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第三章 新约圣经上的犹太人

甲、在充军后犹太文化中的不同观点


  细看过新约著作与犹太人圣经之间的关系后,我们现应研究新约圣经中对犹太人所表达的不同判断。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先要察看当时犹太文化本身内的多元性。

甲、在充军后犹太文化中的不同观点

1.   基督降生前的最后几个世纪

「犹太文化」(giudaismo)这个名称是用来指一段始自主前538年时期的以色列民历史。当时,波斯人决定准许以民重建耶路撒冷的圣殿。从多处着眼,犹太教秉承了充军前犹大国的宗教遗产。圣殿重建后,人们再次奉上祭献,唱出赞美诗及歌咏,重新庆祝朝圣的节日。犹太文化在波斯帝国统治期间,因厄斯德拉宣布的法律而带有特别的宗教色彩(厄下8:1-12)。会堂渐渐成为犹太人生活的重要因素。直至主后70年,犹太人对圣殿的不同观点,多次导致他们之间的分歧。这点单凭撒玛黎雅的离异,以及谷木兰的抄卷,便可看出来。如前一样,对法律的不同诠释,在主后70年也造成了分歧。

撒玛黎雅人团体是个持有异见的组别,遭到他人排斥(德50:27-28)。撒玛黎雅人依据一个独特形式的梅瑟五书,拒绝承认耶路撒冷的圣殿及其司祭职。撒玛黎雅人的圣所建于革黎斤山上(若4:9,20)。他们有自己的司祭。

按若瑟夫(Giuseppe Flavio)记载,当时有三个「党派」或「学派」,即法利塞人、撒杜塞人及厄色尼人(《犹太古史》13,5,9; §171)。这三组分别未免过份简化,应小心加以诠释。可以肯定的是,很多犹太人根本不属于这三组别。此外,这三派的分歧,不仅局限于宗教观点上。

撒杜塞人(Sadducei)大概源自圣殿的匝多克司祭。他们似乎是在玛加伯时代,因某组司祭对阿斯摩乃政权持有顽强态度,才以独立组别出现。对于准确地辨认他们的身份,确有一定的困难,这点在研究由主前167年玛加伯起义对抗色娄苛王朝,直至主前63年罗马人干预为止的这段历史时,便会发现。其后,撒杜塞人逐渐以希腊化贵族的身份标榜自己,并拥有大权,大概与一般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按某些学者之见,厄色尼人(Esseni)大概是源于主前200年,在充满犹太默示思想的期待气氛中出现。但大部分学者却认为,他们是在主前152年,因反对圣殿某些情况的改变而产生的,当年适逢犹大玛加伯的弟弟约纳堂被提名作大司祭。他们是在玛加伯战事中聚合的哈息待党人(加上2:42),又称「虔诚者」,后来他们感到被犹大玛加伯的兄弟约纳堂及息孟所出卖,因他们二人曾先后接受色娄苛王朝提名作大司祭。自1947年于死海谷木兰发现近800抄卷及残卷后,有关厄色尼人的资料大大增加。事实上,大部份的学者认为,这些文件都是来自这里成立的一个厄色尼团体的。在《犹太战争》一书中(307),著名的历史学家若瑟夫以钦佩的态度,详细描述厄色尼人的团体及宗教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某方面,与隐修团体相似。谷木兰人士因不屑圣殿是由那些不称职的司祭所操纵,于是自行组成一个新盟约的团体。他们透过遵守极为严谨的法律来追求完美。这些法律都经由「正义之师」解释。他们期待默西亚在短期内来临,天主将有所行动,除去各种罪恶及惩罚他们的敌人。

法利塞人(Farisei)并非一个司祭运动。表面上,他们对玛加伯家族取得大司祭荣衔毫不经心。然而,法利塞人(意即「隔离」)之所以得其名,是由于他们眼见玛加伯家族的阿斯摩乃王朝的管治方式变得世俗化,遂对他们加以批评,最后甚至不再与他们往还。在已写下的法律之上,法利塞人加上另一套梅瑟法律,即口传的法律。他们对法律的解释没有像厄色尼人的那般严谨,却比撒杜塞人的较为创新,因为后者较为保守,只遵循以文字写下来的法律。法利塞人也有别于撒杜塞人,宣认死人的复活及天使等信念(宗23:8),而这些信念都是在充军之后才兴起的。

这些派别之间的关系往往极之紧张,甚至达到敌对的地步。认识到这种敌对状态,有助我们从宗教的角度,明白新约圣经中所遇到的不和情况。有些大司祭成了许多暴力事件的因由。其中一个不知名的大司祭,大概在主前第二世纪末期,曾在赎罪节中企图把谷木籣的「正义之师」杀死。谷木兰的著作满布对耶路撒冷撒杜塞圣职班和不守诫命的邪恶司祭的辱骂,他们同样也抹黑法利塞人。在赞扬正义之师的同时,却形容另一位人物(莫非是一位厄色尼人?)为高傲及说谎的人,这人用剑来迫害「所有在成全之路迈进的人」(《大马士革文件》ms. A, I, 20)。这些事件都是在大黑落德王及罗马人统治犹太以前发生的,即在耶稣之前的时期发生的。

