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第三章 新约圣经上的犹太人

乙、在福音及宗徒大事录中的犹太人


乙、在福音及宗徒大事录中的犹太人

福音及宗徒大事录对犹太人的看法,基本上是非常正面的,因为它们承认犹太民族是天主所拣选,以实现祂的救恩计划。最能肯定这一点的,莫过于耶稣自己。他是犹太母亲的儿子,为救赎他的民族而诞生,透过他向自己的民族宣讲福音,施行治病及解放的工作,直至苦难和复活的高峰,圆满地完成他的使命。在耶稣的传教生活中,以及在他复活后,有很多犹太人跟从了耶稣,这些都肯定了这个看法。同样地,耶稣拣选了十二位犹太人,使他们参与自己传教的使命,以及继续他的工作,也可为此左证。

很多犹太人初时都正面地接受了福音,但领导者却加以反对,最后竟令大多数百姓都跟他们一样拒绝了福音。这导致在犹太人及基督徒的团体之间,形成一个冲突的情况,显然这冲突的情况,在编纂福音及宗徒大事录的过程中,留下了它的印记。

1. 玛窦福音

第一部福音与犹太文化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很多细节显出它对圣经、传统及犹太社会的思维有相当的认识。玛窦较马尔谷和路加更着重耶稣是犹太人,他的族谱不外乎展示他是「亚巴郎之子,达味之子」(玛1:1)。福音中所强调的是耶稣这名字的意义:玛利亚的儿子带有这个名字,「因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玛1:21)。在耶稣的传教生活中,他使命的范围限于「以色列家失迷的羊」(玛15:24),而在十二门徒初次传教时,耶稣也为他们定下同样的范围(玛10:5-6)。玛窦比其它圣史较常着意指出耶稣在世的事迹,正「应验了先知们所说的话」(玛2:23)。耶稣自己也刻意指明,他的来临不是为废除法律,而是为使它们得到圆满的意义(玛5:17)。

可是,基督徒团体明显地与那些不相信耶稣基督的犹太人团体保持距离。其中一个重要的细节强调这分隔:玛窦不会说耶稣「在会堂」内施教,而说:「在他们的会堂内」(玛4:23; 9:35; 13:54)。玛窦通常把历史学家若瑟夫所描述的三个党派其中的两个--即法利塞人及撒杜塞人--都放在与耶稣敌对的情景中。经师也被列为与耶稣敌对的人,他们常与法利塞人一起被相提并论(313)。还有另一件特别的事情:在玛窦福音中,公议会中的三组成员,「长老、司祭长及经师」都同时在耶稣首次宣布自己的苦难时出现(玛16:21)。因此,这三组成员都是被放在与耶稣敌对的情景中,而且更是彻底对立的关系。

耶稣在许多不同的机会上,遭到经师和法利塞人的敌对,而他在最后的一次机会上,作出了猛烈的还击,六次采用「经师和法利塞假善人」的字眼来痛斥他们(玛23:2-7,13-36)。这样的记载,反映出玛窦团体的部分实况。编纂这段经文的背景,是两个有密切接触的社群生活在一起:一组是犹太裔基督徒,他们坚持自己是属于正宗的犹太教,而另一组则是那些不相信耶稣基督的犹太人,他们被基督徒视为是不忠于自己的犹太圣召,因为他们顺从一些盲目及伪善的领袖。

我们必须注意到,玛窦的非议并非针对一般的犹太人。犹太人这名称只用于「犹太人的君王」,或用来指耶稣(玛2:2; 27:11,29,37),以及在最后一章里一个次要的句子中(玛28:15)。因此这争议主要是在同属犹太教的两组人之间发生。另一方面,玛窦所针对的都只是犹太教的领袖。若依撒意亚的预言斥责的是整个葡萄园的话(依5:1-5),玛窦所指责的只不过是那些恶园户而已(玛21:33-41)。耶稣向经师和法利塞人的抨击及指责,都与先知书所找到的相似,与当代的文学体裁相近,这体裁既用于犹太文化的环境(例如谷木兰所采用的),也在希腊文化的环境中所采用。就如在先知书中,这些指责是叫人悔改的一个呼吁。在基督徒团体中读出来,可提醒基督徒自己切戒与福音不相符的态度(玛23:8-12)。

此外,我们必须从玛24-25的默示体言论,来探讨为什么玛23如此尖锐地反对法利塞人。默示体的措词是用于受迫害的时期,为增强那些受迫害的小数群体的抵抗能力,并且巩固他们的希望,期待天主将会到来解救他们。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猛烈的抨击便不会令人感到如此诧异。

