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D 部 |
道家、道教 |
道家、道教 dàojiā, dàojiào TAOISM (TAOIST PHILOSOPHY; TAOIST RELIGION) 参阅: 266宗教 269宗教史 275宗教哲学 277宗教神学 278宗教现象学 272宗教批判 240非基督徒宗教 595传教神学 概念说明:道家和道教英文统称Taoism (Taoist philosophy; Taoist religion);因近日中文罗马拼音的写法,所以Taoism改写为Daoism,Taoist改写为Daoist。「道家」指以老子(学者对他的年代没有定案)、庄子(约369-286)思想为主的哲学体系,通称老庄哲学或道家,出现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三世纪间的春秋战国时代。道教是公元二世纪末融合古代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和习俗而成的一庞大宗教体系。今台湾的庙宇多属道教的民间宗教。其间虽混合了许多佛教成分,然整体而言,两教大不相同。 虽然道家与道教不能混为一谈,但因道教没有启示教义,故仍建基于道家的宇宙论和人生哲学观点上。 (一)道家哲学的主要课题: 《庄子》〈天下篇〉提及古代中国有一种「道术」能使人与大自然和生命的根源合为一体,即老子和庄子所倡导的生活哲学。公元前100年左右,司马迁(145-85)在《史记》中介绍了其父司马谈对道家哲学的主要观点时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推移,应物变化,立俗拖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自序〉卷百三十)。这段文字显示出:这儿所描述的已不是单纯的「老庄学派」,而是公元前一百年司马谈时代混合了阴阳、儒、墨、名、法各家成分的「道家学派」了。 整个道家哲学体系,建立在几个主要课题上,这些主题在《道德经》、《庄子》、《淮南子》和《列子》等道家哲学经典上清楚呈显: 道与德(道与力量):道的学说来自《道德经》。在其他学派,「道」指某一系统或道德真理,但在道家,「道」是自然、永恒、自发、无名及不可言喻的。道是万物的根源,万物顺一而存。当这「道」被个别事物所拥有,就成为事物的特质或「德」。理想的个人生活、社会秩序、政府型态都以德为基础,以德为导引。而此种「生活方式」意谓简朴、自然、柔顺及无为。然而「无为」并非照字面解释成「无行为」,该解说为「不采取违反自然的行动」。换句话说,顺其自然(Chan, p. 136;参阅参考书目)。 大体而言,「道家」坚持「道」的「内在性」(参 71)学说,亦即坚持「道」因其「德」的力量及临在而存在于万物内。但当人接触宗教性的、神秘的「道教」时,会看到「道」的「超越性」(参 495)概念不但深受肯定,而且比《老子》或《庄子》书明显许多。在这过程里,读者清楚看到:道教的礼仪和祈祷如何强而有力地展现出「道的超越性」概念,而未遗忘其内在性。 道与一:在宇宙发生的整个过程里,阴与阳是基本的元素与力量。《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儿所谓的「二」是阴阳原理。在宇宙中,天是阳,地是阴。阴阳交感互动而产生万物。 母亲与女性:「母」是道家的基本主题,「道」是一切受造物的母亲,是「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说:「有名万物之母」。至于万物的起源,「道」被比拟为根源,一如母亲是生命的根源,道是生命之源……由这原理流出生命之泉,一步一步地流遍整个「受造界」。 无为与空:万物来自终极的「无」或「无有」,无是「无名」、「见不到」的,所以「道」因「无为」而为。如果这是道的真相,那么圣人必须效法此理想,这就是《道德经》第卅七章所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如果道因「无为」而为,那是因「道」基本上是「无」,「无」同时含有「无有」和「空」(或虚)之意。用「无」字是要表达:行为来自此「空」,因为「空」即是「无有」之所在,就像天地之间的空间,又像车轮的中心点(毂)一样。 复归或返:道的根源是自己,因为道源于「自然」。从人的观点看,「道」在宇宙内运行;但由道的观点来看,「道的活动仅是道存在的模式」(Finazzo, p. 22)。这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复归或返(或反)的规律。以作者的观点看,「道」似为流出,实为返回根源。 (二)公元前约三百年,不同的支流汇入道教的宗教运动中: 哲学性的道家:老子、庄子一直是道家哲学的核心,但尚有其他哲学家值得一提,即列子(约+公元前500)和淮南子(179-122)。