2. 主后第一世纪首三十余年

这时期即耶稣在世之时,甚至是更早一点,因为耶稣是在黑落德(Erode 主前37-4)去世前不久出生的,而这黑落德却死于现代纪元前四年。在黑落死后,奥古斯都皇帝把黑落德的的王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阿尔赫劳(玛2:22)、黑落德安提帕(玛14:1等章节),以及斐理伯(玛16:13; 路3:1)。由于阿尔赫劳

的统治手法引起属下的敌意,奥古斯都很快便将他的领土-犹太交给罗马人管理。

耶稣对我们刚才提及的三个宗教「党派」的观点究竟如何?我们必须考虑到三个主要的问题。

究竟在耶稣的传教生活期间,那一个宗教派系最为重要?若瑟夫认为法利塞是主要的党派,在城市有极大的影响力(308)。大概是为了这缘故,福音描述耶稣与这一党的对峙比其它派别为多,这也间接确认了他们的重要性。此外,由于法利塞党相对于犹太教的其它派系,更能成功地存活下来,因此,刚诞生的基督宗教便尤其要面对这一派系。

法利塞人究竟有什么主张?福音经常描述法利塞人为那些侧重法律、没有心肝的假善人。这个论调曾遭到反驳,人们根据米市纳所载的辣彼观点,认为法利塞人并非虚伪,也不是绝对的法律主义者。但这一论据并不是肯定的,因为米市纳本身也反映一个侧重法律的倾向;另一方面,我们不知道主后200年期间所编纂的米市纳的主张,与耶稣时代的法利塞人的主张,究竟两者之间的吻合程度如何。交代清楚这一点之后我们该承认,福音中有关法利塞人的描述,很可能是受到后期基督徒与犹太人之间的争论所影响。在耶稣的时代,相信一定有些法利塞人的教导是值得赞赏的。但保禄身为法利塞人,「对于祖传的法律,曾受过精确的教育」,他的亲身见证可告诉我们,法利塞人的热忱可令他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激烈地迫害天主的教会」(309)。

耶稣是否属于这三派系的其中之一?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是个撒杜塞人。他不是位司祭。他对天使、肉身的复活,以及等待末世来临的信念--正如福音所提及的--显示他所信的较为接近厄色尼人及法利塞人的神学观。但新约圣经从未提及过厄色尼人,也没有记载过耶稣与这样一个团体有关连。至于法利塞人,福音屡次提到耶稣与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都是对立的,因为法利塞人认为耶稣没有依照他们的方式遵守法律(310)。

因此,耶稣大可能不属于当时犹太教内任何派系。他跟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没有分别。近期的研究企图把他置放在当时不同的圈子内,视他为加里肋亚充满魅力的辣彼之一,一位周游各地冷嘲热讽的讲道者,甚或是个热诚党的革命成员。但耶稣并不在这些类别当中。

有关耶稣与外邦人及其思维的关系,由于所有的资料少之又少,只能靠假设推断。在这时期的巴力斯坦,希腊文化的影响十分强盛,就算是在那些主要是犹太人的地区也不例外,虽然它的影响力在各地区有所不同。至于希腊城市--如加里肋亚湖边的提庇黎雅城(Tiberiade),色弗黎(Seforis,离纳匝肋6-7公里)等--对耶稣的影响,仍具争议性,因为福音没有提示耶稣曾与这些城市接触。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耶稣及他最密切的门徒谙希腊语。在对观福音中,耶稣很少与外邦人接触,又吩咐他的门徒不要往外邦人那里传教(玛10:5),更严禁他们模仿外邦人的生活方式(玛6:7,32)。耶稣所用的某些语气,反映出犹太人在外邦人面前的优越感(311),但他懂得抽离这些感觉,反而肯定很多外邦人的优点(玛8:10-12)。

耶稣首批门徒与当时犹太宗教背景有什么关系?大概十二宗徒及其它人,也都同样有耶稣般的加里肋亚思维模式,虽然他们所居住的加里肋亚湖一带的人,较诸纳匝肋人更眼光远大。第四部福音提及耶稣吸引了若翰的一些门徒(若1:35-41),他也有些来自犹太的门徒(若19:38),而他也曾使整个撒玛黎雅村落的人归顺他(若4:39-42)。因此,耶稣的门徒大可能反映当时巴力斯坦的多元特性。

