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C 部

超性


chāoxìng

SUPERNATURAL, THE

参阅: 176自然与恩宠 167自然主义 493超性主义 161先验神学 11人
(一)概念说明:
(1)     教会文件或书刊常见「超性」(the supernatural)、「本性」(参 176)两个概念,给人一种灵修生活或信仰生活属于两层的感觉。一般人的观念里,本性代表着家庭、职业、社交等的属世生活,超性则指上教堂、领圣事、祈祷等宗教信仰方面的生活。在传统较为静态的说法里,用此二概念描述天人往来的奥迹。在此往来中,「本性」代表所有属人的因素,超越本性的则属「超性」。由于受此两层概念的影响,教会内不少信徒的信仰生活明显有着分裂的现象。
(2)     其实,「超性」一词主要的意义不是「两层」思想,「超性」要表达的内容包含着三个因素:
1)天主自我给予的「恩惠性」,亦即,天人的亲密来往是天主白白给予的恩赐,是恩宠。
2)天主自我给予的「自由性」,亦即天主有绝对的自由给人恩宠。
3)天主的自我给予之「内在性」,亦即天人交往属于人的内在生活。但是,要用「超性」这概念来表达上述三因素,便显出这概念本身的限度,超性的恩宠彷佛本性之上所外加的,而有陷入外在主义的危险。静态形上的「超性」概念是否能够充分表达动态的天人交往﹖希腊罗马文化中所用的「超性」概念用于其它文化是否恰当?这概念能否推进信友的入世灵修﹖都值得予以探讨。
(二)圣经的看法:
(1)     圣经作者喜欢用整体性的、位际性的、具体的、动态的语言,却很少用哲学性词汇,未曾用过「超性」一词。
(2)     圣经作者常用戏剧性、故事性的词汇(如盟约、父子关系等)表达静态概念「超性」中的含意─ 天人交往中的三个因素。
(3)     圣经作者十分强调救恩史上的天主走向人是完全主动、自由、白白赏赐的恩惠。
(4)     保禄与若望用「旧人」与「新人」表示人在救恩历史中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
(5)     初期教会末期逐渐接受一些希腊文化中较哲学性的说法,比如伯后一4描写此世与天主世界上下分明,希望信徒们「在逃脱世界上所败坏的贪欲之后,能成为融于天主性体的人」。
(6)     默示录作者未用「超性」、「本性」二词,而用「天主子民」、「天主帐棚在人间」等描述词语,充分表达出天人的交往(默廿一1~5),并清楚指出新天新地系由天主而来(默廿二3~5),是绝对的自由的爱的给予。
(三)超性观的历史演变与教会有关的教导:
(1)     在希腊文化背景下的教会思想家,一步一步地运用当时的思想范畴来表达信仰的内涵,所以「本质」、「本性」、「实体」、「位格」等逐渐成为教会的思想工具。
(2)     初期教会东方思想家如克雷孟(Clement of Alexandria, 约140-217)、亚大纳修(Athanasius, 295-373)、济利禄(Cyril of Alexandria, +444)、奥力振(Origen, 约185-254)等,常以「天主性高于人性」、「人分享天主性」、「人因而被神化」等,说明恩宠的内在性。
(3)     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强调天主恩宠的必要,以反对白拉奇(Pelagius, 约354-418)所主张的自由意志、自力得救的思想。加答琪地方会议(418)以奥斯定学说驳斥白拉奇缪说(DS 225-227)。日后有关本性、超性问题的争论,便集中在恩宠与自由意志的关系上。奥斯定将「自然」(人性)解释成一些基本因素(如肉身、灵魂)加上人性以外的赋予(指在地堂中的全知、无苦、不死、无欲之恩)。
(4)     加彩东大公会议(451) (参 130),针对基督学方面的「一性论」(参 4)及「奈斯多利派」(参 228)两种异端,应用四个「不」字隆重宣布基督两性结合在一个位格上的奥迹:两个性体彼此不相混、不改变、不分离、分不开的结合着(DS 302)。
(5)     依西都(Isidor of Pelusium, 约360-431)首次用希腊字hyperphyes (超性的)。以后被译为拉丁字supernaturalis。
(6)     多玛斯(Thomas Aquinas, 约1225-1274)一面用圣经与教父的说法,一面应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的人性论来解释「超性」。他认为「本性」是本质加理智、记忆、意志三种德能;「超性」即恩宠加信望爱三种超德;本性按着自己的理性渴求,并趋向圆满的荣福直观境界;但本性的渴求无法满足,要完全靠天主自由的爱来满全;如此他认为可以整合超性的三特色:恩宠性、内在性和自由性。
