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J 部

基督徒人学


基督徒人学

jīdūtú rénxué

ANTHROPOLOGY, CHRISTIAN

参阅: 11 296耶稣基督 353恩宠 591 341原罪 526创造 492超性

()概念说明:

(1)     基督徒人学Christian anthropology便是将人的问题,放到基督宗教信仰上来看,藉着信仰启示的光照来认识人,指出人的一些基本问题与解答。

(2)     西方世界大约由十六世纪文艺复兴( 84)、启蒙运动( 474)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崇尚人的理性起,开始将宇宙的中心放在人的身上,「人」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而十九、二十世纪盛行的存在主义,则着重于发掘个人的存在深度。社会主义以现世为念,无神论则否认任何超越人以上的存在,而以人为宇宙的中心……更使得人成了现代世界中注意的焦点。

教会过去大体以天主为中心,较重出世的生活,思想变化不大;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产生了划时代的思想跃进,决定重新进入世界,谋与世人携手共同迈向圆满的明天。于是教会对「人」的反省大增。 

(3)     中国数千年来受儒、释、道三家深远的影响,重视人性内在的价值及超凡入圣步向生命圆满的途径,致使「人」本位的人文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特色。而今天在政治、经济迅速的变革下,个人有了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人」的重要性因而大为提高。

因此人的问题不能说不重要,研究人的问题也就成了一项专门的学问─ 即人学(人类学anthropology)。人学可由各种不同的角度出发,使人学的发展多少有一些差异性,如东方的佛教、道教、儒家、印度教,均具其特殊的人学观。当然,人学的问题多少总是哲学的主题,但必须承认,不能把它全部归之于哲学。因为人存在的问题有其超越的向度,不是只凭运用理智就能获得解答的。

()基督徒人学发展简史:

不论人们意识与否,不同思想与处境的人各有不同的人观,基督徒也不例外。「基督徒人学」(以下简称人学)是甚么?就是世界诸多人观中基督宗教的人观。要了解基督宗教的人观,应从历史的发展看起。本文描绘圣经时代、教父时代、中古时代、近代的零散人学知识,如何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

(1)     圣经时代的人观:人,是天主的肖像,是与天主交相来往的受造物,是在盟约中生存的子民,是受造物中的受造物,是救恩史上天主的合作者,是迈向未来圆满而尚在旅途中的奋斗者。这还不是本文要讨论的狭义的「人学」。因为,第一,圣经无意在一个有意识的原则基础上,把所有关于人的说法明确、有系统地整理出来;第二,圣经所用的叙述法,只是以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表达信仰,并非学术性的语言。

(2)     教父神学进步到首度尝试系统化,并且更清晰地寻找整合的原则,如人是天主的肖像、宇宙与人类的历史乃神化史、宇宙精神化等的观念。然而,始终潜在的危险仍在,如:把人与天主的区别与合一,简化为精神与物质的对立与合一,或罪人与慈悲天主的对立与合一,或人类起源与终结的对立与合一,认为人类历史只不过是回复原始的理想,而不是自由的天主不断创新的历程。

(3)     至于中古时代,虽有种种系统化的神学丛书,人学的诸多成份却仍四散在迥异的论文中,并未跨向人学独立的决定性步骤。那时,还没有任何关于基本人性经验诸如悲痛、喜乐、死亡等的神学分析,个人仍只是普遍概念之人的「具体表现」而已;世界则是天主已然造成的舞台,人在其中走向得救,而非与救恩史有关,天主要藉人之努力以终底成的情境。

但此时却已出现趋向真正人学的记号,如个人救恩史的问题以更个人化的词汇提出:公审判前的荣福直观、无圣事亦可能获救的「愿领圣事」、良心的不可侵犯、原罪与本罪在性质及后果上的重要区别、无罪状态中精神受造物的恩宠超性与末世超性。人们日益认清哲学在神学中、国家在教会中、文化在宗教中的相对独立性,这是未来系统人学迈向独立的信号。

(4)     近代: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潮的冲击下,神学家开始分析信仰,「信仰分析」( 316)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他们更广地论及基督徒的得救,更尖锐地区分本性与超性。世界、文化、国家不再属于圣职人员直接管理,而由教友独立负责。个人如何体验到天主的慈爱,受到极端的重视,因此又发展出一种以人为分辨天主旨意之主体的人学。然而有关人的教导仍分散在各种论述之中,整体的系统人学尚未明显地建构起来。梵二以后神学家才发表了狭义的「人学」著作。

(5)     「人学」的特色与内含:

1)特色:a)出发点:人学没有绝对的、唯一的出发点,各因神学家生活于何种具体环境,有何文化背景,处在那类信仰传统中而有所不同。b)许多对立性的因素:人生活中有许多对立的经验与构成因素,如阴阳、善恶、精神与物质、个人与团体……,人学不能忽视,必须面对此一事实。未来比较完整的神学,势必包含各方面的特质。按现今心理学的发现,知道西方人较为阳刚,属父原型;东方人(尤其中国文化影响的广大地区)则较阴柔,属母原型。中国的人学显然应当多藉深处母原型的种种象征来发挥。c)时间性:神学家都已肯定人的历史性,历史对人形成的影响;许多神学家也注意到现代的状况,当前环境对人的左右力量;但少有神学家同样关怀人的未来,人日后可能的发展趋向。

