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5号

动荡世界中的修会革新


 

         朱蒙泉

      过去三个月中,为准备两年以后召开的耶稣会全体代表大会,个人参加了专案研究小组,特别研究修会生活及有关的问题。由於这实际的需要,所以从最近三年内的会士月刊中(Review  fore Reli-gious),选读了八篇有关修会团体的文章。该八篇文章涉及甚广,凡有关社会、心理、神修、神学、传教和组织等问题,都有详尽的探讨。研读後个人获益良多,感受亦深,今综合资料整理成文,题名为在「动荡世界中的修会革新」,向同道报告。为修会团体的革新,谅有所助益,虽不敢说是复兴的蓝本,至少可供革新声中反省的资料。

     

    本文从两方面著手讨论:首先从修会本身讨论,提到专家们对修会的看法,以及修会的性质和目标。其次从现代修会的处境讨论,涉及变化的社会和应变时会士可能采取的态度,继而特别提出普遍引人注意的两个问题:一、会士的心灵寂寞与处理上的态度,二、多元与修会生活。最後,提出有关修会的革新该注意的几点,作为本文的结论和进一步讨论的资料。

71

   壹、何谓修会团体

    一、不同的观点

    每人对修会团体的定义有不同的竟见,专家因立场不同,亦莫衷一是:

    一、神学家从信德的观点看修会团体,认为这是因著信德、藉著信德、在信德内,为著特殊的目的或工作,组成的团体。

    二、教律学家心目中的修会团体,是指按教会当局或正权人所立的法规,而建立的团体,这个团体中的成员决意按照特殊标准和法律,度一共同的生活。

    三、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眼中的修会团体,是从行为科学的观点和标准来审核。心理学家所指的团体,往往是以人际关系的素质和深度作为判断的准则。换句话说,心理学家研究如何因著人际关系产生了全人的整合和团体的共融,探讨如何表扬人格的尊严和神圣,如何在团体的发展和自由的气氛中,谋求个人需要的满足,心理学家重视人格,决不把人格当作方法看待,甚而认为人格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人真正的重要性并不在於他们做什麽,而在於他们是什麽。但事实上,人的工作的确也能使人格发展,而唯有在团体中,人的潜能才得以实现。心理学家又认为人格是一种发展的过程,故此,如果只是与别人共处,还不足以助人成长,非得与人不断的交往,彼此接受差异;非得承认缺陷与过失,是不会长进的。他们并认为自我揭露和接受别人绝不会戕害团体,反而有助於个人和团体的进步,因为互相了解是互相爱护的捷径。

72

    四、社会学家所关心的是团体的形成和操作,成员间的职业的关系和成熟的交往。社会学家专心研究为达到团体的远近目标的能力与效率,并测量团体与其行为的标准吻合与违反的程度。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团体的出发点上显然有所不同,简单地说,社会学家著眼在服务和工作的机构上,而心理学家所注意的是家庭气氛和生活团体上。如推而至其极,社会学家认为心理学家犯了「温情主义」的毛病,而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学家有「功利主义」之嫌。其实,人际关系有助於工作效率和合作,工作效率和成就亦有助於彼此了解和团体感,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所重视的虽然不同,却显然是相辅相成的。

    说到这里,有一点当予以注释:现代青年会士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和友谊,这确有其见地,这也正是工业社会中所缺少,而为现代人所需要的。可是,在基督信徒的立场来说,我们对别人有爱德,并不一定对他有好感,真正的爱德行为不一定每次都可能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表达出来,基督徒爱人助人的程度,远远超过在弥撒中握手或鞠躬时所能表达的深度。固然,情绪上的共融确能促进彼此间的爱德,爱德也应当含有情绪的成份。但是,把爱德和情绪混为一谈,可能引起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因为,善艮的撒玛利雅人在路旁见到被强盗击伤的行人,固然动了慈心,予以包扎和额外的照料、但他并不忙於和受伤的行人建立起「你我」的人际关系,而继续赶他的路程,撒玛利雅人却仍不失为受伤者的近人。由此可见,基督徒爱德所达到的深度,远远超过心理学家们所提出的人际关系,基督徒的爱德远比心理学家们所说的人际关系更有创造性,更需要勇气,更为难得。可是,话还得说回来,基督徒的爱德能拥有一份人情味,那该是件多麽美好的事!阐明了各家学说之後,我们可以肯定:修会的团体在革新的路途上应体地注意神学家、教律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所立的路标,唯有