(7)     卡耶大努(Th. de Vio Cajetanus, 1469-1534)提出「纯粹本性」,可能误会了多玛斯的思想。
(8)     十六世纪士林神学(参 19)日渐用静态思想来解释「超性」,以致日趋强调「超性」的外在性。面对这样的思潮,巴依乌斯(M. Baius, 1513-1589)力主超性的内在性(DS1901-1980)。
史学的研究虽仍在探讨碧岳五世(Pius V, 1566-1572)弃绝巴氏的九十七项主张所给予的惩罚属何性质,但这已说明了:教会训导权保护士林神学超性传统思想中的恩宠性。
(9)     杨森(C.O. Jansen, 1585-1638)太强调天主的恩宠性(DS 2001),所以教会训导权为保护人的本性而予以弃绝,而且1653年依诺森十世(Innocent X,1644-1655)更严加谴责。此后教会一直采用士林传统对超性、本性的说法。
(10) 梵一大公会议(1869-1870)仍用「本性」与「超性」,「自然」与「超自然」等字眼(DS 3004-3008,3015-3020,3026-3036,3041-3042);显然,梵一面对当时的理性主义 (参 398)的挑战,运用了士林神学本性超性的思想,以保护有关的信仰内容。
(11) 本世纪(尤指法国)神哲学重新研究超性本性的问题,极力阐发整体性思想,强调人性由「内在必然」的力量趋向荣福直观,而不太赞成「纯自然」的概念。面对此「新神学」(参 614),教宗碧岳十二世(Pius XII, 1939-1958)以传统士林神学的词汇予以驳斥(DS 3891)。
(12) 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很少提及「超性」、「本性」之词,而走出了流传久远的传统说法,并改采圣经语言,动态地、牧灵性地向今人讲话。只在文献中留下了些许传统说法的痕迹(如《启示》宪章5、6号,《教会》宪章第一章2号等)。
(13) 教宗保禄六世(Paul VI, 1963-1978)在《天主子民的信经》中仍以传统「超性、本性」的语言论及原罪和婴孩洗礼。
(14)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 1978- )完全追随梵二,以动态、牧灵的话表达,但在《人类救主》通谕11号,《家庭团体》劝谕中(13,49号)仍露出传统语言的痕迹。综观教会文献中往往有两种说法:一属静态「超性」、「本性」的说法;一属来自圣经的动态说法。
(四)四种模式:
以下用四种系统神学的模式来解释「超性」。每一种模式都试图保持教会一向所肯定的三个特质:即超性的恩惠性、自由性及内在性。而四模式的作者们有时所运用的是较抽象的人性、纯本性的形上层面术语,有时却运用具体的历史的存在层面的言语:
(1)     模式一:士林神学的传统解释:
1)教会在比较静态的思想典范上,在存有本质哲学之背景下,以「救恩的堡垒」、「成全的社会」自称。士林神学认为「本性」是指任何存有物本有的特征和成份;并描写「本性」的基本因素为理性、身体、性别等;「本性」的成果有学问、工作、子女等;「本性」的需求有食物、被爱、休息、表达等。在他们心目中,「超性」是指超越自然的存在、力量与要求的事物,而可分为本质的超自然(或超性,如恩宠、三超德、荣福直观)、方式的超自然(如奇迹)、绝对的超自然(如三位一体的天主)、相对的超自然(如说话对人是本性,对猴子则是超性)。这种模式把超性视为在人性之外或之上,二者各自独立。
2)这模式的优点:a)如此分析,清楚易懂,容易说明。b)明显保护了超性的恩惠性和自由性。
3)这模式的缺点:a)无法兼顾天主圣三行动的整体性,好像创造、救赎是先后两种不同的行动。b)受希腊理智主义的影响而有狭窄且「物化」的看法。c)超性若在本性之上,有外在主义的倾向。d)超性有如附属品。e)不易培养积极入世、整体性的灵修。
(2)     模式二:新士林神学的新探讨:
1)受二十世纪教内外思潮的冲击,像亚法罗(J. Alfaro, 1914- )和鲁巴克(H. de Lubac, 1897-1990)等神学家,在他们的思考中由救恩史中的自我给予的天主出发,认为事实上已存在于天主爱的计划中之具体的人,必然「趋向」超性的圆满,但他不一定必然「达到」超性的圆满,因为只有天主能满足人性内的自然渴望;此自然渴望亦即士林传统所说的服从潜能(参 252),是受造物所具有的一种与超自然交会,或接受超过其本性限度的天性能力。换言之,人的「自然」动力,由于天主的「超性」恩宠,能藉基督而达到荣福直观。如果天主愿意把自己的奥迹通传给人,在人心内就应当有某种准备,就是先要在人性上渴望有某种位格、自我,才能叫人接受天主圣三的自我通传。
