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21世纪的十诫:第一部分

第三诫:废话与沉默缄口于狂热的话语中(2)


           群居鸟类
         
      大多数人“不会感到自己有孤独的需求。如果有一刻不得不独处,那么他们就会像性喜群居的鸟儿一样死去;就像孩子需要歌声催眠一样,这些人为了能够吃饭、喝水、祈祷、恋爱……也需要社会用统一而单调的声音对他们进行安抚。在我们这个时代坚持不懈的社会化影响下,人们对孤独怀有极大的恐惧,以至于我们除了以之作为惩戒犯人的工具之外,就不知道它还有何用(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句格言呀)”。

          克尔凯郭尔(SrenKierkegaard):《致命的疾病》
         
      现在我确信,在大学里,教育的育人作用正日益迅速地成为被牺牲的对象。教育课程不再是精神上的奇妙经历,而成了需要进行质量考核和评定的产品。技术监督委员会的奖章也挂上了教员的胸膛。持此观念的教师完全陷入了自己的监控话语,他们不愿意再被卷入有关具体事件的对话。如果人们要加入他们的话语,那么道理天然地就在他们那边。难道你不想有人来评定你的价值所在吗?这只能说明,你有想隐瞒的地方。面对着教师将一切变为技术的改造,我们能做的只有沉默和坚持。

         
      犹太人和基督徒不妄言上帝的名字。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将它说了出来。如果这不只是一条难以理解的宗教禁忌,那么它也许意味着:不准说的其实就是不可说的。这条戒律现在也许还担有界定越位的任务。那些仅具人造功能的通用语言会预先定义一切问题,然后予以解决。这种语言将否定在思想和感觉中出现空白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切还不可说和不可解释的东西其实就是还未被好好研究的东西。还未解决的事情应该马上予以解决。而禁止滥用上帝之名的戒条其实就是坚持认为,在整个解释世界和个体的大网上有漏洞。这样肯定会影响和阻碍对上帝的信仰。因为,接受它就意味着承认,人类并不能了解和解释一切。它提醒我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语言愈多地从人身上消失,愈多地被埋葬于信息大潮之中,沉默就愈是明晰,愈能促人领悟。该亚法(拉丁文:Kayphas)是耶路撒冷城中的大祭司。正是他下令逮捕耶稣,并将耶稣交到当时罗马皇帝派来的总督彼拉多手上。因此在基督教的艺术中,该亚法常常被描绘成十恶不赦的罪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