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1号

密集家族心理治疗


 

 

朱蒙泉

家庭动力的起源

    团体治疗、联合治疗(Conjoint Therapy)、密集家族治疗(lutensive Family Therapy)为晚近十年来发展中的治疗趋向与现代化的心理治疗方法。虽然专家们一致承认这些治疗方法尚在成长时期,但按目前发展的情势,其前途未可限量。这些治疗虽不能取代个别治疗,但其所开拓的领域,深入的心理境界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功劳实非个别治疗所能及。如能与个别治疗相辅而行,必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自古以来,不论中外人士都以家庭或家族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尤其「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使治疗专家们被拒于千里之外,连大刀阔斧的弗洛伊特也却步不前,不敢有所作为。直到晚近,个别治疗已逐渐成熟,专家们方才敢作进一步的尝试。换句话说,过去心理治疗的重点在于个人的内心(Intrapsychic  aspect),而现代的治疗也兼顾到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aspect)并发现人际关系不仅为以往所视为心理病症的历史或客观的环境,还是引起心理病症的内在条任和因素呢!当人们的内心得到改善,人际关系也随之改善,二者是并驾齐驱的。

密集家族心理治疗的建立新关系为出发点。新关系的建立,引起病者内心深处的变化,而改善病者的情况。病况的改善,又使病者不难再自动修正与他人间的关系。总之,关系的改善与内心的成熟

133

实在互为因果。这心理健康重建的过程是以正常家族与个人间的交流和成长为蓝本,只是在发展的步骤上以密集和跳越的方式进行罢了。

    现在试将密集家族心理治疗的目标、原理、方法、治疗者当有的优长、康复的过程和标准,略加说明。

一、 

    密集家族心理治疗的重点不在家族问题上,而在引起家族不宁的心理问题上。如能揭发家族成员间关系内蕴藏着的动态偏差,使之转移正常,成员内心中最奥秘的深处便会发生改变,恢复秩序和平衡。内心井然有序,与别人的关系也就趋于适顺和正常。

    寄生互生是家族心理治疗上最棘手的问题,家族心理治疗为协助成员从团体的寄生互生转变到个体独立。仔细来说,密集家族心理治疗要达到以下诸目标:㈠消除病症:虽然消除心理病症的症象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仍不失为治本的初步。㈡寻获类同的对象:用一句常语,就是说找到一位他能心悦诚服的人,作为言行生活的表率。㈢扫除障碍:在独立自主的康庄大道上,还有许多障碍应当扫除,如对自己或他人缺乏信心,自然的隐藏或镇抑都是自主的绊脚石,须要及时移开。(四)自动自发谋求出路: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提出新生的方式,即使与他人的意见背道而驰,也不怕孤注一掷,如此,不难找到独立生存的途径。日与更广大的世界交往:越过外界的障碍,又脱离了自我的牢笼,海润天空,享受再生的自由,无忧无惧地与人交往,成为人类的一份子。

从治疗家的立场来说,达到复元必须经过四个阶段:㈠漠不相关的自囚阶段:在这阶段里患者与外界断绝来往,生活在自我的小天地里。

134

㈡过度相关的寄生阶段:跨出了自我的小天地,立刻把责任卸在别人的身上,度着寄生的生活。寄生虽不是理想的生活,但已经向外跨了一步,在发展上来说,算是进步了许多。㈢个体自主的独立阶段:寄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出于依赖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胸无成竹,无以自立,找到自己或找回自己是这阶段努力的目标。㈣心理上脱胎分离的阶段:胎儿未成熟前脱离母胎,生命不能确保,同样的理由,个体未达到最低限度的独立阶段,提早脱离赖以生存的母体,会引起很大的不安,甚至会退化到前一阶段上去。当个体开始能独立,脱离别人的保护和照顾,才感到安全无虑。以上四阶段的每阶段都有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说是密集家庭治疗,从改变和发展的观点制定的近距和中距目标。

