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L 部

灵修


灵修

língxiū

SPIRITUALITY

参阅: 444基督徒灵修 711灵修神学 380神秘思想与生活 280宗教经验

()概念说明:

灵修spirituality (六十年代以前通常都用神修)是指身心修养的专门学识与习修过程。由于对「人」的存在和其终极向往有不同的认知与信念(不同的哲学思想与宗教信仰),因而对灵修的理论与实践也有很多不同学说与宗派。比如基督灵修、儒家灵修、佛教灵修等。

但就灵修本质而言,一般都包括下列三点:1)人为万物之灵,是一个有「灵」性、有精「神」的存在。2)人性有其天然的终极向往与圆满,灵「修」就是要帮助人修持身心,以到达此终极圆满。3)修持身心的具体方法与步骤,都由初学入门到心灵长大成熟。在此共同的架构中,当然仍有很多不同,尤其对人性终极圆满的修成与实现,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从整体来看,可说有人性超越与自性圆融两种不同信念与实践。试个别简述如下:

人性超越:此种信念下、实践中的灵修,首先是肯定人性来自天,人自有其天然的根源,所以人性自有其受之于天的「当循之道」。灵修就是要使人遵照此当循之道而生活,日渐呈现出人性的原本真貌,以达到天人合一( 4748)的圆满境界。中国文化中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一),言简意赅,指出了此种灵修的最基本信念。如果再将此「修」道落实于「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一),那就是儒家修持的基本过程与终极圆满。在此整个过程中,人与天常是相通的。「修」的起点是「在明明德」:明白看清人性本有的天赋「明德」;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清楚体验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公孙丑〉上6)。进而依此「明德」而生活,并推已及人:「在亲民」(即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胸怀)。最后此种「尽性知天」的灵修终点是「在止于至善」: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其根源「至善」合而为一,「止」于天人共融的圆满境界。

自性圆融:此种灵修的基本信念可用成语「自求多福」来表达,肯定一切都是操之在我。人性的终极圆满就是人性自身的充分实现,不必过问人性之上是否更有其他存在,尤其是超越人性的至高存在;有些学说更明言否定此超越人性的至高存在。前者如狭义的人文主义,后者如唯理、实证、唯物等哲学思想与信念。就灵修整体来说,佛教的修持对此有相当彻底的信念与实践。只要努力修行,人人可以成佛,这是佛教对人性的彻底肯定。但在人性之上,佛教灵修大体上不认为有神(造物主)的存在,也不相信人有不死不灭的灵魂( 709),所以「佛教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圣严法师),但绝非唯物论者,因为「佛教相信:生命的因素是永恒的,就是精神不灭: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本来如此,这就是生命的实际情况」(同前)。至于「见性成佛」的修持之道,最基本的实践是「诸恶莫作」(戒绝杀生、偷盗、淫乱、妄语等),进而「众善奉行」(比如救生、布施、诚实、慈悲等);这样使自己的六根日益清净,心目逐渐明亮,终能解脱一切烦恼,而到达「我、法皆空」的真如境界。

参考书目:

方东美(Thomé H. Fang),冯沪祥译,《中国人的人生观》(The Chinese View of Life),七版,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8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二刷,台北:学生书局,1986

吴经熊,吴怡译,《禅学的黄金时代》,十二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张春申,〈灵修的意义〉,《神学论集》44 (1980)147-157

傅佩荣,〈中国思想与基督宗教〉,《神学论集》32 (1977)179-219

杨慧杰,《天人关系论─ 中国文化一个基本特征的探讨》,台北:大林出版社,1981

圣印法师译,《六祖坛经今译》,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80

释圣严,《正信的佛教》,五版,台北:东初出版社,1985

Conn, J. W.  "Spirituality."  Komonchak.  972-986.

徐可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