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的著作十分重视犹太人的事实,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在天主的救恩计划中,犹太人正首当其冲。不过,在记述的过程中,也显露出很多严重的冲突。于是路加尝试减低其它对观福音中的争议腔调。明显地,他不能且不愿意隐瞒一个事实:耶稣完全受到自己民族领袖的反对,而其后宗徒时代的宣讲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假若低调描述犹太人反对耶稣这一无可否认的事实,也足以构成一个反犹太因素的话,那么,路加就会被指责为反犹太主义者了。但很明显,这样的看法是绝对不能接纳的。反犹太主义包括咒骂及憎恨这样的迫害者,以及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百姓。如今,福音的讯息反而邀请基督徒--依照基督及早期基督徒殉道者的榜样--祝福那些诅咒他们的人,善待恼恨他们的人,并且为毁谤他们的人祈祷(路6:27-28)。这就是路加著作中最基本的教训。很可惜的是在之后的世纪中,基督徒没有忠随这教导。
4. 若望福音
论到犹太人,第四部福音的肯定绝对是最正面的,而且是耶稣自己与撒玛黎雅妇人对话时宣布的:「救恩是出自犹太人」(若4:22)(325)。另一方面,若望圣史从大司祭盖法的声明:「叫一个人替百姓死」,辨认出这是天主启示的话,并强调「耶稣将为民族而死」,后来更准确地指出「不但为犹太民族,而且也是为使那四散的天主的儿女都聚集归一」(若11:49-52)。若望圣史表现出他对犹太文化、节期及圣经,有深入的认识。犹太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明确的认可:亚巴郎曾欢欣喜乐地企望看到耶稣的日子(若8:56);法律是透过梅瑟而得来的恩宠(若1:17);「经书是不能废弃的」(若10:35);耶稣是「梅瑟在法律上所记载,和先知们所预报的」那一位(若1:45);他「是个犹太人」(若4:9),以及「以色列的君王」(若1:47)或「犹太人的君王」。没有任何理由可令我们怀疑若望圣史是位犹太人,而且福音写作的基本背景与犹太文化息息相关。
在第四部福音,「犹太人」这个词重复出现了71次,通常以众数的格式出现,有三次用了单数的格式(若3:25;4:9; 18:35),特别是套用在耶稣身上(若4:9)。「以色列人」这个称呼只用过一次,且是个称誉(若1:47)。表示支持耶稣的犹太人,数目也不少。有例可见的是尼苛德摩,一位「犹太人的首领」(若3:1),他亲口承认耶稣是位来自天主的师傅(若3:2),尼苛德摩曾在他同行的法利塞人面前替耶稣辩护(若7:50-51),并且在耶稣死于十字架后,亲手安排殓葬耶稣(若19:39)。最后,「在首领中,仍有许多人信从了耶稣」,只是不敢明认是他的门徒而已(若12:42)。若望圣史经常提及「许多人」信从了耶稣(326)。除了若4:39,41外,文中所指的「许多人」都是犹太人;若望圣史有时也会清楚地指明,但这情况较为罕见(若8:31; 11:45; 12:11)。
不过,大多数的时候,「犹太人」都是与耶稣敌对的。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一个瘫子(若5:16)的事件,引致他们反对耶稣;耶稣自认「与天主平等」令对抗的情况更为严重,结果他们设法把他杀害(若5:18)。后来,正如玛26:65及谷14:64中的大司祭,在审讯耶稣的过程中,指控他「说了亵渎的话」,并企图把相应的刑罚加在他的身上:把他砸死(若10:31-33)。有人正确地察觉到,第四部福音把耶稣的审讯的大部分过程提前了,因此耶稣有机会为自己答辩,甚至指责那些控告他的人。这些人往往只被称为「犹太人」,而没有其它更准确的提示,结果令人对这个名称有负面的印象。但原则上,这却与反犹太主义无关,因为正如我们所提过的,若望福音承认「救恩是出自犹太人」(若4:22)。类似这样的讲法只反映出,基督徒与犹太人团体之间的绝对决裂。
耶稣反对「犹太人」的最严厉指责,莫过于说魔鬼是他们的父亲(若8:44);但我们应注意这样的指责不是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而是因为他们并非名副其实的犹太人,这是因为他们怀着来自魔鬼的杀人企图(若8:37),而魔鬼「从起初就是杀人凶手」(若8:44)。由此可见,所指的只不过是与耶稣同时代的一小撮犹太人有关;讽刺地,正正是那些「相信了他的犹太人」(若8:31)。第四部福音指出耶稣严厉的指责他们,目的是防止其它的犹太人受到诱惑,作出这类杀人的念头。
