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20号

圣依纳爵神修中的团体辨别神类


 

 

吴贞慧

    在这急速变化的时代里、教会中许多团体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及促进自身的发展,都在努力从事许多冒险的试验或改革。试验或改革应是指向著真正的答覆天主的召叫。要想答覆天主的召叫,必须在历史事件中认出天主向我们所发出的言语。团体辨别神类(Cornmunity Discernment,以下简称CD)是辨认天主圣意的途径之一。现在介绍CD如下:

    一、CD与圣依纳爵神修

    二、CD的目的与意义

    三、CD的主体与对象

    四、CD所必备的条件

    五、CD的具体行动

    六、CD过程中的三部曲

    七、结论

录:

    一、有关 CD的几个特殊问题

二、有关CD的几项实际的指示

251

一、团体辨别神类与依纳爵神修

    CD虽然并未被收集在依纳爵的神操书中、但在依纳爵神修中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CD是依纳爵在耶稣会会规有关「长上」的部份所提到。依纳爵辨别神类的来源主要是出自其个人经验。由于深刻体会到「个人」与「团体」的连带关系、所以他要求会士应向长上诉心。因为个人与天主之来往如何,实在关系著整个团体的和谐。初期会士都意识到:除了自己的力量之外、在团体内还有一个超越的力量存在、就是那结合团体并领导团体的天主的恩宠。所以他们不只是冷静的交换意见、而更是在圣神内的结合中、在生活经验的分享上、在祈祷、反省、交谈、献祭中、真诚地寻求天主的愈大光荣。他们意识到大家都蒙受了同一召唤、在教会负有同一使命;一个会士的工作就是团体的工作、就是整个修会的工作。所以这要求他们彼此分工、互相报告、尤其要求真正的开放于圣神、开放于团体,所以有了向长上诉心之要求、这是耶稣会的团体分辨天主圣意的方式。

    在耶稣会宪中描写了长上在CD中的角色,指出不只是长上要「辨别神类」,而是整个团体要做分辨。长上的责任是在CD之后做最后的决定。这CD的思想在依纳爵与创会初期的耶稣会士们共同商议是否发「服从愿」的事件上有清楚的表达。(注一)在依纳爵的神修中「辨别神类」分别使用于神操书中的「个人的选择」、CD中长上的决定、以及CD之中。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CD并非今日民主时代的产物或发明,而是基督徒神修的中心、有圣经基础,且早已是依纳爵神修的内容。不过在很长的时期内这宝藏被掩盖了,而今日由于人们的注重经验、感受;重视圣神在每人身上的不同化工,即使CD再次为人所重祖,而到处风靡。

252

二、团体辨别神类的目的与意义

1)目的

使团体藉CD寻找天主的圣意、达到真正的革新、而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贡献所有力量为教会服务。

使团体成员都能对团体有参与感及责任感。

使成员藉彼此交往而意识到圣神对团体的要求、并了解团体的使命及责任、而实际参与团体的一切活动、达到团体的真正结合。

2)意义

辨别神类(Discernment以下简称D

·D不是圣保禄在(格前十二章)所指的种种神恩的辨别;也不是神修学上辨别祈祷等级或辨别思想、感受的隐藏来源。

·D指的是分辨在人身上常驻的圣神,使人认出此时,此地天主具体的旨意;是藉着为信仰所光照的理智寻找真理、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认出天主的讯息、发现天主存在性的圣言。

团体辨别神类(CD

·CD不是群体动力、也不是「坦诚团契」(TGroun

·CD是藉著团体中的每一成员在日常交往中的种种感受、意识、倾向……等等来辨别团体的

253

行动是否出自圣神的推动、或来自恶神的吸引。并一起寻找天主的圣意。

·CD能在团体退省中或集会时举行。事实上、平日每一成员的彼此交往也往往就是分辨的机会。因为他们能够在同伴的表情、手势、意见的交换、对现在及未来的困难的讨论、甚至在研读圣经、团体祈祷、或面对团体共有的问题时、在分享自己的知识及信仰经验中……看出是否善神在工作。

3)团体的商议(Community Deliberation以下简称CDel

· 当一个团体为了与整体有关的问题而集会、愿以CD来寻找「结论」时称为cDel

· CDel因不同团体所期待的不同结论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或是在坦诚、忠信、彼此尊重的气氛下商谈,或是有系统地举行一长期的集会、但方式尽管不同、时间能有长短、而CDel却常要求在最后获致一个团体共同接受的结论。

