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L 部 |
灵魂不灭 |
灵魂不灭 línghún búmiè SOUL, IMMORTALITY OF THE 参阅: 90末世论 157肉身复活 230来生 11人 142有始无终之境 154死亡 97古圣所 (一)概念说明:灵魂不灭immortality of the soul神、哲学上认为灵魂不灭是指人死亡后,其生命继续存在,或是在尚未完成的存在方式中,那具有自我意识的灵魂继续存在于圆满而不灭的情况,即整个人超越一切暂时性的状况而以最圆满的方式分享天主的永恒。无论基督信仰或其他宗教都肯定此事。但是每一种宗教都在其人学(参 438)背景下,以特殊的方式来解释灵魂不灭的事实。有时这种灵魂不灭的信念和其他的人生观颇有冲突,如印度的佛教因其形上学及灵修的内容而主张了自我在死后不继续存在;或是在因果律之下的轮回观(参 649)。 (二)圣经基于闪族和希腊、罗马文化的背景,肯定了灵魂不灭的思想,也提出一些不同的答案: 旧约肯定人是一个整体,整个人可由肉身、精神或宗教等不同层面来探讨,这些不同层面在人内并无区分,因此当人死后,他仍具有整体的状况,只是缺乏生活及生气。在这种信念下,以民期待着死者的复活。旧约晚期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智慧文学的传统,灵魂不灭的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智三1~4;四7~15;箴言十四27;咏四九8,16;十六9~11;七三23~26;加下七9,11,14,22,29;十二43;十四46)。综合而论,灵魂不灭的思想基于人是天主的肖像,是被生活的天主所创造(智二23);灵魂不灭是出自天主的恩惠。 新约也在旧约的背景下期待着死人的复活。新约著作到底受到希腊思想多深的影响?保禄思想是否接近希腊哲学的二元论(也译为二分论)(参 5)?新约中是否也主张「有始无终之境」?这些问题在现今圣经诠释学(参 478)的研究下仍没有一致的答案。但无论如何解释,新约肯定的重点是在期待耶稣基督的来临,并不注意人学上或「有始无终之境」的问题。所以,新约所论的灵魂不灭,是人分享着天主或基督永恒不灭的恩惠(弟前六16)。 (三)基督宗教传统对灵魂不灭的思想探讨的很深,大体而言可分二个阶段: 教父时代,希腊主流哲学在柏拉图(Plato, 427-347)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的领导下,深切的影响了基督徒有关灵魂不灭的思想。传统中认为柏拉图很清楚地主张了二元论的人学,但学者们却以为柏拉图本人并不一定主张二元论,然而其他学者在研究柏拉图思想时却引发了二元论的主张。中国古代也同样分肉身与精神二层面,都是指人在死亡后,精神灵魂就进入适当的生活状况中。亚里斯多德将这二元论加以修正而提出了型质论(参 294),他认为人是个整体,具有形上的层面,也就是不可分的型(精神灵魂)和质(身体),在有机平面上,灵魂与肉身分不开,所以有机生命的灵魂在死亡中也将消灭。按亚氏之说,人死时只有一样不灭,即纯精神(nous),严格而论,这纯精神并非亚氏的型,而是那属神性的、非个人性的最终生存者。早期的教父们,如儒斯定(Justin the Martyr, 约+165)、安提约基的德奥斐洛(Theophilus of Antioch, 约二世纪末)、依雷内(Irenaeus, 约140-202)认为灵魂不灭乃是天主的属性,因而他们不用此说法。此外,基督信仰的福音非常强调圣言降生为人的基本事实,因此初期教会在前几个世纪内,由于身处诺斯底主义(参 673)等相反肉身思想的环境中,特别小心地谈论灵魂不灭的思想。这种情况直到亚历山大的克雷孟(Clement of Alexandria, 约140-217)及奥力振(Origen, 约185-254)时才有所改变。戴尔都良(Q.S.F. Tertullian, 约160-230)首先以系统的方式来说明灵魂不灭是人性受造中的基本属性,他也认为灵魂不灭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精神单纯而不可分散的特性。