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先贤之信》 二

郊祭


          天坛这一建筑奇观的宏伟和独特性,表明皇帝对他在这里进行的祭天活动有多么重视。孔夫子非常崇尚敬拜上帝的礼仪,对祭天仪式作了明确的说明: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译文:举行郊社祭祀是为了侍奉上帝。)
          中国史书《二十六史》中的《汉书》也记载:
          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
          (译文:对于帝王来说,最重要的是尊崇上天,要尊崇上天,就再没有比郊祭更重要的了。)
         
      所谓的郊祭,也称为祭天大典,这个最重要的祭天仪式的地点,通常选在皇城的南郊,由皇帝亲自主礼。这种仪式可以追溯到中国最远古的帝王。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封禅书》中记录了中国古代帝王,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公元前2697-2599)、颛顼(公元前2514-2437)、尧(公元前2357-2258)、舜帝(公元前2257-2208)、夏禹(公元前2207-2198)、商汤(公元前1766-1754)和周朝周成王(公元前1115-1079)都在中国山东省泰山举行祭祀活动的情况。

          在《史记》中,司马迁在两处解释为什么叫做“郊祭”:
          古者天子夏躬亲礼祀上帝于郊,故曰郊。
         
      据《汉书》的第25卷对郊祭作的记载表明昏庸的皇帝就是那些疏忽“郊祭”的皇帝。对郊祭的疏忽往往会造成社会风气的腐败,因而导致王朝的覆灭,由另一位贤德的统治者登上王位。

         
      中国的历史记载表明,对至高无上的上帝的敬拜可追溯到中国最早的帝王,上下经历了几千年,直到1911的辛亥革命才停止。但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忠实的尊守这一仪式,他们在这个神圣的仪式中,添加了许多自己的意愿。历史记载的最严重讹误发生在秦始皇统治的时期,并且一直持续了1500年,秦始皇名字的意思是秦朝(259-210BC)的第一个皇帝(第八章中将专门介绍秦始皇)。这段长时间,祭天仪式除了敬拜上帝以外,还祭拜其他的帝。

         
      原先的皇帝祭天的复兴始于明初,那时,皇帝命令礼官查考最古老的祭天习俗和仪式。因此,在祭天的仪式中废除了所有对假神灵和偶像的祭拜,恢复了上帝在这最神圣宗教仪式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