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4号 |
抉择心理学和神修生活 |
朱蒙泉 有时听到人说,我的意志太薄弱:我做事没有恒心,或说:现代青年缺少责任心,没有社会感;或说:现代人在逃避自由,不愿负责……。但是,如何使我坚强?如何能有恒心?如何使青年有责任心和社会感?如何使现代人感到做自由人的乐趣,并负起生命的责任?抉择心理学就是为研究这些问题,并谋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时代的新危机:逃避自由和抉择 在这个时代里,潜伏著一种重大的危机,那就是佛洛姆(E. Fromm)在「逃避自由」一书中,所会经提到过的:合群和独立的两种需要的失调。有时,我们自觉到有能力、权力和自由去决定任何事情,在许多可能性中选择一种。但是,我们同时也怕在选择之后,会失去许多可以选择的机会。我们虽然可以按自己的抉择去生活,但这样也会使我与别人隔离起来。举例来说:你在少年时代,有时不肯顺从父母的命令,这时你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父母亲的附属品了,我就是我,但是在同时,你也会感到父母亲撤销了对你的保护。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团体要到某地去烤肉,但你有事情或有理由不能去,或不愿意去。因著你所选择的和别人不一样,这时,你会感到你和他们隔离了,你会有孤独的感觉。这种孤独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所以,下次你再作这种决定时,也就会再三的考虑?不敢做得太决绝。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团体给人的压力是多么大,尤其是当你生活在团 —589— 体中,而团体要你作一个决定时,你会感到它似乎在施以压力,剥夺你的自由。 每次作决定的时候,我们觉得把自己孤立起来,但是,我们又希望合群,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会感到一种矛盾的心理。依据佛洛姆的看法,我们可能采取三种不同的态度去图谋解决这种矛盾的心理,可是上 三种都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种是以权威自居的态度:认为自己有权力决定自己的事。抱著这种态度的人,虽然肯定了自己的独立性,但他却否定了合群性。由此,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这种态度并未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是肯定一面而否定另一面,要想真正的解决问题,必须两方面都要兼顾。 第二种态度是消极的破坏主义,二个人为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要自由地作决定时,他会感到别人的压力和外界的阻碍,这时,他便有一种破坏的欲望,想要去制胜或除去这压力和阻碍,以争取自由。这是以暴力对付暴力的方式,以得到为所欲为的自由。这是一种反抗性的自由,破坏性的自由。 第三种态度是妥协主义:社会对每一个人都有着期待,为了迁就这期待,我们往往会被这种期待所同化。有时,倒不是别人真的对我们有如此的期待。纵使这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但我还会身不由己的朝著这目标去做。于是,我所作的只是为符合我认为别人在我身上所期待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我虽然在表面上觉得我和别人之间的隔膜消失了,因为别人接受了我,但事实上,我已付出了很一局的代价——放弃了自由抉择。以上三种态度,显而易见的,并未解决对立的问题—群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因此,谈到抉择时,不可不同时注意这两方面。 —590— 二、抉择的要素:动机 抉择和其他人体的活动不同,譬如锻炼身体,只要每天作机械式的运动,再加上足够的营养,身体自然就会结实强壮。但是,抉择必须要有动机为一前导。换句话说,任何抉择绝不单是意味著你所选择的某种东西,而且应当看你为什么选择这东西。你之所以要作一件事上定有著它的理由:可能因为这件事是好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才会使你去选择它,这理由就是所谓的动机。 那么,动机究竟是什么?