4CDCDel之区别

· CD的出发点是人的种种感受、情绪……而CDel则更偏重于理智的慎思。

· CD是一个寻求天主圣意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帮助人做一个选择,而不要求做一「决定」。

· CDel也是一个寻求天主圣意的过程,但目的却是在引领我们找到天主圣意之后而做一决定。所以如果D只有建议性质则是CD,如果D之结果团体有责任按著去实现则是CDel

在依纳爵神修中,CDCDel一直互用、混淆不清。以上是综合一些专家们研究的结果所

254

给予的区分。由于CDCDel区别实在不大、在下文中将综合讨论之,而以CD代替CDCDel ,不再分开探讨。

三、团体辨别神类中的主体与对象

    1)主体

· 一个真正的团体、但不必是法定团体或有组织有结构的团体,在这团体中应该具备下列因素:

    兄弟般的友爱——缺此,则不会有彼此的信任、坦诚、开放、也不会有彼此真正的交往、也就谈不到CD

    共同的旨趣——大家都对所要D的对象感到关心、感到负有责任、感到负有共同使命。

共同寻找的意愿及必能找到的信心——团体的每一成员深感自己「内在的贫乏」,承认自己并不掌握全部真理、所以愿意共同寻找真理、同时也相信藉CD必能找到真理。

    贡献己见的能力——团体每一成员有能力懂悟并分辨此CD之对象、而且团体对此有决定权或能有所建议。

所以做CD后的主体应当是一个有共同目标、使命、愿意一起来寻找、也希望一起找到天主旨意,而能决定是否承行的具有兄弟般情谊的团体。

255

2)对

有关个人的问题

· 个人是团体的一份子、个人在D上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团体应负起协助之责。为此落CD、整个团体以祈祷、反省、商谈……来帮助个人肯定自己D之结果、或助其发现应有的抉择。

· 有时个人并未求助于团体、而是团体先发现成员所面临的危机、要求他注意、并由团体自动帮助他D。这情形是稀有的,同时也只有在一彼此真正相爱、信任、开放于圣神的团体中实行才能达到目的、也才能实现团体的好意。

有关团体的问题

· 每一成员所关心、感兴趣、与团体生活有关,而且尚未决定的问题,已经为权威所决定的事项不是CD之对象。

· 每一成员有能力分辨、决定提供意见者方为CD的对象、所以必须具有关于D对象之详细资料或报告。

四、团体辨别神类所必备的条件

1)不可缺少的个人条件—

信仰与生活的统一 ——具有依纳爵神操中D的经验、不断在生活中经验天主、生活为信仰所影

256

响、而以寻求并实践天主圣意为其生命中不可或缺之一环的人。

真正的奉献精神——常准备接受天主圣意与随之而来的种种要求、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完全的心灵自由(平心)——已先有立场而不愿放弃者不适于CD。所以苦要求每一成员不为任何因素所束缚,他必需是一具有待命精神的人,随时等待答覆天主要求、是一真正经验到自己的贫乏而仍感快慰的人,相信天主将藉别人的神修经验来帮助他找到天主的旨意;是一准备接受别人之赐与的人,不以自我为满足,是一渴望寻找主旨并深信必要找到的人……。只有具备这种真正的平心、才能在团体中真正交谈完全开放、不自以为是、不为私利所束缚,而使天主旨意能完全呈现。

深度的恃主之情——深信天主必要启示自己给那些依恃社的人,为此在苦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危机时才能保有信心、决不失望。

2)与团体有关的个人条件

强度的责任感——唯有深感对团体所负责任,才会在CD中真正的预先准备并全力参与。

对同伴的尊重与信任——相信天主能够也实在的藉同伴对我们说话。这要求我们对他人的看法真正地关心并感到兴趣。在CD中避免有给人压迫感的小集团存在、要以自己意见左右他人或设法勉强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都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不相信圣神也在别人身上工作。

接受CD过程中多元现象的心灵准备——CD过程中的多元、固然带来许多危机、但也显示出圣神行动的多彩多姿。有人无法在多元中进行分辨、因他发现别人有不同的看法时,已经开始