我观是充满动力的,动态的我观与人格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心理上的疾病是因为我观发生偏差,密集家庭心理治疗重要目标之一便是修正我观的偏差。简单地说,我观是指对于自己一元或多元有意识或潜意识的看法。其内容包括自己的兴趣、优长、能力、喜爱、怕惧、弱点、敏感,以往的经验、道德、地位角色、外貌、身材等。所谓一元或多元的看法是指我观可能是连贯统一的,也可能是自相矛盾的,是明朗清晰的,也可能是模糊不清的,是整体的,也可能是分裂的。人会有意识或潜意识地把自己的长处或缺陷放大或缩小,这种歪曲自我的现象有许多外在和内在的原因。过去的经验,社会的压力,别人的判断,教育的熏陶都能够影响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内心的恐惧或对自己的期望也能影响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更可怕的是把从外来加给自己的画像或个人对自己的设想当作事实看待。譬如某人实际上身高五尺九寸,他希望自己有七尺二寸,只怕自己只有五尺一寸,自以为有六尺一寸。个人的身高是有形可见不难衡量的,人纵使多么害怕自己是个矮子,也不论多么希望自己是

135

个长人,事实胜于雄辩,标准尺量出来的既不多又不少,五尺九寸就是五尺九寸,人只好低头接受。至于其它的特点或缺陷就不那末简单,个人将希望当作事实或将事实当作瘟疫,比比皆是。密集家庭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原璧归赵,非但个人接受自己,家庭成员也彼此接受,换句话说,就是改变不全符合真相的我观。

二、 

    密集家族心理治疗法最初的精神分裂症为治疗和研究的对象,鲍温(Bowen)医师首先发觉寄生式的依赖母亲就是该症的症结,继而发觉该症不只牵涉到母子两人,其它家庭成员也多多少少参加一份,最后他主张「三代同堂J的假设,并认为祖代成员较为成熟,但他们将绝无仅有的幼稚倾向,传给依赖成性的第二代成员,若这第二代成员遇到和自己一样不成熟的人,他们俩人结合所产生的第三代可说汇集三代之大成于一人,精神分裂症便由此产生。第三代中可能只有他一人患这严重的病症,他的兄弟姐妹没有丝毫的不正常,这也不足奇怪,因为其它成员和祖代或母代的关系并不密切,幸免受寄生或依赖之害,甚至非常成熟都可能的。

温恩(Wynne)和他的同僚还发现在精神分裂的家庭中有「虚假合作」的现象,在正常状态之下,一家大小推诚相待,彼此尊重对方的个性,一如尊重自己的个性,承认他人与己有异,却又能与异己者合作共处。在反常的情形之下则大不相同,虽然表面上成员都同舟共济,家庭也似乎风平浪静,实际上,合作忍让徒有其表,任何异己和多元的倾向都在禁忌之列。全家不同的职司、角色都被标准刻板化,最阻碍个体发展的划一和依赖竟成为第一号美德。人之所以肯付出如此代价来度这种刻

136

板的寄生生活,是因为互相依赖的人(如母与子)在寄生式的生活中能够减少寂寞、孤立与无能的感觉,藉以满足些童年时所未曾满足过的幼稚需要和动机。这类幼稚的需要和动机,往往在潜意识层上骚动着,不断藉着寄生的关系冲闯出来,力求发泄。在这种情形之下,合作只是表面的,融洽也不是实在的,合作和融洽仅是满足个人需要的手段罢了。

    心理治疗家巴德森、约克森等指出精神分裂者过去曾同一批惯用「双关陷阱」的交往方式的人往来,养成却步不前的习惯。所谓双关陷阱的传达方式是指外表和内含有着完全相反意义的言词或表情,令人不知何去何从,长久徬徨在亲近和躲避或爱与恨之间,无法解脱,因为不论采取何种态度或如何作答都会陷于错误的罗网中,也因为这缘故,精神分裂者在表情上非常冷淡,在情绪上非常麻木,自己也不知哭好还是笑好,是爱好还是恨好,他只好退隐到属于自己而失去自己的世界里,久而久之,他的反应、知觉和推理与现实的世界脱了节。在更严重的情形中,病者的妄想和幻想如决堤的河水,不可控制。即使他竭尽最大的努力,设法与现实世界取得联络,失败和失望也使他激怒,又归于麻木,有时还会迁怒他人或攻击他人。这样严重的后果,最初只因为父母的一方或双方应用「双关陷阱」的言词所引起的,更悲惨的。若父母双方发生争夺和对立战斗,以三关或四关的陷阱来对付子女,其后果更不堪设想了。