至于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因为受到柏拉图思想的影响,对灵魂不灭的问题论述颇多,他的论点也成为教会内普遍的说法。 中古时期受教父思想的影响,所以没有人怀疑灵魂不灭的主张。多玛斯(Thomas Aquinas, 约1225-1274)的系统神学也尽力发挥了亚里斯多德的型质论,他并承认经过死亡而离开肉身的灵魂,在某状况不可能永久如此存在。由这一点上,多玛斯也推论出肉身复活应是必然发生的事。 (四)教会训导权直到中古时期才假定当时神哲学对灵魂不灭的一般看法。教会文件中也提到人死亡后灵魂与肉身的分离、「有始无终之境」、炼狱、天堂、地狱中有精神的灵魂(DS 823, 902, 1000, 1304~1306, 1440)。 (五)现今神学在探讨灵魂不灭的论题时,应注意四个问题: 应在以下三个立场中找出一个适当而中庸的论点:1), 人死亡后完全被消灭,由天主圣三再重新塑造。2)灵魂在死亡中离开肉身而独立继续存在。3)人在死亡及复活中,虽然尚未完成天堂的圆满境界,但是已决定性的以整体的方式进入复活主的光荣中。 系统神学就在这三个立场中找出了基本范畴,即关系(参 696)的论点:在关系的基本范畴上,人与人、人与宇宙万物以及人与生活的天主之间构成一个多元化的关系界。这个论点反映出人死后完全被消灭的立场之不当,同时,人死后某一部份离开另一部份的说法又太物化(参 245)。由于人在关系性的基本范畴中是一个不可分而多元性的整体,而且,人在死亡后进入复活主的光荣中的说法,并非指这已亡的人在各方面都已完成了。正是因为他和整个历史人类在一起,所以他尚未完成。最后一个人复活后,那时整个的关系界,包括个人及一切的受造物,才真正的完成。 基督神学应如何和东方宗教,如佛教所主张的轮回,进行交谈? 圣经将不灭的属性归于天主,受造物只是分享天主的恩惠。但哲学及系统神学却将此不灭性日渐视为受造物内在的属性,如何将此二者予以整合? 系统神学要如何面对生活中常可见到的现象?亦即日常生活中,人将亡者埋葬时,人体会到埋葬的是亡者的一部份,这种体会极易产生二元论。为答覆这问题,神学提出以下的看法:应将亡者生前与人所埋葬的「人」视为整体,只是这人已真正进入死亡而复活的光辉中,留下的只是他在生前于人间的具体的、肉身的记号。 参考书目: 伯特纳(L. Boettner),赵中辉译,《灵魂不灭》,台北:基督教改革宗出版社,1975。 Ahlbrecht, A. Tod und Unsterblichkeit in der evangelischen Theologie der Gegenwart. 1946. Breuning W. Seele: Problembegriff christlicher Eschatologie. Quaestiones Disputatae, vol. 106. Freiburg: Herder, 1986. Cullmann, O. Unsterblichkeit der Seele oder Auferstehung der Toten? Stuttgart, 1964. Greshake, G. Auferstehung der Toten. Essen, 1969. ───, and G. Lohfink. Naherwartung -Auferstehung -Unsterblichkeit. Quaestiones Disputatae, vol. 71, 5th ed. Freiburg: Herder, 1986. Heiler, F. Unsterblichkeitsglaube und Jenseitshoffnung in der Geschichte der Religionen. 1950. Kueng, H. Eternal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1984. Marcel, G. Présence et immortalité. 1959. Rahner, K. "The Life of the Dead." TI, vol. 4.1966. 347-354. Toynbee, A., A. Koestler and others. Life after Death. London, 1976. 谷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