73

如此,才不致有挂一漏万,顾此失彼之虞。

           二、修会团体的性质

    修会团体的形成,最初由於随从基督的旨意:「叫他们合而为一,就如我们原为一体一样。」修会的本质显然不仅只是为同居共处,也不只为工作如教书或社会工作而集合在一起,更不是找几位性格相投的人组成团契。修会的团体是以圣体的奥迹为典范,三位而一体,圣父与圣子和圣神活著同一生命,爱的生命。修会的团体反映圣三的生命,因爱德、为爱德、在爱德内生活。修会的成员参与圣三的爱,因这圣爱而生活和行动。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又像天主一般地誉爱他人,使我们成为天主义子,参与天主的生命和团体,对待近人一如手足,这样的爱和常人所谓的同情或友谊实有天壤之别!

           三、修会团体的目标

    修会团体既是在天主的圣爱中生活和行动的团体,很明显的这些团体拥有三重目标:一、超脱,二、见证,三、使徒。

            一、   

    所谓超脱是指以现世为基础而超越过去,又同时解脱限制我们超越的障碍。所以修会生活决不是厌世或轻世,而是藉天主圣神的能力,修身养性,脱离自私和自我中心的倾向,使全部生活指向永生,为巴斯卦奥迹作见证,为博爱立楷模。正如基督教神学家潘霍华(Bonhoeffer)所说的「团体生

74

活不只是局限於人与人的关系,因为如果团体生活只限於人际关系的话,一旦人际关系搁浅了,那麽团体生活便接著破碎了。因为遇到这种情形时,成员首先对人不满,甚至控告弟兄的罪行,继而则由尤人而怨天,最後因对自身失望而不能自宥,这是只以人际关系为修会基础的终局。团体的基础是天主立的,因为天主在基督内把人类结合在一起,我们之互为手足原是天主的恩典,不是我们自己的杰作,所以应当抱著感恩的心情,从天主的手中接受她的恩惠,使我们能因她而集合成一个团体。这件事实也教训我们,总不可单凭自己的能力有所作为,而该不断地因基督的言语和行为将我们联合成一体,在基督内得到罪的赦免。」由此可见,基督徒的团体不只是人因心理因素而组成的单元而已。

 二、  

    修会团体当成为旅途中教会的活标记。「凡信了的人,常齐集在一处,一切所有皆归公用。……也挨户分饼,怀著欢乐和诚实的心一起进食。」

    修会团体是基督徒对上主信、望、爱有形的表现,这种共融的生活是来自天主的恩宠。任何神圣的生活对人的影响既广且深,因此,若这神圣的生活以团体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指证的能力岂不更为有力?修会团体强调存在胜於拥有,生命胜於死亡,爱情胜於憎恨与冷漠,天主胜於人,并藉著具体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教会存於世间而向著永生迈进。修会团体不仅迈向永生,还将永生的光辉在现世表达出来。但俗化的观点使许多学问很合理地独立起来,却也很容易地会使教会和其他的团体一样,成为社会革新机构之一,这样便完全失却了其超越性和见证的使命,在俗化的观点之下,很容易把人类和现世绝对化,彻底替代了天主和永生。其後果不难设想:钦崇天主的意识消失了,不承认天主的爱

75

是一种恩惠,再也没有瞻仰超然之美善和爱情的能力。祈祷变为恢复元气和活力的方法,而不是与生命之源,天主的交往,不再与他发生在生活上的关系,对基督的信仰也由完全变了质。由此可见,在俗化主义的世界里,矢发公开圣愿的修会指证超越的价值有著多麽重大的使命!

