕的未来观点描述现代文明成果可能被滥用的乌托邦,可称为「消极」的乌托邦。当人们在历史内寻找社会的未来圆满时,乌托邦概念便沦为乌托邦主义(utopianism)了。乌托邦的概念在中国历代哲人著作中并不罕见,如儒家的大同世界、老子的小国寡民、庄子的无何有之乡、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等。

()圣经中充满乌托邦的概念:创世纪前几章所说的天主创世本意与伊甸乐园;先知的典型教导(亚二57;依五7)和如诗如画的未来(依二4;米四3)。耶稣宣传「天国」;「天国」是耶稣的实际乌托邦。山中圣训的真福八端(玛五112)为弱势者宣布末世的正义;耶稣邀请劳苦和负重担的在祂内休息(玛十一28)等。圣经以天上之城(天国)的乌托邦神视收尾,但圣经中最明显的乌托邦是默西亚将以正义审判世界并改造此世界(玛廿五3136)

()乌托邦的概念有它的历史:

(1)     古代柏拉图(Plato, 427-347)的「共和国」是早期乌托邦的典型。斯多亚主义( 501)中芝诺(Zeno of Citium, 336-264)的共和国更推及整个世界,认为人类都是世界公民,国界全消失。

(2)     初期教会之默西亚信仰发展为审判者基督君王的再临;圣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以历史哲学角度表达了末世圆满的希望;「天主之城」目前隐藏在教会内,尚未完成,如此播下了千年国( 26)乌托邦主义的种子。后来的隐修院运动即因想在社会外另创一种新的基督徒团体而起。

(3)     中世纪这种乌托邦主义者鉴于制度化教会的视野太狭窄,乃在各种宗教社会运动中寻出路,如纯洁派(Catharists)、社会乌托邦中佼佼者约亚金(Joachim of Fiore, +1202),然后是近代初期的胡斯派(Hussites)、重洗派(Anabaptists)、玫瑰苦架派(Rosicrucians)、英国的公理派(Congregationalists)、美国的震荡会(Shakers)和多玛斯穆瑟(Th. Muentzer, 1490-1525)试图建立自给自足的「基督徒之国」等。这种「精神的乌托邦主义」常试图以复兴理想的原始基督宗教来反对教会的俗化。

(4)     文艺复兴( 84)与启蒙运动( 474)时,摩尔的乌托邦达到高峰。

(5)     十九世纪马克思(K. Marx, 1818-1883)的乌托邦观应是出自圣经,但他不像教会把希望摆在将来临的世界,却把希望摆在现世;这种思想影响了近代基督徒神学。

(6)     二十世纪乌托邦的科学小说几乎都是「消极」乌托邦主义;而1959年布洛霍(E. Bloch, 1885-1977)的《希望原理》一书提出「乌托邦具体过程」的概念,以对抗任何抹杀个人之按钮社会的计划,就是要抵制消极乌托邦主义;他的思想使神学家们再度把乌托邦概念引入今日神学中。

()乌托邦思想与神学很有关系:

(1)     乌托邦的作品虽各不相同,但都反映出人总有意识地想脱离现况走在自己的前端,而把自己投射在未来,更好说是向绝对未来的来临开放,这是自我超越的标记。

(2)     为清楚了解乌托邦思想,要注意人如何面对所投射的未来,以现在的范畴或天主的绝对未来的观点来看未来。

(3)     整个未来应以末世观点来了解,而不可祇靠历史的努力成果。

(4)     在基督内开始的「新世界」并不是在未来中隐约可见而已;此世界透过基督徒的行动已逐渐实现;换言之,基督徒的乌托邦终究必须在不断改造世俗结构中具体实现出来,绝不能不过问世事,而得不断以更新的力量把末世的许诺(自由、和平、正义、和好)深深烙印在历史的实在界里。教会应向世界证明自己是一种创造性及自由的团体;此团体因它的先知使命要批判社会及意识型态。

总之,由末世论、乌托邦的未来与乌托邦的超越性来界定「乌托邦」时,无形中便为乌托邦概念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