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M 部

魔鬼


魔鬼

móguǐ

DEVIL; DEMON

参阅: 49天使 50天使论 5二元论 383神话 352剔秘 139地狱 500 293附魔 75反基督

()概念说明:魔鬼一词,英文devil,源于希腊文名词diabolos (来自希腊文动词diaballein, dia是到对面,ballein是拋掷、攻击、扰乱、妨碍),意思是污蔑者,希伯来文为Satan (撒旦),仇敌之意。英文demon源于希腊文名词daimonion (超人的力量,神性之物),在犹太与基督徒的用法上,意思是恶神。鬼神论(demonology)是有关恶神与魔鬼的教理或学说。在今日思想的环境中,用批判、辨别的解释学( 608)精神,像天使( 50)一例那样,研究魔鬼与恶神的主题,是很重要的。本文先讨论魔鬼,再讨论恶神。

()魔鬼:魔鬼在许多宗教传统及其经典中,都意指邪恶的精神存有物,常视为最高等级,为其他恶神所臣服:

圣经对魔鬼存在的基本肯定,无丝毫怀疑的余地。

1)旧约有时把仇人称为「撒旦」(列上五18;十一2425;咏一○九6;撒上廿九4) ;受苦者甚至可能称天主为「撒旦」(约十六9;卅21)。撒旦和天主讨价还价,建议试探约伯(约一6~二10),但是撒旦仍在雅威控制下(匝三12;咏一○九6),他是天主愤怒的工具(撒下廿四13)。因希腊化思想,撒旦被视为「堕落的天使」、背叛其造物主者,如《哈诺客书》(Slavic Book of Enoch)廿九45所说,撒旦被视为天主的敌人与人类的诱惑者,如《禧年书》(Book of Jubilee)113所强调。这些观念渐渐进入犹太宗教思想中。在谷木兰派(the sect of Qumran)的二元论里,彻头彻尾的恶神,撒旦,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1QS21231QM十三11121QH28, 36;十一12)

2)新约用基督以前数世纪的犹太教传统来思考,以末世的迫近强调世上的撒旦权势。称魔鬼为「仇敌」(玛十三39;路十19)、「恶者」(玛十三1938;若十七15;若壹二1314;五18)、和「世界的首领」(若十二31;十四30;十六11)。魔鬼由此被懂成耶稣基督救援工程的反对者与仇敌(参阅若壹三810)。传福音者叙述耶稣与魔鬼在旷野战斗(谷一1213与平行经文);耶稣是「更强的一位」,打倒了魔鬼(谷三27),看见撒旦如同闪电一般自天跌下(路十18);耶稣驱魔(谷三2223;路十一20);魔鬼鼓动犹达斯背叛耶稣,却不能击败耶稣(路廿二3;若十三27)。在保禄传统的氛围中,耶稣的战胜魔鬼已有宇宙的向度(弗二2;六1020;参阅哥二915)。魔鬼有暂时的权力去诱惑信徒(格前七5;格后二11;宗五3),阻止传福音工作(得前二18),让年轻教会遭受迫害(宗十三10;伯前五89;默十二1318);魔鬼「从起初,他就是杀人的凶手,不站在真理上,因为在他内没有真理;他几时撒谎,正出于他的本性,因为他是撒谎者,而且又是撒谎者的父亲」(若八44)。但最后撒旦将完全战败(默十二79),并被投入地狱中(默廿810)

教父时期的神学家给魔鬼不同的名称,如:「撒旦」;「恶者」;「路济弗」(Lucifer) (按比喻的方式解释依十四12与约四一10);「法老」(Pharao),如梅笃丢斯(Methodius, 300)所称;「米散叟」 (Misanthrop) (恨人类者),如巴西略(Basil, 329-379)所称。奥力振(Origen, 185-254)主张:魔鬼是天使中至高者之一,甚或是至高的,他背叛天主,因而变成最低等的受造物,在教父时代广受接纳,但却没有充份的圣经基础。

教会训导权以较谨慎的态度面对有关魔鬼的事实:教宗良一世(Leo I,440-461)谴责二元论的主张,即魔鬼是出自地狱、绝对独立的邪恶自立体(DS 286)。最重要的声明在拉特朗第四届大公会议(1215) ( 236)中写出,宣布相信「天主所造的魔鬼以及其他恶神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他们因自己的恶意而成为恶者。人却因恶神的唆使而犯了罪」(DS 800)。梵一大公会议(1869-1870)未论及魔鬼。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在「真理的层次」( 336)的清晰觉知下,颇为谨慎地提到魔鬼的主题(SC 6LG 2, 13, 22, 48AG 3, 9)