257

不安。这不安能有两种全然不同的反应,或立即关闭自己、或开始采取攻击。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成熟的人在「多元」所产生的危机中,会果敢地、安宁地、决定性地去面对问题,而明白就是藉此多元使得每个人的视野更为宽阔、更为具体、更为充实也更为成全。若一开始就已有一致看法,也就无CD之必要。

3)团体的条件(注二)

一个有共同目标的团体——每一成员均愿超越个人的见解、在接受团体的选择中,找到更深的喜乐与满足。

成员有信仰经验也能将此经验与人分享因成员分享同一召叫,具同一身份,所以圣神在个人身上的工作也就是在团体内的工作、在分享中成员能更深意识彼此关系的密切。

成员有接受及给予的能力—有人会给、会表达;但不会听、不会接受、这样就不会有真正的皈依和改变,因为这是不对圣神开放的表现、故团体内彼此的接受和交付是CD不可缺的条件。

成员能克服语言表达的困难——这困难不是指方言之不同、而是文化、教育、智力、生活背景等不同所产生的后果。语言本来就不易完全表达人的心意,所以只有能克服这交流上的困难、在对方的言语中努力去了解、去接受他所要表达的讯息、这时才能有CD

成员渴望并致力于彼此的了解——有了「彼此了解」的渴望、在日后遇到困难时才会诚恳地、坦白地、弄清彼此的异点、忠信,忍耐地去克服而不放弃努力。

    成员能接受人际关系的要求——创造一寻求真理的气氛、使大家都能自由表达意见或感受、不怕被误解、被拒绝,都能以「真我」面对团体、而不迷失于多数人的意见之中。

    团结的意识——不只是此小团体内的团结、也是与其他更大的团体所应有的团结。一个小团体除非意识到与他有关的大团体之临在及目标、则无法有者。

    总之、CD所需要的就是一个成熟的团体;团体在CD过程中能遇到个人信仰的、语言表达上的、感情的、冲突的、消极颓丧的……等危机,此团体是否能超越这些危机,正是衡量其是否成熟的最佳标准。

    五、团体辨别神类的具体行动

    1)远预备

     · 提出CD的对象(注三)

     · 对提出的对象加以仔细说明、使成员对其具有同一的了解、以免因认识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困难。

    2)近预备

     · 谨慎观察现实环境的各项因素、透视问题本身正反两面的理由、如果需要还应征求对此问题有经验或有研究的专家们的意见。

259

    · 每人将辨别之对象置于天主台前、以自由的心灵及对圣神开放的态度祈祷、反省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祈求天主光照。

3)行

每人按秩序说出自己在圣神光照下所看到的一切「反面的理由」。但要注意以下各项:

· 这些理由应在个人祈祷及反省时预先写下、为能在述说时简洁而准确,并为避免一时受别人影响而修改了天主给自己的光照。

· 这些理由应当是实际的,对问题有影响的,个人祈祷及反省的果实;所以是客观的,不是绝对的。

· 这时,只客观地提出理由,而不表白自己是否倾向此方。如此,表达才能更坦白、更诚恳,也能避免情感因素的压迫或影响上叩使理由更丰富,也更成熟。

· 此时是理由的提出,使大家在聆听中分享别人的成果,并冷静、客观的去衡量其价值,禁止任何辩论。

每人顺序说出自己在圣神光照下所看到的,所有的「正面的理由」(注四)。

写下正反两面理由的撮要,公布与团体,作为每人再次祈祷及反省之资料。

· 这次, 的祈祷与反省已与“近预备”不同,因为经过彼此分享后,对问题已有更丰富的资料,较宽阔的看法、更平心的态度。

· 此时,在反省中不只要注意理智的光照、也要注意情感的波动。因为借喜悦或厌恶等自然情

260

感,天主会表示的圣意;所以要常问自己的感受如何:是平静、安宁?或是反抗、偏心?

