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4号

生 生 之 理


 

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形上学,或人生哲学时,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即是「天道」和「天理」。和这个问题相连的则是「道」和「理」。

    关于「道」和「理」的问题,唐君毅先生曾在他所著的「中国哲学原论」一书里,作了详细的讨论,他的结论说:「至于谓理皆从分与别方面说,而与道之从总的与合的方面说者不同,则虽大体上能成立,亦未有尽然者。」(1

    王船山先生将理分为「一定之理」和「不一定之理」,「一定之理」为道,「不一定之理」为事理,事理乃一事所以成之因。(2)「天下有道不可云天下有理,则天下无道之非无理,明矣。」

    钱穆先生曾说:理在先上成不变,道则生,变动不居。(3)严灵率先生反对这一学说,认为道在先二成不变。理由道而生,道因理而见。(4

我会在「儒家形上学」一书里解释「道」和「理」的意义,我认为中国古人以「行动的原则」为道,以「事物本体之所以然」为理。(5)两者相分,但不相离。秦汉以前的经书多谈人生哲学,因此多说「道」,秦汉以后,特别是宋明的儒家多谈性理,乃多说「理」。但是中国的人生哲学常以法天为最高标准,易经以天道为人道所自从,因此天道和天理,道和理,便常常联络在一起,而且也常互相通用。

599

(一)天道,天理

1)书经的天道

    古书言天道,以书经为始。王船山注释「尚书」「多士」篇说:『这道者,必以天为宗也,必以人为其归。』(6)书经讲天道,以天道为上天授予人的生活规律,和天命的意义不同。书经天命,以天所授予一个人的使命和行动规则,天道是对一般人设立的,天命则是对于一个人所规定的。

    孔颖达「尚书序」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

    尚书「大禹谟」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尚书「益稷」说:『帝庸作歌曰: 天之命,惟时惟几』。

    尚书『汤普』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尚书「汤诰」说:『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

    尚书「仲虺」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尚书「盘庚上」说:『先王有服,俗遵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生之大业,底绥四方。』

600

2)易经的天理

    由天道而转到天理,当以庄子为第一人。唐君毅先生论庄子书中的「理」字说:『其理之主要涵义?乃在其言天理或天地万物之理。』(7)唐先生引据庄子书的天理:养生篇「依乎天理」,刻意篇「循乎天理」,天连篇「顺之以天理』,盗跖篇『从天之理』,御水篇「未明天地之理』。唐先生结论说:『庄子所谓天地万物之理,即天地万物之变化,往来,出入,成毁,盈虚,盛衰,存亡,生死之道。』(8

    易经的传和庄子的思想接近,易传所讲的乾道坤道,天地之道,乃是乾坤天地变化之理。以这种变化之道,以范围人的生活,因此便称为道,把宇宙的形而上之道和人生的伦理之道互相结合,结成了天道和人道,道心和人心,范围了后代的儒家。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卦)

    『初六,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六二,方大不习无不利。彖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坤卦)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系辞上第一)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系辞上第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系辞上,第四)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

601

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系辞上。第三)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第二)

    易传解释卦爻的变化象征宇宙的变化,宇宙的变化具有变化之道。宇宙变化万千,好比六十四卦所有的爻,变化复杂;但是这千千万万的变化都是以乾坤两卦变化之道为基础。乾坤之道因此称为天地之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王船山说:『周易之书,乾坤并建以为震,易之体也。六十二卦错综乎三十四象而交列焉,易之用也。……屯蒙以下,或错而幽明,易其位;或综而往复,易其几,互相易于立位之中,则天道之变化,人事之通塞,尽焉。』(9

    易经在最初只有乾道坤道,后来参入了阴阳,阳为乾,阴为坤,每卦都由阴阳两爻结合而成,便很明显地把一切变化之道都归合到阴阳的变化。自汉以后,儒家以阴阳五行解释易经,造成了卦气的种种图解,王弼注易,一扫这些邪说,提出易经的义理,保持阴阳的变化之道。宋朝理学家由周濂溪开端,将宇宙的变化都包含在阴阳变化以内。『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互为其根。?……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10