系统神学要特别注意下面几点:

1)应当记住,在论鬼神时要注意批判及识别的解释学的重要原则。这颇为冷静、约束的态度帮助许多人从夸张的魔鬼恐惧中释放;提高了对经济、社会、政治、与生态学界不公义结构中恶势力的警觉;鼓励教会加紧驱魔的管理。

2)如果谁说「魔鬼」只是一种文学表达,表示人类被自制的邪恶所包围,此恶虽然有时超过个人或小团体的能力,但整个人类自己能处理恶势力的问题,这种看法可能是种过度单纯化以及理论简化的趋势。这种主张显然和圣经与传统肯定魔鬼存在互不相容。

3)「位格」的范畴应当类比地用于魔鬼;魔鬼是个始终在颠倒反常中的「位格」。

()恶神:宇宙间有许多神灵,能用消极方法影响人的生命;魔术与特殊仪式能影响、安抚、逐出他们;这是普世流行的信念。以神话的世界观看,他们代表自然界的威胁力量:

人对于宇宙中的恶的基本经验,发现也表达在古代近东复杂的鬼神论中,这影响到旧约早期的几个阶段。

1)旧约知道旷野的(肋十六826)、夜间的(依卅四14)、正午的(咏九一6)、与灾难的(编下十一15;依二6;咏一○六6)恶神。雅威的观念越趋于成熟,越强烈指责种种恶神敬礼为偶像崇拜(申十八913)。先知坚决反对多神论倾向使恶神成为神明。早期犹太教把恶神视同异教神祇;视之为恶鬼、毁灭者、诱惑者、人类的反对者。恶神最初是善天使,但因反叛而堕落,如另一本《哈诺克书》(Etiopian Book of Enoch, 636)所说。

2)新约由早期犹太教接收了某些说法。耶稣看透他们是「污鬼」,使人附魔、患病(谷三2230)。耶稣把他们逐出,即立下「天国」来临的记号(路十一20与平行经文)。耶稣与恶神的格斗,由其宗徒(玛七22;前六713;九3839;十六17;路十1720)及初期教会持续(宗八7;十九1117)。教会与恶神的扰乱博斗,也暗示完全排斥魔术、迷信 (宗十三89;十九1819)与占卜(宗十六16);在圣神的权能下教会有力量如此作(格前十二10)。复活后传统声称耶稣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是对「一切率领者和掌权者」的决定性胜利(格前十五2328;哥二15)。恶势力在何处撕裂了受造界,基督在何处建立了和平(哥一20)。恶神是位格性、纯神性的存有物,它实实在在与世界、自然界以及救恩史有关(玛四111)

教父时期提出几个观念:例如,戴尔都良(Q.S.F. Tertullian, 160-230)与盎博罗修(Ambrosius, 339-397),认为恶神是善天使,因对人的女儿起了性欲而获罪;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相信是嫉妒与骄傲使那些天使变成恶神(《天主之城》,XV, 23)

教会训导权必须注意在基督徒团体中有时所出现的摩尼教( 656)与二元论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张光明(精神)与黑暗(物质及身体)的冲突。拉特朗第四届大公会议(1215)反对二元论郑重宣布:「天主所造的魔鬼以及其他恶神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他们因自己的恶意而成为恶的」(DS 800)

今日系统神学必须注意下列范围:

1)如上述,要由批判的、识别的、但非理性主义的解释学引导。

2)要显示耶稣基督救援的释放力量,尤其在因为人对恶神的恐惧,如阴影般纠缠不去的文化领域里。

3)恶的奥秘是多面事实,不能只以人类的罪恶与软弱来解释它:一方面有一种强而有力、但有限的、可觉察的、邪恶的力量在实在界中;另一方面,人对世界的恶仍有其应负的责任。

4)教会既然是继续实行耶稣的救恩使命,所以它也有驱魔(exorcism)的能力。事实上在教会的团体中有一些人有这种驱魔的神恩( 377)。但是教会官方在使用驱魔的神恩上应提出一些规范,以保持教会救恩圣事的特质。

参考书目:

Colleye, H.   Histoire du diable,   1946.

Cristiani, L.   Evidence of Satan in the Modern World. 1962.

Darlap, A.  "Demons."  SM,  vol. 1.  70-73.

Ganoczy, A.  "Teufel."  Beinert. 488-489.

───.  "Daemonen."  Beinert. 80-81.

Ling, T.   The Significance of Satan: New Testament Demonology and its Contemporary Relevance, 1961.

Rahner, K.  "The Devil."   SM,  vol. 1. 73-75.

Winkelhofer, A.   Traktat ueber den Teufel.   2nd ed., 1962.

谷寒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