除此以外,还得提一提自我意识斗争的现象,这现象常发生在家庭日常生活和家庭治疗的过程中。在这两种情形之下,二人发生口角,彼此会提出自己或别人是那一类人的问题。普通经过大概是这样的:甲开始攻击乙,乙起而自卫,乙攻击甲,甲起而自卫,双方都尽量指出对方面言语或思想上的错误,不知不觉中开始指出对方性格上或人格上的缺点,积极地保护自己或申述自己的优点。不论

137

有声或无声的言语都多少表达了自我生命的型态。由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的动机所形成的个人生命的型态,很自然地在言语和表情中传达出来,所以口角或辩论确实是自我意识间的斗争。从旁观察,我们会发现谈话或争辩中不外乎提出:谁是怎样的人,谁能做什么事,谁该做什么事,该为谁做,该为谁活着。继而从以事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甚至为自卫而不怕攻击人身。

    代间寄生、虚假合作、双关陷阱和我观斗争的四种现象包含着形成心理病症的一个共同的原理,那就是人际关系的恶化或反常,引起人格深处的创伤,人格深处的创伤又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恶性循环若不及早设法割断,便每况愈下,永无止休。根据同一原理,密集家族心理治疗以改善关系为出发点,新关系的建立,引起病者人格深处的变化,而病况改善,不难修正与他人间的关系。病人的康复和病症的形成其原理完全相同,只是方向不同而已。

三、 

    弗拉莫(James LFramo)医生曾将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人员、家庭经济调查员、婚姻谘商专家们研究家庭问题的成果作过一篇综合性的报告;命名为「关于家庭动态心理系统化的研究」,关于研究和治疗的方法,他有以下几点结论:

    1、家庭的性质和任何团体不同,所以总不可以为研究其它团体的结论,以为可以举一反三,应用在家庭治疗上。

    2、以成员为研究的对象,而疏忽成员间互动关系,研究的成果必不会美满。

3、家庭治疗不可只以成员有关自己或他人的陈述为依据,而该尽量彼此参照。

138

    4、只有实地观察和现身说法的方法较为可靠,其它方法只可作为参政和辅佐。

    5、必须进入家庭生活中深度互动的层次内,方才有希望探得病源所在。

    虽然弗拉莫医生非常赞许应用问卷的方法,小组研究工作中对交往、领袖、权威、影响、角色、偏爱、向心力、发展通讯网等问题的深究,他也鼓励从正常和变态人的工作表现,共同讨论和决策方面的异同去认识家庭动态心理,他绝对赞同许多专家们应用罗夏或主题统觉等投射测验来发掘潜意识层内的动机,然而他更请家庭治疗者特别注意家庭全体潜意识的互动网,因为许多问题的核心,并不在意识层,也不在个体身上,更不在静态的结构上,若仅从这几点上去探究,一定会徒劳无益的。若以家庭全体潜意识和意识层上互动网着眼,再应用以上各种方法,必定会收事半功倍之效。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是非常复杂的,用什么工具探测甲加给乙什么,乙又用什么反攻战略,介于甲乙之间的丙如何改变二者之间的关系或混淆双方的视听,三人又采取什么防卫,攻击或伪装方式,实在是比混水摸鱼还难,因为混水中的鱼还可一网打尽,家庭中杂乱的关系至今尚未有合适的工具可以整理得有条不紊。弗洛伊德远在一九一五年的「无意识」一文中已说过:「人的无意识对别人的无意识影响之大,实在超出意料之外……」一九四二年高德莱(Cottrell)曾从社会心理观点说:「……物极必反,在人心中有其正必有其反;譬如反叛的儿子是极权父亲的附属品,圣人部份是罪人,共产党员是部份的资本家,美国南部的自人部份是黑人,接触时间越长,两极间的距离越近。」家庭病症多数是在下意识的冲击交流间产生出来的。

为能更正确地把握家庭动态心理的真面目,专家们都认为直接参与家庭生活,实际观察互动格式和长期发掘下意识的动机和态度,不仅注意谁对谁说话或说了多少的话,还当注意谁更强横霸道又用

139

的是什么战略或掩护方法,甚至对言语偶然失误,脸红耳赤,哑口无言或口若悬河,前后矛盾,抗拒的表情都当一 一纪录,作为切入下意识层的通道。治疗者既须身历其境,他自然应当具有超过常人的许多优长和素。

四、治疗家的优长

    治疗家该是一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和学识渊博之士,专家们特别认为可信,成熟和开放是必须具有的条件,因为家庭治疗的命脉是交谈。