    此外修会团体是实现教会初期的信友生活与爱情的团体,使圣三家庭在现世出现,也使信友的日常生活成为传达天主的喜讯和圣爱的方式,一种传达的方式清澈非凡,使常人都能了解这种生活方式所包含的喜讯和圣爱。

 三、 使 

    修会的团体有其结构和组织,但结构和组织的本身并非目的,其目的是为集合成员的精力和才能,使之在服务教会的工作上发挥最大的效能,并在服务中充实教会的内在生命。各修会在本质上虽然相同,但在服务和生活方式上因其特殊的目标而有所不同,全体成员可按修会的特殊目标共同商榷并自由决定其工作和生活方式。参加某修会,不只是自由选择了该修会的特殊目标,并愿意为之效劳,更是具体选择了其他同会会土,甘心接受该修会的限度,在彼此信任爱护的气氛投身修会之中。

    修会的创始人根据许多历史、社会、心理、教律上的因素,召集同志,实行修会的目标,使成员能集体地追随背十字架的基督,使人们见到他们的生活,就是见到了天主,使天主的神国早日来临。但唯有成熟的人才能在修会的生活方式和限度下,自由而且甘心地,为更高的目标奉献自己和个人的理想。按心理治疗学家麦加利斯德医师(DrMcAllister)之意,成熟会士至少要有下列三个条件:1、他在心理上有能力和别人一起共奔目标,并为达到这目标,精诚团结,不求己益。2、他有相当稳定

76

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并能在具体环境中对天主作有意义的答覆。在修会方面也该给人一个清晰画像,使人能作这有意义的答覆。已有了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後,他应能和修会成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他参加修会不仅为求得自己需要的满足,还努力成为有益於修会和他人的份子。多少有了以上三条件的人方可考虑度修会生活。

    为促使修会的目标的实现,修会的负责人也应达到以下各点的要求:1、熟悉修会客观的历史。2、客观地了解目前具体情况的需要,并了解修会为迎合这些需要当作的服务。3、了解为建立修会当具备的条件,不致使修会沦为家庭的代用品,或职业介绍所,工作机构或其他团体,而该名符其实地、持久而又有组织地共同度福音劝喻的生活。

    在平静的环境中,愿度修会生活和要达到修会生活的目标已非易事,如果要想在动态的社会中做到这点,必定更为困难。现在,我们要探讨一下,在动态的社会中,所能产生的种种现象,和会士们当持的态度。

           贰、剧变世界中的修会

            一、剧变的世界

    人类在生活方式上发生的剧变,引起了思想和态度上的变化,思想和态度上的变化,也会引起生活方式上的改变。现代生活方式改变最显著的,是由於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工作上精密的分门别类。各门各类的工作,都需要专门人才携手合作,这些专门人才为著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凡有责

77

任都共同负担,凡有权利则共同享受。他们必须不断地力求改进,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配合时代的需要,庶几幸免淘汰的末途。处在这种情形之下,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经历、学识和贡献,获得一份相当的酬报,双方的契约也就成了义务和权利,工作和酬报的依据,为此特权阶级已渐渐失去了它的意义和地位。此外,因著大众传播和交通工具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彼此间的利害更显得息息相关,生活也互相依赖和影响,倍增人类一家和世界大同的感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合作共融的团体,两者之间原来没有也无须存有对立,然而在剧变的世界中,合群的需要和

   成就的需要并不普遍地同时受到注意,个人与团体的利益原不必存有对立的现象,然而在工业社会中,要想并重兼顾,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伴随著生活方式的变化,有著思想、习俗和态度上的改变。这方面的改变最显著的,莫如人类的全部生活脱离宗教而独立。从好的方面来讲,人类脱离了启蒙阶段而成长,人类的学问和活动的领域渐渐获得其应有的独立而扩大,不受宗教过份的干预。但是从坏的方面来讲,人类对於宗教信仰和精神生活,不再像以往那末重视了,这就是所谓俗化运动。真正的俗化主义的信徒,虽然不一定且也无须对宗教抱著敌对的态度,但却无可否认的,他们往往对宗教采取漠视的立场,认为宗教与他无多大关系。据实而论,宗教既不是许多学问中间的一门,也不是侵占现世生活领域的特殊力量,而是渗透於现世生活的各面,同时又给这些生活面以新的意义和目标、活力和新的关系。误解了这点的人,不论他是站在俗化的立场或宗教的立场,都会采取自卫的立场,排斥异己,因为他们认为宗教在侵犯现世的领域或贬抑现世的价值。不然,便认为肯定现世即在否定宗教的最後价值,在作法上往往生硬地将宗教和任何学问和领域揉合在一起,几乎认为宗教当给与人类所有的问题一个满意的解答。这两种趋