不过,我们还要承认玛窦的抨击,不是常局限于针对领袖阶层。玛23中对经师和法利塞人的痛斥后,加上几句向耶路撒冷的顿呼。整个耶路撒冷城被指责是因为它「残杀先知」,以及「用石头砸死那些被派遣到你这里来的人」(玛23:37),而最后公布它将会受罚(玛23:38)。至于那雄伟的圣殿,「决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玛24:2)。这情况就像耶肋米亚先知的时代所发生的相似(耶7:26)。耶肋米亚先知宣布圣殿将被破坏及圣城被毁(耶26:6,11)。耶路撒冷将成为「万民诅咒的对象」(耶26:6),与天主对亚巴郎及他的后裔所应许的完全相反(创12:3; 22:18)。

在编纂福音期间,大部分犹太人跟随他们的领袖,拒绝相信基督耶稣。犹太裔基督徒仅属小数。圣史早已预料到耶稣对他们的恐吓必会实现。这些恐吓所针对的并非犹太人本身,而是那些跟自己领袖一起,不顺从天主的犹太人。玛窦在耶稣苦难的记载中,提及「群众」在司祭长及长老的煽动下,迫使比拉多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所指的就是这个连结关系(玛27:20-23)。当罗马政府表达不会负责时,在场的「全体百姓」答应肩负处死耶稣的责任(玛27:24-25)。百姓所表达的立场显出他们坚信耶稣是罪有应得的,但从圣史玛窦的角度,这信念是毫无根据的。耶稣大可以套用耶肋米亚先知的话:「但你们却要切实知道:你们若杀害我,便是给自己和这城与其中的居民招来无辜的血债」(耶26:15)。按旧约的观点,领袖的过失无可避免地为整体人民招来严重的后果。如果编纂福音的工作于70年后才完成的话,玛窦知道耶稣的预言已应验了,正如耶肋米亚先知的一样。但在这预言的实现中,他未能看见一个结局,因为整部圣经都认定在受到惩罚之后,天主常给他们一个好的希望(314)。事实上,玛23的言论是以一个好的展望结束的。将有一天,耶路撒冷会这样说:「因上主之名而来的,当受赞颂!」(玛23:39)。耶稣的苦难本身为人打开了没有比这更好的前途,因为耶稣像罪犯般无辜地流出「他的血」,把它转化为「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玛26:28)。

在玛窦福音成书的时代,恶园户比喻的结尾,就如苦难记载中群众的喊叫一样(玛27:25),似乎显示出大部分百姓都跟他们的领袖一起,拒绝信仰耶稣。其实,耶稣向这些人预言「天主的国必由你们中夺去」,但其后并没有说天主的国将会给予「其它掌权者」,却说天国将会交给「结果子的外邦人」(玛21:43)。「外邦人」一词言下之意与「以色列民」相对立;它暗示天国有许多成员将不是犹太人。但犹太人并不因此而被拒诸门外,因为福音整体令人明白到,这些「外邦人」将在十二门徒--尤其是伯多禄--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玛16:18),而那十二人都是犹太裔。「将有许多人--与他们及其它犹太人一起--从东方和西方来,同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国里一起坐席;本国的子民,反要被驱逐到外边」(玛8:11-12)。玛窦福音的结尾,确实肯定了天国将开放给普世人类,因为复活的耶稣吩咐「十一个门徒」出去教导「万民」(玛28:19)。但这结尾却与此同时能肯定以色列民的召叫,因为耶稣是以色列民的后裔,在他身上满全了达尼尔先知论以色列民在历史上的角色。「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315),复活的主所说的这句话清楚指出,现今应如何理解达尼尔及其它先知所提及的普世救恩观。

结论。玛窦福音较其它福音更着重「满全」的一面--耶稣不是来废除,而是来成全--因此,它特别强调与旧约的连贯性,这正是「满全」概念的基础。这特点可让基督徒与犹太人建立兄弟般的关系。但在另一方面,玛窦福音反映出在两个团体之间,存在着紧张,甚至是对抗的情况。耶稣预料到他的门徒将在会堂里受到鞭打,由一城市被追逼到另一城市(玛23:34)。因此,玛窦着重维护基督徒。后来形势完全改变过来,玛窦的抨击就不应再介入基督徒与犹太人的关系中,反而应突显彼此间的连贯性。有关耶路撒冷及圣殿被毁的预言也是如此。耶路撒冷及圣殿被毁已成过去,现今只应引起深深的怜悯。基督徒应绝对避免继续归咎于犹太人的后代,他们更应紧记,天主在惩戒后必定会打开充满希望的新前景。