3. 第一世纪次三十余年

68. 39/40年间,罗马人结束第一段直接管治犹太的时期。黑落德阿格黎帕一世(Agrippa I 41-44)成了全巴力斯坦的国王,他是罗马加里古拉皇帝(Caligula 37-41)及继他位的喀劳狄皇帝(Claudio 41-54)的朋友。他赢得犹太人宗教领袖的欢心,并尽量表现出虔诚的模样。宗12把教难及载伯德的儿子若望的哥哥雅各伯之死都归咎于他。宗12:20-23戏剧化地记载了阿格黎帕的死。阿格黎帕死后,罗马再次直接管治。

在第一世纪次三十余年间,复活基督的跟随者的数目大大增加,他们组织成「教会」(「会众」)。某些犹太人组别的结构似乎对早期教会的结构有所影响。我们大可以追溯基督徒的「司祭」或「长老」("presbiteri" 或 "anziani"),是否按会堂长老的模式而设立的;另外,基督徒的「主教」(「监督」"sorveglianti")是否照谷木兰所记载的「监督」的模式而定立。把基督徒运动称为「真道」(hodos),是否反映谷木兰团体的精神,前往旷野为预备主的道路?也有人认为,从神学的角度而言,第四部福音似乎受到谷木兰的二元论所影响,表达于光和暗、真理及谎言,身为世界之光的耶稣与黑暗的势力搏斗(路22:53),以及真理之神和世界的首领的斗争(若16:11)等字眼。不过,这些主题的存在,并不一定指出有从属关系。

主后44-46年间上任的罗马总督,都是欠缺智能、贪污及不诚实的人。在他们腐败的统治下,造成「匕首党」(sicari 持有匕首的恐怖份子)及热诚党(zeloti拥护梅瑟法律的极端份子)的出现,最后还引发起一场犹太人反对罗马人的叛乱。为平息这场叛乱,罗马人不惜动用武力及精锐将领。主后62年大司祭亚纳斯二世(Ananus II)召开公议会,决定把「主的兄弟」雅各伯置诸死地,这事对基督徒来说,尤为严重。这位大司祭因作出非法行动,结果被总督阿耳彼诺(Albino)撤职。在短短两年后,于64年,在一场蹂躏罗马的大火后,尼禄皇帝(Nerone 54-68)在首都屠杀了基督徒。按一古老传统,伯多禄及保禄两位宗徒都是在这情况中殉教的。因此,大约估计,第一世纪末的三十余年可称为后宗徒时代。

4. 第一世纪末三十余年

主后66-70年间,犹太人的革命及耶路撒冷圣殿被毁,促成了各宗教派系的动力改变。革命份子(匕首党、热诚党及其它)一一被铲除。谷木兰居地也毁于于68年。领导阶层的撒杜塞人原属司祭家族,他们权力的基础因圣殿祭献的终结而被削弱。至于跟从辣彼传统的犹太教,有多少成分是源于法利塞人,那就不得而知。肯定的是主后70年后,有些辣彼大师--「以色列的智者」--逐渐被公认为人民的领袖。那些聚集在巴力斯坦沿岸城市雅木尼雅(Jamnia/Yavneh)的犹太团体,更获罗马政府承认为犹太人的代言人。大概在90-110年期间,加玛里耳二世(Gamaliele II)--其父亲和祖父均为著名的法律诠释家--成了雅木尼雅「公议会」的领袖。这时期的基督徒著作在论及犹太教时,很可能是受着此刻正逐步成形的法利塞派犹太教的影响,而且这影响更是有增无已。在某些生活层面上,会堂的领导人与耶稣的门徒间之冲突十分激烈。福音提到「谁若承认耶稣是默西亚,就必被逐出会堂」(若9:22),从这样的做法看来,两者间的冲突是十分严重。同样地,玛23对法利塞人痛斥,又以局外人身份提到「他们的会堂」,并指那里是耶稣门徒将受鞭打的地方(玛10:17),从此等事实看来,彼此间的冲突实在严峻。很多时被提及的「反异端者的祝福」(Birkat ha-minim)--这所谓「祝福」其实是针对异端份子的诅骂--我们不能肯定它是否始于主后85年;但认为它与一项下令全犹太人针对基督徒的法令有关,这想法差不多可以肯定是错误的。不过,我们没有严重的理由怀疑,各地的会堂在不同的时间内,都不再容忍基督徒的存在,每每还会烦扰他们,甚至把他们置于死地(若16:2)(312)。

由第二世纪开始,那谴责异端者或各类离经叛道者的「祝福」,逐渐也包括基督徒在内,在更后期,便成了专指基督徒的。大约在第二世纪末,不相信耶稣的犹太人与基督徒之间的分野和分别,随处都可以清楚看到。但某些经文,例如得前2:14及罗9-11却显示,在这时期以前这决裂已有迹可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