78        势形成思想和态度上的混淆,给宗教生活和修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我们一天不接受俗化运动的积极的一面,这宗教的危机便将继续存在一天,我们一天不净化宗教和修会生活的本质,这种危机也将继续延长下去。

二、 应付变动的态度

    修院在社会变化的冲击之下,会士可能采取对峙的立场:新一代和老一代之间的对立 ,前进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对立。在革新的初期,因为大家都抱著很大的热忱与爱心,因此这种对立的现象,和其同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并不显著。但是,经过不断的交谈和争辩,失败和悲观的气氛与紧张的局面便接踵而来、若不幸地有分裂的现象的话,更会令人感到不安。按窦凯恩和茂登之意(DurkheimMerton),面对这种迷惘不安的情况,个人和社会可能采取四种不同的态度:一、革新的态度:为适应变化,不惜放弃陈旧的方法,采取创新的方法,以达到个人与社团的目的。二、搪塞责任:坚持固有的办法,不求改进,徒循故事,敷衍塞责,行为上只求予人尽己所能的印象,而所谓的尽职,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三、逃避职务:采取漠不关心或置身事外的态度。四、背叛反抗:舍弃理想,目标和方法。由以上四种态度很明显的看出,唯有革新图强,个人和社团才有前途和希望可一页。但是;我们不能不问,为什麽个人和社团会不采取有效的方法?为什麽个人和团体不努力面对现实?为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探讨通常逃避现实的三种方法。

79

一、  

    这是掩耳盗铃的方式,采用这类方式的个人或团体,基本上认为,凡我看不见或不愿意看的都是不存在的。譬如:我憎恨别人,但因著憎恨人会引起无限的不安,於是设法把憎恨隐藏起来,或是置之不理,把它驱入下意识中,因此,我变得麻木不仁,我既意识不到自己的怒火,对我来说它似乎已不存在了。久而久之,自己竟也相信,它确实不再存在。但社会的变化是铁一般的事实,为避免变化带给人的恐惧与不安,我们很可能抱著不予理会的态度,这样便不致感到恐惧不安了。

二、转  

    生活中的任何经验,都会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地留下印象和作用,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复苏,要求人肯定其存在。不在现在必在将来,不作正面攻击必作侧面旁击,甚至与原先毫无关系的地带,也会突然出现而发挥其威力。转移作用在方式上可能将内在问题外在化,也可能将外在的问题内在化。譬如:有的长上容易把外在的问题内在化,一切都归结於内修生活和热心上,而属下却很容易地把内在问题外在化,一切都归罪於结构和组织上。

三、理性主义

    这是知织份子最容易犯的错误。他们认为,凡可以理解的,都可予以控制,只要能控制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不论是内心的冲动或感觉,或是人际的关系或反应,只要能够控制,似乎一切都可由自

80

己支配。他们想一切既然由我支配,那麽,别人便无法过分亲近我们,同时别人也不易伤害我。殊不知这样的作法,使人际关系变成了物际关系,使交往变为交易,人们所关注的,不是此时此刻真正的感受,而是此时此刻应有的感受。这样,自然自在的关系在控制的铁拳下残喘;自动自发的精神也在控制的铁拳下窒息。因此,过度理性主义者,有时不知自己是乐抑是悲,是怒抑是爱,因为他从未坦诚地面对过自己的感受。所以,外表的平静无事,不一定能遮掩住潜伏著的危机。理性的外貌可能是终身逃避真正的感受和情绪的後果,同时也会切断了日新再生的源头。

