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婚姻二十讲》 第一部分

第一讲:爱欲、婚姻与城邦(12)



          阿伽通:是。
         
      苏格拉底:那么,再请回答几个问题,好使你把我的意思懂得更清楚一点。假如我这样问你:一个弟兄,就其为弟兄而言,他是不是某某人的弟兄?比如说,弟或妹的兄?

          阿伽通:不错。
          苏格拉底:现在就请你把这道理应用到爱情上:爱情还是某某对象的爱,还是不是什么对象的爱呢?
          阿伽通:它当然是某某对象的爱。
          苏格拉底:请谨记着这一点,爱情的对象是什么。现在暂请问:钟爱者对于所爱的对象有没有欲望呢?(是否想他呢?)
          阿伽通:无疑有欲望。
          苏格拉底:在爱他想他的时候,钟爱者是否已经得到了(占有了)那个对象?
          阿伽通:大概说来,他还没有得到那个对象。
         
      苏格拉底:不是什么“大概”,要的是确定不移。请想一想,一个人在想一个东西,是否就必然还没有那件东西,有了它是否就必然不再想它?在我看来,这是确定不移的。阿伽通,你看如何?

          阿伽通:我和你的看法是一致的。
          苏格拉底:很好。已经大的人就不再想大,已经强的人就不再想强,是不是?
          阿伽通:就我们已经承认的话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苏格拉底:我想这是因为他既然有了这类品质,就不再需要它们。
          阿伽通:你说得对。
         
      苏格拉底:假如强者还想强,捷者还想捷,健康者还想健康……也许有人会说,凡是已经有了某某品质的人还是可以想有那些品质。为了免得受他们的蒙混,阿伽通,我得这样说:请你想一想,这些人既然有了这些品质,这“有”是必然的,无论他们愿不愿有它们,他们都必得有,他们怎样还能想有他们所已有的呢?假如有人向我们说:“我本来康健,可是还在想康健;我本来富有,可是还在想富有;我就是想有我所已有的。”我们就该这样回答他:“我的好人,你现在想富有,想康健,想强壮,是为了将来而想它们,现在你不管想不想它们,你都已经有它们了。你说:‘我想有我所已有的,’请想一想,你这句话是不是说:‘现在我所已有的东西,我想将来仍旧有它们?’阿伽通,他会不会承认这话呢?

          阿伽通:他该承认。
          苏格拉底:爱情不恰恰也是这样?一个人既然爱一件东西,就还没有那件东西;他想它,就是想现在有它,或者将来永远有它。
          阿伽通:当然。
         
      苏格拉底:所以总结起来,在这个情形和在一般情形之下,所想的对象,对于想的人来说,是他所缺乏的,还没有到手的,总之,还不是他所占有的。就是这种东西才是他的欲望和爱情的对象。

          阿伽通:的确如此。
         
      苏格拉底:现在我们且回看一下上文所说的话,看我们在哪几点上已经得到一致意见。头一层,爱情是针对着某某对象的;其次,这种对象是现在还没有得到的。是不是?

          阿伽通:是。
         
      苏格拉底:既然如此,就请你回想一下在你的颂词里,你把哪些东西看做爱情的对象。我可以提醒你,你所说的大致是这样:由于对于美的事物的爱,神们才在他们的世界里奠定了秩序,丑的事物不是爱情的对象。你是否是这样说的?

          阿伽通:不错,我说的确是这样。
          苏格拉底:你说的很妥当,朋友。既然如此,爱情的对象就该是美而不是丑了?
          阿伽通:对。
          苏格拉底:我们不是也承认过:一个人所爱的是他所缺乏的,现在还没有的吗?
          阿伽通:不错。
          苏格拉底:那么,美就是爱情所缺乏的,还没有得到的?
          阿伽通:这是必然的。
          苏格拉底:缺乏美的,还没有美的东西你能叫它美吗?
          阿伽通:当然不能。
          苏格拉底:既然如此,你还能说爱神是美的吗?
          阿伽通:苏格拉底,恐怕当初我只是信口开河,对于所说的那一套道理根本没有懂得。
          苏格拉底:你的辞藻却是实在美丽,阿伽通;但是我还要请问一点:你是否以为善的东西同时也是美的?
          阿伽通:对,我是这样想。
          苏格拉底:爱神既然缺乏美的东西,而善的东西既然同时也是美的,他也就该缺乏善的东西了。
          阿伽通:我看不出有什么方法可以反驳你,苏格拉底,就承认它是像你所说的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