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C 部 |
创造 |
创造 chuàngzào CREATION 参阅: 471从无中创造 37天主的参与 520进化 524创世主义 172自然神论 123永续的创造 (一)概念说明:创造creation一词通常泛指产生或致使存在、发生的行为。宗教用则是指语指起初天主使宇宙存在。创造与受造物(创造行为的结果)及造物主(有能力创造的一位)密切相关。 (二)有关宇宙的起源,各种宗教传统已形成许多神话与解说。论及宇宙来源的神话,通常称为创造论。创造神话里的神,是一个有位格性的造物主;所描写的创造方法则大体有四种: 生产式的创造:每以族谱的形式来说明天地的创造,谓之曰:「这是创造天地的族谱」。因为在人的知识里,「生」是最高等的创造。米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都有这类的创造论。如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中,以盘古为「首出御世者」。《道德经》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都可能是反映此类创造论的思想。 战争式的创造:如巴比伦的神话描述在高处神与神战争,马尔杜在将女神帝哈玛打死后,把她的尸体分成两半,撑起一半来变成天,另一半则是地,以后方是星辰和人类的创造。 工作式的创造:方法有二:一是分离,如创世纪中天主把穹苍和深渊分开,把昼与夜分开……;一是以他物制造,如创世纪说「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据宗教学家与考古学家的探讨,古埃及和非洲尼罗河上游,很早就有陶匠神话的流传,圣经可能是受其影响。 言语式的创造:中东各民族的神话里,很早就有以言语创造的传说;以色列运用时,所赋予的特色,使其远超过其他古老宗教的思想局限。 (三)圣经创造论的特色,以下分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来叙述: 旧约: 1)以色列的神学家,反省雅威在历史上救援、照顾的行动,日益领悟到,雅威不只是创造以色列,更创造整个宇宙,雅威是世世代代一切民族的创造者与保存者。在以色列的创造论里,雅威绝不是个受造的神,也没有万物自发论的色彩。换言之,他们相信一切都是雅威创造的,除了祂创造的受造物,不可能有任何自动生出的存有物。雅威的创造与其他神祇也截然不同,祂是由虚无中创造了一切。 2)以色列特别强调天主以言语创造。天主「说」:有光,就有了光(创一3)。创世纪第一章用了八次这样的说法。释经学者研究发现,创世纪第一章成书时期,是以色列人放逐后。反映出以色列人体验到,从亚巴郎开始一直到放逐巴比伦的时期,雅威的话在他们当中从未间断过。这「话」,一如雅威所说,不能空空地返回,必要完成祂派遣的使命(依五五11)。天主的言语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启发民长,领导先知,批判以民的行为……。这现象显出了这言语的创造性,智慧篇作者的祷告也言及天主以言语创造的事实(智九1~2)。咏卅三6~9对此事实则结论道:「因天主的一句话,诸天造成;因上主的一口气,万象生成。……因为祂一发言,万有造成;祂一出命,各物生成。」 3)为描写雅威的创造动作,旧约作者特别用了个特殊的动词bara。这动词是专门描述雅威的创造动作的,不能用在其他存有物上。由此可见,在以色列思想中,雅威的创造是多么特殊。这动词在旧约里出现四十八次之多,全是指天主的创造工程。创世纪第一章的作者,和第二依撒意亚的作者,大体都是放逐巴比伦时的犹太信徒。创世纪的作者注意的是万物的开始,依撒意亚的作者则是把重点指向未来圆满的救援(依四三1~15)。 4) Bara究竟是怎样的创造?可用创世纪一、二两章中的两个源流更具体地加以阐释: a)创世纪中的雅威典(创二4~25),是相当古老的传统。作者是居住在内陆的人,他(们)文笔活泼富人情味,文体上采用较生动的故事直接描绘,他(们)无意作严格的历史报导,只意图答覆生活中的几个迫切问题。作者以陆地为出发点描写天主先创造人,然后是形形色色的万物。有关人的创造,作者可能用了古埃及和米索不达米亚的神话故事来表达他的信仰 。乐园的境界完全反映出居住在沙漠地区的人日夜向往的理想居所。故事在表达作者对人性善恶问题的领悟:人性在雅威的创造计划里是善的,在宇宙中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完全的和谐,在人身上充满了天主的许诺和希望,人和天主的友谊是这理想境界中最宝贵的恩惠;对女人的创造,作者表达了一个超时代的思想:女人和男人基本上是平等的。总之,雅威典作者以拟人法宣布雅威创造一切的信仰。 b)创世纪中的司祭典(创一1~二3),作者是一些相当注意礼仪生活的神学家,居住在沿海地区。材料显出是比较客观、系统化的描述,有如一首圣歌。文中不断重覆「天主─ 说─ 看」。形成其行文格式,用以突出天主居中心地位;只要天主愿意,一说就成为事实;天主让一切受造物各依自己的能力行动,但最终基础绝对仍是天主。以色列四周民族的思想和宗教神话里,常有混沌,即无形的空虚,在创造前出现;他们的神祇是由这混沌中渐渐浮现的。司祭典中创造的天主不同,祂具有绝对的威严和德能,只需发言,万事即就绪,祂不但不是浮现于混沌,且以言语的创造打破了混沌。