3)理学家的天理

周濂溪在「太极图说」没有说到「理」,只引易经出话,:『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602

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在「通书」里说:「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化而万民化,大领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谓之神。』(顺化第十一)

    张载的「正蒙」也讲「道」和「天道」。正蒙的第一句话即是:「太和所谓道。」王船山注说:「太和、和之至也。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太和篇」又说:『天道不穷,寒暑也,众动不穷,屈伸也。』「天道春秋分而气易,犹人一寤寐而魂交。』『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之变化,二端而已矣。』「正蒙」的第三篇名为「天道篇」,开端说:『天道四时行,百物生,无非至教,圣人之动,无非至德,夫何言哉。』「正蒙」的第四篇为「神化篇」篇首说: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正蒙最后一篇乾称篇下说:「天包万物于内,所感所性,乾坤,阴阳二端而已矣。」「天性,乾坤,阴阳。」「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所谓性即天道也。」『若道,则兼体而无累也。以其兼体,故曰一阴一阳,又曰阴阳不测,又家一阖一辟,又曰通乎昼夜。语其推行,故曰道,语其不测,故曰神;语其生生,故曰易,其实一物,指事异名耳。』

    周濂溪和张载都以「道」为行动之道,天道为天地变化之道。天地变化之道,在于阴阳的变化,阴阳的变化常不可测,因此称为神。朱子解释『太极图说』云:『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此之谓易也。』

程明道曾说:『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答张洪渠书)

程明道曾告韩持国说:『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圣贤论天德。』(端伯传师

603

说,二程全书、遗书第一)

    『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一曰之运,即一岁之运。』(吕与叔东兄二先生语。二程全书。遗书第二。上)

    『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而生理者,即是善也。』(仝上)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至如言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此都只是天理自然当如此。』(仝上)

    『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人则能推,物则气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与有也。』(仝上)

    『言天之自然者,谓之天道:言天之付与万物者,谓之天命。』(明道先生语一。二程全书,第十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之道也。』(明道先生语二。二程全书,第十二)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也。天下常久之道,天地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伊川注易经恒卦)

    二程的天道,和周子张子所讲的天道意义相同。天道乃是自然之道,即是宇宙变化之道。这种变化之道在天地之间,也在人的心里。

    邵康节也说:『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矣。』(观物内篇)

朱熹讲天理,虽也是讲宇宙变化之理,但他的讲法则不相洞。他把理和气相分,作为宇宙腐物出二元,理在宇宙万物中只是一个。

604

    『天下只有一个正当道理,循理而行,便是天。』(朱子语类)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木也。气也者,形而下之气也,生物之具也。』(语类)

    「问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各具一太极。如此说,太极有分裂乎?曰: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各全具一太极耳。如月之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一,则随处而月,不可谓月分也。』(语类)

    总结上面各代学者对于天道天理的主张,可以分成两系:一系是书经的天道,一系是易经的天道或天理。书经的天道是上天对于人所定的规律,上天自己遵守,人当然更应遵守,天道和人道相连。易经的天道乃是宇宙变化之道,属于形而上,易传把这种宇宙变化之道,和书经的天道相贯通,因此便用之于人生,成了人道的根本。

    宋明理学家把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和伪古文尚书皋陶谟的「道心惟微,人心惟危」联接在一起,由易经到中庸、大学,结成一个系统,而在这个系统里作为连贯的线索的,乃是天道或天理。在宇宙变化上,以天造为基础;在君主治国上,也以天道为基础;在人生的伦理道德上,更是以天理为基础。因此我们为研究儒家的哲学思想,必定要了解「天道」「天理」的意义。

(二)生生之理

    1)天道为生生之理

易经讲天道,以万道为刚,阴道为柔,乾道为动,坤道为静,乾道资始,坤道资生。这一切形容

605

词,都形容天道表现的德能,而不表示天道的意义。为什么乾道刚坤道柔呢?为什么乾道动坤道静呢?天道的意义乃是为万物化生。生生之理,乃是天道或天理。

    易经乾卦,『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王船山注释说:『易之言元者多矣,惟纯阳之为元,以大和清刚之气,动而不息,无大不屈,无小不察,入乎地中,出乎地上,发起生化之理,肇乎形,成乎性,以兴起有为而见乎德,则几物之本,事之始,皆此以倡先而起用,故其大莫与伦也。』(周易内传。卷一。页六)

