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旦从上帝那里发出,就不收回。道理是跨越时间,超越文化和空间的。假如在中东适用,在中国也适用;假如2000年前是真的,现在也是真的。因此智慧的所罗门王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1:9)。当某人宣称有什么新道理发现,听的人需要惊醒。道理就和上帝一样永远长存,无增无减。人类可以从真理、就是上帝的品行中得到新的体验和运用,但新的体验并非真理本身有了新的发展与改变,道理不需要更改,因上帝已经是完美的。
老子了解“道”的永恒,他是这样说的: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真理是公义的
真理是公义的。认识真理的人行事正直,按照正确的方式生活。真理不会把人引入歧途。许多人被假信仰伤害过,如在中国文革中,失掉了一生当中最好的时光的人们,现在对任何信仰都持着怀疑的态度,害怕再一次被误导。正确的信仰会产生良好的生活见证,正如好树会结好果子。如果所信仰的不能引导人进入正确的生活,不能洁净人的心,那就不是真理。另一方面,如果行在真理中,良心也会确认自己活得正直,得到出人意料的平安。
同样,老子也发现上天的“道”可以引领人类进入公义,他用光明与黑暗的比喻来讲“道”。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
真理是恩典
既然真理体现在人际关系中,是有道德的,就不是冷酷无情的。真理包含在恩典与怜悯中,就成为爱的体现,满有温暖。一般人通常的观念是:得知真理的结果,是遭来痛苦和严厉的审判。但上帝的道理总是慈爱和良善的,因为这是他的品性,就如真理是上帝许多美好品性之一。因此,一个以真理而活的人不会向他人施加伤害和痛苦。真理给人怜悯、机会和宽恕。
老子把这种恩典和慈爱比作一个婴儿: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老子说他有三件宝,他会尽全力保护它,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慈爱。
真理是绝对的和客观的
在现代世界中,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增长,经常听说真理是相对的,可因着人的不同而不同,或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人常有这样的评论:“对你是对的,对我不是。”如果在个人和道德的层面上明白真理,就会知道这句话不是真的。真理并不是某个人头脑中想像出来的;它是独立存在的,并等着人去发现他。就是说,真理是绝对的和客观的,直到上帝打开他的启示之光,人才能看见真理。真理是给所有民族的;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它是相对的,依赖于个体或团体,那就没有一个公平或公正的真理了。真理必须对所有人公正不变,这就是为什么上帝在玛拉基书3:6节中说:“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
老子用一种很神秘的方法谈论“道”,他确认,“道”是绝对的和真实的。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