2. 马尔谷福音

马尔谷福音并没有明确指出谁是这救恩讯息的对象。后期附上的结尾大胆地把它付予「普天下」的「一切受造物」(谷16:15),与本福音的普世救恩精神完全吻合。身为犹太人的马尔谷没有对自己的民族作出整体的判断。马尔谷把依撒意亚先知负面的批评(依29:13),仅应用于法利塞人及经师身上(谷7:5-7)。除了在记述苦难时(316),五次用了「犹太人的君王」这个称号之外,「犹太人」这个名字在马尔谷福音中单出现过一次,明显地是为了向那些非犹太裔读者,解释犹太人的习俗(谷7:3)。这样的解释出现于耶稣批评法利塞人过份遵守「先人的传授」,以致忽略了「天主的诫命」一事上(谷7:8)。马尔谷只有两次提到「以色列」(317)及「百姓」(318)。相反地,他常用「群众」--这当然是大部分由犹太人组成--而这些群众都对耶稣有好感(319),除了在苦难的事件中,司祭长驱使他们选择了释放巴辣巴(谷15:11)。

马尔谷的批评是针对宗教及政治领袖。批评的主因是他们对耶稣的使命欠缺开放态度:当耶稣行使他赦罪的权柄时,经师们指责他说了亵渎的话(谷2:7-10);他们不接受耶稣「与罪人和税吏一起吃饭」(谷2:15-16);他们声称他附有邪魔(谷3:22)。耶稣必须应付经师及法利塞人的反对(320)。

很多时执政者也备受谴责:黑落德因涉及若翰的死(谷6:17-28),而他的「酵母」又与法利塞人有关(谷8:15);集政教大权的公议会(谷14:55; 15:1)及比拉多(谷15:15)对耶稣苦难责无旁贷。

第二部福音尝试在耶稣苦难的记载中回答两个疑问:耶稣是被谁判决的?为什么要把耶稣处死?马尔谷将不同的事件放在天主计划的框架时,尝试给予一个整体的答案: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为应验经上的话」(谷14:49)。随后,他指出犹太人权威及罗马政府所扮演的角色。

耶稣是被公议会的三组成员--「司祭长、经师和长老」(谷14:43)--下令拘捕的,这是经过很长的部署而达成的后果,这过程始自谷3:6,唯独主角有所不同:当时,密谋反对耶稣的是法利塞人及黑落德党人。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司祭长、经师和长老」在耶稣首次预言苦难时才首次出现(谷8:1)。在谷11:18,「司祭长、经师和长老」寻找除掉耶稣的方法。谷11:27却说这三组人再一次聚集,质问耶稣有关行事的权柄。耶稣向他们讲了恶园户的比喻;所得的反应是,他们「想逮住他」(谷12:12)。在谷14:1,他们捉拿耶稣的企图是要「把他杀害」。犹达斯出卖耶稣正好给他们一个大好的机会(谷14:10-11)。因此,耶稣被捕,以及其后被处死,责任在于当时犹太民族的领导阶层。马尔谷惯常把掌权者的态度,与拥护耶稣的「群众」或「民族」的态度相对立。马尔谷分三次提到(321),掌权者在意图杀害耶稣的勾当上有所顾忌,因为他们害怕人民的反应。不过,最后在比拉多前的审讯中,司祭长成功地煽动群众作出有利于巴辣巴的选择(谷15:11),因而反对耶稣(谷15:13)。在群众的呼喊之下,比拉多无可奈何,只好「满足群众」,最后决定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谷15:15)。我们当然不可把这一时聚集的群众,与当时的犹太民族混为一谈,更不可以把他们当作所有时代的犹太人。我们只可说这些人象征着罪人的世界(谷14:41),而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世界的一份子。