    坤卦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王船山注释说:『阴非阳无以始,而阳藉阴之材以生万物,形质成而性即丽焉。相配而合,方始而即方生,坤之元所以与乾同也。』(周易内传。卷一。页十九)

    易经的天地之道,即是坤之道;乾坤之道,在后代的注释中,都解为生生之道:万道坤道相合而生万物。

    由乾坤进为阳阴,阳阴之道在注释中更成为生生之理。易经『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圣也。』徐复观先生解释说:『系辞上的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即乾彖所说的「乾道变化」的「乾道」,亦即是生生不息的天道。……「继之者善也」的「继之」的「之」字,我以为指的是由上面一阴一阳的变化而来的生生不息。一阴一阳的结果便是生育万物,所以继之而起的,便是生生不息的作用。……『继之者善也」的善,在此处还是形而上的性质,此形而上性质之善的性格是仁。』(11

易经而且明明说:「生生之谓易。」(系辞上第五)「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第一)

606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也。』(系辞上。第五)

    宋明理学家根据易经这种思想,便常以天地之道在于化生万物。周濂溪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通书。顺化第十一)「天以春生万物,止之以秋。秋之生也既成矣,不止则过焉,故得秋以成。』(通书。刑第三十六)

    张载「易说」解释『乾,元亨利贞」说:『乾之四德,终始万物,迎之不见其始,随之不见其后,然推本而言,当父母万物。明万物资始,故不得不以元配乾。坤其偶也,故不得不以元配坤。』

    二程全书上说:『生生之论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二程全书。遗书第二、上)

    程伊川说:『道则自然生道物,今夫春生夏长了一番,皆是道之生后来生长,不可道却将既生之气,后来却要生长,道则自然生生不息。』(二程遗书第十五)

    程明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生之谓性,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二程遗书第十一)

    朱熹说:『天地别无勾当,是以生物为心。二元之气,运转流通,略无停闲,只是生出许多万物而已。」(朱子语类)

戴东原说:『一阴一阳,盖言天地之化不已也。一阴一阳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条理乎?以是见天地之顺,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原善上。章三)『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气化之于品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欤。』(原善上。章四)

607

    在易经以外,儒家以天地之道在于生生,大家都引据孔子论语上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王船山注解说:『四时行,百物生,莫非天理发见流行之实,不待言而可见。圣人一动一静,莫非妙道精义之发,亦天而已,岂待言而显哉?』(四书训义,卷二十一)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以农夫的眼光去看宇宙的变化,莫非为使五谷生长:日月雨露,风霜寒暑,春夏秋冬,一年节气,都和五谷的生长有密切关系。

    天地之道既是万物之理,万物得著这种理而生,本身也就具有这种生生之理,这种生生之理在万物是相同的。生生之理以阴阳相结合而成,阴阳结合应守刚柔动静的原则,应按一定的位置:「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系辞上。第一)「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卦、彖)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次序,『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系辞上、第二)

    这些原则,位置和次序,包含在生生之理以内,在万物里面自然而成。惟独在人方面,则由人心去感应,由人自己去体验,因此,生生之理在人方面乃称为仁。

2)生生之理称为仁

「仁」在儒家的思想里乃是中心思想。孔子在论语里以「仁」作为全德,「仁人」作为最高的人格。宋明理学根据孔子的思想,乃以天地之道就是仁。这种思想,易传已经开其端:『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系辞上,第一)

张载曰,『天道四时行,百物生,无非至教。圣人之动,无非至德,夫何言哉。天体万物不遗,

608

犹仁体四事无不在也。』(正蒙,天道篇)

二程遗书说:『医家以不认痛痒谓之不仁,人以不知觉不认义理为不仁、譬最近。』(二程遗书二、上。)

朱熹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仁与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哉!』(语类)