《列子》书虽较晚出,却含有很古老的成分,这对道教思想很重要。《淮南子》在公元前二世纪时成书,此书十分重要,因为它把道教哲学的许多观点加以系统化。 藉着呼吸运动和健身法以求长生或长生不死:在《庄子》书里提及实用的健身运动,是为了滋养生命的原理:「养生」或「养性」。 藉冶金术(尤其是炼丹术)以寻求长生不死的药:朱砂(丹砂)是一种红色的物质,化学名称是硫化汞。「方士」(秘方之士)相信炼丹术可得到不死之药。 沿着大陆东北海岸寻找福地:古代中国人相信蓬莱岛上住着仙人。秦始皇派探险队,为的是向这些岛上的仙人,求取长生不老之药。「公元前220年至120年间,四条支流汇聚成一庞大的主流」(Welch, p. 97)。这种混合各种不同信仰(参 485)的主要人物是「方士」,他们最大的兴趣是寻找长生不死之道(以上四支流请见Raguin, p. 23-24;中译本39-40页)。 (三)道教的建立: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儒家成为中国官方的哲学,但儒家的学说无法满足人们宗教性的渴望。再者,公元一世纪时,传入中国的佛教能答覆中国人深处对宗教的渴望。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道教人士致力于发展道家的宗教因素,并努力把它组织成一个宗教团体的缘故吧! 道教的建立亦可称为道宗教的组织化。事实上,大部分的宗教成分在上述道教运动中已经存在,以后才汇入道教的教义和习俗。公元二世纪下半叶,东汉桓帝(146-167)和灵帝(168-189)在位时,道教正式组织成一个宗教团体。 道教的创始人张陵(张道陵),在桓帝时其活动范围从四川开始,扩大到陕西的汉中一带。他所创的「正一宗」是道教的一支派,他自称「天师」。第六十四代天师张源先,现住台北。 张道陵的教义以《道德经》为本,他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解说。当他退隐于四川鹤鸣山时,据说道行已很高深。「按张天师道陵,游于太学,博通五经,好黄老之学,修长生之道。晚岁得金丹术,入鹤鸣山」(李叔还1970,24页)。由此可知,他崇奉黄老,在当时黄老是道教最大的神(Raguin, p.35-36;中译本57-59页)。 张道陵思索宇宙秩序之后,开创了中国宗教的新纪元。传统的众神庙与众神都被摆到一边,而以万物的唯一且超越的原理─ 道取代之。 与此同时,在中国东部,张角(+184)受于吉的「太平道」影响,于175年左右开始传教,他的弟子共有八人,他派弟子出去宣传教义,约十年之内,已有信徒数十万,通称为「东部道教」。与张道陵的「西部道教」几乎有着相同的习俗,组织也相似,仅名称和头衔不同而已。184年张角率其徒众以黄巾为名起而作乱,同年张角与其两兄弟被杀而祸乱平息,但这一运动依旧流传着。 因东西两运动声势太浩大,故一直未绝迹过。而其教会体制亦未消失,他们继续管理信众。西部道教的祭酒与东部道教的「渠帅」演变成世袭的道士,而好几个宗教的习俗不断合并在一起。 道教宗教团体的发展:东、西道教的组织都很严谨,阶层制也非常健全。184年黄巾之乱虽被皇军弭平了,但道教的阶层制依然有一部分在暗地里流传着。南北朝期间,道教的宗教领袖们努力将民间宗教的诸神整合到道教的众神庙里。结果,嬴得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归附;他们盖「庙」建「观」(修道院),发展出一套高度规划的礼仪,足以媲美佛教。 (四)道教主要的「宗」:道教的「宗」(schools)或「教」很多,主要的有五宗,这「五宗」里以张道陵所创的「正一宗」最为古老: 正一宗:此宗的起源可追溯到张道陵所创的「五斗米道」,其孙张鲁大大地扩展了此一运动。张鲁在四川及汉中一带建立起一个道教国度,共达五十年之久。此宗领袖称为天师,几世纪之久,其大本营一直在江西的龙虎山附近。1949年以来,其天师就住在台北。 北宗:此宗是金朝的王哲(重阳) (1112-1170)所建立,王哲传说是吕洞宾(又名纯阳)的门徒,所以称为纯阳派,但普遍叫全真派。其宗教中心位于北平白云观。 南宗:南宗的起源不太清楚,有些史学家认为它系出自北宗(Welch,p. 147)。通常南、北二宗的区分在于北宗重视修命(藉外在的丹、符以延长寿命),南宗注重修性(靠内在修炼以保全真性)。 太一宗:此宗创始于元朝。 真大宗:此宗也创始于元朝。 (五)道教的五派:道教的「派」(branches)与「宗」不同,「宗」常保有自己的传统而又较明显的属于某一「派」。例如「北宗」主张炼丹而归属于「丹鼎派」,天师的「正一宗」则属「符箓派」: 积善派:坚持德行的修练(利物利人,修善积德)。 经典派:参研经义哲理,考究典籍奥秘,以穷研道学玄理。 丹鼎派:修炼内功、丹药,习静服气,修性摄生,以超凡入圣,超圣入神,超神入化之长生不老为目的。 符箓派:飞符演法,斋醮祈禳,以济人度鬼。 