    但是,为什麽个人和团体不愿继续发展成长,而愿采取自卫的手段?自卫的理由随个人和团体而异,但在基本上,都是因为感到自己脆弱的生命受到威胁,好像微弱的烛光才露在狂风中,为使烛光不致熄灭,自然要用灯罩或其他方法予以保护。又譬如主人得知有人要侵入他的田园,即使他所得的情报毫无根据,也会立刻建筑起围墙,防御外人的侵占。遇到这种情形,最初的目标是为阻碍不速之客,而实际上,慢慢地把亲友也拒之於门外,甚至把自己最亲信的朋友都得罪了。

    同样地,置身於变动时局中的会士和修会,很容易采取类似的态度,尤其面对自己的弱点和新颖的环境时,自然而然地自卫起来,从广大的世界和在大公的教会中孤立起来;原本爱德和开放是修会生活的要素,结果因为自卫机构,无意识地化友为敌。所以,应付变动的环境和接受自身的弱点,实在是维护修会要素的先决条件。在万恶的环境中而不同流合污,在自身的限度和弱点前而能敞开爱的心扉.这 样的人才有资格在变动的世界中参与巴斯卦的奥迹,在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失望、憎恨、怀疑、无能和寂寞时,信、望、爱三德才能生根,天主的神国才会来临。而天主的神国常发生在冲突人心的深处,当人发现自己内心有善的倾向和恶的倾向,圣人的动力和罪人的惰性,面对这些冲突时,

                                       81      

愿以罪人的身份结成团体,共同期待基督救恩的来临。在这团体中,没有一位能自认无罪、而以为自己胜过他人,或以为自己不需要被救赎。在这样的团体中,每一位不必顾忌受人讥笑、误会或利用,因为大家都是被救赎与被赦免的,还应该彼此求赦与爱护,那麽上种出死入生的生命便能渐渐孕育而成。在救赎史中,既然人人平等,也就不必顾忌到为人轻视,反而能拿出勇气,自由抉择爱或恨;信仰或怀疑,开放或关闭,希望或失望,生或死。

 三、修会生活与寂寞问题

    讨论修会生活的文章中,常提到的一个问题是会士内心的寂寞和如何处理的问题。对这问题的通常答案是强调人际关系,并指出共融共享的团体生活,有助於人格的发展,增进友爱与幸福,「弟兄同居共处,其乐也融融!」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有人认为友爱和幸福只应在自己的修院中去寻找,若往外面去寻找就是对同会的兄弟姐妹不忠。修会中的人际关系一面应当与奉献者的身份符合,同时,又不妨碍与本修会会士间的关系为原则上 是显而易见的。至於会士的友谊是否只限於本修会。或本会院的弟兄姐妹?本会或本院的会士是否一定是友谊的主要和唯一的泉源?我们认为能和自己修会或修院的弟兄姐妹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固然很理想—事实上,许多会士确已做到。但是,如要求一切人都能和自己修会或修院的弟兄姐妹建立起真正的友谊,恐怕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硬性地把这点当作每人必须达到的理想,会引起会士们的反感,如果做不到,就很容引起会士们的罪感。实际上正常和成熟的成年人的交往范围通常很广,不只限於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他们在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这可从许多不向的关系中求得满足,他们内心的潜能也在不同的交往和工作中获得发展。就以夫妇来

82

说,他们之间的关系该是最亲密和深刻的,但他们除了亲戚外,尚有许多家庭和家族以外的关系,他们俩所有的朋友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丈夫喜欢交往的朋友并不一定就是妻子的朋友;同样的妻子的朋友不一定是丈夫的朋友,只要两人的朋友不损害他们俩之间的关系就无伤大雅,甚至两人正因为有其他的交往,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致过分贫乏,也使得双方不因日久天长地朝夕共处而感到负担沈重,人生需要变化,夫妻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调剂。修会生活又何尝不然?