为使自己不只依据理智、也能参考情感的反应来针对问题做一判断。

· 下判断之前,再次省察自己的心灵状态;查看是否意向纯正?是否穿上基督的心情并具有基督的反应?是否有真正的平心?是否具待命精神?是否真愿主旨承行?因为只有具备这些根本态度、才能继续下面的C/D的行动。

在集会中,每人说出自己是否对此问题已有「个人的判断」、并说明为何已有判断、或为何仍未有判断;同时也要说出是在何种心情下形成的判断。(注五) 

· 若大部份的人已形成他们的判断、C/D之过程才能继续;否则应该中断并继续反省。此时已形成判断者要以祈祷支援未形成者,但决不可勉强他人形成他们的判断。

· 若有人因心神烦乱及严重的神愁而不能形成判断,他个人完全接受自己的无能,并愿分享团体所做分辨的结果,则应坦白告知团体不必等待,因为天主可能不要求他在这次C/D中有所贡献。

个人判断形成后、就要开始选择,但选择之前还应注意下列各项:

· 避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别人或受影响——完全让圣神领导、避免交换意见。

· 培养信德——相信选择的结果是圣神的果实。

· 简洁地记下自己的选择(例如:赞成,反对、或弃权)并说明理由。这理由是自己反省、祈祷并向圣神开放的果实,所以应绝对诚恳而坦白地道出,使同伴能看出圣神在每人身上的化工,故不能省略。

261

· 预备接受获致「共同意见」所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再次提醒成员:不忘以天主圣意为唯一目标、以基督为唯一参考,真正协力寻求此时此地为团体最合宜的意见、总不要太主观。

    每人说出自己的选择及理由。看大家的选择是否相同。当然要获得全体一致同意的共同意见并不简单。但某种程度下的「共同认可」是不可缺少的,至少大家应该都能在此意见中看出是天主此时此地对此团体的要求而愿意接受(注六)。

    选择之后、应立即将其奉献与天主,如果在祈祷中团体每人在内心深度都感到莫大的平安与喜乐,这正表示团体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是天主圣意的保证,一种「内在的保证」。如果大部份的人感到不安、神愁……则团体应重新探讨,是否这些不安是来自成员在CD过程中的不够忠信?是否整个CD受自爱、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而缺乏自己的立场、身份、超性眼光……等,而未向里神开放?此时团体应重新去体认天主的标记、再次寻求天主旨意。但除此「内在的保证」之外,还有「外在的保证」,就是「权威」的接受。若团体的选择不为上司所接受也应重新探讨(注七)。

    六、团体辨别神顿过程中的三部曲

    任何团体实行CD时都会经过同意或反对;高兴或沮丧、暗淡或光明……等种种过程,这些现象在整个CD过程中具有特别的价值。

    1)意见的说出及带来的紧张

在团体中不免有人会以反抗或强硬的态度来对付与他意见不同者,这种紧张的产生或由于教育陶

262

冶、文化背景、气质或年龄的不同;或由于自不同角度面对共同问题。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参加苦之成员有偏情,例如:嫉妒、暴躁易怒,喜欢攻击等。团体面对这些现象不必过于惊讶。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紧张仍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圣神经过这些不同意见所产生的紧张局面,要协助我们寻得超越这些困难的方法,而使团体达到和谐。

    2)净化的时期

    在交谈进行中,每人内心会经验到净化的迫切需要,感到自己内在的态度必须改进,为能在聆听他人中认出圣神的声音,感到需要弃绝自我,为能常保持对真理的开放。所以团体应不断强调以祈祷配合交谈,也不断强调成员彼此的谅解应该以行动表示出来、不管这行动是明确的或含蓄的。如此,方能在多元的意见中慢慢促成某种程度的同意。同时成员在冲突后之彼此原谅也有助于团体的爱德与团结。虽然不能避免下次还能有不同、有紧张或冲突,但那时将会有力且里重新面对困难而净化之。

    3)由争论走向同意

    在第一阶段中,由于意见不同所产生的紧张,经过净化时期、大家渐渐彼此承认并接受对方意见,而视其为团体动力的一部份、体认天主创造性之行动实在存在于自己的国体内,团体的团结因此复苏且更为巩固,而使团体在团结中渐渐由多元走向一元,在不同意见中寻获共同意见。

所以由不同意见所产生的紧张、经过净化时期而达到彼此的同意,这三阶段实在是CD不可或缺的三部曲。是由复杂走向单纯、由混浊走向纯净,由黑暗走向光明,使整个CD的乐章走向圆满。