用普通的话来说,它包含两种因素:动力和方向。动力就是力量,即吸引我,推动我去做一件事的力量。但是,仅有动力不够,还需要行动和方向,这方向就是我做这个而不做那个的理由,也就是拣选行为的性质。所以说:动机并不是单纯的动,还需要行动的方向,这才称为动机。简言之,动机是使人采取行动并决定行动性质的理由。 三、有效动机的特性 林道斯基(J. Lindworsky, S.J)从一九二O年到一九四O年在科隆大学(University Cologne)和布拉格大学(University of Prague )应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并证实在理性心理学上所讨论的现象:人的理性的对象是真,意志的对象是美和善。他发现,人对一连串有意义的数字,比一连串无意义的数字,在学习上较为迅速。譬如:2,4,8,16,32,……远较4,9,16,25……更容易记忆。理性对于真理和事物间的关系几乎不能抗拒地接受,并且接受后会感到满足。 林道斯基又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证实意志的对象是美和善。例如:人见到美丽的花朵和好看的衣 —591— 服,都会产生美感。美感激发我们的意愿,希望去获得它。当人们见到舍己为人的行为时,莫不嘉许称道。不但如此、这种英勇的行为,也能激发大家则效。所以,凡是美善的事物和举动,先天性地对人有著吸引的力量,尤其当这美的事物和善的举动,与此时此地的我发生关联时,会更吸引我去仿效。换句话说,若事物和行为的美善为现在的我有价值和意义时,我就会要,就会去做。这价值和意义就是催促我作抉择的动机。若动机继续不断的存留在意识范围之内,它对我的抉择就有著持久的作用和影响,抉择也就能持之以恒。若动机存留在意识的中心,那么,它的影响自然较存留在意识的边缘上为强,抉择也就能持之以坚。所以,常人之所谓恒心和坚定,即包含著两层意义:(一)是指动机能不断的发生作用,及存留在意识之中,(二)是指动机有其持久的价值和为具体的我有著特殊和现成的意义。—譬如:我天性忧郁,态度严肃,但因时常见到某同学常是笑容可掬和我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于是、我开始感到不安,继而感到非常舒服。因为在反省之余,我不仅赞赏他那种愉快的态度,我也喜欢这个人,并愿意起而则效,更希望和他一样地喜乐。因此,快乐、温和现在对我而言,已成为有价值的态度。一旦肯定并接受了它的价值后,我就自然而然地去学习,使这价值常存留下意识中,而且,时时刻刻地使我由诸内而喜形于色,这样,便改变了我忧郁和严肃的态度。综合以上所说的,我们可以这样结论:认识某事物或某行为的价值之时,几乎在反省和决定以前,已经产生了立即追求和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倾向。故不加思索地,有价值的动机实在是抉择的先决条件,也是促使我们采取特殊行动的原因。 —592— 四、日常抉择和基本抉择 在日常生活中,亲们每分每秒级在作抉择。抉择既成为我们家常便饭,它效重要性似乎变得很是淡漠?譬如儿童拣选可口的东西,成人为生活而辛劳,虽然方式不同,但大家都在选择,而且是不断地在选择。因此,选择最深的意义倒不是在选这个或那个,而是在选择这个或那个的同时,我们是选择自己或抉择成为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基本抉择。存在主义者非常重视这基本的存在抉择,或自我的抉择(参阅郑圣冲编著「存在的奥秘」)。自我有其可能的一面和必然的一面,有其时间的一面和永恒的一面,有其肉体的一面和灵性的一面,有其有限的一面和无限的一面。而抉择的起点是时间和有限,也就是说:一个人接受而且承认:「我」是一个有限的,变化的、特殊的、具体的人,世间没有第二个人和我一模一样,这是我微小之处,也是我的独特之处。我的抉择和自我的特征完全相同,所以我的每一抉择也是有限的、变化的、特殊的和具体的,没有第二个人的抉择和我的一模一样。若我嫌抉择的有限,而愿意保留无限抉择的可能性,因此,便不想作任何的抉择,岂不知,就在这当儿,我放弃了自由抉择的机会,同时也放弃了抉择成为自己的机会。在不作任何决定的时候,好像是很自由,在抉择时,好像被限制住了,其实则恰巧相反。因为如果有人永远保持自己抉择的可能性,而不作任何的抉择,那么,他的自由永远是空洞的、抽象的和无内容的。因为真正的自由抉择是具体的、有限的和有内容的,但是,它却向著必然、永恒、灵性和无限开放著。更好说,每次抉择就是把矛盾的对立调和起来,并从对立的一极跃进到另一极:在认识、肯定和接受自己的缈小的那一刹那,同时也发现、肯定和接受自己的伟大,在抉择有限的受造物的身份时,同时也抉择了创造者,在窥见自己虚无缈小的时候,同时也透视到那所以充实和扩大这虚无缈小的内容。