根据马尔谷,耶稣之所以「被处决」应归咎于公议会(谷10:33; 14:64)。他没有说比拉多判决耶稣有罪,但就算是没有控告耶稣的原因(谷15:14),他仍把耶稣交去处死(谷15:15),这一点令他的罪孽更为深重。公议会判决耶稣是因为当大司祭问他是否「默西亚,那应受赞颂者的儿子」时,耶稣给了一个肯定及仔细的答案,因而被指「亵渎」了天主(谷14:61-64)。因此,马尔谷指出犹太人权威及基督个人之间最深刻的决裂,这一点仍不断是犹太教与基督宗教之间最严重的分歧。对基督徒而言,耶稣的答复并不是亵渎的话,这的而且确是真理,凭他的复活已表现出来。对整体的犹太人而言,基督徒所犯的错在于他们肯定基督是天主子,因而严重地冒犯了天主。这基本分歧无论有多深,也不应演变成彼此之间的仇视,或者令人忘记彼此共有的极丰富遗产,当中包括对唯一真主的信仰。

结论。认为按马尔谷福音,耶稣被处死的责任应归咎于犹太民族,这想法是由于对这福音有错误的理解所致。这一类解释在过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但实际上与福音的观点并不相符,正如我们所见的,人民或群众的态度往往与仇视耶稣的掌权者的态度刚刚相反。另一方面,我们忘记了耶稣的门徒其实也属犹太民族。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卸责任,这在人类的历史中屡见不鲜(322)。

我们要紧记耶稣的苦难实是天主奥秘计划--救恩的计划--的一部分,因为耶稣来是为「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谷10:45),他更把自己倾流的血转化成「盟约的血」(谷14:24)。

3. 路加福音及宗徒大事录

路加福音及宗徒大事录是写给「德敖斐罗钧座」的,为补足给他所讲授的基督教义(路1:3-4; 宗1:1)。这两部著作充满普世救恩观,而且对以色列民族也颇有好感。

名称:「以色列」、「犹太人」、「民众」

在路加福音的耶稣的童年史中,「以色列」这词出现过七次,由此可见它获正面的关注。这词在路加福音其它较重要的环节中,另外只出现过五次。「犹太人」这名称只出现过五次,其中三次是在苦难记载中,用来指耶稣的名号:「犹太人的君王」。更重要的就是「民众」这个词,在路加福音重复出现共三十六次之多(在马尔谷福音只出现过两次),而通常出现时都含正面意思,即使在耶稣苦难记载结束时亦然(323)。

在宗徒大事录,一开始时的观点仍是正面的,因为宗徒们宣讲基督的复活及罪过的赦免是为「以色列全家」的(宗2:36),而很多人也都信从了(宗2:41; 4:4)。「以色列」这个名称在宗徒大事录的前半部就重复出现过14次(宗1:6-13:24),而第十五次则出现于全书的结束部分(宗28:20)。但「民众」这词的出现更为频密,多达48次;起初,「民众」对基督徒团体有很大的好感(宗2:47; 5:26),但到最后他们都跟随了领导人的榜样,反目成仇(宗12:4,11),到最后,甚至想把保禄杀掉(宗21:30-31)。保禄却肯定他「没有行什么反对民族…的事」(宗28:17)。「犹太」这个词十分常用(重复出现七十九次)反映出同样的演变过程。在五旬节那天(宗2:5),伯多禄尊重地以「犹太人」这个名字称呼他们(宗2:14),而他们中很多人获得召叫,信从了复活的基督。最初,犹太人是天主话语的唯一对象(宗11:19)。但不久,特别自斯德望殉道开始,他们却成了施行迫害的人。黑落德安提帕处死若翰之举令他们大快人心(宗12:1-3),而他们「希望」伯多禄将得到同样的下场(宗12:11)。保禄在皈化前也是个雄心勃勃的迫害者(宗8:3; 参看迦1:13);其后,摇身一变,从迫害者成为被迫害者:在大马士革当地,「犹太人就共同商议要杀害他」(宗9:23);同样的事情也在耶路撒冷发生(宗9:29)。保禄照样「在犹太人的会堂中」宣扬基督(宗13:5; 14:1),令「很多犹太人和希腊人获得信仰(宗14:1),但这成功激发起那些「执迷不信的犹太人」敌意的反应(宗14:2)。相同的现象时常以不同的方式重复出现,甚至保禄在耶路撒冷被捕都是由「亚细亚的犹太人」所引致的(宗21:27)。虽然是这样,保禄依然很自毫地承认:「我原是犹太人」(宗22:3)。虽然他被犹太人仇视,却并不仇视他们。