263

    七、结

在神操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整个神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人皈依的过程;同样、在整个CD过程中,叙们也会发现,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团体的皈依。可以说:是团体利用CD来寻求天主对此团体的要求、也愿意有所答覆。为此、若将个人的皈依与团体的皈依加以比较,我们将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在CD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神操书第一周的「原则与基础」、国体以对圣神的完全开放与渴望「主旨承行」的态度、首先寻得团体的共同目标(例如:愈显主荣),这目标要影响这个团体以后的种种活动及选择,有如「原则与基础」中之平心态度要统治做神操者以后生活中的其他活动与选择一样。在神操书第二周的两旗默想中,个人面对「自私之爱」与「基督徒爱德」之间的冲突;同样做CD的团体也会面对「团体的利益」与「服侍世人」之间的冲突而必须选择。在团体的开放于圣神之中,他们要选择那更合乎福音价值的一切,而不为团体利益著想,快乐地走向真福八端之途,雅威仆人之路,这正好与「三等人」、「谦逊二式」之目的相符合。在CD中以群圣意为唯一目标、以耶稣基督为唯一模范、所以团体也将在选择中不怕艰辛地跟随基督直到加尔瓦略山上;而且在CD的过程中,团体实际地也必要因成员的私欲偏情而经历十字架的苦痛,直到净化(死亡)的时期过去,以待圣神的果实(复活的喜乐:寻获天主旨意的快慰)光临。而天主圣神果实的印证使团体的「啊们」(接受天主旨意)加上了「阿肋路亚」。使团体沉浸于圣爱瞻想之中。由上可见CD与神操、与依纳爵神修都有密切关系,虽然「分辨神类」早已有圣经基础、早已存在于教会的神修中,但依纳爵的伟大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事实。切愿中国教会团体、特别是修会团体、在这再度重视神操的时期、都能善

264

用学者们藉研究及经验所提供的丰富资料来革新个人与天主,以及团体与天主的关系、对圣神开放、对时代的信号负责、则天主的国必要早日实现于人间。

    注:

    注一:在耶稣会的会宪、早期文献、神修日记、及依纳爵的信件中都清楚载有此事。

    注二:请参看(三)「CD的主体」所提的四个因素。一个做CD的团体除具备此四因素外,还另要求七个条件,可见要求不少。

    注三:「对象」所要求条件请参阅(三)CD的对象。

    注四:此处之作法及注意事项与仍同。此外,将正反两面理由分开说出有许多优点。消极地可避免引起辩论;积极地能帮助大家真正聆听并接受别人所持的理由。因为:按人之常情,当我们的抉择是「赞成」时,我们不易了解「反对」者之理由。而现在按此方式;我必须先为「反对」者找出理由,找出反对的价值及意义,那时我也就比较容易了解「反对」者的种种观点,反之亦然。这方式能促进—双方的彼此了解、也就更容易获得一个共同的意见。当然,有时要承认别人所持与我相反的理由,为我能是痛苦经验、是自我的死亡,但这将助我由自我的观点中解放出来、看事更客观、心灵更自由、并促使自己由成见或自我立场、或情感的束缚中得到解救。

除分开讲出正反理由之方式外,也还能有其他方式,例如分开说出「赞成」之优点及缺点,「反对」之优点及缺点,要看分辨的对象而定。若团体很大也可先分小组说出理由,供大家参考,而后再到大组个别说出。

265

注五:这是为分辨此判断系出自那个选择的时机。在神操书中,认为选择有三种时间,可以在三种情形下举行。天主明白显示了圣意,所以选择的人毫无疑惑、也不能疑惑。

体味神慰、神愁的经验而得到光照。自己以理智考虑而做选择。在此三时机中,第二选择时机不如第一时机之确知天主圣意,所以神操书常叮嘱人们以第三时机的理智考虑来证实第二时机的选择。所以在CD中应明察自己的感受、若发现自己受情绪影响太深而无法进行分辨时、应坦白明认,并等待适当时机的来临。

    注六:详细解释请参阅附录(一)CD中团体的共同意见。

    注七:详细解释请参阅附录(一)长上在CD中所担任的角色2

一、有关CD的几个特殊问题

    ——修会长上在 CD中所担任的角色——

    1.他能够是集会的主席,也能够只是参与的一员:

    当他是主席时、应在团体创造一个易于交换意见的气氛、使大家按次序发言、中断CD过程中的过份紧张、帮助大家忍耐不可避免之冲突,并避免直线交谈。但主席更好不是长上自己,因为如此成员才有更多的自由敢于发表自己所受的光照。