为了除去第四部福音在今日社会中,可能导致基督徒与犹太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有人提议采用「住在犹太的人」,以代替「犹太人」或「希伯来人」一词。他们认为这对立的关系,并不存在于耶稣的门徒与「犹太人」之间,而是在于那些住在敌对耶稣之地区的居民,以及那些住在加里肋亚的居民之间,后者接纳那位来自他们中间的先知(耶稣)。虽然在若望福音中,犹太居民轻视加里肋亚人的情况肯定存在(若7:52),但若望并没有以地理上的分野,来界定那些相信耶稣与那些不信他的人:圣史称那些拒绝接受耶稣教导的人为加里肋亚的「犹太人」(hoi Ioudaioi)(若6:41,52)。
亦有人提议把「犹太人」这词解释作「世界」,因为两者有相关(若8:33)或对应之处(327)。不过,罪恶的世界所遍布的范围,肯定比整体敌对耶稣的犹太人为大。
另一方面,可察觉到若望福音中,很多段提及「犹太人」的经文,正正是指犹太人权威(司祭长、公议会的成员),虽然有时也用来指法利塞人。这点可比较若18:3及18:12而得见。在苦难的记载中,当对观福音作者提到犹太人权威时,若望多次只用「犹太人」一词。但这情况只出现在有限的章节内,而且在翻译福音时,绝对不可以一律这样翻译,否则会令经文的原意有所偏差。这些章节反映出敌对基督徒团体的情况,不单是来自犹太人权威,更是来自大部分支持他们领袖的犹太人(参看宗28:22)。从历史角度而言,我们可想象到,与耶稣同代的犹太人中,只有少数是敌对耶稣的,而且把他交给罗马政权的,只不过是一小撮人;再者,真正想置耶稣于死地的人,就更少之又少了,他们很可能是基于宗教立场,不得已而为之(328)。正是因为这一小撮人令群众达致共识,选择释放巴辣巴,而反对耶稣(329),若望圣史才采用这个普遍词,而这词后来竟有另一演变。
在若望福音中,那些宣认信仰耶稣的犹太人往往被逐出会堂(330),可见耶稣的门徒与「犹太人」水火不容的情况。也许若望的犹太基督徒团体实际上曾遭类似的对待,因为其它的犹太人不再承认他们属于犹太民族,因他们没有忠于一神的信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在若10:30耶稣说:「我与父原是一体。」)因此,「犹太人」是指那些只给自己保留这个名字的人,他们都反对基督信仰。
结论。耶稣的传教工作不断引起犹太人权威的反对,最后,他们决定把耶稣交给罗马政权,好能把他处死。但他显示自己依然活着,为把真正的生命赐给那些信他的人。第四部福音以若望团体曾受犹太团体敌视的经验,重新理解耶稣的事件,把它们这样记述下来。
耶稣的行动及声明都表现出,他与天主之间有父子的亲密关系,与别不同。宗徒所教导的教理渐渐深入探究这关系。若望团体特别强调子与父的关系,从而肯定耶稣的天主性:他是超然的「默西亚,天主子」(若20:31)。这种教义激发起会堂领袖的反对,而犹太团体的反对亦随之而来。基督徒被逐出会堂(若16:2),同时不断面临罗马政权的欺凌,因为他们不能再享有罗马给予犹太人的权利。
这争议被双方弄得白热化。犹太人指责耶稣为罪人(若9:24),认为耶稣说了亵渎的话(若10:33),以及附有邪魔(331)。信从耶稣的人被视为无知及被诅咒的人(若7:49)。基督徒却指责犹太人没有遵守天主的话(若5:38),拒绝接受天主的爱(若5:42),只顾寻求虚荣(若5:44)。
基督徒由于不能再参与犹太人的崇拜生活,遂更意识到降生成人的圣言(若1:16)为自己所带来的丰盛。复活的耶稣是活水的泉源(若7:37-38),是世界的光(若8:12),是生命的食粮(若6:35),是新的圣殿(若2:19-22)。耶稣爱他的门徒爱到底(若13:1),亲自给予他们一条新诫命(若13:34)。我们必须竭尽全力,透过信德,使基督信仰及在基督内的生命发扬光大(若20:31)。在若望福音中争议的问题都是次要的。基本上,最重要的还是天主在耶稣基督内,向所有人--特别是那些刺透他的人(若19:37)--启示了自己的「恩赐」(若4:10; 3:16)。
总结
若望福音指出天主救恩计划的实现,必须包括与邪恶对抗,必须把邪恶从人心根除。这个事实导致耶稣与他自己民族的领导阶层发生冲突,正如发生在古先知们身上的一样。旧约早已采用两个对立的特征来介绍犹太人:一方面,他们是天主所召选的民族,为使他们完全与天主结合;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个犯罪的民族。这两个特性在耶稣传教工作期间不断表现出来。在耶稣受难的时候,负面的特性似乎占了上风,就连那十二人的态度也不例外。但耶稣的复活表现出天主的爱最终得胜,而且为所有人带来了罪恶的赦免,以及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