路加福音的记载

耶稣童年史的福音记载,营造了一种对犹太民族极善意的气氛。当那植根于民族历史的计划要实现时,那些有关耶稣诞生的非凡宣布,都视「以色列」(路1:68)或「耶路撒冷」(路2:38)为救恩的受惠者。结果,这成了「全民族的大喜讯」(路2:10)、「救赎」(路1:68-69)、「救援」(路2:30-31)、「以色列的荣耀」(路2:32)。这些喜讯都一一被接纳。但在这阶段已隐约展露出:将来会有一个对天主恩赐的负面反应,因为西默盎预告玛利亚,她的儿子将成为一个「反对的记号」,预示在「复起」(或者:复活)之前,「以色列中许多人」(路2:34)将会「跌倒」。西默盎开拓了一个深远的前景,救主将要面对敌对的势力。普世救恩观的趋向--来自第二依撒意亚的灵感(依42:6; 49:6)--把「启示异邦的光明」与「你百姓以色列的荣耀」(路2:32)连接在一起,足以证明普世救恩观并不等于反对犹太主义。

路加福音随后也加上许多其它普世救恩观的特征:首先是洗者若翰的宣讲内容(路3:6; 参看依40:5),还有令耶稣的家族史溯源至亚当(路3:38)。不过,在耶稣传教的第一件事件--在纳匝肋宣讲(路4:16-30)--普世救恩的讯息立即显出一些问题。耶稣请他的同乡不要怀着独揽他的治病奇恩的态度,且要接受外邦人也能获得这些恩赐(路4:23-27)。他们竟作出激烈的反应,愤怒填胸:把耶稣赶走,并且企图把他杀害(路4:28-29)。如此,路加事先声明保禄成功向外邦人传教,将常会遇到犹太人这般的反应。犹太人强烈反对那些有损他们选民身份的布道(324)。他们非但不按第二依撒意亚所说的向普世万民开放自己,反而跟随巴路克先知的建议,不将自己的特权让给异民(巴4:3)。不过,也有些犹太人抵抗这诱惑,慷慨地致力于传扬福音(宗18:24-26)。

路加也按照传统福音的讲法,记述耶稣与经师和法利塞人的对立(路5:17-6:11)。路6:11并没有像谷3:6那样,一开始就认为这些敌意令他们动了杀机。路加所记载有关反对法利塞人的一番话(路11:42-44),其后也伸延至「法学士」(路11:46-52),但明显地较玛23:2-39所载为短。耶稣以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回答法学士的问题,教导他什么是博爱(路10:29,36-37)。耶稣将犹太司祭及肋未人的形象抹黑,反而提议以撒玛黎雅人为榜样(也请参看路17:12-19)。耶稣向法利塞人和经师讲了有关慈爱的比喻(路15:4-32),同样地令人打开心扉。慈父的比喻(路15:11-32)主要是邀请儿子开放自己的心,作出悔改,并没有暗示要套用于犹太人及外邦人的关系上(曾有人这样套用,大儿子代表虔诚的犹太人,不愿意接受外邦人,认为他们是罪人)。然而,从路加整部著作较广阔的背景来说,这样的假设仍有它的可能性,因为路加的著作的确强调救恩的普世性。

米纳的比喻(路19:11-27)包括一些意义深长的细节。故事中有一个认为自己有君王衔头的人受到同乡的敌视。他必须到远方取得王位的职权;回来后,他便把自己的对头处死。耶稣用这个比喻,就像他用恶园户的比喻(路20:9-19),迫切地警告人,勿因拒绝他而带来那些预计的后果。路加福音以其它章节补充这个观点,指出耶稣眼见这些悲惨的后果时所感受到的痛苦:他为耶路撒冷的命运而哀哭(路19:41-44),他不顾自己的苦痛而为耶路撒冷的妇女和子女担忧(路23:28-31)。

路加福音中有关耶稣苦难的记载,并没有对犹太人的掌权者作出苛刻的评价。当耶稣被带到「民间长老、司祭长及经师」的公议会前(路22:66-71),路加省略了某些片段,例如耶稣与大司祭的对答、有关亵渎的指控和判罪,结果减轻了耶稣的仇人的罪咎。其后,公议会的成员在比拉多前制造一些带有政治性质的指控(路23:2)。比拉多曾三次指出耶稣是无辜的(路23:4,14,22);他只想惩治耶稣(路23:16,22),鞭打他,最后才在民众逼迫的压力下让步(路23:23-25),这些民众包括了「司祭长、官吏及人民」(路23:13)。记载继而描述「首领」仍持有敌对的态度(路23:35),但民众却再次对耶稣的态度转好(路23:27,35,48)--我们已提过--正如以往耶稣在传教时,他们对耶稣的态度一样。另一方面,耶稣为杀害自己的人祈祷,他宽宏大量地原谅了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