占验派:凡卜筮、星相、阴阳五行、术数、堪舆、风鉴诸家均属之。研五行术数、断星相,以趋吉避凶。 (六)道教的经典与教义: 道教的经指的是《正统道藏》、《续道藏》,为收录道教经典的大宝藏(大约五千三百零五卷)。道藏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南北朝初陆修静始创用)。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部)。十二类(部):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手法、众术、记传、赞颂、表奏。 道经分四大部门: 1)教义部门:宇宙生成万物根元的道之起源及展开,如《云笈七签》卷三辑录万物起源于「无」,感生妙一,分为三元,即三洞神尊,再说法成经。又建构以大罗天为最高天的天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天。 2)斋仪部门:道士所从事的各种度生、度死的宗教仪式;依帝王、贵族、民众……阶级不同,有规模不等的醮仪,例如为国祈安的大醮、谢天恩的清醮、庙庆成的庆成醮、送瘟的王船醮。而斋法则为拔荐亡魂,有金录、玉录、黄录。仪式举行时,道士存想通神,踏众步斗、诵经,为道藏中最占分量的部分。 3)方术部门:有各种符、咒、法物等法术,其次修练养生法、炼丹术、内丹术、各种草木服食法……,可以健身,并获致神秘的宗教体验,此外占验术也可归于方术的范围。 4)伦理部门:依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所教而订的各种戒律:十戒、二十七戒、八十戒等,清规、各类功过格等等,都为教团或一般民众建立行为上的宗教道德。 (七)神祇: 三清是道的显示,绝不是人,也不完全等于「神」,总是被安置在「坛」 (altar)的「北」边,使其面向南。如此安排与地理方位无必然的对应关系,是因「醮」祭礼仪的需要而安置在「坛」内的。在坛内三清天尊之像悬挂在北墙上。三清位于天庭中最高的三层,「元始天尊」位于第卅六层天,「灵宝天尊」在第卅五层,「道德天尊」在第卅四层。 然后,才安放那些住在第卅三层天即众神庙内的最高「神祇」。第一位是「玉皇大帝」或称玉皇上帝,他是民间众神庙中最高的神明,他还有其他称号,像「天公」、天公祖、上帝、昊天上帝等等,有时甚至称为元始天尊。 尚有其他神祇位于坛的两侧,如玄天上帝、上帝公、北极大帝、真如大师等等一系列神明,每位神各有其位置。 接着是受人们敬礼的「神」,这些神曾经是人,因民间对他们的虔敬而被 尊为神(如妈祖、关帝) (Raguin p. 68-69;中译本109-110页)。 道教中两个功能最大的圣职人员是道士与法师。「道士」专门服侍「道」和「天尊」。道士职位为世袭,他们将其技艺传给儿子,可以把道士视为真正的道教司祭,「道士」一词意为「精于道的师傅」,一般人称他们为「乌头」,即台湾俗称之「师公」。在大陆又称为「斋官」,因, 他们掌管的宗教节庆被称为斋,现在习惯上把这些节庆称为「拜拜」。 「法师」(巫术师傅)的职位并非世袭。根据天赋的特殊能力(如与死后人灵通话)挑选为法师。法师是众神的司祭,他们的法力限于众「神」,无法达到「天尊」,不能举行隆重礼仪(如醮),因为只有道士才能主持「醮」礼。当童乩进入另一世界,与另一世界沟通时,法师担任解释工作(Raguin p.69-70;中译本111页)。 结语: 台湾民间宗教,基本上,是中国大陆的传统宗教加上许多佛教的成分,并且在许多主要观点上受到道教的影响才定型的。 参考书目: 《正统道藏》,台北艺文印书馆印行,1962。 甘易逢,李宇之译,《道家与道教》,台北:光启出版社,1989。 李叔还编着,《道教大辞典》,巨流图书公司印行,1989。 ───,《道教要义问答集成》,高市长生街35号,1970。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董芳苑,《台湾民间宗教信仰》,长青出版社,1983。 《道藏精华》,新居大坪林石屋新村四号,自由出版社,1974。 Chan, Wing-tsit (陈荣捷).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台北:敦煌书店,1969重印) Finazzo, G. The Notion of Tao in Lao-tzu and Chuang-tzu. Taipei: Mei Ya 美亚, 1968. Raguin. Y. Taoism and Taoist Religion. Taipei: Ricci Institute, 1979. Welch, H. The Parting of the Way. Boston: Beacon Press, 1967. 甘易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