    行文至此,似宜对寂寞的意义加以说明。莫斯塔卡斯(CMoustakas)已写了一木小巧玲珑的书,题名为「寂寞」。他指出我们可经验到的寂寞,有截然不同的两类。一为与生俱来的基本寂寞,这种感觉产生在、当人感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与人不能混同的分隔性时,人人感到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有不可旁贷的责任。当我感到没有人能代替我行动,没有人能代替我生活;我必须做自己的工作,度自己的生活,必得独自一人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时会感到别人都爱莫能助,自己也感到形影相对的寂寞,莫斯塔卡斯称之为存在的寂寞。如果为逃避存在的寂寞所带来的恐惧与不安,不论是用否定其存在或麻醉自己的方法,退隐山林之间或纵身於声色之中,将会带给人更大的寂寞。因为存在的寂寞,只将人从人群中独立起来,因各人该对自己的行为和生命负责,也正因为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生命负责,所以与自己的行为和生命结了不解之缘,换句话说,人与自己的活动和生命有著最深刻的存在上的关系。但若逃避存在的寂寞,无异和自己断绝存在上的关系,在这种情形下,人在表面上似乎与他人联系和交往,而实际上,只是泛泛之交而已,他付出了与自我隔绝的代价,因为他不愿对己行为和生命负责,所以,中止发展、失却创造力、意识消灭及敏感衰退,从此便陷入更深的寂寞深渊中,而无法自拔。

83

    另一类的寂寞,在本质上与前一类绝对不同。莫斯塔卡斯称之为焦虑的寂寞或寂寞的焦虑。焦虑的寂寞是由於无法接受理想和实际之间差距而产生。譬如我愿意成为歌星,于是设法与歌星为伍,用各种方法厮混在他们中间,只可惜我没有一副天生的歌喉,我只好佯装起一副歌星的派头,以免被逐出歌星的队伍。这时,抑制自己的理想罢,我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限度罢,我不甘心。这就像圣经上所说的:掘土麽!没有力量,讨饭麽?我感到羞愧。这样的人会与别人格格不入,也和自己过不去,永远在寂寞和焦虑中度日。现代无数的人生活在焦虑的寂寞中,推其原因恐怕不外乎因为生活没有意义,价值观的混淆,失去信念或信仰,唯恐被人孤立起来。为此,若想要从焦虑的寂寞中自拔,总得找到生活的意义、建立价值观念、获得信念和信仰,才不怕孤独地生活。

    当会士受到寂寞的袭击时,必须清楚分辨其性质。人际关系和友谊固然能减轻些存在的寂寞,却替代不了每个人的责任,所以,存在的寂寞是任何人或团体所无法避免的。人际关系和友谊可以减轻些焦虑的寂寞!但却不能佗为人生观、价值观,信念和信仰的代用品。了解了寂寞的性质後,便不难采取正确的态度和适当的办法,予以应付、接受或解决了。莫斯塔卡斯又说:「寂寞是实际生命的一部份,正像白天,黑夜,雨水和雷电一样,应用得当,会使生命创新蓬勃。所以我们说:让寂寞来临罢!因为凡有寂寞的地方,人的感觉就会灵敏!灵敏的感觉加深了人的意识、觉醒和希望。孤独和人际关系是同一有机体的两面,这两面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建立及加深友谊是必需的条件。所以,让寂寞来临罢!因为有寂寞的地方,必有爱情,有痛苦的地方,必有喜乐。」 任何团体都应当有友谊的温暖、接纳和深情,基督化的团体更不能例外,然而要产生这温暖、接纳和深情,免不了要付出寂寞和孤独的代价,寂寞和孤独是自我接受和自我超越的据点,而寂寞和孤

84

独也是友谊的痛苦与死亡的一面,寂寞孤独和友谊爱情的关系,无异於生命上呼与吸的关系,不可偏废。

       四、多元与修会生活

    近几年来,讨论修会生活的文章中,常常提到多元的问题,这问题包括很广,牵涉到人格、思想及神修诸方面。这问题如不能澄清,修会中便不会安宁;这问题不能解决,许多冲突所能引起的後果是不堪设想的。