当他只是参与的一员时、在开始CD时要特别提醒团体注意问题的重心、使团体清楚知道能

266

做决定的限度、总不预先表示自己的倾向;而要如同别人一样举手发言、并接受别人对他的  言论上或实行职权的方式上能有的疑难。

2.他要在CD中做最后的决定、或批准团体所做的最后的选择。在这方面有多种主张、略述于下:

团体将「最后的决定」托付于长上:因为他们信任长上的明智,认为长上参加了CD,对团体的内在生活及外在行动都很敏感,而且团体内也有一些属于 Forinterno「职责的秘密」为长上所不能透露、团体所无法考虑的,所以长上担任「决定」的角色最为合适。当然、这要求长上在「做决定」时应保持对团体趋向的忠信、如果他在天主台前发现将做的决定与团体的趋向完全相反,则应深思熟虑,反省、祈祷、经过一较长时期再做决定。

由团体做选择而呈请长上批准:以长上的批准作为口后是否顺从圣神指引的「外在保证」。只有长上或一同级长上接受时,才表示这做CD的团体已为更大团体所接纳。当然长上应是在服从圣神领导下而决定是否接受。这是否「接受」也能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正常状况下,长上既然参与了CD的整个过程,他的想法与团体相同,所以团体的选择已经是「决定」,因长上已肯定此选择。——当长上之选择与团体不同时,此时团体的选择只是一个「意见」,因为缺乏「外在的保证」。

③人有些学者认为长上的职主只有两个幅度:

267

——内在的:组织团体

——外在的:派遣各项传教工作

        在传教工作上、不论是关于个人的或团体的,长上可以直接决定。因为基督藉服从而完成祂的救赎工程、今天会土要继续基督的使命也应藉服从。基督派遣门徒传教、所以在修会内的传教工作也含有「被遣」的因素,而在修会组织中的派遣者是长上。至于内在组织方面,长上的任务是促进团体的结合。如果一个团体在CD中已彼此相属、彼此团结,长上不能不承认这已经存在的团结,也就没有另下「决定」的必要。除非在CD中达不到选择上的「一致同意」,长上才必须为了团体的和谐及团结负起「决定」的任务。

——CD中团体的共同意见——

    如认为在CD的过程中很快就会获得一致赞同的一个选择(共同意见),便是一个幻想。如果认为达不到一致赞同是由于缺乏CD的技巧、更是错误。当然我们应尽可能地渴望在CD过程中能由多元而达到一个团结上个可能获得的真正的共同意见,但这决不是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圣神的恩赐。所以一致赞成的选择并非CD所不可缺少的,而是在CD中团体的希望与目标。有时能达到某一程度的大致同意已应当承认是圣神的成果,这大致同意已表示出天主此时此地对此团体的要求。

    CD中,无论如何不可在两种意见的对立中结束。常要求达到一种团体一致认可的意见,不论它是直接由多元中达到的一致的意见、或在保留多元中、间接一致承认的意见。

CD中若有人为了意见不同而避免坦白交谈时、是阻挡真实的问题产生,若有人对那些不同意

268

见给予间接的阻挡、是阻挡圣神藉此能给团体带来的启示,所以当我们假装对于那些「隐藏意见」的无知时、我们无法实行真正的CD,无法得到真正的「一致同意」。

    ——修会团体在CD中的限度——

    1.外在的限度

    修会团体应承认有些对象不在他们分辨的范围内;也不必奇怪有时CD的结果并不为长上所接受。但团体也不应因此限度而失望。因为CD不只是长上询问意见的方式、也不只是属下藉以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而更是整个团体要藉CD来实现修会的理想,使长上与属下共同致力于寻求主旨。所以是每一份子在CD中共同负责、按自己能力贡献力量帮助修会迈向成全。

    2.内在的限度

在团体内可能会有一部分人给人压迫感,使个性较软弱者不敢发言;也可能由于过去在团体性事业的合作上所曾经历的痛苦经验、使大家对这方面的难题不能平心商议,也能是团体缺乏交谈的准备;或对于CD的对象缺乏认识等。这一切也使CD受到限制。虽然我们都感到实行CD的无能,但圣神的临在、以及人在天主前的谦逊、将会协助我们超越种种人性的弱点与困难、使我们提前获得圣神所预许的果实,即爱德、快乐、和平、勇毅、坚忍、服务、良善和信任。

