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利玛窦(1552-1610)
利玛窦不是第一个到中国来的传教士,但他的谦卑、忍耐、学识和给这中国带来的新贡献,使他成为来华的耶稣会教士中最知名的。利玛窦赢得了此等尊敬,是因为他首先尊重中国人和中华文化。他发现中国并非一个野蛮民族,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高尚道德的民族。利玛窦的策略是避免与中国人对基督信仰的偏见和怀疑产生不必要的冲突。他的设想是靠他的引领赢得真诚的基督徒,而不是众多三心二意的受洗者。他的目光长远:他的目标是建立根基深厚的本土教会,而不是短期的信仰改变。
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玛撒罗它城的贵族家庭。16岁时,他去罗马学习法律,1571年加入了耶稣会。那时候,耶稣会已经因着它在科学、属灵修行及传教士们宣教新世界的大胆行为而与众不同。同样,就读于著名的数学家克里斯托弗.克来维尼斯门下的利玛窦在科学和属灵方面也十分出色。他主动要求去远东从事宣教工作,并在1577年去葡萄牙等候下一轮去亚洲的船只。他的旅程带他先到了西印度西海岸的哥阿,在那儿,他继续学习作教士。1580年,他在西印度玛拉巴海岸克金地区被任命为神父。1582年的春天,他被派到中国传教。直到1610年,他58岁去世时,他在中国居留了28年。根据当时朝庭的规定,在华去世的外国人都要被葬在澳门。但明朝的万历皇帝却因着利玛窦对中国的巨大贡献而破了例。
利玛窦来到中国时,中国对西方人仍是封闭的。在那儿工作的西方传教士,像商人一般对中国人存着一种优越的态度。因此,中国教徒都要采纳欧洲方式与习俗,如学习拉丁语和取欧洲名字。在利玛窦到达澳门不久以前,亚历山德罗.维利哥纳诺,这位耶稣会在远东宣教的负责人,作一个重要的改变,他特别的强调学习汉语及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利玛窦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对于他来说,真是生而逢时。在当时的各种习惯上,他全心全意地采纳了维利哥纳诺方法,一切尽可能做到。起初,他穿得像个佛教和尚,因他误以为这样会得到中国社会的尊重。但通过他与中国士大夫的交往,他发现最为人所尊重的是儒家学者,而不是佛教和尚。利玛窦马上改变了他的方法。利玛窦尊重中国习俗的做法,并不只在表面的装束上。利玛窦有着在罗马作学生时学到的非凡的记忆技能,那儿因训练使用“记忆宫殿”作为一种记忆的工具而著称,这促使他能够带着热情和顽强毅力开始了学习汉语这项艰难的任务。至今为止汉语仍被公认为一种最难学的语言,他非但没有被这种语言的繁杂和艰难而吓倒,反而对此挑战感到振奋和鼓舞。他非凡的记忆力可以让他一次记住400-500个汉字。仅仅学习了五个月,他就能自信地说他可以正确地写出他所见到的每一个汉字。在三年的时间里,他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语言,以至于不用翻译,就可以讲道和听人忏悔了。又过了两年,在一位中国帮手的辅助下,他便能读懂“几乎所有的东西”。在他学习汉语十年后,41岁的利玛窦开始了学习《四书》的“速成班”。《四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它们是《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经过了十个月每天两次长时间的学习后,他觉得他终于可以开始用汉语自已写作了。也确实,就在第二年,利玛窦出版了他20多本著作中的第一本书,这20本书中包括了他翻译的第3世纪希腊数学家尤可利德所著的前6本书。他也将主要的中国古经翻译成了拉丁文。学术方面,他可以与同时代里最好的中国学者相媲美。
利玛窦的非凡记忆技能成为他能够进入中国高层社会的敲门砖。神父自己热情洋溢地描述了他第一次如何的令中国听众震惊,这些经历使他赢得了声望,最终带他进到了红墙内的宫廷中。1595年,他在一封写给上司的信里,描述说,“当时一些具有最高地位的士大夫邀请我去参加一个晚宴,在那儿发生的事,让我在他们及这个城中的所有士大夫中出了大名。”对此,著名学者约拿单•斯潘斯说他是:“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我告诉他们,他们可以任意以任何形式在纸上写下一大堆汉字,其中不需要有任何次序,然后我只要看完一遍,我就可以按照他们写的同样的形式和顺序背记下来。他们这样做了,无次序地写了许多汉字,我只读了一次,就能凭记忆,按照他们所写的形式重新写下来:他们都十分惊讶,这对他们来说好像是非同一般之事。而我,为了使他们更为惊讶,开始以同样的形式倒背出来,从最末一个到最初一个。他们都极为震惊,简直欣喜若狂。
利玛窦接着说:“我的名声迅速地在士大夫中间流传,以至于我无法数算有多少地位显赫的达官要人来拜访我,他们对我表现出的谦恭就象是对待一位大师……”
利玛窦认为他的这种记忆技能,有点像“精明的戏法”,这种技能使他赢得了知识界的兴趣和关注。他的知识是如此的渊博,在中国居留的近三十年期间,使他在各个学术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钟表学、光学、天文观察学、测量学、音乐、地理和几何学。他在地理学方面的成就尤其显著,因为“他最主要的功绩是绘制了一张精确的世界地图,上面所有的地名都译成了中文。这幅地图在经过了多次的未被授权的印制以后,最终以6幅条屏组成的6英尺(1.83米)宽的巨幅存于明万历皇帝的内宫中。”绘制在中华世纪坛世纪大厅内的就是这幅地图。
当时一些高层学者来寻求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甚至在今天,中国最权威的报纸,《人民日报》,也称赞是利玛窦将世界地图、西方数学及天文学引进了中国。在一位学生的协助下,这位学生后来也成了教徒,利玛窦将欧几里得13本书的前6本,《元素》译成了汉语。为完成这本有纪念意义的任务,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每天早晨一行一行地查考拉丁文原文。在几何学方面,他用中文出版了有关星盘、球面几何学、计量和等比例几何等著作。他在这些领域内的学识被广泛承认,最终获准进入了中国的京城,被任命为宫廷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