作者描述天主以六天的时间完成天上地下万物的创造,是以拟人法表达他的信仰。他结束说:「到第七天,天主造物的工程已完成,就在第七天休息,停止了所作的一切工程。天主祝福了第七天,定为圣日,因为这一天,天主停止了祂所行的一切创造工作」(创二2~3)。第七天没有晚上和早晨,等于说是天主的「现在」。总之,司祭典作者以这样的文学框架表达出:创造工程是天主救援计划的内在因素,创造与救援不是天主前后的两种行动,而是充满全能、慈爱的天主唯一、自由行动的两面。 5)旧约有关创造,显然不是抽象的奇思异想,而是具体的宗教信念。主要在使人经由创造的奇工妙化,发现天主无限的美善和大能,从而答覆天主爱的呼唤。旧约作者虽不直接说创造的「目的」,却说:天主创造万物就是为光荣歌颂无限美善的天主(咏一四八1~5)。天主的创造行动涵盖在更大的救恩计划中,可说是天主救恩计划中的近程目标。天主救恩的历史绝不会停留在眼前,祂更朝着末世圆满的境界前进;这更伟大更奇妙的远程目标,必须经过近程目标的完成,方能完全实现。天主创造的目的,显然是一个副目的、工具目标。 新约: 1)在基督内的创造:初期教会的信友,深深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新受造物的事实。为此他们有种日新又新的渴望,即常常追求一种新的创造、改造机会,期望经验到一种新的存在。这种经验来自天主父藉着耶稣基督在圣神内的启示。换句话说,就像雅威自由进入以色列民的历史中创造了以色列;同样,耶稣基督靠圣神的力量以其宣讲、行动、死亡和复活,替人类开创出一个新的机会与天主重归于好。因为人与宇宙休戚相关,使人领悟到,不只是人,整个宇宙万物都是在基督内不断地更新。 分析下列经文能更清晰看出在基督内的创造: a)格前八6:「我们只有一个天主,就是圣父,万物都出于祂,而我们也归于祂;也只有一个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藉祂而有,我们也藉祂而有。」指出基督是创造的媒介(藉祂而有),受造者包括领过水洗的教友。 b)哥一15~20,原是初期希腊教会礼仪生活中的圣歌,在赞颂基督是万物的创造者及世界的救援者。哥一15~20不分基督降生前、降生后的行动,只注目逾越奥迹中的耶稣,认为具体可经验到的基督只是一位,祂的创造、救援行动只是同一启示过程中的两个因素而已。「祂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指出祂在万物中独占首位,即「祂在万有之先就有」。「都是在祂内受造的」,按原文可诠释为:基督是万有存在的媒介(因创造在「现在」,所以保禄说「万有都赖祂而存在」);也可以诠释为:基督是万物的中心,是万有的调和点和焦点。「一切都是藉着祂而受造的」,又指出基督在创造中的媒介作用。「并且是为了祂而受造的」,包含三个相辅相成的意义:基督是万物的末世主,是万有的继承者,是天上地下万物的目标。总之,祂吸引万有,是宇宙过程的圆满。 c)希一2~3:「天主立了祂为万有的承继者」(希一2b),可能是因为耶稣基督被高举到天父右边)。其所以能如此,因为天主「藉着祂造成了宇宙」(希一 d)若一1~4:受希腊文化新柏拉图派(参 610)影响的犹太神学家斐罗(Philo, 约公元前13-公元后50),认为天主和万物间有一非神非人的中保「圣言」(Logos)。若望福音的作者借用斐罗的话,宣布祂与天主同等,然后说明「万物是藉着祂而造成的」,强调「凡受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由祂而造成的」,指出圣言不是受造物,祂是创造的唯一媒介。作者又说圣言也是人的生命和光,表示创造和救恩不可分,是同一启示奥迹的两面。 2)创造者是三位一体的天主:新约全盘继承旧约雅威创造天地万物的信仰。耶稣基督启示雅威是天主父,三位中的第一位,所以新约把创造工程全归于父。默示录「全能者」的称号,表达出从始到终的完成都是在天主父无比威能的手中。这创造工程最后根源的圣父,在第二位圣子耶稣基督身上启示出来,所以在时间中的创造工程里,耶稣基督占有中心的地位。基督内的启示和行动,藉着圣神而深度化、内在化,圣神是天主第三位,是使天人合一的氛围与媒介。教会以故宣称「万有是圣父藉圣子在圣神内造成的」。 (四)教会训导可由以下几方面见其立场: 曾多次在信经中宣布:天主是万物之创造者(DS 19, 21, 125, 150,800)。 梵一大公会议(1869-1870)在《天主之子》宪章第一章论天主、万物的创造者,说:「……教会相信并明认:有一个真的、生活的天主、天与地的创造者……」(DS 3001)。在法典中更隆重定断:「谁若不相信,世界与在世界的一切,以及精神与物质的一切之物,是由天主从无中造生……或说天主……是被迫去创造(万物)……则应予绝罚」(DS 3025)。有关创造的目的,神学家海穆斯(G.Hermes,1775-1831)主张人受造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天主得到自己的光荣,即人不是天主得到光荣的工具。海穆斯说,如果天主创造万物的最后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光荣,那就是一个不可原谅的自私(DS 3002)。在法典中更隆重定断:「谁若否认世界之受造是为天主的光荣,则应予绝罚」(DS 3025)。 教会训导又屡次强调:天主从虚无中创造(DS 285,790,800,1333,3024,3025)。 (五)今日神学有关创造的反省,则如下述: 天主是否会变?(参 41): 1)天主为万物之源,与万物截然不同。万物的基本特性是变化。变化是由已经成功的「实现」及尚未实现的「潜能」所组成。世上必须有一个超越一切变化而绝对不变的最后基础。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称之为「不动的主动者」,圣多玛斯(Thomas Aquinas, 约1225-1274)名之为「独立自存的存有」,也就是基督徒所说的天主。天主绝对不变,所以昔在今在永在、至高无上、最单纯、纯属现实、完备而无缺。但又在绝对自由的救恩计划中,以丰富的行动心甘情愿地变化,如圣子降生成人、圣神降临。以故,出自虚无而暂存的、变动而不完美的、由部分合成的、有潜能待实现的、有缺点不完美的万物,能依靠天主,走向永在、至高、单纯、实现、无缺的不变。 2)在无限的平面上,天主不变。但是天主在无限自由的爱中决定要参与人类的历史,这种爱的决定,一方面是变化,另一方面没有万物变化的缺点。如此,无限的天主一方面能够参与人类时空中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在绝对的平面上祂仍旧是天主自己。 创造的目的:任何一个行动都有动机与目的。目的又可分近程、中程、远程的目的;也可分动作者主观的目的与动作本身的客观的目的。对天主而言,因祂就是绝对无限爱的奥秘,祂的一切创造与救援工程都只源于一个爱的动机。祂首先展开祂的创造工程,从虚无中创造了万有(近程目的);接着,天主子降生成人,进入人类历史,使人认识祂的爱是何等宽广高深(中程目的);祂一直参与着万有的进化,直到末世圆满,祂成为万有中的万有,创造工程方告完成(远程目的)。这是从过程面说天主创造的目的。从内在面看:因天主是爱,所以天主(动作者)创造万物的目的是爱的自我给予;创造行动本身的目的是爱的生命通传、交流和共融;受造物(动作成果)的目的是分享天主的爱和生命,参与天主爱的奥秘,在自己身上彰显天主的光荣。 在亚洲宗教的氛围中,人一般而言比较强调绝对的一体性,万物都是从唯一的根源流出来或生出来的。因此不怎么强调有位格性的、自由的、从虚无中创造天地万物的神或上帝,如同犹太教(参 518)、伊斯兰教(参 177)及基督宗教(参 436)所肯定的。在今日大家所强调的宗教交谈及本位化的努力中,这两种不同立场的沟通,还应该下很大的功夫一起研究讨论。可能,在不同信仰的信徒共同的合作与付出爱的行动当中,才能体验到进一步沟通的可能性。 参考书目: 谷寒松,赵松乔合着,《天主论.上帝观》,再版,台北:光启出版社,1992,173-184,237-241,347-355。 奥脱(L. Ott),王维贤译,《天主教信理神学》,上册,台中:光启出版社,1967,135-207。 圣经神学辞典编译委员会译,〈创造〉,《圣经神学辞典》,台中:光启出版社,1980,11号。 Barth, K. The Doctrine of Creation. Church Dogmatics, vol. 3. Edinburgh: Clark, 1960. Ganoczy, A. "Schoepfung, Schoepfungsberichte, Schoepfungsglaube und Naturwissenschaft, Schoepfungsmythen, Schoepfungstheologie."Beinert. 456-464. Gilkey, L. Maker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Creation in the Light of Modern Knowledge. New York: Doubleday, 1959. Gillespie, N. C. Charles Darwin and the Problem of Cre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Guelluy, R. Le Mystère Création: Hulsbosch, A. God in Creation and Evolution. New York: Sheed and Ward, 1965. Kittel, G. "Ktizo."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vol. 3.Grand Rapids: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64. 1000-1003. Moltmann, J. God in Creation: An Ecological Doctrine of Creation. London: SCM Press, 1985. Mouiren, T. The Creation. New York: Hawthorn Books, 1962. Ruiz de Smulders, P. and others. "Creation." SM, vol. 1. 23-37. Westermann, C. Creation.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74. 谷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