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引 言

引言:失去管束的人与十条规则(2)


       人们已经意识到,去除约束也有可能让人付出高昂的代价。那些无法从灵活化中获益的人,极可能威胁着社会和警局监控中的高开支立项。传统权威道德的内在陀螺罗盘似乎已经破裂,而这一罗盘却在此之前广泛且成功地根植在人们的心中。随之而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个体、家庭和社会应当如何“运转”:应该由强者的法律处理社会时局;应该由警察和社会公益工作者为这个被监管着的社会提供保障?或者,所谓的“社会团结”已不合时宜,应被抛弃?这样,成功者将躲入装有监控摄像头和铁丝网的水泥城堡,而失败者则被扔进贫民窟艰难度日,社会对穷人聚居地的唯一关注只是防范他们的攻击性行为。这意味着,人们离弃了社会(这个词应该也已过时)中那些业已陈腐的领域和概念,将自身局限于秩序政策之中。公共福利当然可以作为老友聚会和周日闲谈时的追忆话题。显然,在此显露出的是大众对统一生存世界的认同,而不是对无约束社会和灵活个体的倾慕。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谈谈在不断去除约束过程中有关日常关系的规则,说得直白些:个体就像孤独的狼,家庭就像救济工厂,社会就像一套润滑良好的系统。除了这样一个被完美监控的世界之外,人类还希望获得一些别的东西。也许,我们可以由此开始我们的话题。在被驱逐出伊甸园之后,夏娃生下了该隐和亚伯。作为牧羊人的亚伯总是将羊群中的头生作为祭品献给上帝,图中可以看到朝着垂直方向冉冉上升的烟。亚伯的献祭在基督教传统中被解释为特别献给基督的祭品。因此亚伯在后来也被看做是教会的象征性人物。引言失去管束的人与十条规则0021世纪的十诫有关道德,我们说得太多还是太少?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只画出了图画的一面而已。确实存在着性格、生活状态和纪律的被稀释现象,这些在以“老式价值元素的丧失”为题的文章中得到谴责。虽然,此处所谓的价值看上去像是正在融化的冰块或者暴跌的大宗股票,人们却仍然还对这些据说日益短缺的道德资源津津乐道,就好像他们谈论的是褐煤一般。今天,大家对道德的言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各种形式的道德恐怖主义者到处登场:美国总统克林顿被大批检察官和媒体施予空前的道德监控,总统裤子上敞开的拉链导致了一场国家危机。强者可以获得大量的性享受,这曾是不争的特权,是成功的一种证明。奥古斯都大帝并非此类说法的唯一例证。原德国联邦议院女议长就曾因乘公务飞机去瑞士探访女儿而被媒体追查。议员们羞愧难当地从拉斯维加斯(LasVegas)返回,因为《图片报》对这次造访“独臂贼”赌徒对老虎机的称呼。——本书的注释,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均为译者所加。——中文校者注的考察又提出批评——有关方面立刻允诺承担费用。

         
      每个公民都被卷入了日常生活道德化之中。他们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每天早上必须刷牙;在刷牙时,不可以让水龙头滴滴答答,因为不可以浪费水资源;在买牙膏时应考虑外包装,应确保它符合循环利用的要求;为了使晨间的道德化尽善尽美,酒店经理告诫人们:应当将使用过的毛巾扔到地上,这样就不必洗所有的毛巾(您可曾想到,洗涤剂会污染用过的水……)。道德的闸门大开,我们都被淹没在了甜腻的教条之汤里面。

         
      有一种感觉挥之不去:道德已成为润滑剂式的小把戏,它已渗入琐碎日常生活的水洼和细流之中。由于诸多重要的道德问题尚无法解决,所以记者们还在捣鼓总统的拉链门,公众舆论还在公务旅行之类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他们吹毛求疵地向议员们提出种种要求,而他们自己在下一次的纳税申报中却无意按此要求行事。

         
      十诫也被卷入了这场流于表面的日常生活道德化的漩涡,而这一道德化却不再有勇气触及人性、意义、美德等重大问题。被店内小偷所激怒的时装店老板会援引十诫;男人们在酒馆里喝得东倒西歪时,他们会不怀好意地笑着提醒邻座的人淫乱之诫;周日修剪草坪的邻居会被得体地告知安息日之诫。人们可以看到一大堆无关痛痒的日常规则,它们的分量和银行中要求顾客在等待中保持安全距离的那块牌子大体相似。十诫成了小市民阶层生活方式中的办公室守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要求大都指向他人:人们将自己置于上帝的位置,发出指令:“你不应当……”其实事情原本并非如此,十诫原非用来贯彻自己利益的工具——借此将矛头指向商店里的窃贼、配偶以及没有礼貌的孩子,以制止他人的危险行径。

         
      有关古老价值消亡的此类哀叹着实可疑。如果成功的足球教练员也要将自己吹嘘成“古老价值”的代表(如奥托·雷哈格尔[OttoRehagel]),那么,由此反映出的更应是一些被视为礼仪危机的东西。老年人不再能够理解年轻人,他们一如既往地觉得年轻人不守时、不修边幅、自由散漫。消亡的价值正代表了对正确性和适应性的渴望。他们希望,年轻人最好也能拥有两条如他们一样麻木的大腿。说到底,老年人在各种抱怨中希望声明的其实就是一句老话:“谢天谢地,还有老年人是道德的,他们经历了所有的事情。”在这些控诉者的嘴里,十诫化身为监控年轻人的礼仪之狗。他们希望,摩西最好还带回来了第十一诫和第十二诫,这样就可以为所谓的派生美德(守时、秩序等等)也争得一席之地。为了对抗这种对十诫的滥用,人们只得求助于生活得多姿多彩的让·热内(JeanGenet)著名小偷、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一生孜孜不倦于同性恋实践。和查理·布考斯基(CharlesBukowski)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大师,被尊为“新海明威”的“酒鬼诗人”。。因为厌恶小家子气的生活道德化,这些作家以开放的姿态将自己献身于行窃、酗酒和追逐女人。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气息(至少它能给人造成这样的感觉);十诫还未在陈腐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中干涸。摩西要求我们尊重父母,但首先,父母应值得我们敬重:能真正表现出为人父母的姿态,而不是一对面目模糊的伙伴而已。你不应当偷窃:在井然有序、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中听到这句话,我们想到的是扰人的商店小贼还是(以合法的或是不合法的形式)将赃款藏于瑞士银行的超级大盗呢?说到通奸之诫,有那么多的男男女女白天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牢骚满腹,夜晚为了履行婚姻的义务又得在床头灯前无聊地例行公事,我们难道不该劝说他们逃离这种婚姻的合作社吗?

         
      只有尝试着开始重新正视这些不满情绪,开始展开与先祖智慧的辩论,才有可能重提十诫。我们应该看到十诫的局限,也许,对我们这个复杂的世界来说,它写得太过简单,或者,它已需要一种全新的诠释。援引十诫并不意味着就已经站在了某种坚实伦理的安全面上。

         
      十诫是一柄道德的石斧。如果将它打造成为道德上的原教旨主义,那么它便会变得危险万分。难道我们应该砍去窃贼的手?难道我们要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