㈠、 

    除非对人有充份的信心,我们很难敞开心扉,向别人倾诉内心的感受和与人交往的态度,也除非我们感到治疗家是一位可信可靠的人,我们会感到和他经常交谈将是很不容易的事。信托别人又为人所信托实在是交谈的重要条件,尤其为习惯寄生互生的人既需要充分的安全而不落于依赖,既要独立却不能使他有孤立的感觉,这种非常微妙的配合唯有在信托别人又为人所信托的经验中始能实现。信托的程度是专家们认为预测病况转好与否的最良好的准绳。

    ㈡、  

从事家族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是治疗家本身已经有过充份的家庭关系的经验,尤其若他已结了婚,并会经受过不少波折,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上受过经验,有了这些条件,协助别人一定更为有效。家庭

140

心理问题的重心既然是在人际关系上,所以除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并没有其它更重要的事,也除了洽疗家自身以外并没有其它更优良的方法和工具。他当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生活为示范,在病人间周旋,使出全身解数,对怨声漫天的家庭,表示无限的信心,在挫折中仍然保持开放明朗的态度,平静地把自卫机构背后的真相揭露出来,同时也不怕承认自己可能犯有相似的自卫反应,昔日该解而未解的情结依旧会牵制他的自由行动,如饥如渴的幼年需要偶然会如旧病复发,因此他常准备着时时求助于同僚,继续不断地向人谦虚地学习,终身不释地向着成熟的目标迈进。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和正常发展的人格实在是家族心理治疗家最大的资本和法宝。

     

交谈是双行道,在交谈中,我们亦讲亦听,亦听亦讲。讲得完整,讲得清楚,讲得真实,讲得坦诚。听得仔细,听得正确,听得明了,听得乐意。讲话时,我们表达自己的态度、判断、情绪、意愿、希望、恐惧、喜好、忧愁或忿怒。讲话时,我们把自己揭露给人,把自己赠与他人。听话时,我们努力了解别人讲什么,体味别人的观点,接受别人的情绪和态度,设身处地看看别人的立场,我们愿意开放自己,冒看受人影响和改造的危险,甚至于变化成为另一个人。听时不只听我希望听的或愿意听的,而该捐弃成见,放下有色的眼镜,准备着受人苛责,批评或中伤,听是无条件的开放,开放会改变自己,也改变他人。开放能带来不安,自卫和恐惧,正因为它要求人改变。开放的经验也能带来自由的气氛和新生的快乐。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划时代的大公会议揭幕前曾说过:「把门窗打开,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抱着开放态度的治疗家,会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新鲜的空气,心理康复便指日

141

可待。

五、

    精神病!尤其精神分裂症主要的成因是从家庭关系上发生,所以由学习所得的习惯,也可由再学习而改变,心理洽疗称之为再教育也无不可。鲍温简单地列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过程,这些过程为治疗其它心理病症大致适用。1、母子纷争非常剧烈,父亲却身处局外。2、父亲一开始介入其间,纷争就从母子对峙局面变为父母对峙的局面。3、父亲担任起主角的身份,母亲态度越来越激烈和焦急。4、如此延长几日之后,母亲很快地变得慈祥、客观、充满母爱。5、父母之间的关系改进,感情不若以往那未分离。6、父母间的感情逐渐改善,精神病者的病势大有起色。

在这病势的改良中,治疗家的工作是协助互动和交谈,甚至鼓励成员间的纷争从冷战一变为热战,事实上冷战比热战更为难以调解。战争从地下转上地面,从潜意识转变为意识,从局面转为全面,从暗了的变为明显的时候,全家的交谈网既然落在治疗家的手中,他便可为所欲为,使破碎的经验整合,使散漫的个性凝聚,使弯曲的知觉复原,使阻塞的交通舒畅。他鼓励父母子女间交谈,他教导父母如何合理地运用权威,他分配全家老幼该尽的责任和该负的职司。在这频繁的互动和交谈中,没有自我而借用别人自我度生的病者,渐渐获得了自我,同时脱离了家庭——「大众的自我,建立起有清晰界线的自我,将人格中的情绪层次和组织单元,排列得有条不紊,既从父母的关系脱胎,不怕失去自我,在与父母或他人的往来中,颇能表达深情厚爱,不再寄生互生,而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从没有自我的境地达到获得自我的境地,从依赖父母的境地达到脱离父母的境地,看来似乎轻而易