「悔改以得罪之赦」的讯息,有必要以复活基督的名义「向万邦宣讲」(路24:47)。这普世性的方向不会带来任何争议,因为经文的字句本身指出,必须「从耶路撒冷开始」宣讲这样的讯息。这观点与西默盎的观点吻合,默西亚的拯救是天主早已预备好的,作为「启示异邦的光明,祂百姓以色列的荣耀」(路2:30-32)。因此,第三部福音留给宗徒大事录的部分,基本上对犹太人有善意。邪恶势力的「时刻」经已来到。「司祭长、圣殿警官并长老」成了这些势力的工具(路22:52-53)。但它们并没有占了上风。天主的计划已依照经上所载的实现(路24:25-27,44-47),这是个为所有人而设的慈爱的救恩计划。
  

宗徒大事录

宗徒大事录在开始时,就使基督的宗徒从有限的视野--重建以色列王国(宗1:6)--转移到具普世性的远景,为基督作见证「直到地极」(宗1:8)。五旬节的事件颇引人入胜地,把犹太人放在这个普世救恩的远景中:「那时,有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有从天下各国来的虔诚的犹太人」(宗2:5)。这些犹太人率先是宗徒宣讲的对象;他们同时象征着福音传播的普世性。就是这样,路加再次暗示犹太宗教与普世救恩观,绝对不会互相排斥,且是相辅相成的。

教会初期的宣讲或传教讲辞宣扬耶稣的奥迹时,特显出人们把耶稣处死的残暴行为,以及天主使耶稣复活的解放行动。「以色列人」的罪行在于「杀害了生命之原」(宗3:15)。这罪行主要来自「百姓的首领」(宗4:8-10)或「公议会」(宗5:27,30),从提这罪行的目的,是为呼吁人悔改及接受信仰。此外,伯多禄不但把「以色列人」的罪咎减低,就连他们「首领」的罪咎也是一样,解释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出于「无知」(宗3:17)。这样的宽恕实在令人感动,与耶稣的教导及态度一致(路6:36-37; 23:34)。

然而,基督徒的宣讲很快便引起犹太人掌权者的反对。撒杜塞人反对是因为他们眼见门徒「宣讲耶稣从死者中复活」(宗4:2),而这是他们不会相信的(路20:27)。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法利塞人加玛里耳(Gamaliele),竟然不苟同大众,站到宗徒那边,认为他们的行动有可能「从天主来的」(宗5:39)。这样,反对的声音便暂时减退了。但眼见身为希腊人的斯德望「在百姓中显大奇迹,行大征兆」(宗6:8-15),反对的声音又再从会堂的希腊人那里复起。斯德望结束在公议会成员前的讲话时,再次以先知们的谴责反对他们(宗7:51)。他这样做的实时后果,就是遭他们用石头砸死。斯德望效法耶稣,祈求上主「不要向他们算这罪债」(宗7:60; 参看路23:34)。「就在那一日,发生了严厉迫害耶路撒冷教会的事」(宗8:1)。「扫禄」也坚持参与这些迫害教会的行动(宗8:3; 9:13)。

保禄在皈化后及在他所有的传教旅程中--正如上面已说过的--他将会是那身受自己民族迫害的人:这一切都是他宣讲普世救恩的成功所引致。保禄在耶路撒冷被捕之后,这一点更加明显。当保禄用「希伯来话」致辞时,「一群百姓」(宗21:36)起初还安静地聆听(宗22:2),但一听到他被派到「外邦人那里去」,他们便怒愤填胸,极力反对他,扬言要把他杀死(宗22:21-22)。

宗徒大事录的结尾颇出乎意料,但其意义更为深远。保禄在到达罗马不久,「便召集犹太人的首领(宗28:17),这确是绝无仅有的行动。他尝试「引征梅瑟法律和先知书,劝导他们信服耶稣」(宗28:23),目的不在乎令个别的人皈依,而是在于令整个犹太团体作出一个集体的决定。得不到这样的决定后,保禄把依撒意亚先知一番严厉的话,套用在他们身上,指出「这民族」心硬(宗28:25-27; 依6:9-10),并且宣布外邦人因愿意听从天主,反而获得天主所赐与的救恩(宗28:28)。路加就是利用这样的一个结尾--虽然定必引起无了期的争议--实时指出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犹太民族始终没有集体皈依基督的福音。与此同时,路加意图响应他们对基督信仰所作的坚决反对,指出圣经早已料到会出现这情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