269

    二、有关CD的几项实际的指示

    1.团体要在音上有进步,则应有定期的集会,方式可以常常改变,但常应设法创造自由的、具伸缩性的气氛,避免太正式。因为只有在自然气氛下进行的集会才能促进彼此的共融。

    2.设法在团体中除造成陌生的种种因素;使彼此的不认识、不关心等现象消失。在交谈中努力由个人的嗜好及工作等事项的分享开始,进而谈到个人的种种经验、与天主的交往、以及天主对自己的要求等。使彼此距离缩短、认识加深,进而尊重他人的生活、信任并重视他人的工作,渐渐达到彼此的完全接受,并深信别人也藉他们的气质、选择及种种境遇、在聆听并答覆天主的种种要求。在交谈中常要坦诚、严禁任何的好奇心理。

    3.一个真正的交往是彼此分享经验,所以必须知道如何聆听及如何表达。要表达的不仅是个人的意见或作为、而更是出自内心的言语、与个人圣召及在天主内之成长有关的内修上的感受、以及别人为我所具的意义等。要聆听的也不只是别人口中的言语、而更是言语中所隐含的感受及情感;所以要进到对方的感受中去聆听、并尊重对方能有的内在秘密。

    4.在CD中常需注意区分「聆听」及「交谈」的两个不同时刻。在聆听时,只为真正地聆听、不可打断也不要答覆人所提出的疑难。在交谈时、可以讨论或甚至辩论,但目的只是为更了解各个人观点的特殊处。事实上要确保真正地聆听并非易事。因为聆听常需要时间、忍耐、用心、尊重别人……而这些常常正是许多愿意做CD的团体所缺乏的因素。

5.设法使团体成为一个祈祷的团体,以团体退省或较长时期的团体祈祷来为CD做准备。使CD

270

能在祈祷气氛下举行。对于CD中所遇到的「神枯」(没有光明、太紧张、太沉闷)不必感到过份惊奇、也不必看得过份严重、而要善为利用。此时要制造幽默气氛、改善外在环境、藉轻松的心情增加富情趣的活动、使成员能够放松心情、帮助团体的共融。要尽力避免大家在心神上的疲倦和不安!因为只有在共融气氛下才能坦诚交往、在祈祷气氛中举行的CD才能达到目的。同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出CD中的中心问题。

    6.在团体中若有保持缄默者,要研究缄默的原因或此缄默所要表示的意义,不能加以忽略。

    7.在CD中要避免闭关自守,孤立的团体闭门造车,会产生许多具体的困难,所以常要向更大的团体寻找「启示」。小团体的CD的结果是否符合大团体的理想与目标,这常是衡量其是否按圣神推动而分辨的一个具体原则。

    8.要尊重长上在CD中的双重角色——同伴和权威。长上是此团体与更大团体联系的锁链、也是解决那些涉及职务秘密难题的较佳人选;团体应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并谦逊地承认在彼此来往上能有的限度、以及长上在这方面因职责关系而能有的贡献。

9.不要创造一个CD的标准摸式。经验告诉我们CD应视团体之不同以及实际进行的情况而有伸缩性。所以CD的时间能够是连续一连几天、也能是周期性的(例如每周一次或二次)但不管方式如何、我们总不能给CD订下最后的期限,因为CD只能在圣神推动下进行,我们不能干涉也无法命令圣神的行动,什么时候可以获致「共同意见」并得到证实,就是CD圆满结束之时。至于CD之主持者能是团体内的人,也能是团体外的人,甚至可以没有主持者。在CD中可以承认长上的特殊角色、但他也能够只是参与者。所以方式应按实际的需要而变更。

271

参考书:

1Futrell, John Carrol, S. J., “ Ignatius Discernment, ” in Studies in the Spirituality of Jesuits, Vol. II, no2, 1970, pp. 47-88.

2Toner, Jules J., S. J., “ A Method for Communal Discernment of God’s will ”, Ibid. Vol. III no.4 1971, pp. 121-152.

3Community Discernment and Deliberation, A synthesis of the main studies on this subject that have appeared in the course of 1970-1971,  Supplementum C. I. S. 1972-1.

27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