抉择能将时间和永恒、有限和无限、缈小和伟大协调起来。作抉择的人常会感到内心的矛盾,但也该把矛盾的心理:忧虑、恐 —593— 惧和勇气、希望协调起来,因为他正像马赛尔所说的:「较低存有,向更高存有发展」。抉择的时刻是人自我接受的时刻,也是自我超越的时刻。 基本的抉择是每次抉择的起点和动机,现在举例说明这一点。就好像在我们小时候,可能会经想过要做一位蛋糕师傅,不断的做蛋糕,不断的吃蛋糕。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希望,实际上并不是只限止在蛋糕上。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限的希求,我如此做是为满足我无限的意愿和希望。有一天,当我发现蛋糕不能满足我的时候,我就会放弃它,因为我之所以要蛋糕,至少是为了在它内能找到使我满足的东西,使我向幸福的方向迈进一步。这正如圣保禄所说的:「当我是儿童的时候,说话像儿童,看事像儿童,思想像儿童;一但长大成人,就把童稚的事抛弃了。」由此可见,我们一切的行为都是藉有限抉择朝无限的方向走,在选择中肯定自己的有限,并向无限开放。 每次我们作决定时上方面虽然把自己局限于时间与空间之内,但是,另一方面却正在走向无限与永恒。在决定的一刹那,我把自己缩小了,但同时也深入了,深入在自我、无限及永恒内。当我没有作决定之一前,我无法深入于自我内,所以,我们每当作一个有限的抉择时,所表现的却是无限的追寻。每一个抉择一面表明自己是受造物的身份,另一方面却以有限的方式来答覆无限的召叫,这样,在抉择时,受造的人竟和无限的造物主相遇。同时,我们也会体验到惶恐和矛盾的心理,好像在打一场殊死战。因此,可以看出「抉择」是一件相当严重的行为,但是,当你看到这抉择的意义时,你才会下决心去作,在抉择中,你是在冒著完全失败或完全胜利的危险。所以,在这情况中,如果没有动机,你就会歧途彷徨,却步不前。但是,一旦你有著一个有意义的动机时,你便会深深的感到它的重要性。这时,你才能在你有服的地位上,向那永远和无限者作孤注一掷答题? —594— 五、如何培养责任心和社会感 去年(一九七一)天主教大专同学会指导司铎在彰化集会,有人指出:协助青年培养责任心和社会感是当前重大的课题。从动机的观点来看,青年的抉择有别于儿童的抉择,青年应以事物的客观价值,作为取舍的标准,而儿童常以感官的满足和愉快为取舍的标准。儿童认为一切能满足我的东西就是好的,能满足我的人就是好人,但是当他渐渐成长,便开始发现,有价值的事并不一定带来感官的满足,但它还是值得追求,有价值的事并不一定对我一人有利,还得顾及家人的利益。所以,建立价值观,使世物按价值的高下有条不紊的排列,这样,抉择才有依据,责任心和社会感也较易培养。为此,心理学家吉诺特(H. G. Ginott)会说:「唯有在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和有价值的目标下,才能使青年学得责任心和社会感」。人有著许多需要:生理、心理和精神各方面的,但如果基本的需要不能获得相当的满足时,便无法升到更高的一层。没有人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也没有人会丝毫得不到满足,完全得到满足的人和丝毫得不到满足的人都会静止安息,不会再作任何抉择。在既没有完全得到满足、又没有完全不满足的情形之下,青年人才会具有进取心,这样,培养责任心和社会感是不会太困难的。 六、抉择心理学与神修 本文开始时曾指出,逃避自由和抉择是时代的新危机,因此,生活在新时代又愿度神修生活的人们,不能不提高警觉,免得让这新世俗的精神渗透了我们的生活、思想和态度而不自觉,我们必须深 —595— 思熟虑,设法协调独立与合群的需要,融合责任心和社会感于一炉。 在神修生活中,我们继续不断地在抉择,见到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动机时,我们便会抉择。我们所选的固然都应当是美好的,但我们既是有限的人,所以,不是一切美好的都应当选择。在价值与价值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把一切按价值的高低排列,并按照这次序作为抉择的标准,为了高的价值放弃低的价值;为不朽的价值放弃可朽的价值。价值愈高,求之愈切,价值愈持久,求之也愈有恒心。 神修是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达到高峰,总得按部就班、步步上升,而人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生理、心理和精神各方面的需要,人之所以能重视精神价值,是因为经验过其他的价值和重视一切价值。