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Y 部 |
阴阳 |
阴阳 yīnyáng YIN YANG 参阅: 68中国哲学 66中国各种思想典范 619道家 671儒家 106生命 (一)概念说明:阴阳yin yang此对概念起源于中国的上古时代。《诗经》中的阴阳各代表山的南面和北面。《尚书》中除伪篇〈周官〉以外,阴阳两字并未一起出现过;《论语》亦然。可是周初(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已确实应用的八卦是以实线和断线代表相反的一对,如男女、明暗、强弱等等。因此可以确定,至少周初已有了阴阳这对概念。 (二)简史: (1) 最早阐发阴阳关系的可能是阴阳家;而最先讨论道和阴阳之间的和谐关系则是《道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480-222)晚期。《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二句(四十二章),后代注释家对此二句中阴阳与气的关系虽持不同见解,却都同意《道德经》认为万物由阴阳结合而成。《庄子》遂将阴阳理解为宇宙的两种创生力量,为天地之根,万物父母,因此亦系人的起源。 (2) 阴阳合而生万物的想法在《孟子》中尚毫无踪影。然而《荀子》在〈礼论〉(十九77)中却宣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一理论既非来自孔孟或诗书,唯一的可能来源是道家。事实上荀子曾一再批判老庄思想,足征他知之甚详。另一方面,战国时期中国人的宇宙观早已笼罩在道家的影响之下,儒家的知识份子亦大都为之倾倒。这一时代背景之下的荀子早已相信:万物是由阴阳之道所宰制,而非由上帝。荀子把这一道家信念和儒家对政治与道德教育的关怀综合在一起,是顺着时代潮流:同一时期的其他思想也大同小异,如《吕氏春秋》与《易传》。 (3) 阴阳合德化生万物这一思想在《易传》的主要部份─〈系辞〉及其他部份中已成为主流:「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明道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则说明阴阳的特性及其结合。《易传》虽系儒家学者吸收道家思想的成果,却对万物由阴阳结合而成的原初构想作了一些扩充及改变。首先,阴阳结合指对立因素于同一时间结合为一体;也可以指先后两个对立阶段的更替(「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系下3)。更重要的是道家把阴阳之道视为自然规律,人扮演的几乎祇是顺应自然的被动角色。溶入儒家意境以后,天地已被赋以生生不息的心意(「天地之大德曰生」,系下2;「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第二十四之彖),而天地即至高的阳和阴。人则在天地之间居特殊地位,在宇宙中具主动地位;《礼记》〈礼运篇〉甚至称人为「天地之德,阴阳之交」与「天地之心」。董仲舒(179-104)一方面视天地和四时一般属于大自然的一部份。另一方面又视天为上帝;天与地同时被视为宇宙根源,接受最高崇敬与祭祀。此外,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并称为「天之数」,与「万物」不同:「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居于「天之数」的核心地位,所作所为影响整个宇宙。宋明理学对阴阳的看法,参考书所列陈荣捷一文言之甚详。 (4) 然而,把「阴阳合德」视为内在于宇宙的万物终极根源,无法解决位格际的道德抉择问题(「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系上4);倒不如把阴阳视为若干不同阶层(物性阶层、生物阶层、知性阶层、位格际阶层)之间的被动与主动关系。以这一意义而言,万物之间显然有普遍的阴阳互动关系。 参考书目: 本文引用《周易》与《荀子》均以哈佛燕京学社所编的《周易引得》及《荀子引得》为依据。 陈荣捷,〈阴阳〉,韦政通主编,《中国哲学辞典大全》,台北:水牛出版社,1983,471-474。 项退结,〈阴阳合德的哲学评估〉,《国立政治大学学报》61(1990),129-40。 ───,〈人者阴阳之交、天地之心:对若干涉及人性论的中国古代典籍之诠释〉,《哲学与文化月刊》17 (1990),674-680。 ───,《中国人的路》,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109-111 。 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五册下编,台北:明伦出版社,1970,343-349。 项退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