142

举,实际上要经过很大的周折,经受长久的煎熬,付出大量的血泪才能完成。西尔斯(Harold FSearles)说:「从演变的历史来看,家庭可说是个体脱离寄生阶段而获得独立的程序。」实在一点也不错。家庭心理治疗的过程正是用人工控制的情况下,重新复制家庭演变上所未完成或完全失败的过程。

    以上将家庭心理治疗过程的要点指出,为使对治疗过程有更深切的了解,试举实例以作说明:

    1、一位成年男子出身贫穷,父亲为军人,母亲为补给家庭费用,终日为人洗衣,据这男子自己报导,自幼渴望母亲的爱情,始终没有得到,他还记得在小学四年级时候,曾在一天晚上抱着枕头大哭,虽然母亲问他大哭的理由,他要想把内心寂寞的感觉说出来,实在难以启口。来见心理治疗家不久,开始把治疗家几乎当作母亲的化身。换句话说,他由内心抛射出来的母亲的心象,比自己生活着的母亲更为实际,更为生动。

    另一位病人上门求治的时候,外表上一望而知,充满着恐惧,只怕自己有一天会把父亲杀死,他尤其痛恨父亲对他无形的控制,更好说他最憎恶自己过份依赖父亲,他切愿摆脱父亲的权威,同时怕会引起父亲不满和自己不安。其实他所愿割断的不是父亲的脖子,而是与父亲联结的脐带。

一位幼时被母亲溺爱的男孩;长大后找到和自己母亲非常相似的妻子,结婚后不能不离开母亲,从前对母亲的依赖心转移在妻子身上,妻子好象收留了一个儿子,尽心地爱护照顾他。婚后几年中平安无事,丈夫在事业上有了转机,有蒸蒸日上之势,这时便提出离异的要求。其实他所希望脱离的不是自己的妻子,而是内心的牵制和寄生的生活,真能解决他俩问题的方法,是协助双方个体独立.单单离婚并不能解决他们间真正的问题。

143

    西尔斯对家庭治疗研究的结论颇有见地,可综合地说明以上三个实例 他说:「病人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过程与人际关系的实际过程混淆不分,换句话说.他们将过去幼稚关系的遗迹当作现在客观存在的关系看待。」难怪他们想用改变外在关系的方法.来解脱存于内心的问题,他们不以自己的意愿和希望就和铁一般的事实,反而不怕歪曲事实以就和他们不成熟的期望。他们该学习用真正的眼光来判断,不论父母子女都是真正的人。

    2、密集家庭心理治疗学家阿克曼(NAckerman)和其同僚,在纽约市犹太家庭服务处的家庭心理卫生诊所曾作过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洽疗工作。以下叙述的个案是他们费了足足一年的时间所完成的,现在将这个案作一简介,作为说明治疗过程的实例。

    个案是关于一位十六岁的女孩,初诊时由父母伴同而来,据说过去三年内曾多方诊疗,不见进步;父母不认为其病势有什么严重,只说她的想象力太活泼。

    女孩看来有些畏缩,不和同伴交往,不愿上学。在家不是默默无语,就是与父母争吵,和外祖母争吵更为剧烈。有时以自杀作威胁,咳嗽时带有怪腔,手势身姿非常奇特。

    父亲现役海外,在她三岁时,和她见过一面。大战后回家,身心都不健康,要求妻子全神贯注,批评女儿,拒绝爱她。妻子和母亲责怪他造成女儿的心理病态时,他开始深切自责。

在他三年服役时期中,女孩的外祖母统管家务,母亲和外祖母相依为命,外祖母苛责母亲照顾女孩不得其法。外祖父在家庭中毫无地位,六个月前已经去世。母亲徬徨在悉心照顾女孩又怕得罪其外祖母,但在攻击女孩的父亲这一点上两位妇女是站在同一阵线上的,他们利用父亲难为女孩,利用女孩难为父亲。

144

    测验结果发现女孩有幻想的倾向,因为情形恶劣,全家接受治疗,将家庭生活择要点拍成电影.治疗过程是由分折影片而得的。

    外表看来家庭关系还过得去,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大家都把女孩当作眼中钉,家庭充满着罪感和焦虑,各人成见都很深,很容易把别人当作出气筒,对两性关系有着错误和罪污的看法。外祖母对女孩的父亲抱看鄙视和排挤的态度,全家不论在情绪上、关系上都可说是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怕惧和生厌弥漫着每一角落,弄得全家死气沉沉。