    「仁是个生理,若是不仁使死了!人未尝不仁,只是为私欲所昏,克己复礼,仁依旧在。』(语类)

    仁宇和生字意义相同,在普通用语上也有,例如桃仁,杏仁,代表叶子核中的生命根源。仁字不单单是生,而且包括「生生之理」的原则、位置和次序。

    戴东原说:「生生之呈其条理,「显诸仁」也。惟条理是以生生。显也者,化之生于是乎见。藏也者,化之息于是乎见。生者、至动而条理也。息者,至静而用神也。卉木之株叶华实,可以观夫生。果实之白(即核中之仁)全其生之性,可以观夫息。』(原叶上,章四)

    「仁」除生生之理以外,还包含体验这种生生之理的意义,在万物以内,都有生生之理,但只有人能体验这种生生之理,因为人有心,人心虚灵神妙能知,而又能爱,乃能体验生生之理。

    二程遗书说:『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人则能推,物则气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与有也。』(二程遗书、上)

万物都有生生之理,但是万物因所受的气浊,没有理智,便昏塞不能推知生生之理,人则可以推知,可以体验,人的生生之理便称为仁。

609

    「仁」字普通解释为人与人,即两个人所有的伦理关系,即是我与非我的关系。我与非我的关系,当然是人与人的关系。然而人在生活中所有与非我的关系,并不限于人,也扩展到物,人与物的关系也称为仁。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都以生活为出发点,也以生活为终点,于是仁字和生字从伦理方面看,「仁」和「生」结合在一起。因此可以说:仁是生的表现,也是生的完成。

    我与非我的关系,第一是彼此相接近,彼此相帮助:这就是爱。除受以外,我与非我的关系还要包含其他许多的关系,因此,仁便包括一切的善德。

    孔子曾以两句话来表达仁的关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愿意生活,也要使别人能够生活,自己愿意好好生活,也要使别人好好生活,这就是仁的意义。推广这种仁道,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也要表现出来,那时便能「仁民而爱物」。但在这种推广仁道上,有该守的次序。人和人的次序,人和物的次序。儒家反对墨子,反对佛教,便是因为他们摧毁了这种次序。

朱熹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工矣?……或曰:程氏之徒言仁多矣,盖有谓爱非仁,而以万物与我为一,为仁之体者矣。亦有谓爱非仁,而以心有知觉,释仁之名者矣。今子之言若是,然则彼皆非欤?曰:彼谓物我为一者,可见仁之无不爱矣,而非仁之所以为体之真也。彼谓心有觉者,可以见仁之包乎智矣、而非仁之所以得名之实也。……抑泛言同体者,使人含胡昏缓而无警切之功,其弊或至于认物为己者有之矣。专言知觉者使人张皇迫躁,而无沉潜之味,其弊或至于认欲

610

为理者有之矣。』(朱熹、仁说。朱子大全。卷六十七)

&, nbsp;   朱子赞成以万物一体去解释仁,怕不懂的人昏昏胡胡以物我同一,失去修身进德的工夫,「而无警切之功』。后来王阳明的门生就有了这种流弊。但是理学家由仁而讲宇宙万物一体,则是「生生之理」的「仁」所有的自然发展。

3)宇宙一体

    今年是戊戌政变殉难的谭嗣同逝世九十周年,谭嗣同的思想,以他所写的「仁说」为中心。他对「仁」的解说,以「仁」为「通」,「仁」能贯通万物。他说:『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也,电也,心力也』(12)『是故仁不仁之辩,于其通与塞。通塞之本,惟其仁不仁。通者,如电线四达,无远弗届。』的谭氏主张宇宙万物息息相通,本不孤立,只是人用许多名义把万物都分开了。

    因『仁』而宇宙万物成为一体,这种思想并不是谭嗣同的发明,谭氏却以欧洲的科学思想去解释「仁」使万物相通,听起来很新颖。

万物一体的思想,在易经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已开其端,但是第一位学者正式提出的乃是张载。张子在他的『西铭』里明白地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船山注释说:『塞者,流行充周,帅,所以主持而行乎秩序也。塞者,气也,求以成形,帅者,志也,所谓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性所自出也。父母载乾坤之德以生成,即天地运行之气,生物之心在是,而吾形色天性,与父母无二,即与天地无二也。由吾同胞之必友爱、交与之必信睦,则于民必仁,于物必爱之理,亦生心而不容己也。』