    何谓多元?多元的本意并非标新立异,崇尚奇特,也不是矢口否定真理存在和形上学的价值,以致彻底接受主观论和个人主义。多元学说或多元论者认为人有其自由,他人不该任意控制或侵犯个人的权利、良心和尊严。人既然那麽不同,他人必须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得采用违反人性的手段勉强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思想、学说或人生观。唯有用交谈的方式,使光明进入他人的主体内,自由自动地接受。既然如此,那麽,不论在任何团体中,不仅应该容忍异见,还该欢迎不同的意见。不过,事实上无可否认的,彼此之间在许多基本的观点上,仍有许多相同之处。如果双方绝对相同的话,彼此还有什麽可学习的?同样地,如果双方绝对不同,彼此何以沟通?而交谈就是建立在同与异的基础上,因为彼此相同,所以有沟通的可能,又因为彼此不完全相同,所以有所沟通。拉内(KRahner)说:「唯有造物主才有真正的统一性,受造物难免有异见。所以,多元不仅应该容忍,还当受到欢迎,这原是神圣的工作。」他又说:「在教会中,有一点永远是单数,无法成为多数的,那就是永远是绝无仅有的、千真万确的、无法超越的、唯一的……一次完成的基督的特徵和位格,他的

85     

历史和成就。」所以,教会中,有著不同的团体和修会,只要每个团体不求一己的利益,绝不会对教会有害。只要每个团体不用有违基督精神的方法,如恐吓、压力,不以人为的规条或世俗的手段取代福音的要求,是不会有害於教会的。教会的统一是圣神的工作,但也是藉著所有的成员在基督内不断地净化自己,在彼此坦诚的交谈中所完成的。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人格、思想和神修不仅不成为教会分裂的因素,反而会使之光辉灿烂、炫耀夺目。

    

    介绍了修会的性质和目标,及现代的环境可能引起的困难和反应,接著不能不问,在革新路途中修会应该注意些什麽?现在将反省所得,作为本文的结论。

    一、自从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之後,各修会纷纷起而革新,值得大家赞许,然而至今尚未提供出整套的学说,综合神学、圣经学、教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问,建立起独立的「修会学」,更没有拟出具体的方法,推行这学说,为此建立修会学,有其迫切和优先的需要。 

二、过去奉献生活多少带有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色彩,现代奉献生活的重心总得采取团体的方式,因为修会是对天主感恩图报和对天主召唤的答覆,这不只是毫无联系或毫不相关的个人的答覆,而该以团体的方式,通过修练的工夫,见证的表达或使徒的工作,精诚团结,指证天国的来临。

    三、修会的兴亡和成败,全靠会士们是否能彻底努力实现修会的精神,贯彻其目标,然而会士们之能否实现修会的精神和贯彻其目标,又得看会士的素质和陶冶是否精萃合时。重质不重量为任何时代和任何工作,是当采循的原则,为动荡的时代,岂不更为重要?麦加利斯德医生所提出的成熟条

86

件,尤其值得负责会土陶冶者深思熟虑和普遍采纳。

四、会士陶冶的绩效上方面要看受薰陶者自动自发的程度,另一方面要看陶冶的计划和内容,然而最关重要的是负责陶冶者本身的资质。此外他们对自己的修会实况和所处的环境,都要有充份的认识,对修会和世界的前途,也要有高瞻远瞩和真知灼见,并在他们的领导之下,应用团体审辨的方法,把理想和事实彼此接近,使修会成为合时和生活的团体。

    五、在变动的世界中,人人会感到孤独和寂寞,惶恐和不安,遇到这种情形,修会的负责人当了解会士心中可能产生的反应。尽量接受他们自卫紧张的态度,设法积极予以疏导,化险为夷,使他们不故步自封。甚至陷於有违心理和精神健康的自卫机构之中。他们还得超越心理的层次,协助全体会士,在错综复杂的经验和感受之中,找到巴斯卦奥迹的意义。

    六、每位会士当深切了解寂寞的性质和种类,并予以适当的处理和接受,原来寂寞和孤独可能成为爱情和喜乐的机遇,独身的奉献生活亦将富於创造性的意义。他们更能领悟耶稣所说的:「有些人却是为了天国而自阉的。能领悟的就领悟罢!」

    七、多元论这名词能够引起许多截然不同的印象,现代会士了解其真实意义之後,不致畏缩不前,反而抱著正大光明和坦诚开放的态度,准备与任何人交谈,充份发挥修会的真精神,信望爱的精神。

    以上诸点虽为本文的结论、但也能作进一步讨论的资料。

87

88 (英文参考书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