    要给这样的家庭作家族治疗,实在谈何容易、最初为使女孩得益,曾作过四个月的个别洽疗,继而和全家四日一起接受家族洽疗。

    以下是治疗者采用的步骤,虽然许多过程并不完全按照所排列的次序进行,但大致照这程序完成:

⑴解散母亲和外祖母之间的幼稚和衰退的寄生关系。

   2)限制外祖母无所不能的破坏力,揭露出其自命永无舛错的虚伪的态度,并揭发其自以为较父母更爱外孙女的假善。

   3)拆散母亲和外祖母,使母亲不再感到有和外祖母共谋的需要。又使母亲对两性有正确的观念,不把男人当作怪物或畜牲看待。第一遭和丈夫站在统一阵线上,不再认为性行为本性是污秽或暴行的想法。

4)既和父亲结盟,治疗家还鼓励他负起家族治疗的责任,积极和治疗者合作,中和母亲与外祖母破坏家庭合一的阴谋。

145

    5)使父亲和女儿不再作出气筒或牺牲品。

    6)诱导父亲接受女儿,也使女儿接受父亲。

    7)使夫妇克服由触摸或交接上引起的畏惧。

    8)允许父女间互相抚摸接吻,而没有乱伦或暴虐的感觉。

    9)令父母体验到发展、成长、开放、自由和情绪成熟的乐趣和价值。使父母消除以子女为累赘,进一步协助女儿在家庭内找到适当的职司,保护她生存和成长的权利,使她对夫妇关系和生育子女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以替代消极和破坏性的反应。

    经过一年密集的家庭心理治疗,女孩在功课上突飞猛进,和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家庭里她也成为有用的一份子,独立的人格渐渐形成,家庭的关系大有进步。

、康复的标准

    经过持久的治疗,病人情况大见改善,家庭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但如何能肯定全家确已踏入康复之路呢?关于这一点,弗拉莫医师提供十大点作为康复后的尺度:

    1、成员内心的转变,改善人际的关系,人际关系的改善又导致内心的转变,若全家都在转变中,康复的情形必更为良好。

    2、成员按时参加家庭治疗,遇到冲突不等待到治疗的时刻,早已在家中解决。

3、不论在与治疗家往来或在和家人往来中,渐渐不将他们当作情绪转移的对象或历史上的人物,

146

而将他们当作具体和实际的人看待。

    4、成员感到共居同处的喜乐和生命的乐趣。

    5、成员个个能自主独立,不再有将个性消失于家庭团体或大众自我之中的需要,日后脱离家庭各奔前程,都能忍让接纳。

    6、各人自由自在地找到自我,不受牵制,更不怕担负起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角色。

    7、不再将原始的情绪带进家庭,把家庭当作发泄情绪的出气筒,学会向外疏导情绪,子女也学会往外寻求爱情和情欲的对象。

    8、夫妇间会坦诚交谈,交谈的初期会感到越理越乱和徒劳无功,甚至会败兴失望,但他们仍要再接再厉,坚持到底,终于获得彼此的谅解和同情,两人间的关系因而变得更为密切。

    9夫妇之间的感情增进,子女的情绪生活立刻成熟了许多,因为夫妇在情绪上不再有损人利己的需要。

    10、最重要的是全家大小都发现,除了寄生、仇恨或恐惧的生活方式之外,尚有其它更理想的方式。

简单地介绍过密集家族心理治疗之后,我们对于他的目标、原理、方法、治疗者的优长、康复的过程和标准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但我们还得和许多专家们异口同声地说:至今密集家庭心理治疗法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可言过其实地认为它的成就已经超过其它治疗方法,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它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是可限量的。

147

    密集家族心理治疗是一种非常专门的学问和高度的技术,非训练有素和资历较深的心理学家,决不能灵活地应用,但从普通常识的观点来看,为从事牧灵工作和神修指导的人,必有许多启发和裨益。

参考书

Lntensive  Pamily  Therapy. Ed. By

Ivan  Boszormenyi-Nagy.M.D.

And  Jamcs  L.Framo

1965,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48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