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婚姻二十讲》 第二部分

第十一讲:孩子和结婚



          [德]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年),著名德国哲学家。
         
      1844年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一个乡村牧师家庭,1865年,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并开始接触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起点。1869年,年仅25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同时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1889年,尼采精神失常,一年后与世长辞,享年55岁。

         
      尼采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创始人,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尼采是近现代世界最早的先知,他的学说直到20世纪,才激起悠久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思潮,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在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主要作品有《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孩子和结婚
          [德]尼采
         
      【编者按:尼采的超人哲学中,也贯穿着对婚姻的期许。对于尼采来说,婚姻是通往超人的一条有效途径之一,但必须要有这样的愿望,否则,尼采鄙视其他目的的婚姻。】

          兄弟,我单单为你有一个问题,我投这问题在你的灵魂里,如同测量的铅锤,如是我可以知道你的灵魂的深浅。
          你年轻,意愿着娶妻生子。但我问你:你是一个可以意愿生孩子的人么?
          你是胜利者,自弱者,你的欲情的支配者,道德的主宰者么?我如是问你。
          或者野兽和盲目的需求在你的意愿中说话?或者你的孤寂?或者你自己之不调和?
          我愿你的胜利和自由意愿着生一个孩子。你当为你的胜利和自由建立生命的纪念碑。
          你当建树超越自身之外。但最先你必须建树你自己,身心完美。
          你之传嗣不单向前且要向上!为此结婚之花园可以帮助你!
          你当创造一个更高尚身体,一个最初的运动,一个自转的轮轴——你当创造一个创造者。
          一对配偶创造一个更高于自己的人的意愿,那我称为结婚。实行了这样的一个意愿,而互相尊敬,那我称为结婚。
          让这是你的结婚的意义和真理吧!但那过剩的人们所谓的结婚,那剩余的人们——唉,我叫它什么呢?
          唉,成对的灵魂之贫乏者!唉,成对的灵魂之污脏者!唉,成对的可鄙之游惰者!他们都叫那为结婚,他们说他们的结婚是天作的姻缘。
          但我不喜欢那剩余者的天国!否,我也不喜欢那些曾挂在天国的网罗里的畜生!
          天国之神亦远在我后,蹀躞着祝福那不是他所匹配的人。
          别笑这样的结婚!那个孩子没有哀泣着他的父母的理由呢?
          我看这男子好像有价值,已成熟于大地的意义:但当我看到他的妻,大地又好像一所疯狂病院。
          是呀,我愿大地崩震,当一个圣人和一个母鹅互相匹配的时候。
          近人追寻真理如同一个英雄,但结果那代价乃是一个小巧的装饰的虚伪:他说这是他的结婚。
          别人在社会中落落寡合,且慎选朋友。但忽然他永久失去了他的伴侣:他说这是他的结婚。
          第三人寻求一个有着天使的德行的婢女。但即刻他为一个妇人的婢女了,现在他需要成为天使。
          我看出一切的购买者,都仔细且眼睛狡狯。但即使他们之中最狡猾者也是在一个袋中购买了他的妻。
          许多短期的愚昧——那你们叫做恋爱。你的结婚则是以一长期的无智结束了许多短期的愚昧。
          你们对于妇人的爱,与妇人对于男子的爱——唉,但愿那是对于受苦和被隐蔽的神性的同情!但普通只是两个动物互相发现。
          但即使你们的最善的爱也只是一种狂喜的实真,一种苦痛的热情。那是照耀着你们向着更高远的路的火炬。
          有一天你们当超越你们自己而爱。然后学习着怎样爱。为那原因你们不能不饮下你们的爱情的苦杯。
          甚至最善的爱也是杯中的苦毒:这样遂引起它对于超人的热望;这样它使你这创造者焦渴!
          创造的焦渴,热望着超人的一支箭,告诉我,兄弟,这是你要结婚的意志么?
          我称这样的意志,和这样的结婚为神圣。——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节选自《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第6366页,高寒(即楚图南先生)译,大通书局,1949年7月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