611

(张子正蒙注卷九)

    气成万物的形体,天地之心造成万物之性,天地之心为生生之理,万物之性相同,惟人心能体验天地之心而为仁,能仁民而爱物。

    伊川语录说:『问仁。曰:此在诸公自思之,将圣贤所言仁处,类聚观之,体认出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后人遂以爱为仁。恻隐固是爱也,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二程遗书第十八)

    二程遗书说:『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是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人则能推,物则气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与有也。』(二程遗书二,上)

    伊川语录说:『问曰:人有言尽人道谓之仁,尽天道谓之圣,此语何如?曰:此语固无病,然措意未是。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人道,天道自是天道?中庸言: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此言可见矣』  (二程遗书第十八)

    人性为理,来自天,与天地之道或天地之理相同。万物之性也是来自天,也是同于天地之理。因此人与万物之理相同。人和万物因著相同之理,故可相通。所以学者说仁是通,仁使人和物相通,而成为一体之仁。

王阳明说:『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斛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

612

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大学问)

    天地以生物为心,人物得天地之心以为性,人物都有生生之理,万物因著「生」而互相通、互相感应。人总能体验这种相通的一体之仁,而参天地之化育,以贯彻儒家天人合一的理想。

    在中华民族生活上,生生之理的表现,在于家族,在于孝,字族乃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孝是生命延续的象征。另一种生生之理的表现,在于民族,民族即是中华民族生命的延续,个人的生命,在民族的生命中延续不断。

从「生生之理」的「仁」去比较儒家的思想和天主教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相同点。当然天主教的教义以「爱」为中心,儒家以「仁」为中心,两者很相同。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关于仁的本质,两者有相同之点。第一,儒家以仁来自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在上古乃是上帝之心。天主教以仁爱来自天主,天主的本性是仁爱。第二,儒家以仁的意义在于生,所谓「仁民而爱物」「一体之仁」,都是在保全和发展生命上将「仁」表现出来,「仁」的最好表现在于「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天主教的仁爱以基督为成全的模范,基督降生为给人以生命,使人成为天主的子女。第三,儒家的「仁」,以宇宙为范围,「仁」的最高表现,在能参天地的化育,发扬万物的生命。天主教所讲基督的爱,不仅予人以生命,也给万物的生命一种生存的意义。圣保禄宗徒在致罗马人书第八章说明这一点:『凡受造之物都热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显扬,因为受造之物被屈伏在败坏的状态之下,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出于使它屈伏的那位所有的决意,但是受造之物仍怀有希望,得享天主子女的光荣自由。』(八,19-21)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儒家以『仁』使人,万物,天地和『天』相结

613

合,神人万物整体地结合而相通于「仁」中,天主教的教义说明天主造人和万物的计划,使万物结合于人,人结合于天主。原罪使这个计划破坏了,基督降生,重整这个计划,圣保禄宗徒说:『或是世界,或是生命,或是死亡,或是现在,或是将来上切都是你们的;你们却是基督的,而基督是天主的。』(格前三,22

                                                 民六十一年七月廿一日于天母牧庐

注:

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上册,页十一。人生出版社,民国五十五年版。

2)王船山,读四书大全说,卷九,页五。船山全集,华文书局。

3)钱穆,道理,民主评论,第六卷,第二期,页三十。

4)严灵峰,论道理,民主评论,第六卷,第六期,页一五O

5)罗尤,儒家形上学,页四七。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出版,民四十六年五月再版。

6)王船山,尚书引义,卷五,页十一。

7)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上册,页十六。

8)唐君毅,中国哲学论,上册,页十八。

9)王船山,周易内传,卷一页一。

10)周敦颐,太极图说。

1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页二。六—二。七,民五二年版。

12)谭嗣同,仁说:仁学界说,中国学术名著今释语释,近代编,西南书局。

13)同上。

61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