2)此模式的优点:a)进一步发挥了士林传统思想,并带入近代思潮里。b)由具体的救恩史(天主的计划),亦即根据圣经和教父的思想来反省。c)描写受造物内在的张力,一面趋向无限,一面仅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达到目标。d)同时保存了超性的恩惠性与内在性,使超性不再是附属品。e)强调以基督为中心的超性。f)较整体、积极、入世之灵修基础。
3)此模式弱点:a)严格而言,尚未脱离传统士林的「本性与超性」模式。b)主张即使天主不给人达到荣福直观的超性恩宠,人仍可藉本性动力获致「自然幸福」(natural beatitude)。可见他们仍追随多玛斯抱持传统本性与超性的看法;此模式属缓和的内在主义(moderate intrinsecism)。
4)教会训导权一方面承认,要完全了解「新神学」那种以实在论及救恩史为中心的思路的确有其困难(DS 3891),但是另一方面该承认模式二所强调的「超性」的内在性是大势之所趋,无法加以遏止。
(3)     模式三:拉内的解释:
1)教会训导权认为模式二不够肯定超性的恩惠性。拉内(K. Rahner,1904-1984)试由另一角度说明超性的内在性。他认为三位一体的天主自我给予的对象,是具体生存在救恩史中的人,这人包括两个形上成分:纯本性(pure nature)和「超性存在基本状况」(supernatural existentiale)。纯本性只是用以讲解超性的一种思想性之工具概念而已,不是真正存在的。而存在基本状况(existentiale),原是海德格(M. Heidegger,1889-1976)的用语;他特别描述一种「存在基本状况」,就是人人常面对死亡的基本存在特色。拉内主张人既常生活在天主的恩宠、计划内,他本来就有「超性的存在基本状况」,而此状况必有基督的向度,又叫基督的超性存在基本状况。故凡是生存的人就已存在于基督的救恩内,人人都与基督有关;故拉内把不认识基督的人称为「无名基督徒」。生于基督救恩内的人,因有超性的超越性(supernatural transcendentality),在主体的「具体经验」中,原则上就能体验到天主自我给予的奥秘,并答复天主的召叫。故如果要领人来认识在基督启示中的天主,就要从人的具体的经验出发。
2)此模式的优点:a)适应现代思潮,又避开了在模式二中教会训导权无法接受的说法。b)有助于基督徒以更积极开放的态度,面对合一问题,接近非基督徒(参 239)与无神论者(参 514)。c) 指出由天主圣三观点来看,整个人类乃以基督为中心。d)可建立入世、整合的灵修基础。
3)其缺点:a)表面上由救恩史中天主的爱出发,严格而论,实乃以人的自由主体为出发点。b)「超性存在基本状况」也未能澈底解释超性的内在性与恩惠性。人仍被分成两层。c)拉内在其著作中,未清楚说明「超性的存在基本状况」本身是不是已经属于「超性」世界或属于准备接受「超性」?总而言之,「超性」神学问题尚未解决。
(4)     模式四:整体性的解释:
此模式基于各学问的新发现与新思潮,以天主爱的奥迹为出发点,并注意基督向度,以三个相关的形上观念(存有、人性、位格)来阐释(参 438)「超性」的事实:
1)超性:a)从「存有」来说,超性指具建设性的基本关系;此关系包含两面:「无限」的一面,自我给予的天主具有父、子、圣神的彼此区别之关系,祂向有限受造的自我给予也有区别;「有限受造」的一面,有限的「存有」─ 人─ 趋向天主圣三的关系。b)从「人性」来说,人性包含物质、生物、精神、大我、超越等五种相互渗透的关系,其中超越幅度,从信仰角度看,即三位一体天主的临在,即人与三位一体天主的关系。换言之,从人性来看,「超性」指的就是天主的临在,就是天主在超越幅度上与人的关系。此「超越」表示无限到有限,有限到无限的动态来往关系。c)从「位格」来说,「超性」乃是可意识到的、自由的、显现的、被接受的三位一体的天主。上述这种动态的解释显然用不着「超性」的说法。因此原则上也用不着所谓「纯本性」,但仍可提出「纯本性」的神学意义。
2)纯本性:a)从「存有」来说,「纯本性」在静态的哲学角度上具有独立的形上可能性;但事实上,在具体的救恩史中,「纯本性」并非是与「恩宠」对立的独立存有物。b)从「人性」来说,「纯本性」指除「超越」外的四个向度的关系,就是物质、生物、精神及大我四种关系。但事实上,在具体的天主启示中,找不到一种未受到天主在恩宠中的自我给予的「纯本性」。c)从「位格」来说,「纯本性」系立于天主对面的一个,有自由意识,却尚无天主自我给予之恩宠的人;但事实上,在具体的天主启示中,找不到这样的人。