2)内含:a)来源:人学内含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圣经、传承、教会训导的信仰泉源;二是其他宗教;三是近代发展中的人文科学;四是人类具体的生活经验。b)论题:人学是信理神学中的一门,是信理神学内主论题之一;要讨论人学,就该讨论人学与其他论题的关系,如人与天主、人与基督、人与宇宙及自然环境、人与教会、人与人、人与罪、人与救恩、人与末世。这些论题可从三个基本问题来予以综合:「人,你由何处来?」(人的宇宙性与历史性);「人,你是谁?」(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人是天主与基督的肖像、人是被创造者);「人,你是什么?」(人的内在结构、人的性别、人的本性与超性)

()今日较有代表性的基督徒人学:

(1)     由天人来分:

1)重天派:此派极言上帝的伟大、全能,而低估人的能力(人性因犯罪而受伤),认为人凭自身无法达到天主,故而否认自然神学( 173)。有基督教神学家如巴特(K. Barth, 1886-1968)、布鲁内(E. Brunner, 1889-1966)、布特曼(R.Bultmann, 1884-1976)、摩特曼(J. Moltmann 1926- )、田立克(P.J.Tillich,1886-1965)等。此派强调上帝之绝对性与超越性,是其优点,但另一方面却对人的才能、自由以及其他宗教的价值不够肯定。

2)重人派:此派是天主教神学家一般的取向,相信人性本善,故而肯定人的能力,由人出发而研究人性各种走向天主的潜能,如德日进主张人的生命将不断演化,而达末世的圆满;马雷夏认为人的理智趋向无限的存有等。此派肯定天主创造人原有一切的美善,努力迈向本性与超性合一的整体人生观。但却可能不够重视天主的绝对重要性;虽欲摆脱超性本性的二分论,却造成难以承认天主在基督、圣神内自我通传的恩惠性。

(2)     由出发点来分:

1)由「创造者天主出发」:如传统的士林神学根据圣经创世纪,主张单偶论来解释。此派虽条理分明,但却只呈现静态面。又如摩特曼,则认为生活中的人是天主的肖像,是不分灵肉的整体人,与大自然有关,始终在演变中,走向未来的安息。此派注意到天主的永恒创造,以及人与环境的问题,但缺乏清楚的哲学系统;有些区别交代不清。

2)从「人为主体」出发:拉内(K. Rahner, 1904-1984)认为人认识自己及四周乃因超验地与无限存有有关。人是上主之言的谛听者,常在绝对奥迹的临在中,又总受罪恶的彻底威胁,是天主无条件自我给予并为之解罪的对象。其优点是天主与人两面兼顾,富于动态;以超验方法描述,人人皆在绝对奥秘的临在中,有助于与非基督宗教交谈。其弱点是不够注意当前人类社会环境的问题,不断强调人的主体,可能失去以神为中心的神学性。

而贝虚(O.H. Pesch, 1931- )则由具体生活的人谈起,论人又有神的因素。可惜其思想太限于中欧的文化世界。对今日世局所提不多,且不够注意天主三位一体与人的关系。

3)从「人文科学」出发:德国神学家潘南伯(W. Pannenberg, 1928- ),钻研人文科学的书籍,能超出德文思想界的有限范围,由现代人文科学思想,重新反省人自我的构成与形成过程,是提醒神学家多接触人文科学、建立科际交谈的良好例证,并建立人文科学与神学间的桥梁。

()东西宗教中的人学之比较:

宗教家基于信仰,自觉面对无限奥秘有被召唤的特殊经验,于是创立宗教,在各自的传统中逐渐发展出特殊的人观。在此,本文不详述各个宗教的人观,仅综合比较东西方几种主要宗教人观的差异。

 

 

东方宗教中的人学

(印度教、佛教、道教、儒教、日本神道教)

西方宗教中的人学

(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

(1)

较属阴性,即今心理学所谓母原型。人的宗教生活显得阴柔(如以「水」象征,喜「柔弱」,讲「无」、「虚」「空」、「礼让」)。

较属阳性,即今心理学所谓父原型。人的宗教生活显得阳刚(如以「火」象征,喜「肯定」、「投入」、「制造」、重视「法律」、「制度」)

(2)

人与神不讲位际关系,而重视融合、一体。

人明显地生活在神位际性的启示中,意识到无限与有限的区别。

(3)

人是宇宙整生命的一部分。不强调人的位格、主体性(致使个人的重要性次于家庭、社会,民主制度不发达)。

强调人受神召唤。人是主体、是一位。

(4)

人与大自然关系密切,注意到宇宙与人生的循环性,以及人与宇宙的一体性。

重视自由主之人创造历史的一面(所发展出救恩史的观念。因不太重视与大自然的关系,故而发生工业破坏大自然的理象)。

(5)

在循环的整体生命中关注「善」胜于关注「真」,因此对宗教信条不太注重,富于包容性(而有「宗教都一样」、「宗教都教人行善」的说法)。

高举启示及自由负责的主体,故而崇尚真理及定断的信条,有排他的态度(而有「教会之外无救恩」的传统名言)。

由上列比较可归纳如下:

1)人在整体宇宙中,也是神的对象。

2)人可顺应宇宙运行,也能创造人类的历史。

3)人可自「大我」(家庭、民族、人类)一面看,亦可由「小我」一面看。

参考书目:

谷寒松,《神学中的人学》,三版,台北:光启出版社,199645-69

Langemeyer, G. "Theologische Anthropologie."  Beinert.  502-504.

Pannenberg, W.   Anthropologie: Anthropologie in theologischer Perspektive.  Goettingen; Vanden-hoeck and Ruprecht,1983.

Pesch, O. H.   Frei sein aus Gnade:  Theologische Anthropologie.  Freiburg: Herder, 1983.

Rahner, K.  "Man (Anthropology)."  SM, vol. 2. 365-370.

谷寒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