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第一章 基督和法利塞人的对话 |
12. 害羞与知耻 |
12. 害羞与知耻在知耻中,人体验到对于第二自我的某种畏惧,而这种畏惧本质上是自我造成的。有了知耻,人几乎“出于本性”,说明他必须按照其价值来肯定并接受这个自我…… 害羞的出现,特别是性的知耻,都与原始完美的丢失有关。
1979年12月19日
是由于罪恶才会出现害羞与畏惧的。接着便有知耻,知耻可定义为人对于第二自我的畏惧。知耻显示人有必要让他的自我按照其实际价值来受接纳与肯定。知耻产生男女之疏远,但同时也寻求两性在思想界的相互接近。面对由于自我造成的畏惧,知耻在人共处伦理陶成中、特别是在男女关系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也表达了人与人共融的本质尺度以及人的原始单独层面。犯罪之前男女都“不感到害羞”的事实并不是一种缺陷;也不是缺乏羞耻感或恬不知耻;更不可运用类比来推断如同小孩或者所谓原始人的生活那样。这样的类比推理不仅不够深入,而且可能变成谎言。“不感到害羞”正表明了一种良心和经验的特殊圆满,一种对躯体意义的圆满理解。害羞的出现,特别是对性的知耻,都与原始完美的丢失有关。
应该从人的内心深处来解释与衡量这种人际交流的特殊圆满,因为正是由于这个圆满男人女人赤身裸体都不觉害羞。交流是达致一个仅属于主体人的事实。躯体在人的存在实质上显示人格,就如一个“我”从内里来接收外界。按人与人共融来彼此交流,这已超出知耻的界限了。
当我们肯定什么是人的固有东西,即可见的男女性别时,“不感到害羞”可以仅仅理解成初始真诚,由于它方有人们在其彻底的简朴与纯洁中真诚地相互交流。这种通过肢体的赤裸所表现的外在信息,正相称于人内在的“天主的肖像”,也就因此,人在发觉之前尚是赤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