虽然有的价值不是最高的,也不是绝对的,但它们仍有它们的价值,这些低层价值是引向高层价值的指标和桥梁,藉著它们,我们才能止于至善。因此,在神修道路上上味的否认其他的价值,只承认精神的价值,在教育和学习的立场来说,所犯的错误,并不亚于一味地否认精神价值。因为否认其他价值的人,虽然似乎在理论上维护精神价值,而实际却堵塞住一切进入精神领域的通道。同理,人生有满足和成就才有勇气和进步。如果假借为使自己或别人谦虚的美名,不予任何满足,不使有任何成就,结果弄得生活的勇气和乐趣完全消失,这样,还谈得上什么神修呢?从事神修教育的导师必须肯定抉择心理学所发现的事实:有意义动机的发展是由浅而深,由近及远,由外表而内心,由目前而将来,由现实而理想,由快感而幸一幅,由有我而无我,这是人成长的过程,也是神修成熟的过程。 我们日常抉择数以万计,但都是以基本抉择为依据和出发点。接受自己的限度,又向著无限者 —596— 开放。这是基本抉择的本质,这岂不也是祈祷生活的公式?真正认识并体验这基本抉择的人,怎能没有深度的祈祷生活?受造的人在基本抉择时和造物主相遇了,用有限的方式答覆无限的邀请。因此,念兹在兹,全神贯注地答复天主的邀请是最重要不过的事。心理健康的最重要一点,是不生活在过去或将来,而是生活在此时此刻,与整个的现实周旋,同时又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他人为中心。由此可见:基本抉择、祈祷生活和心理健康彼此间有著很密切的关系。何况此时此刻是圣宠的时刻,放弃了现在,就是放弃了一切,能把握住现在,就是把握住一切。 有许多从事神修生活的人,拥有满腔的善志,抱著愈显主荣的宏愿,永远准备著拣选更好的一份,甚至有的永远在等待著最好的一份。岂不知,时机就在犹豫不决中错过,光阴也在疑惑中蹉跎过去。他们就像西方哲学家所讥讽的笨牛,站在两堆草前,希望拣选一堆较大的草堆,走到甲堆前,感到乙堆大,走到乙堆前,感到甲堆大:就这样在犹豫不决中饿死了。所以,度神修生活的人,在抉择时固然要分辨清楚,要拣选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但是,如果在两种情形相持不下,无法肯定孰轻孰重时,这表示双方价值相等,选择任何一种都是一样的。在这种场合之下,坚决的选择一种,较疑惑不决要远胜万倍,即使所选的事并非十全十美,但是,下次便可以改正三样可带此机会获得经验,并学习如何作抉择。如果始终在犹豫不决,非但耗费时间和精力,错过机会,最后,就连错误的经验都不会有,这样如何能学习?怎么能进步? 过去神修导师往往将心灵上的美德和身躯上的习惯混为一谈,至少认为二者非常相像,其实不然。譬如打字的习惯由熟练而养成,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但是,心灵的美德如爱德,应该用价值去发动。爱德的养成通常是由于人在过去会有过爱德的经验与满足,这经验和满足使 —597— 人更容易重视爱德。换句话说,过去的经验和满足加深了我们对爱德的重视和偏爱,也发现并坚信爱德的价值和美好,有著这现成的动机,爱德便好像有一触即发之势,所以,备藏现成的动机,实在是坚持到底和恒心至终的条件。动机如能久存于意识中,抉择必定能坚定恒久,德行的培养便可以指日而待。 孤立的价值和单独的动机所产生的力量不会太大,综合的价值和多方面的动机的作用便要强烈得多了。短暂的价值和无生命的动机之力量不会太大,但是,永恒、无穷和人格化的价值与理想,必会发生不能抗拒的影响。这种现象说明了具体的表率对人的影响,远胜过纯粹理论的说教,因为人的表率是综合的和人格化的,而理论的说教却是片面的和抽象的。这种现象更说明了,为什么一位降生成人的基督较任何伟大的理想更能激发人向善或圣的心愿,正因为他集合了永恒、无限和位格三方面之大成。他又是为全体人类达到人生的目标和幸福的必须且唯一的途径,勿怪真正认识他的人,会不惜任何牺牲,放弃一切,即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地跟随他。正如圣伯多禄说的:「主!唯你有永生的话,我们还去投奔谁呢?」 参考书: Johann Lindworsky. S. J, The Training of the Will, the Bruce Publishing Company, Milwaukee, 1961. Vincent Herr, S. J, Religions Psychology, Alba House, New York, 1964. 郑圣冲编著 存在的奥秘 商务一九七二年出版 —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