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C 部 |
超德 |
超德 chāodé VIRTUE, THEOLOGICAL 参阅: 653德性 315信仰 210希望 604爱 353恩宠 (一)概念说明:德性virtue一词含意颇丰,它是德或德能,它是基本的力量或恒久的良好习惯。所以超德theological virtue就是指超过人性本能,并且完全由天主恩惠所带来的力量及德能。为成义的人而言,超德就是成义者和天主间显着来往中所具备的三种基本动态因素。 在基督信仰中的超德就是信仰、希望和爱。它们是动态性且内在性的整体,表达出人与天主圣三之间爱的来往;超德来自他力而非来自自力。 (二)圣经: (1) 圣经只有在新约书信中提到了三超德,如罗五1~5;格前十三7,13;迦五5~6;弗四2~5;哥一4~5;得前一3;五8;希六10~12;十22~24;伯前一21~22。保禄书信中有十三次提到成义的信仰,此信仰应在对他人的爱德中生活出来(格前十六13~14;弗一16;三17;得后一3;弟前三10;铎二2)。有时把信仰和希望连起来(罗四18;十五13;铎一1~2;希十一1)。 (2) 综合言之,新约将三超德视为一种动态性、恩惠性的基本力量,人靠此力量能与天主圣三显明的相互共融。三超德中以爱为中心和高峰,它是推动信仰和希望的力量(格前十三8),它永恒不灭(格前十三8),且在圆满的永生中恒在(格前十三12)。 (三)简史: (1) 初期教会逐渐将新约中有关三超德的思想予以系统化。亚历山大人克雷孟(Clement of Alexandria, 约140-217)曾提到「三圣德」,耶路撒冷人济利禄(Cyril of Jerusalem, +386)则把三超德当做要理讲授的基本架构。 (2) 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也把三超德称为宗教的建设因素及要理讲授的目标(De catechizandis rudibus, IV, 8) 。 (3) 中古时代彼得隆巴(P. Lombard, 约1095-1160)把三超德加以系统化。他的思想影响后世颇深,直到十六世纪(格言录IV,III:23~32,PL 192,521~962)。超德这个学术名词始于十三世纪。 (4) 在特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之后,三超德很少见于信理神学的著作中,反而成为伦理神学所发挥的题目。近日的神学又将三超德与救恩相合。 (四)教会训导权: (1) 在亚劳西加(Arausicanum, Orange奥良) (529)第二届地区会议在反对半白拉奇主义(参 113)中说明信仰(DS 375)和爱(DS 387, 395)是走在人的行动前面的天主之恩宠及恩惠。 (2) 特利腾大公会议也强调三超德的恩惠性(DS 1553),并且在叙述三超德时再次应用亚劳西加地区会议所用的「倾注」一词,以表达三超德是由天主倾注、且内在于人的恩惠(DS 1530)。此外它也说三超德使人成义(不只是靠马丁路德M. Luther, 1483-1546所谓的信仰),因为信仰虽然是人成义过程的开端与根基(DS 1532),但信仰必须与希望和爱相结合,才能带给人天主的救恩(DS1531)。值得注意的是,特利腾大公会议也不采用马丁路德所攻击的「德能」和「恒久的良好习惯」等哲学术语。 (五)系统神学在说明三超德时特别强调二方面: (1) 统一性:1)根源的统一:一方面指天主圣三,父、子、圣神之间爱的统一奥迹。另一方面指人本身的统一核心是一切能力的根源。2)目标的统一:指人在三种超德的推动下,走向以三位一体的天主为圆满境界中的目标。 (2) 区别性:1)人有其限度,只能实现出救恩工程中多元化的丰富事实。因此,信、望、爱把同一的救恩事实由三个层面予以实现,即:信,对救恩奥迹的接受;爱,在救恩生活中的自我给予;望,在救恩历史过程中走向更深的未来。2)有的神学家以三超德中的某一项涵盖整个救恩生活,如:新约中圣保禄特别以信仰代表了基督徒的整体救恩事件(罗十8~10),若望则将信仰总归于爱(若壹四13~19)。 (六)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中国本地神学可多发挥《道德经》中「德」的精神涵义,俾以道德力量渗透于天下万物,使「天地人」涵融成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整体。 参考书目: 周克勤,〈率信望爱之德性之谓道〉,《道德观要义》下册,台北,1970,43-41。 张希贤,〈超性三德〉,《伦理神学纲要,诫命论》卷一,台中:光启出版社,1958,81-111。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富于仁慈的天主》通谕,罗马,1980。 Delhaye, P. "I: Vertus théologales en général." Rencontre de Dieu et de l'homme. Tournai, 1957. Alfaro, J. Fides, spes, caritas: De virtutibus theologicis. Rome, 1964. Kraus, G. "Theologische Tugenden." Beinert. 506-509. Rahner, K. "Theologische Tugenden." LThK, vol. 10. 76-80. 谷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