3)此模式的评估:a)符合圣经及教会训导权所肯定的:由天主爱的自我给予出发,从人的存有、人性、位格三方面阐释,肯定了超性的「恩惠性」和「自我性」;也肯定了天主自我给予的「内在性」;「超性」不再是附属品,而是人的存有、人性、位格中最深的奥秘。b)它指出人的世界充满天主的临在,每一个人是被召唤者、接受者、答复者。此模式有助于建立积极、入世、整合的灵修。c)可作与其它宗教交谈的基础:基督徒在他们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明显地且有意识地体验到天主圣三爱的奥迹,因此有传福音的使命感。又因人人同样生活在天主爱的奥迹内,在传福音时会尊重无基督信仰的人。d)有助于教会的本位化:因此解释肯定天主临在于每个人、每个社会生活中,故各地(如中国)教会自会运用本地文化的成分,来宣扬三位一体天主的临在奥迹。
(5)     结语:过去教会常常运用本性超性之分的说法,此说法并非出自圣经作者,而系受哲学上静态的存有分析的影响。教会虽长久以来把人分为两层,但却一直认为超性预设并完成本性。在今日思想典范(参 304)的转变中,可用动态的词汇(关系、动态的存有、人性、位格)来表达教会所肯定的信仰内容。换句话说,除了惯用的静态的「超性」一词之外,也可改用动态、无限、包含天人关系的「超越」(transcendent)一词来表达。
参考书目:
谷寒松,《神学中的人学》,三版,台北:光启出版社,1996,241-260。
Alfaro, J.  "Nature and Grace."  SM,  vol. 2. 176-181.
Alfaro, J. and J. Splett.  "Nature." ibid. 171-176.
Baltazar, E. R.   Teilhard and the Supernatural.  Baltimore: Helicon Press, 1966.
Dewart, L.  "The Supernatural Character of God."  The Future of Belief─ Theism in a World Come of Age.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1967.206-212.
Jansen, G. M. A.   An Existential Approach to Theology.   Milwaukee: The Bruce Publishing Company, 1966. 14-17.
Lubac, H. de.  "Petite catéchèse sur la nature et grace."  Communio.  (French ed.) (1977, 7): 11-23.
─── .  The Mystery of the Supernatural.   London: Geoffrey Chapman, 1967.
Mackey, J. P.   Life and Grace.   London, 1966. 25-63.
Rahner, K.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Grace,"  TI,   vol. 1. 297-318.
─── .  "Nature and  Grace."   TI,  vol. 4. 165-188.
─── . "The Offer of Self-Communication as 'Supernatural Existential'."   Foundations of Christian FaithAn Introduction to the Idea of Christianity.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1978.126-133.
Van der Heijden, B.  "Gnade, Natur und uebernatuerlichesExistential."   Karl Rahner-Darstellung und Kritik seiner Grundpositionen.   Einsiedeln: Johannes Verlag, 1973. 20-41.
Westermann, C. "Creation and Redemption."   Creation.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74. 113-123.

谷寒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